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学案
【学习目标】
认识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掌握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影响。
探究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学习重难点】
重点:独立战争对美洲文化多元特征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拿破仑战争对整个欧洲大陆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对被侵略地区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难点:辩证理解近代战争对美洲、欧洲、亚洲国家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预习新知】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文化多元和文化认同并存)
1、多元性:①表现:美国文化在种族、血统、宗教等方面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
②原因:受近代殖民扩张影响,美国为移民社会;
2、一体性:(1)表现:①语言文字: 形成;
②社会生活: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合 和 的因素;
③主流价值:强调自由、民主、法治、社会契约、地方自治、 、重视教育和 等; ④民族认同: (美利坚民族意识觉醒);
(2)原因:①北美殖民地人民经济、生活联系日益加强,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
②欧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英国 因素、 思想;
③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宪法等推动美利坚民族与文化形成;
④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杰出人物推动;
3、存在的问题:
原因: ①殖民扩张以来,欧洲白人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长期占据优势;
② 经济和奴隶制长期存在;
4、独立战争和1787年联邦宪法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①独立战争激发了北美人民追求独立和自由平等的精神,直接推动 民族、美利坚文化的形成;(认识:独立战争继承和发展了美国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②1787年宪法确立了 制 制、 原则,构筑了美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强化了美国人的文化认同、民族、国家认同。
(二)拉丁美洲文化:
美国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种族、血统 ,但不是混血社会 社会
宗教、语言 多种信仰,新教影响巨大;美式英语为主 多种信仰, 为主要宗教;葡萄牙、西班牙语为主
政治文化 分权制衡 主义盛行(军事独裁)
相同 文化来源 多源,以 为主体,融合其他文化
局限性 在法律上逐步废除 制,但 仍然存在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1、传播 成果,废除封建特权,推行《 》,传播启蒙思想,使欧洲民主意识高涨。如俄国一些青年军官受拿破仑战争和启蒙思想影响,1825年发动了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 起义”。
2、激发了欧洲各地的民族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如1830年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 起义,推动 的民族解放斗争;1848年, 和 等地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3、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构, 、 成为众矢之的,民主、 、自由、 等成为普遍诉求。
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目的: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______________,达到殖民目的。
2.特征: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____________,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3.代表
(1)中国
①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________。他们的思想,对周边国家如日本也产生了影响。
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
(2)印度
①英国在将印度变为其殖民地的过程中,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________等移植到印度。
②受过英式教育的印度上层精英却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________的印度”口号。
③印度的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如:________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基督教并未能全面流行开来;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埃及
①背景:长期受到法国与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表现:独立后实行________;伊斯兰教仍然是其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
【巩固训练】
1.与美国独立后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不同,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的政治文化特征之一。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这与殖民者的统治密切相关,这应该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建立种植园经济 B.推行宗主国的政治模式
C.进行大规模移民 D.大量屠杀当地印第安人
2.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独特的建国历程,形成了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这种文化成为美国的标志,在美国的整个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美利坚文化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文化占主导,特别是语言与英国几乎一样
B.种族融合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C.独立战争过程中,“美利坚人”成为共同名称
D.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促进了美国文化形成
3.列宁认为:“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列宁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 )
A.属于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冲击了欧洲殖民主义统治
C.阻碍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 D.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4.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的战争,以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而告终,它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这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落后的法国的胜利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严重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失去了国内支持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
D.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
5.1857年,按伦敦大学模式,英国在印度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大学,开始授予学位。1829年,近代大、中学学生数约为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为吸引更多人接受西方教育,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会英语者为公务员的政策。英国在印度采取的措施( )
A.以推动印度教育近代化为目的 B.源自印度现代教育的缺失
C.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D.造成了印度传统文化的毁灭
6.恩格斯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它原则上承认平等。”据此可见拿破仑战争( )
A.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 B.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重构
C.受到欧洲人民的欢迎 D.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7.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俄国成为欧洲宪兵,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地得到强化和拓展,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又重新突出,波兰等小国遭到了分割,欧洲各国的目标也变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
A.激发了法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B.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C.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D.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
8.独立战争后,美洲土著的实际地位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并被限制在遥远、荒凉的保留地。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
A.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
9.拿破仑在他征服的国家和地区,扶植当地的资产阶级先进人士建立共和国,实行法国的革命制度、革命原则,并推行《民法典》,从而使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与平等思想在欧洲各国人民当中生根发芽。这一做法(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B.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
C.打击了教会的神权统治 D.使欧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
10.拿破仑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了一场浩劫,却又在客观上结束了埃及与世隔绝的状态,拉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导致了尼罗河畔的“文艺复兴”。对此观点最为准确的评价是( )
A.拿破仑侵略埃及给人民带来灾难 B.拿破仑战争促进埃及与西方接轨
C.拿破仑战争对埃及具有双重影响 D.埃及进行了最早的文艺复兴运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拉丁美洲独立后的政治文化特征。选择B:考迪罗实质上是一种个人独裁制度,它在拉丁美洲的形成主要归因于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实行封建统治)在拉丁美洲推行宗主国的政治模式。排除A:建立种植园经济与个人独裁制度的形成关系不大。排除C:进行大规模移民与拉丁美洲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无关。排除D:大量屠杀当地印第安人与个人独裁制度的形成关系不大。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独特的建国历程,形成了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直接推动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1787年联邦宪法促使北美大陆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D正确;英语已经发展为美式英语,与英国本土英语不尽相同,所以A错误;“种族融合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属于独立前的拉丁美洲状况,所以B错误;独立战争前,“美利坚人”一词就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所以C错误。故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的影响。选择D:根据“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可得出列宁强调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促进了这些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A:列宁这段话的重点不是在说拿破仑战争的性质,而是在论述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排除B:列宁强调的是欧洲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而非拿破仑战争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并且欧洲的殖民活动主要集中于亚非拉等地,而非欧洲。排除C:拿破仑战争客观上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措施是为了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拿破仑帝国是资产阶级军事帝国,据此分析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并不是所有反法同盟国家都是拿破仑的占领区,如英国,排除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是在1840年左右,与拿破仑时代不符,再排除A;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说明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故选D。
5.答案:C
解析: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大力推进英语教育,而且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采取了优先录用会英语者为公务员的政策,这些举措有助于加强对印度的文化殖民,是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C项正确;英国的做法主要是服务于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英国采取的举措和印度现代教育的缺失不存在因果关联,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战争后,拿破仑在被征服的国家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使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故选B项。拿破仑对外战争以失败告终,A项错误。拿破仑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当地人的不满,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经济领域,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战争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政局,故选B项。材料主旨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的影响,而不是对法国民众的影响,A项错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但是材料突出的是欧洲主要国家的变化,C项错误。材料与民族主义无关,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美洲土著的实际地位恶化”说明当时美洲土著居民受到严重歧视,故选B项。启蒙思想、法律意识与材料无关,A、C两项错误。美利坚民族在独立战争前就已形成,D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巩固法国国内资产阶级的统治,B项错误。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C项错误。材料主旨没有涉及文化的多样性,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拿破仑战争后,拿破仑远征埃及,一方面给埃及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结束了埃及与世隔绝的状态,拉开了埃及社会变革的序幕,由此可知,其远征对埃及具有双重影响,故选C项。A、B两项不能全面涵盖题意,排除。文艺复兴最早进行于意大利,不是埃及,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