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第一目 “逻辑”的不同用法
第二目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自主浏览教材内容,并回答理解已下问题:
1、“逻辑”的四种主要含义是什么?
2、什么是狭义的逻辑学?什么是广义的逻辑学?
3、什么是推理结构?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4、什么是论证和论辩?
5、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是什么?
01
“逻辑”的不同用法
1.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2.“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
指逻辑学
这门学问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指思维方法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情境探究
1、“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
或者与“规律”同义;
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作为规律:
是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2)作为逻辑规律与规则:
是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逻辑规则是根据思维的规律制定的。
逻辑规律与规则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例如:“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
例如:“某篇文章逻辑性强”
“说的不合逻辑(说法)”
“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要遵守逻辑规律与规则)演讲、作品、阐述
1、“逻辑”的多种含义
(3)作为思维方法: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点。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4)作为逻辑学:(学问、学科)
是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知识体系。
例如:“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的逻辑”,还有人著书《大学的逻辑》,探讨大学管理之道。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
例如: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现代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
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主要含义 范围 举例
规律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这是生活的逻辑”
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要遵守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归纳总结:“逻辑”的不同用法
(1)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2)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霸权主义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
(3)"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4)逻辑在这里是作为单独一门课来讲授的。
(5)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6)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7)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8)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
【典型例题】
规律
思维方法
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逻辑学
规律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规律与规则
⑴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⑵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2.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规律
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研究对象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思维规律:逻辑规律
所有科学研究的对象
为把握规律服务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列宁
思考回答:你是如何理解这句伟人名言的?
这句话意在说明,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离开了大量具体的思维实践,也就无法抽象出正确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而正确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正确反映。
爱好逻辑的小华在在网上购买逻辑入门书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这么多的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科学逻辑、论辩逻辑、逻辑学……
这些逻辑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情境探究
02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逻辑学
形式逻辑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划分
法律逻辑
从不同的应用领域的角度划分
辩证逻辑
科学逻辑
论辩逻辑
是一门学问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都属于应用逻辑
归纳逻辑
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划分
演绎逻辑
从个别到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从一般前提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探究】阅读教材P8:请你谈谈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
1.含义
逻辑学
广义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二者关系: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重点:(笔记)
(1)形式逻辑的规律(第二课第二框)与规则(第二单元);
(2)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第三单元)。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目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四单元)。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逻辑学的产生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能推出的。
对这种“可推”与“不可推”的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条理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问。
在逻辑学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代中国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为逻辑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P8 相关链接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所有 金属 都是 导电的。
所有 事物 都是 变化发展的。
结合教材思考:这两个判断有什么相同点?概念是怎么构成判断的?
相同点: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
“金属”“导电的”
“事物”“变化发展的”
用“所有......都是……”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形式结构: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概念
判断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概念、判断、推理
(1)特别关注:
推理问题
3.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结构形式(P9)及其规律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推理的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形式逻辑着重研究推理的形式机构: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探究与分享】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小明
小芳
一天,初学逻辑的小明和小芳一起进行推理练习。
小明推理:
所有马都是动物,(大前提)
所有白马都是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结论)
结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有效的(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所以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
S
M
P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小芳的逻辑:
所有马都是动物,(大前提)
所有牛都不是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结论)
所有M是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结论:假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 推理的形式是无效的(推理结构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小芳的推理是不正确的。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S
S
M
P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小明的推理: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白马 都是 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 白马 都是 动物。(结论)
结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有效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所以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
形式结构一致,推理形式有效
小芳的推理: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牛 都不是 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 牛 都不是 动物。(结论)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无效的(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小芳的推理是不正确的。
形式结构不一致,推理形式无效
小前提:真
所有M是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结论:假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从推理的内容看,一个推理是真的,前提必须是真的;
从推理的形式看,要保证推理结论是真的,形式必须是有效的。
结论: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
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总结:有效的推理必备条件
三段论规则:所有M是P(大前提)
所有S是M(小前提)
所有S是P(结论)
SMP都是逻辑里的概念变项,必须是大写。
M:中项,S:小项,P:大项
①学习狭义逻辑(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②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2)论证和论辩
(3)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①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论证是“讲出来”这一活动)
②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
③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一件谋杀案,经过周密调查得到了下面的真确事实
1.凶手是甲或者乙
2.若凶手是甲,则谋杀不会发生在午夜前
3.若乙的供词是正确的,则谋杀发生在午夜前
4.若乙的供词不正确,则在午夜前受害者房里灯光未灭
5.在午夜前受害者房里灯光灭了。
思考:到底谁是凶手?
答案:乙
学习形式逻辑有什么用呢?
知识整合 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1.形式逻辑关注的问题:推理
2.推理的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
结论的理由。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
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推理的日常运用--论证和论辩
6.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广义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狭义逻辑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规律”同义;
“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这门学问。
1.形式结构
2.推 理
3.论证和论辩
推理结构:
推理结论为真的条件:
核心任务:
关系
(形式逻辑)
课堂小结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逻辑学是指(  )
①形式逻辑 
②辩证逻辑 
③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 
④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解析】逻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历史上人们曾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逻辑学。其中,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①③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




古希腊哲人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下面选项中与这句格言的意思最不接近的是(  )
A.只有经过反省,人生才有价值。
B.要想人生有价值,就要不时地对人 生进行反省。
C.糊涂一世,快活一生。
D.人应该活得明白一点。
C
【解析】“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与“只有经过反省,人生才有价值”“要想人生有价值,就要对人生进行反省”的意思是一样的,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中的“逻辑”表明人应该经常反省,要明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与题意不符;C项与题干意思相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