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练习 城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练习 城市

资源简介

城市
城市功能区
1、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分布
功能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布局原则或趋向 市场--(城市中心)、交通--(城市干道和环路的交会处) 沿交通干线分布、向城市外缘迁移(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位于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地方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与高级住宅区常相背发展
2.影响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因素:地租的高低和功能活动付租能力(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环境因素。
不同工业的布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一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是( )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2.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g环境优于a B.a地价高于g
C.g人口密度大于a 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
题一 答案:1. C 2. A
题二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二答案:(1)D (2)B
下图为印度南部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四地中土地租金最高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若在四地选择一处建为绿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对城区意义最大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假如①地为一大型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最有可能是( )
A.客流量大  B.地价低廉 C.接近高速公路 D.环境优美
题三答案:(1)C (2)B (3)C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
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
分布类:
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一般答题思路为:形态特征、延伸方向(从哪里到哪里)、怎么变化(递变规律)。
时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一般为: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点状分布答题模板:从疏密、方位、叠加等方面来回答。
疏密:分布的密度特征,是均匀分布还是差异分布,其密度变化体现在哪些地方。
方位:轴向分布还是趋势分布,哪个方位密度高,哪个方位密度低。
线状分布答题模板:从等值线走势、疏密、线性特征(平直、弯曲、闭合)和数值特征等方面回答。
面状分布答题模板:一般从地理位置、分布范围、面积大小等方面回答。
题一 读“台湾岛略图”,完成1~3题。
1.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
2.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铁路沿线 D.濒临大海
3.图中众多河流的河口不能发育成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径流量小 B.地形陡峭、险峻
C.河流短促湍急,不利航运 D.沿海台风频率高,对城市发展不利
题一 答案:1.B 2.C 3.B
题二 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二 答案:多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侧;规模越大,数量越少,反之越多。
题三 读长江中下游区域图,并结合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简析武汉市发展成为江汉地区中心城市的条件。
(2)分析在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
题三答案:(1)地处江汉平原,地理位置优越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交通发达、便捷,能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2分);省级行政中心(2分)。
(2)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1分),辐射范围(服务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1分);上海比武汉开放时间早 (1分),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1分);上海集聚着更多的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1分) 。
城市化进程
思考一个区域城市化的发展特征:
城市数目是否增多;城市面积是否扩大;城市人口是否增加;城市的形状是否有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是否有变化。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2.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 晚
城市化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达70%) 小(不到40%)
发展速度 较慢 快
所处阶段 后期阶段 初期或中期阶段
城市化表现及原因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污染严重,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人口流向 乡村 城市 市中心 郊区 市、郊区 乡村 乡村 城市
流向原因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城市污染严重、地价上涨,工业迁往郊区,人口也随之迁移。 城市污染严重;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 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治理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
3.城市化的影响
正面: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利于改善该地区产业结构;利于改变乡村的生产方式,缩小城乡差距。
不利: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目的: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控制城市中心取得规模)
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合理规划功能区、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绿化、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题一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 丙 D. 丁
2. 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
A.城市人口数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低
题一答案:1. D 2. C
题二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 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题二答案:1. B 2. C
题三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
(2 M、P、Q中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题三答案:(1)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2) P
(3)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题四 读城市化进程演化模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城市区位比较优势的地理条件有 、 、 等。
(2)图中的“城市病”主要指城市化速度太快过程中产生的哪些问题
(3)城市周边地带进入城市化的要素和标志有哪些
题四 (1)地形 气候 河流(6分)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6分)
(3)要素:随着大城市扩张需求,促使产业、人口聚集,形成经济增长新区,促进城市化 。 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6分)
课后练习题
题一下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有关贫困县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分布在地势的阶梯处
C.主要分布在山区 D.集中分布在北方
2.图中有关甲、乙、丙三个区域贫困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贫困人口数量大 ②乙地生态环境脆弱
③丙地地表崎岖 ④三地交通都比较闭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题二读“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像示意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
A.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 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 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2. 北京在城市化过程中,建设了一些国家森林公园,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衡量,其意义是( )
A. 减少重工业区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B. 美化环境,为持续发展高级房地产提供条件
C. 有效遏制不合理的城市用地规模,协调人地关系
D. 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外汇收入
题三 1996~2006年,我国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题四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题五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 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简要分析甲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4分)
(2)描述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3)P是乙城市正在建设的港口,预测该城市等级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题六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表“中国1980-2002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城镇人口比重
1980 30.1 48.5 21.4 19.4
1985 28.4 43.1 28.5 23.7
1990 24.5 42.1 31.1 26.4
1995 20.5 48.8 30.7 29.0
2000 16.4 50.2 33.4 36.2
2002 15.4 51.1 33.5 39.1
(1)请描述中国1980-2002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2)由表格可知,城市化进程与 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第 、
第 产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
资料二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具有自身的特点(见图)。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9%。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根据资料三,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题七 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图3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请描述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请据图说明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从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江苏省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4)在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后练习题答案:
题一答案:1. C 2. B
题二答案:1. A 2.B 题三 答案:D
题四答案:(1)河流、煤铁资源
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题五答案:(1)接近煤铁产地;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4分)
(2)第一产业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变化不大,仍然是比例最高,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3)城市等级提升(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P港位于河口附近,可通过河海联运,外贸等扩大该城市服务范围;地形平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拓展空间;水源充足为该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该地区城市众多,为乙城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等。
题六答案:
(1)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3分)
(2)经济 二 三 (3分)
(3)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等。
题七答案:(1)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 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
(2)苏南地区小城镇密度高于苏北、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通线沿线小城镇密集苏南城市化水平高、起步较早(目前速度无法比较,不能答速度快慢)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近代历史上苏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长
(3)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从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任答三点,答对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3分)
(4)①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 ②要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 ④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⑤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⑥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从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任答三点,答对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