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实验题练习 - 生物部分离圆心距离/m NaHCO3浓度/% 0.15 0.2 0.250.5 4.32s 8.82s 16.68s1.00 2.86s 6.92s 14.72s1.50 2.6s 5.94s 10.46s2.00 2.2s 4.48s 8.08s1.小雅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弱和CO2浓度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首先,在正方体纸板箱正上面画3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然后过圆心每30°画一条直线,在圆与直线交点处(A1~A4、B1~B4、C1~C4) 剪出小孔用于放置注射器,纸板中央安装灯泡。接着,用打孔器从新鲜菠菜叶上打出60个小圆片,排尽小圆片细胞间空气后,每5片放入一个注射器内。然后用注射器分别吸取浓度为0.5%、1%、1.5%、2%的NaHCO3溶液15mL(A1、B1、C1吸收0.5%的NaHCO3溶液,以此类推)。接通电源,进行光照,记录小圆片浮起所需的时间。记录结果如下表:注:NaHCO3溶液可提供二氧化碳(1)该实验通过 反映光合作用强度;(2)实验过程中把注射器安装在同心圆和直线的交点上,目的是 ;(3)实验中,每5片小圆片放入一个注射器内的目的是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2)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4)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小滨在一次给植物施以较多肥料后,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3.如图所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曲线B所表示的是________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2)a、b点表示________。(3)叶面积为25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_______mg。4.小宁家里的果园种植的柑橘“红美人”植株长势不佳,种植2年仍产量较低。小宁为了探明原因,尝试探究影响“红美人”光合作用强弱的因素,并提供可行的“红美人”种植增产方案。实验步骤如下:I.选取长势相同的“红美人”叶片,用打孔器打出相同大小的叶圆片。II.将叶圆片装入注射器中,注射器吸入清水后排出空气,并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缓慢拉动活塞,重复2~3次,使叶圆片内部气体逸出。然后将叶圆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待用,此时叶圆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了水,全部沉到水底。III.取7个相同的培养皿,在相同室温下给予相同强度的光照,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来提供二氧化碳),分别放入13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叶圆片沉底。IV.40分钟后观察叶圆片上浮情况,记录数据。组别 1 2 3 4 5 6 7碳酸氢钠溶液浓度 0 1% 2% 3% 4% 5% 6%叶片上浮个数 0 0 2 9 11 9 8(1)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 。(2)在打孔过程中,小宁应尽量避开主叶脉,这是由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填一种细胞结构),而叶脉细胞中少有或没有这一结构。(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当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反而会减弱,小宁猜想可能是由于 ,影响了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4)根据该实验的结果,小宁可以通过 的方式使红美人柑橘增产。5.研究表明蜡螟幼虫的唾液酶能促进聚乙烯塑料的降解,因此小宁对蜡螟幼虫的唾液酶促进聚乙烯塑料降解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重复实验多次,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组别 A B C试管中一次加入的物质 2mL蒸馏水 2mL蜡螟幼虫唾液 2mL蜡螟幼虫唾液1mL蒸馏水 ★ 1mL 5%的稀盐酸10g聚乙烯塑料 10g聚乙烯塑料 10g聚乙烯塑料水浴10分钟 25℃ 25℃ 25℃相同时间内塑料减少的质量/g m1 m2 m3(1)聚乙烯塑料属于 材料。(2)通过比较A、B组实验,可以得出在中性条件下,蜡螟幼虫的唾液酶能促进聚乙烯塑料的降解。表中★处应该填 。(3)据研究表明,蜡螟幼虫的唾液酶对聚乙烯塑料的分解有促进作用,且在适宜的酸性条件下效果更好。要得到此结论,本次实验结果是 (用m1、m2、m3表示)。6.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胃蛋白酶和胰酶的复方制剂。其中胰酶含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小科在吞服多酶片时,产生疑问:pH 会影响胰酶的活性吗?为此小科用胰淀粉酶开展以下实验:①将 6 支试管在 37℃水浴 5 分钟后如图甲将试管两两混合后,再将试管 1、2、3 继续 37℃水浴 5 分钟。②将三组试管取出,分别滴入 1 滴碘液,摇匀,观察记录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编号 4 5 6试管内所添加的物质 1mL胰淀粉酶+1mL5%的盐酸 1mL胰淀粉酶+1mL5%的氢氧化钠溶液(1)请将试管 5 内所添加的物质补充完成 ;(2)若观察到的现象为 ,则说明胰淀粉酶只有在中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3)为了让多酶片正常发挥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肠衣包裹胰酶,然后包上胃蛋白酶,最后再包上糖衣,如图。为使胃蛋白酶能在胃中起作用,而让胰酶在小肠中起作用,“糖衣”和“肠衣”的材料应符合什么要求? 。7. 某兴趣小组对“光照强度是否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兴趣,设计实施以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准备5组如图所示的装置,编号1~5,在广口瓶中各加入500mL浓度为0.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来补充二氧化碳)。②取5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5装置中。③晚上,5组装置用5个100W白炽灯分别在离装置70cm、60cm、50cm、40cm、30cm处照射。④观察并记录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量,重复实验,取平均值,获得数据如图所示。(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2)实验收集的气体量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气体量。(3)如果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①准备5组如图相同的装置,编号ABCDE,_______________。②取5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5装置中。③______________④观察并记录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量,重复实验,取平均值。8.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1号其次,2号清晰区面积最小,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2)编号1、3、5对照可以判断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其中5号实验的作用 。(3)实验结果表明 (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9.白马湖水域生长着芦苇、香蒲等高耐受力的水生植物,以及狐尾藻、眼子菜、金鱼藻等沉水植物;草鱼、黑鲫等十几种鱼类和白鹭、斑嘴鸭等二十多种野生鸟类在此栖息安家。(1)此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芦苇等植物 B.草鱼等鱼类 C.白鹭等鸟类 D.细菌和真菌(2)研究人员探究“水生植物对水源的净化作用”,进行了如下的实验:a.从白马湖水域选取香蒲、金鱼藻若干,以及足量湖中的水;b.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I、II、III、IV。在II、III、IV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植物(如下表),使每组植物质量相等;c.4个桶中加入等量湖水,放到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4周;d.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含量,计算去除率(%),分组情况及实验结果如下:①补全表格组别I中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每年三月在杭州钱塘江边的最美跑道上都会举行马拉松赛跑,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illon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 , 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2)请写出肌肉中产生乳酸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2空白处应填 。(4)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 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为探究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发育过程中提供有机养分能否弥补因干旱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某研究人员选择多株相似且具有花芽的玉米植株,随机分成等量的三组,进行如下表的实验,并在实验的第八天雌花开花,对这些玉米同时进行人工授粉。在实验期间,定时测量子房的淀粉含量以反映子房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所得结果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注:每日浇水200mL为玉米生长水分充足状态;人工授粉后再同时给予三组玉米充足的水分条件)(1)成熟玉米种子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__。(2)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在缺水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B.在水分充足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因受粉而快速上升C.在缺水的状态下,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可使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D.在缺水的状态下,受粉前的子房内淀粉含量可由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得到补充(3)从图中找出干旱会严重影响种子后续发育的证据:___________。(4)在种植玉米时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试分析其中所运用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_。12.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培养器皿 A B C实验步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为止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2)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________作用。(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相同?___________(填“是”或“否”)。(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________。(5)依据本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13.已知酶的活性会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请回答:(1)(2分)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37℃温水、沸水、冰块中保持5分钟⑤观察实验现象A.①④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C.①②④③⑤ D.①③②④⑤(2)(2分)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1号 2毫升 0 1毫升 2滴2号 2毫升 1毫升 0 2滴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第3步:将两只试管放入37摄氏度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如果硫酸根离子不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则实验改进后两支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14.如图是小乐利用小球藻研究光合作用的装置,其中 NaHCO3溶液可分解释放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高浓度NaHCO3溶液释放CO2多),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装置中氧气的相对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如表:培养时间(d) 实验条件 0 2 4 6 8 10低光强度 高浓度NaHCO3溶液 0.1 0.2 0.6 0.9 1.5 1.8低浓度NaHCO3溶液 0.1 0.2 0.5 0.7 1.4 1.7高光强度 高浓度NaHCO3溶液 0.1 0.3 1.1 1.4 2.8 3.5低浓度NaHCO3溶液 0.1 0.3 1.0 1.2 1.9 2.2(1)为了保证小球藻正常的生长繁殖,装置试管中应再补充的物质是_ _。(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 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 _。(写出一条)(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___________。15.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用过茎来运输的,小童设计实验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 3 根,A 组枝条不做处理;B 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 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 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 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1)该实验选择的木本植物枝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叶片的目的是 ;为了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应将植株放在 环境中进行实验;(2)小童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需要再继续下列实验步骤三,请你写出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 ;(3)小童继续设计实验探究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部位(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他将 植株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其原因是 。16、“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缺少空气, 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小徐同学对土壤空气的含量多少很好奇,决定设计如下方案进行 探究。步骤 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取长、宽、厚分别是 5 厘米的土块,另 取一块 的铁块,分别放入 2 只相同的大烧杯中。步骤 2:分别沿烧杯壁缓慢地向 2 只烧杯内注水,如图所示。开始时用量筒取一定体积 的水流入,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把土块 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 V1、V2。步骤 3:再在校园里选择一块干燥、被同学多次踩过的土地,取长、宽、厚分别是 5 厘 米的一块土块,按上面的步骤再次实验,记录用水体积为 V3。试分析并回答问 题。(1)请完成步骤 1 中的空格填写。(2)在步骤 2 中,加水的方法是“开始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注入,当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为什么? 。(3)请计算疏松土壤中的空气体积分数: 。(4)根据记录结果,发现 V1 V3(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说明疏松 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含氧量高,终于理解草地为什么不能践踏了。17.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一种X酶,X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在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X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X酶活性的影响。(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①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③___________。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2)据图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3)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离圆心距离/m NaHCO3浓度/% 0.15 0.2 0.250.5 4.32s 8.82s 16.68s1.00 2.86s 6.92s 14.72s1.50 2.6s 5.94s 10.46s2.00 2.2s 4.48s 8.08s参考答案1.小雅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弱和CO2浓度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首先,在正方体纸板箱正上面画3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然后过圆心每30°画一条直线,在圆与直线交点处(A1~A4、B1~B4、C1~C4) 剪出小孔用于放置注射器,纸板中央安装灯泡。接着,用打孔器从新鲜菠菜叶上打出60个小圆片,排尽小圆片细胞间空气后,每5片放入一个注射器内。然后用注射器分别吸取浓度为0.5%、1%、1.5%、2%的NaHCO3溶液15mL(A1、B1、C1吸收0.5%的NaHCO3溶液,以此类推)。接通电源,进行光照,记录小圆片浮起所需的时间。记录结果如下表:注:NaHCO3溶液可提供二氧化碳(1)该实验通过 反映光合作用强度;(2)实验过程中把注射器安装在同心圆和直线的交点上,目的是 ;(3)实验中,每5片小圆片放入一个注射器内的目的是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小圆片浮起所用的时间(2) 控制单一变量,使同一圆上的注射器受到的光照强度相同,同时不同半径圆上注射器受到的光照不被遮挡 ;避免实验偶然性,寻求普遍规律 ;(4)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CO2浓度越高,叶片光合作用越强。2.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2)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4)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小滨在一次给植物施以较多肥料后,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尽可能多(2)B(3)(4)施加较多肥料后,土壤液浓度高于根部细胞液浓度,影响植物的根的吸水。从而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3.如图所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曲线B所表示的是________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2)a、b点表示________。(3)叶面积为25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_______mg。(1)喜阴(2)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3)44.小宁家里的果园种植的柑橘“红美人”植株长势不佳,种植2年仍产量较低。小宁为了探明原因,尝试探究影响“红美人”光合作用强弱的因素,并提供可行的“红美人”种植增产方案。实验步骤如下:I.选取长势相同的“红美人”叶片,用打孔器打出相同大小的叶圆片。II.将叶圆片装入注射器中,注射器吸入清水后排出空气,并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缓慢拉动活塞,重复2~3次,使叶圆片内部气体逸出。然后将叶圆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待用,此时叶圆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了水,全部沉到水底。III.取7个相同的培养皿,在相同室温下给予相同强度的光照,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来提供二氧化碳),分别放入13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叶圆片沉底。IV.40分钟后观察叶圆片上浮情况,记录数据。组别 1 2 3 4 5 6 7碳酸氢钠溶液浓度 0 1% 2% 3% 4% 5% 6%叶片上浮个数 0 0 2 9 11 9 8(1)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 。(2)在打孔过程中,小宁应尽量避开主叶脉,这是由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填一种细胞结构),而叶脉细胞中少有或没有这一结构。(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当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反而会减弱,小宁猜想可能是由于 ,影响了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4)根据该实验的结果,小宁可以通过 的方式使红美人柑橘增产。(1)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气泡附着在叶圆片表面使其排开液体体积变大,浮力大于重力(2)叶绿体 (3) 溶液浓度变大,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叶圆片细胞失水(合理即可)(4) 施加二氧化碳气肥(合理即可)5.研究表明蜡螟幼虫的唾液酶能促进聚乙烯塑料的降解,因此小宁对蜡螟幼虫的唾液酶促进聚乙烯塑料降解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重复实验多次,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组别 A B C试管中一次加入的物质 2mL蒸馏水 2mL蜡螟幼虫唾液 2mL蜡螟幼虫唾液1mL蒸馏水 ★ 1mL 5%的稀盐酸10g聚乙烯塑料 10g聚乙烯塑料 10g聚乙烯塑料水浴10分钟 25℃ 25℃ 25℃相同时间内塑料减少的质量/g m1 m2 m3(1)聚乙烯塑料属于 材料。(2)通过比较A、B组实验,可以得出在中性条件下,蜡螟幼虫的唾液酶能促进聚乙烯塑料的降解。表中★处应该填 。(3)据研究表明,蜡螟幼虫的唾液酶对聚乙烯塑料的分解有促进作用,且在适宜的酸性条件下效果更好。要得到此结论,本次实验结果是 (用m1、m2、m3表示)。(1) 有机合成 (2) 1mL蒸馏水 (3) m3>m2>m16.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胃蛋白酶和胰酶的复方制剂。其中胰酶含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小科在吞服多酶片时,产生疑问:pH 会影响胰酶的活性吗?为此小科用胰淀粉酶开展以下实验:①将 6 支试管在 37℃水浴 5 分钟后如图甲将试管两两混合后,再将试管 1、2、3 继续 37℃水浴 5 分钟。②将三组试管取出,分别滴入 1 滴碘液,摇匀,观察记录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编号 4 5 6试管内所添加的物质 1mL胰淀粉酶+1mL5%的盐酸 1mL胰淀粉酶+1mL5%的氢氧化钠溶液(1)请将试管 5 内所添加的物质补充完成 ;(2)若观察到的现象为 ,则说明胰淀粉酶只有在中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3)为了让多酶片正常发挥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肠衣包裹胰酶,然后包上胃蛋白酶,最后再包上糖衣,如图。为使胃蛋白酶能在胃中起作用,而让胰酶在小肠中起作用,“糖衣”和“肠衣”的材料应符合什么要求? 。(1) 1mL胰淀粉酶+1mL蒸馏水 (2) 试管1、3颜色变蓝,试管2颜色不变蓝 ;(3) 糖衣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分解7. 某兴趣小组对“光照强度是否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兴趣,设计实施以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准备5组如图所示的装置,编号1~5,在广口瓶中各加入500mL浓度为0.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来补充二氧化碳)。②取5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5装置中。③晚上,5组装置用5个100W白炽灯分别在离装置70cm、60cm、50cm、40cm、30cm处照射。④观察并记录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量,重复实验,取平均值,获得数据如图所示。(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2)实验收集的气体量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气体量。(3)如果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①准备5组如图相同的装置,编号ABCDE,_______________。②取5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5装置中。③______________④观察并记录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量,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答案】 ①. 不能 ②. 小于 ③. 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 ④. 晚上,分别用5个100w小灯泡放在40cm处照射8.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1号其次,2号清晰区面积最小,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2)编号1、3、5对照可以判断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其中5号实验的作用 。(3)实验结果表明 (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1)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了;(2)形成对照;(3)弱碱性。9.白马湖水域生长着芦苇、香蒲等高耐受力的水生植物,以及狐尾藻、眼子菜、金鱼藻等沉水植物;草鱼、黑鲫等十几种鱼类和白鹭、斑嘴鸭等二十多种野生鸟类在此栖息安家。(1)此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芦苇等植物 B.草鱼等鱼类 C.白鹭等鸟类 D.细菌和真菌(2)研究人员探究“水生植物对水源的净化作用”,进行了如下的实验:a.从白马湖水域选取香蒲、金鱼藻若干,以及足量湖中的水;b.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I、II、III、IV。在II、III、IV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植物(如下表),使每组植物质量相等;c.4个桶中加入等量湖水,放到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4周;d.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含量,计算去除率(%),分组情况及实验结果如下:①补全表格组别I中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A(2)①不加任何植物②蒲和金鱼藻对污水中的磷酸盐都有较强的去除作用(香蒲和金鱼藻搭配种植时,对污水中的磷酸盐的去除作用更强)10.每年三月在杭州钱塘江边的最美跑道上都会举行马拉松赛跑,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illon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 , 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2)请写出肌肉中产生乳酸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2空白处应填 。(4)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 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V菌能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2)葡萄糖 ,→-酶. 乳酸+能量(少量)(3)丙酸盐(4)大于11.为探究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发育过程中提供有机养分能否弥补因干旱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某研究人员选择多株相似且具有花芽的玉米植株,随机分成等量的三组,进行如下表的实验,并在实验的第八天雌花开花,对这些玉米同时进行人工授粉。在实验期间,定时测量子房的淀粉含量以反映子房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所得结果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注:每日浇水200mL为玉米生长水分充足状态;人工授粉后再同时给予三组玉米充足的水分条件)(1)成熟玉米种子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__。(2)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在缺水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B.在水分充足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因受粉而快速上升C.在缺水的状态下,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可使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D.在缺水的状态下,受粉前的子房内淀粉含量可由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得到补充(3)从图中找出干旱会严重影响种子后续发育的证据:___________。(4)在种植玉米时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试分析其中所运用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_。胚乳 B 人工授粉后同时给予正常的水分条件,但乙、丙子房内的淀粉含量仍不能正常增加 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12.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培养器皿 A B C实验步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为止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2)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________作用。(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相同?___________(填“是”或“否”)。(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________。(5)依据本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答案】 ①. 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 ②. 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③. 对照 ④. 是 ⑤. 无菌落 ⑥.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13.已知酶的活性会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请回答:(1)(2分)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37℃温水、沸水、冰块中保持5分钟⑤观察实验现象A.①④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C.①②④③⑤ D.①③②④⑤(2)(2分)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1号 2毫升 0 1毫升 2滴2号 2毫升 1毫升 0 2滴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第3步:将两只试管放入37摄氏度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如果硫酸根离子不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则实验改进后两支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1)A(2)将硫酸改为硫酸钠;两只试管的蓝色同时褪去14.如图是小乐利用小球藻研究光合作用的装置,其中 NaHCO3溶液可分解释放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高浓度NaHCO3溶液释放CO2多),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装置中氧气的相对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如表:培养时间(d) 实验条件 0 2 4 6 8 10低光强度 高浓度NaHCO3溶液 0.1 0.2 0.6 0.9 1.5 1.8低浓度NaHCO3溶液 0.1 0.2 0.5 0.7 1.4 1.7高光强度 高浓度NaHCO3溶液 0.1 0.3 1.1 1.4 2.8 3.5低浓度NaHCO3溶液 0.1 0.3 1.0 1.2 1.9 2.2(1)为了保证小球藻正常的生长繁殖,装置试管中应再补充的物质是_ _。(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 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 _。(写出一条)(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___________。【答案】(1)无机盐 (或矿质元素);(2)光强度、CO2浓度;(3)相同的高光强度时,高浓度CO2组比低浓度CO2组氧气相对浓度上升快;在高浓度CO2条件下,高光强度组比低光强度组氧气的相对浓度上升快(合理即可);(4)温度、小球藻的起始数量、NaHCO3溶液的量等(合理即可)。15.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用过茎来运输的,小童设计实验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 3 根,A 组枝条不做处理;B 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 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 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 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1)该实验选择的木本植物枝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叶片的目的是 ;为了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应将植株放在 环境中进行实验;(2)小童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需要再继续下列实验步骤三,请你写出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 ;(3)小童继续设计实验探究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部位(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他将 植株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其原因是 。【答案】(1)加快蒸腾作用,使水分向上运输,现象明显;高温干燥;(2)将 A 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3)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条件是光照16、“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缺少空气, 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小徐同学对土壤空气的含量多少很好奇,决定设计如下方案进行 探究。步骤 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取长、宽、厚分别是 5 厘米的土块,另 取一块 的铁块,分别放入 2 只相同的大烧杯中。步骤 2:分别沿烧杯壁缓慢地向 2 只烧杯内注水,如图所示。开始时用量筒取一定体积 的水流入,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把土块 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 V1、V2。步骤 3:再在校园里选择一块干燥、被同学多次踩过的土地,取长、宽、厚分别是 5 厘 米的一块土块,按上面的步骤再次实验,记录用水体积为 V3。试分析并回答问 题。(1)请完成步骤 1 中的空格填写。(2)在步骤 2 中,加水的方法是“开始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注入,当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为什么? 。(3)请计算疏松土壤中的空气体积分数: 。(4)根据记录结果,发现 V1 V3(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说明疏松 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含氧量高,终于理解草地为什么不能践踏了。【答案】(1)大小和形状和土块相同;(2)当水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使用滴管加水能够更加准确的控制水面刚好 浸没土块或铁块,防止加入过量的水,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3)(V1-V2)/125;(4)大于17.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一种X酶,X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在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X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X酶活性的影响。(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①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③___________。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2)据图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3)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 ①. 选择同一品种、大小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6组,每组数量相等,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②.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在5~30℃之间,X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强 ③. 机械损伤的荔枝易发生褐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