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 以西气东输为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1. 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实施的原因。2. 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学法指导】1. 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通过阅读、分析图表信息,提高归纳和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学习过程】探究点一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探究材料】材料一 教材P82图5.1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材料二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12月14日出席了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1.分析材料,我国为什么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几部分?途经哪些地区?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与哪些区域相连?4.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西气东输?探究点二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究材料】材料一 在西气东输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其中新疆200多亿元,营造出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西气东输工程一旦达到设计规模,每年可为新疆增加10亿多元的财政收入。材料二 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了2 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2 660万吨。东输之气还可保证8 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有什么影响?2.由材料二分析,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有什么影响?3.分析西气东输如何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4.西气东输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基础达标】1.关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海洋多于陆地B.我国天然气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C.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D.我国有新疆、青海、西藏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2012·常州期末检测)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区,供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各省区的工业和居民用气。据此回答2~4题。2.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农业发达程度 B.城市分布C.环境状况 D.河流分布3.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天然气与煤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 )A.开发难度小 B.输送、储存方便C.减轻大气污染 D.燃烧效率低4.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可有效改善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5.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力拉动的是( )A.纺织 B.食品C.电子 D.钢铁6.21世纪中期,我国将形成一张覆盖31个省份的天然气管道大网,95%以上的地级市均可用上天然气,能源消费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读“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和“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材料2: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1)材料1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B.宁夏平原 气候适宜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D.柴达木盆地 物产丰富(2)西气东输工程的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鄂尔多斯气区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3)结合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分析西部输出资源发展了经济的原因。(4)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原因。【拓展提升】一、选择题 (2012·大同模拟)下图是“我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根据要求完成1~2题。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的共性是( )A.高压输电B.管道运输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2.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彻底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2012·广州期末检测)读“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3~4题。3.关于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4.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C.西部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12年1月30日中国石油集团消息 西气东输二线建成投产时间表已确定:上海、广深、广南支干线,分别于2012年3月30日、6月30日、9月30日建成投产,其他支干线加快建设步伐,2012年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回答5~6题。5.关于该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6.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可以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2012·北京崇文区期末检测)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 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2009年1月6日,中国第一条1 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图为目前我国已建和正在建设中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读图完成7~8题。7.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 )A.西电东送 B.北煤南送C.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D.西气东输8.有关该工程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的线路跨越九省一市,其中有6个省区隶属我国的中部经济地带 ②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 ③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④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少的问题 ⑤水火并济,调整了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④ B.②③④C.②③⑤ D.③④⑤2012年1月11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报道,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 376亿元,占已批投资的60%,2012年计划完成投资640亿元以上。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线路图”,完成9~10题。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③④⑤ B.①②④C.①②⑤ D.①③④10.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南京二模)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1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1条支干线和3条支线。其中南京支线起于安徽宣城,止于江苏南京。2010年底,随着一期工程完工,南京冬季的“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完成11~12题。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年份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1978 70.7 22.7 3.2 3.42000 66.1 24.6 2.5 6.82007 69.4 20.0 3.4 7.211.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D.川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12.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首条引进境外(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的能源大动脉,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总体走向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新疆、甘肃、宁夏等14个省市区,并连接香港。整个工程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建成投产。材料2: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1)西气东输二线与西气东输一线管线相比,有何优势?(2)西气东输工程能否彻底解决上海能源短缺问题?若不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能源紧张状况?(3)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条件有哪些?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目前我国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材料2:红水河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为水力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建有天生桥一级、二级水电站、岩滩水电站、大化水电站及龙滩水电站等五座大型水电站。材料3: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_______工业基地,B是__________工业基地,C是__________工业基地。(2)北路送电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________、内蒙古等省区丰富的________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它将________水电站以及________水电站、隔河岩等多座电站的电能通过超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4)南路输送的水电主要来自红水河上游。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十分丰富? 【学习反思】【参考答案】[学习过程]探究点一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西气东输工程具体概况:起点 终点 长度 跨越河流 穿越地形区 穿越省、市、自治区 分支工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 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 4 200千米、 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区 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 从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气输送工程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4 900多千米,规划2012年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4.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探究点二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紧张压力。(2)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结构调整,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3)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3.区域协调效应(1)协调区域发展的途径加强区际联系,发挥各区域优势,将某一生产要素配备到最能发挥其效益的区域,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益。(2)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影响。4.对环境的影响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有利影响 ①推广民用天然气,改善大气环境;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③缓解因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①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注意问题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形成现代化的天然气配套系统;抓紧与天然气利用相关项目的立项建设[基础达标]1. B 2.B 3.C 4.D 5. D6. (1)C (2)C(3)西部地区通过资源的输出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扩大了就业,提高了收入。(4)保护生态环境。 因为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拓展提升]1. A 2. C 3. A 4. D 5.C 6.D 7. C 8. C 9. B 10. D 11. A 12. C13. (1)气源充足,覆盖面积广(覆盖华东、华南能源短缺地区)。(2)不能。其他措施: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充分利用近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核电、风能、海洋能等其他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3)两国天然气储量大;两国都是我国的建交国,有政治基础;陆上邻国,利于管道运输建设,并且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与海运相比可以不间断运输。14. (1)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2)山西 煤炭 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等。(3)三峡 葛洲坝(4)位于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