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 —鹦鹉 第五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 —鹦鹉 第五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 鹦鹉 单元 第4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菲律宾民间音乐文化,能初步辨识《鹦鹉》乐曲的风格特点。 2.欣赏并学习《鹦鹉》乐曲,通过聆听、感受、模仿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学情 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于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生活经验和音乐背景的限制,对于菲律宾民间音乐可能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音乐文化的渗透和感受体验。
教材 分析 本课选取了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第5课时《鹦鹉》作为教学内容。《鹦鹉》是一首菲律宾民间乐曲,以其独特的安格隆音乐形式而著称。安格隆是一种菲律宾特有的竹制乐器,以其清脆悦耳的声音深受人们喜爱。通过欣赏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菲律宾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重点 感受《鹦鹉》乐曲的风格特点,辨识其独特的音乐元素。
难点 理解安格隆音乐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法,模仿演奏安格隆乐器。
教学器材 1.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鹦鹉》乐曲。 2.安格隆乐器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安格隆乐器的外观和构造。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菲律宾民间音乐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菲律宾民间音乐的视频或图片资料,介绍菲律宾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音乐特色。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吗?它有什么特点?” 观看视频或图片资料,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
讲授新课 播放《鹦鹉》乐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感受其风格特点。 介绍安格隆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方法,展示安格隆乐器模型或图片。 讲解《鹦鹉》乐曲中安格隆的运用和音乐元素的特点。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安格隆乐器的模仿演奏,体验音乐魅力。 1.聆听《鹦鹉》乐曲,感受其风格特点。 2.观察安格隆乐器模型或图片,了解其构造和演奏方法。 3.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鹦鹉》乐曲中安格隆的运用和音乐元素的特点。 4.分组进行安格隆乐器的模仿演奏,感受音乐表现力和乐趣。 1.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鹦鹉》乐曲的风格特点,理解安格隆音乐形式的表现方法。 2.通过模仿演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拓展提高 播放其他菲律宾民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和共同点。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菲律宾民间音乐有什么独特的魅力?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首?”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菲律宾民间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1.聆听其他菲律宾民间音乐作品,感受其风格差异和共同点。 2.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加深对菲律宾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菲律宾民间乐曲《鹦鹉》,了解了安格隆音乐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模仿等活动,我们深入感受了菲律宾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和探索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板书 《鹦鹉》 风格特点:清新明快、活泼热烈 安格隆乐器:竹制、清脆悦耳 音乐元素:独特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欣赏《鹦鹉》乐曲和介绍安格隆音乐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菲律宾民间音乐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元素,通过模仿演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