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阅卷模拟练习语文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7分)文字的剑制是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从铁矿石的yě()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dù()到文明时代”。人类在经历过的几次“信息革命”中,第一次是发明了语言,人与其他动物有了分界 第二次是距今五六千年前发明了文字,从野蛮人变成了文明人。人类一旦创造出记录语言的文字,知识来源就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不再是口耳相传,知识快速积累,人智大开,社会快速进步。而没有文字的社会即使在某些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受到时空限制也难以向前发展,不是陷于停滞就是慢慢消亡,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1.根据拼音填汉字。(2分)(1)yě()炼(2)过dù(2.文中方框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2分)A.、B.,C.;D.o3.文中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2分)A.因而B.因为C.由于D.尽管4.弄清生词的意思除了查字典,还可以依据前后文内容进行推测,也可以联系该词在其他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进行推测。请你根据前后文及下面资料卡所提供的例句推测:文中“湮没”的意思是。(1分)①古籍中的智慧如同湮没的瑰宝,等待着有缘人去发掘和传承。资②《桐溪八景》中所列的八景,在清光绪年间甚至更早即已湮没料③自元代后,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矮马渐趋湮没无闻。卡④文献纪录片《粟裕大将》出现在央视一套,历史终究没有湮没这位真正名将的绝代风华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5.完成下面的语段填空。(8分)隽永的文字流淌在中国的古典诗文中,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传情达意,熠熠生辉:诸葛亮《诫子书》中的①“ 口口 ,口口口口”是对儿子修身养德的殷殷教诲;陶渊明《饮酒》中的②“口口 , ”是境与意会的“绝妙好辞”;杜甫《望岳》中的③“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是勇攀高峰的自信自励;文天祥更是在《过零丁洋》中以④“□ ?口 ”唱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锌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7.品味吕蒙回应鲁肃的语气,你能体会到他什么样的心理?(2分)8.《孙权劝学》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请比较下面两句话,分析改写的好处。(3分)改写前: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改写后: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资治通鉴》)(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谢渭公好善乐施宁都谢渭公性慷慨,家素饶,每约己利人,而不欲人知之。荒年则谷减其价,而增其斛。有士人贫且病,而岁复窘之,几于袁安之僵卧。渭公欲苏其困,而嫌⑤于无名。稔其家多花,乃拉从弟某载酒共往观之,招主人剧饮尽欢。徐出白金十两,市兰数盎以归。花之值无几而渭公于是物又非素所好阴以行其周急之意而阳复予以可受之名。其诚心曲术,可谓忠厚之至矣。记之,以为好善乐施者法。(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注]①斛:古代量器,容十斗。②岁:年成,年景。③袁安:东汉人。做官前,居家廉贫,缺食僵卧。④苏:拯救,解救。⑤嫌:疑惑,担心。⑥稔:熟悉。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花之值无几而渭公于是物又非素所好阴以行其周急之意而阳复予以可受之名。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其诚心曲术,可谓忠厚之至矣。11.谢渭公好善乐施,令人赞美,其扶危解困的做法也值得称道。在帮助他人方面,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的是什么?(2分)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2024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阅卷模拟练习语文评分细则1. 冶 渡(共2分,每字1分)2. C(2分)3. A(2分)4. 埋没,消失(1分)5. ①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②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③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共7分,每句1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该句不得分)6.(1)推托 (2)研究(共2分,每小题1分)7. 吕蒙以反问的语气回应了鲁肃对他的赞叹,貌似嗔怪,实则调侃,表现出自己就学后才略大进、为对方所赏识的那种颇为自得的心理。(共2分,“反问”1分,“自得”1分)8. ①语言变得简洁,劝学意图更加明显。②只提吕蒙,故事主题更集中。 ③用“不可不学”的双重否定句式,加强语气,强调学习的必要性,更突出了孙权期望的迫切。(共3分,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9. 花之值无几/而渭公于是物又非素所好/阴以行其周急之意/而阳复予以可受之名。(共3分。断对一处得1分,多断、错断均不得分。)10. 他真诚的心意、委婉的方法,可以说是忠厚到极点了。(共3分,“诚心”“曲术”各1分,句意1分)11. ①在帮助他人时要懂得尊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②要讲究方法,让其坦然地接受帮助。(共2分,答出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12. A(2分)13. C(2分)14. 示例:先生您好,这些饭菜您还是打包吧!浪费这么多太可惜了!消费可不是浪费。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节约是美德,养成美德更有面子。(围绕材料中“厉行节约,杜绝餐饮浪费”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观点1分,理由2分)15. ③爷爷在饭桌上教“我”识字。④爷爷让“我”用粉笔在小黑板上记电话留言。(共2分,各1分)16. (1)“噌”是拟声词,用这个词,可以表现出爷爷动作之快,反应之迅速,孙子摔门离开,爷爷反应激烈,非常生气,急于纠正。看出他对这件事的重视,表现了他的严厉。 (2)“一字一句”,可见爷爷对摔门一事非常严肃和重视,体现出爷爷在纠正孩子行为上的郑重态度,表现了爷爷的严厉。(共3分,结合加点词1分,分析合理2分)17. ①爷爷的“宠”不是惯着孩子胡闹,他由衷地认为不只有念书才能称得上“教育”。② “宠”不是溺爱,而是了解和尊重孩子。他对叔叔的特长有认识和判断,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积极促成叔叔爱好特长的发展。他对儿子是负责任的。(共4分,每点2分)18. 示例:热爱生活,多观察、体会生活,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多样的生活情趣,在适时适当的情境下自然地表达生活感受。(共4分,意思对即可)19.D(2分)20.B(2分)21.(1)示例:群名称:士林清流。理由:这些人都是在唯利是图、追求功名的社会背景下坚持读书人的操守,淡泊名利的人,所以这样命名。(共3分,群名称1分,理由2分)(2)我认为合理。严监生是文学史中吝啬鬼的典型形象。他行事迂拙,临死前吝啬的 丑态毕露,死后遗产却遭兄长严贡生的算计和侵占。他是腐朽的封建时代里儒生畸形人格的面相之一。因此,称他为浊世腐儒是合理的。(共3分,“合理”1分,理由2分)(1)D(2分)C(2分)(3)B(2分)(4)示例:春风得意正少年。少年是欢快的歌唱,少年是激情的奔跑;少年是知识殿堂上的孜孜以求,少年是葱茏岁月里的苦心明志。青春年少的我,热爱生活,追逐梦想,渴望灿烂绽放的人生,憧憬硕果甜美的远方!(共4分,写出少年的美好2分,有激励自己的话2分)23. 评分说明:(1)一等:50——46分。文体特征明显,主旨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达流畅。(2)二等:45——42分。文体特征明显,主旨明确,思路较清晰,内容较充实,表达较流畅。(3)三等:41——38分。文体特征欠明显,主旨较明确,思路基本清晰,内容基本充实,表达基本流畅。(4)四等:38分以下。文体特征不明显,主旨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内容不够充实,表达不够流畅。(5)偏题:不高于35分。(6)跑题:不高于30分。(7)成段抄袭语料,不高于20分;文章大量抄袭语料,不高于10分。(8)字数不足:0~200字之间,不高于10分。201~400字之间,不高于20分。401~500字之间,不高于30分。501~600字之间,不高于35分。(9)只写题目不给分。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 语文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