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课件+教案:法治专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课件+教案:法治专题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法治专题复习
Contents
目录
2
时 政 热 点
3
专 题 训 练
1
知 识 梳 理
一、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法治专题
坚持宪法至上
建设法治中国
坚持宪法至上
是什么
(基本观点)
宪法地位
宪法原则
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
为什么
怎么做
宪法核心价值追求
……
常考观点
地位
基本原则
核心价值追求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
内容上
法制基础
法律效力上
程序上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增强宪法意识
学习宪法
践行宪法
认同宪法
我们要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我们要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我们要将宪法转化为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建设法治中国
是什么
厉行法治
法治的重要性
为什么
怎么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基本观点
常考观点
1.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4.依法治国的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6.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7.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8.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走法治道路
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厉行法治
坚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公民: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守法。
社会: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法治和德治: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法治专题
坚持宪法至上
建设法治中国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地位、基本准则、核心价值追求…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法治、依法治国
法治的重要性
建设法治中国、厉行法治
二、时政热点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202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24年5月1日正式施行。
时政热点
三、专题训练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设立宪法日,是因为(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②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根本法
③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专题训练
一、先看选项,排除错误项
常见错误项的设置方式:
①绝对化
②情感价值观错误
③常识错误
④知识内容错误
⑤张冠李戴
技巧点拨
专题演练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80件次。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开展国务院大督查。这说明我国政府( )
A.积极贯彻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国策
B.坚持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C.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落实依法行政
D.能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C
一、先看选项,排除错误项
常见错误项的设置方式:①绝对化②情感价值观错误③常识错误④知识内容错误⑤张冠李戴
二、再看题目,排除无关项
无关项:知识内容没有出现错误,但是与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无关。
技巧点拨:选择题
技巧点拨:材料题
审设问
审材料
组织答案
主体
关键词
中心句
中心思想
序号化
要点化
规范化
题型
考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宪法相关规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




②③①④
请对上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排序。(只填写序号)
结合材料,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 体现了什么道理?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宪法相关规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
①“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立法。
②“落实宪法相关规定”体现了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爱国主义教育法》以宪法为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 “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体现了我国坚持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结合材料,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体现了什么道理?
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宪法相关规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 “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体现了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体现了民主立法,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⑤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① “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立法。
② “落实宪法相关规定”体现了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③ “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体现了我国坚持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④ “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体现了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⑤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结合材料,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体现了什么道理?
镜头一 在立法讨论会上,代表们指出:近来,有关“毒教材”问题屡见报端;网络虚假、消极、错误言论辱华丑华,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一些“恨国党、污国贼”为所欲为、逍遥法外。
镜头二 开学第一周,某校举行升旗议式: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庄严肃立,行注目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某同学认为:“爱国贵在自觉,立法没有必要。”请你结合材料评析该观点。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错误/片面的。
理由:① 复述正确观点/更正错误观点



⑤主语应该怎么做
围绕材料、教材分析(理由、重要性、意义、认识等)
镜头一 在立法讨论会上,代表们指出:近来,有关“毒教材”问题屡见报端;网络虚假、消极、错误言论辱华丑华,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一些“恨国党、污国贼”为所欲为、逍遥法外。
镜头二 开学第一周,某校举行升旗议式: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庄严肃立,行注目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某同学认为:“爱国贵在自觉,立法没有必要。”请你结合材料评析该观点。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理由:①爱国虽然贵在自觉,但立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②近来,一些贬华辱国的乱象丛生,需要通过国家立法、执法加以整治。
③《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使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④《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规范公民的爱国言行、振奋民族精神、壮大爱国力量。
⑤我们青少年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治意识,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立法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增强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强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公开课定稿教案
法治专题复习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2、法治观念:领会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了解法治的作用,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3、责任意识:增强宪法意识、法治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知道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八年级下册坚持宪法至上的重要知识点和九年级上册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教学难点:在专题训练中灵活使用选择题和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了解本课结构分为:1、知识梳理,2、时政热点,3、专题训练。
二、知识梳理
1、学生根据知识框架进行自主复习:
师生共同梳理八年级下册坚持宪法至上的重要知识点和九年级上册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知识点。
(1)坚持宪法至上:
①坚持宪法至上是什么?
宪法地位: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宪法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②为什么要坚持宪法至上?
因为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体现在内容上、法律效力上、程序上、法制基础。
③怎样坚持宪法至上?
增强宪法意识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2)建设法治中国: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什么?
学生齐读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观点。
②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
因为法治很重要,即法治的重要性。
③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厉行法治。
三、时政热点
学生齐读今年中考的法治相关时政热点,对法治相关时政热点有一定的了解: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202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24年5月1日正式施行。
四、专题训练
1、学生做选择题,分析、归纳选择题做题技巧:
2、复习材料题答题技巧:
3、运用材料题答题技巧进行做题:
展示材料: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宪法相关规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体现了什么道理?
4、展示学生答案,师生评议。
5、师生归纳答案:
① “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立法。
② “落实宪法相关规定”体现了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③ “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体现了我国坚持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④ “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体现了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⑤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梳理了八年级下册坚持宪法至上的重要知识点和九年级上册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知识点,了解了今年中考的法治相关时政热点,并且归纳了选择题和材料题的答题技巧。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能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共同建设我们的法治强国!
【教学反思】
课堂结构清晰,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较好。
在时政热点部分,可以添加点视频,或采用时政播报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点趣味。
在专题训练部分时间较紧,讲解比较匆忙,前面部分可稍调整下速度。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