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4)(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4)(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中考科学考前每日一练(4)
姓名:_____________
(2022 丽水)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呈现多点散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是筛查感染者的有效措施,如下为核酸检测流程。
RNADNA荧光检测→结果确定
(1)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并发现病毒感染者,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       ;
(2)核酸上某些片段决定了新冠病毒的性状特征,这些片段称为       ;
(3)通常采集到核酸量太少,需经过PCR扩增后才能被荧光检测到,扩增需要聚合酶的参与。若扩增失败,可能的原因有                 。
2、某人因负伤失血过多,医生给他输入了大量的B型血,据此推断该人的血型最可能是(  )
A.O型或A型 B.AB型 C.A型 D.B型
3、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A.1° B.2° C.3° D.4°
4、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根据图示(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丙、丁分别是盐和水,则甲和乙分别是酸和碱
C.若甲为BaCl2溶液,该过程为复分解反应,则丙、丁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BaCO3或BaSO4
D.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改变
5、(2022 温州模拟)如图为水稻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水意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阳光充足的中午,①过程强度最大,有机物积累最多
B.②过程决定了水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①②过程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
D.①②过程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6、向含有AgNO3和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m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粉的质量为m=a时,表示Cu(NO3)2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B.铁粉的质量为O<m<a时,此时溶液的溶质有AgNO3、和Fe(NO3)2
C.铁粉的质量为a<m<b时,取溶液于试管并加少量锌粉,一定有铁析出
D.铁粉的质量为m=c时,取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
7、在一次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小灯泡额定功率约为0.7W)。聪明而粗心的小鹏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同组的小张发现电路连接有错,如果闭合图甲所示电路的开关,电压表的示数约为   V,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      (选填“正常发光”、“亮度较暗”或“不发光”)。
(2)小张主张拆了以后重新连接,可是时间来不及了,小鹏眼珠一转,在图甲电路中只改变了某根导线一端的接点位置,就能测量电路中小灯泡额定功率。请在图甲中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画出小鹏改动的那条导线。
(3)故障排除后,小张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的U﹣I图像,如图所示,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75W,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
A.5Ω,2A
B.15Ω,2A
C.25Ω,2A
D.30Ω,2A
(4)有的同学认为该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8、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中,盖上盖子。
滤纸编号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
4 X
5 Y
②将培养皿置于20℃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如图乙所示。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该淀粉酶的催化效果。
(3)小柯提出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还需第4、5号滤纸进行对照,则第4、5号滤纸上是什么溶液?
             在实验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
9、“Super idol的笑容,都没你的甜;热爱105℃的你,滴滴清纯的蒸馏水……”。如歌中所唱,我们确实能获得105℃的水。“甜过Super idol笑容的105℃的水”:往水中加糖让溶液的沸点升高,沸点在105℃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约为70%。若要制得70%的蔗糖溶液,需要往100克水中加入
       克蔗糖。(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0、如图甲所示,用钢丝绳将一个实心圆柱形混凝土构件从河里以0.05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起,图乙是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整个提起过程用时100s,已知河水密度为1.0×103kg/m3,混凝土的密度为2.8×103kg/m3,钢铁的密度为7.9×103kg/m3,g取10N/kg,不计河水的阻力,试求:
(1)0~60s内钢丝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实心混凝土构件的体积为多少?
(3)通过计算说明,此构件为纯混凝土还是混凝土中带有钢铁骨架?
答案
1、【解答】解:(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并发现病毒感染者,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2)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3)通常采集到核酸量太少,需经过PCR扩增后才能被荧光检测到,扩增需要聚合酶的参与。若扩增失败,可能的原因有温度不适宜,pH不适宜,酶本身失去活性。
故答案为:
(1)控制传染源。
(2)基因。
(3)温度不适宜,pH不适宜,酶本身失去活性。
2、【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某人因负伤失血过多医生给他输入了大量的B型血,据此推断他的血型可能是B型血。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知:
因为第一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下面平面镜,所以第一条入射光线与上面平面镜的夹角为θ,
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90°﹣θ;
结合几何知识可知:
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90°﹣2θ;
第三次的入射角为:90°﹣3θ;
第N次的入射角为:90°﹣Nθ。
要想延原来光路返回 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
所以有 90°﹣Nθ=0,
解得:θ,由于N为自然数,所以θ不能等于4°。
故选:D。
4、【解答】解:A、若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该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甲为氧气,乙为甲烷,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如丙、丁分别是盐和水,则甲和乙不一定是酸和碱,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C、若甲为BaCl2溶液,该过程为复分解反应,丙、丁中不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碳酸钡或硫酸钡,如氯化钡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氧化银和硝酸钡,不符合题意;
D、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该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变,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也可能改变,如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氮元素的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答】解:A、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阳光充足的中午,由于光照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影响了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强度下降,而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候是傍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时,A错误。
B、②过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不能决定了水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错误。
C、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②过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能进行,C错误。
D、绿色植物通过①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通过②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①②过程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向含有AgNO3和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
A、铁粉的质量为m=a时,表示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选项不正确。
B、铁粉的质量为0<m<a时,硝酸铜没有反应,硝酸银部分反应,此时溶液的溶质有AgNO3、和Fe(NO3)2、Cu(NO3)2,该选项不正确。
C、铁粉的质量为a<m<b时,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部分反应,取溶液于试管并加少量锌粉,不一定有铁析出,例如锌先和硝酸铜反应,如果锌不足以和硝酸铜反应,则不能生成铁,该选项不正确。
D、铁粉的质量为m=c时,铁过量,取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选项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1)甲图中,电流表与变阻器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如果闭合图甲所示电路的开关,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因电压表内阻很大,故电路的电流为0,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不发光;
(2)电流表应与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灯并联,如下图所示:
(3)小张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此时电路的电流最小,根据小灯泡的U﹣I图像知,此时的电流为0.1A,对应的电压为0.5V,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及欧姆定律,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电阻为:
R滑25Ω,选用滑动变阻器C;
(4)这种说法不合理,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而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故答案为:(1)3; 不发光;(2)如上图所示;(3)C; (4)不合理;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而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8、【解答】解:(1)稀盐酸呈酸性,稀碳酸钠溶液呈碱性,2、3两个实验组改变了环境的酸碱度,所以该实验的问题应该是酸碱度影响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吗?
(2)淀粉遇碘液变蓝,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淀粉酶可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因此,纸片周围的清晰区面积越大,淀粉被消化的就越多,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就越大;
(3)此实验中,2、3组添加稀盐酸与稀碳酸钠是为了改变酸碱度,但是,为了保证准确性,需要排除稀盐酸和稀碳酸钠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需要设置4、5两组,分别浸泡稀盐酸和稀碳酸钠溶液,此实验中,1、4、5三个组都是起对照作用
故答案为:(1)酸碱度影响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吗?
(2)清晰区面积;
(3)稀盐酸、稀碳酸钠溶液;对照
9、【解答】解:设需要往100克水中加入蔗糖的质量为x。
70%;
解得:x=233.3g。
故答案为:233.3。
10、【解答】解:(1)前60s上升高度h=s=vt=0.05m/s×60s=3m;
拉力F做的功W=F1s=825N×3m=2475J;
(2)由图知t=60s前拉力F1=825N,
因构件从河中匀速提起,此时有F浮+F1=G,
t=80s后拉力F2=1200N,此时有F2=G,
所以,F浮=F2﹣F1=1200N﹣825N=375N;
由F浮=ρ水gV排得构件的体积V排0.0375m3;
(3)因构件完全浸没,则V=V排=0.0375m3;
又重力G=1200N,根据G=mg=ρgV可得:
构件的密度ρ件3.2×103kg/m3>2.8×103kg/m3
所以此构件是混凝土中带有钢铁骨架。
答:(1)0~60s内钢丝拉力所做的功为2475J;
(2)实心混凝土构件的体积为0.0375m3;
(3)通过计算说明,此构件为混凝土中带有钢铁骨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