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8)(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8)(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中考科学考前每日一练(8)
姓名:_____________
1、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细铁粉,充分反应。下列关于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A. B. C. D.
2、(2022 嘉善县一模)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如图表示白天发生在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生理过程,①、②表示某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表示二氧化碳,乙表示光合作用
B.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的能量间接来源于太阳能
C.水稻开花时,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中的甲过程
3、“消失的人体”是一种传统魔术,观众从正前方只能看到演员露出的头颅,仿佛躯干和四肢消失一般,其奥秘是桌腿间有两个成一定角度放置的平面镜,分别用左右背景所形成的像来“遮挡”身体,以形成错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两面镜子换成玻璃不影响魔术效果
B.左右背景颜色统一替换不影响效果
C.魔术过程中可以任意调整平面镜的夹角
D.人的躯干被遮挡是由于光的折射
4、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B.b点溶液不含硫酸根离子
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d点溶液中不含有钠离子
5、(2022 杭州二模)近期,一则“强耐药性致命超级真菌耳念珠菌在美国爆发流行”的新闻再次引起人们对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反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耳念珠菌在传染学上被称为传染源
B.侵入人体的耳念珠菌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
C.抗真菌药物滥用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个体生存下来
D.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是因为人体具备免疫防御能力
6、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在闭合开关且不拆开导线的情况下,将N接电源“﹣”极,M依次试触A、B、C接线柱,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V、3V、3V,若故障只有一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灯泡断路 B.开关断路
C.小灯泡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7、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B. C.D.
8、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和易受温度、pH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欲探究酶的高效性,请根据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材料】注射器、试管、试管架、橡胶塞、3%H2O2溶液,2%酵母液,2%FeCl3溶液,蒸馏水
(1)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
①取三支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甲、乙、丙;
②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3%H2O2溶液3ml,紧塞橡胶塞;
③用三个注射器分别抽取三种不同的试剂,同时加入到三支试管中(如图);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组别 甲 乙 丙
3%H2O2 3ml 3ml 3ml
试剂的种类 2ml 2%酵母液 2ml 2%FeCl3溶液 a  2ml 清水 
收集1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s 34 117 很长
上述表格中a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2ml 清水 。
(2)实验结果与结论:
结论:酶相对无机催化剂,能明显加快反应的速度,即具有高效性。
反思:
①本实验利用注射器既可以方便添加试剂,还可以  收集试管内的气体 。
②本实验催化效率(高效性)以收集10ml气体所要的时间表示,还可以用表示  同时间内收集气体含量 。
③在实验结束中绘制了三组产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解释三组实验氧气最终的产量相等的原因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3%H2O2溶液3ml 。
9、如图甲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台上,容器的底面积S容=100cm2,质量均匀的圆柱体物块上表面中央用足够长的细绳系住,悬挂于容器中。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缓慢注入水(每分钟注入100g),直至注满容器为止,细绳的拉力大小与注入水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ρ水=1g/cm3,g=10N/kg,物块不吸水,忽略细绳体积、液体扰动等其它次要因素。求:
(1)注入水前圆柱体物块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L1。
(2)物块的体积。
(3)当细绳的拉力为0.9N时,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
10、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
(1)该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4.4 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1、【解答】解: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细铁粉,铁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A、开始阶段,铁的量不足时,固体只有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固体变成铜、银,铁粉过量后,固体是铁、铜、银,故A正确;
B、开始阶段,铁的量不足时,溶质有硝酸银、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溶质变成硝酸亚铁、硝酸铜,铁粉过量后,溶质只有硝酸亚铁,故B正确;
C、每56份质量质量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216份质量的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质量开始减小的幅度大,后面减小的幅度小,最后不变,故C正确;
D、铁粉过量后,固体质量还会继续增大,不会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2、【解答】解:A、图中②表示氧气,甲是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乙是线粒体中进行的呼吸作用,A错误。
B、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的能量是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间接来源于太阳能,B正确。
C、水稻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C正确。
D、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间作套种、合理的密植能使植物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因此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甲光合作用的效率,D正确。
故选:A。
3、【解答】解:A、镜子是不透明的,玻璃是透明的,若换成玻璃就会看到演员的躯干和四肢,故A错误;
B、左右背景颜色统一替换,观众看到的还是演员露出的头颅的画面,只是和后背景颜色不同,但是不影响魔术效果,故B正确;
C、魔术过程中不可以任意调整平面镜的夹角,比如夹角过大,坐在正前方的观众甚至会看到自己的像,故C错误;
D、镜子是不透明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正前方的观众看不到镜子后面的物体,人的躯干被遮挡,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A、a点溶液,硫酸有剩余,不能能使酚酞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b点溶液,是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含硫酸根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点溶液中,硫酸铜有剩余,含有硫酸钠、硫酸铜两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d点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含有钠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耳念珠菌在传染学上被称为病原体,错误。
B、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侵入人体的耳念珠菌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正确。
C、耐药细菌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正确。
D、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是因为人体具备免疫防御能力,正确。
故选:A。
6、【解答】解:电源、开关、灯泡和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灯泡始终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或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在闭合开关且不拆开导线的情况下,将N接电源“﹣”极,M依次试触A、B、C接线柱,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V、3V、3V,若故障只有一处。
M接A时,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两端,电压表无示数,灯泡不亮,说明断路在电压表并联的A点之外,同时也说明灯泡不会短路,故CD错误;M接B时,电压表并联在灯泡和变阻器两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开关不会断路,故B错误,同时也说明断路在电压表并联的两点之间,所以可以判定断路在A点和B点之间的电路上,即小灯泡断路,故A正确。
故选:A。
7、【解答】解:A、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严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液面高度不变,证明装置严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向右拉活塞,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装置不严密,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进入导管中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严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1、消化酶
参与消化的酶的总称。一般消化酶的作用是水解,有的消化酶由消化腺分泌,有的参与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酶中,有以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羧肽酶原等一些不活化酶原的形式分泌然后再被活化的。
酶即酵素,是生物体中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的显著特征是它们具有高度的催化功能和专一性,而且酶的活性可以被调节,与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密切相关。到现在为止,已知的酶类有近2000种,消化酶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由消化腺和消化系统分泌的具有促消化作用的酶类。在消化酶中,依消化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几种。
2、作用原理
人体的消化功能依靠胃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和消化酶作用的化学性消化来完成。消化液中含有大量消化酶,可促进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的水解。由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被人体吸收利用。葡萄糖、甘油、甘油酯、氨基酸等都是可溶解的小分子物质,可被小肠吸收。,
(1)甲乙组分别变量是酶,FeCl3,丙组是对照组。
(2)反思:
①本实验利用注射器既可以方便添加试剂,通过观察可知,注射器能够继续收集气体,密闭方便,所以注射器还可以收集试管内的气体。
②本实验催化效率(高效性)以收集10ml气体所要的时间表示,反过来思维:还可以用表示同时间内收集气体含量。
③在实验结束中绘制了三组产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最后结果一样说明原料一样自己挥发或催化都放出氧气。所以速度有区别,结果不变气体含量一样。请解释三组实验氧气最终的产量相等的原因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3%H2O2溶液3ml。
故答案为:
(1)2ml 清水
(2)①收集试管内的气体 ②同时间内收集气体含量 ③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3%H2O2溶液3ml
9、【解答】解:(1)每分钟注入100g水,分析图象可知,第4min时,水面刚好接触物块下底面,注水质量为400g,则水的体积为:
V1400cm3;
水的深度为:L14cm;
(2)物块的重力等于开始时的拉力,即:G物=2.4N,则m物0.24kg,
第7min时水面刚好与物块的上表面相平,则F浮=G物﹣F=2.4N﹣0.4N=2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的体积为:V物=V排2×10﹣4m3=200cm3,
(3)从第4min到第7min注水质量为300g,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注水体积V2300cm3;
细绳拉力不为零,说明细绳一直处于拉直状态,物块位置没有移动,V物+V2=S容h物,代入数据得:h物=5cm;
则:S物40cm2=4×10﹣3m2,
当细绳拉力为0.9N时,F浮=G物﹣F=1.5N,即为水对物块底面的压力F压;
则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为:p375Pa;
答:(1)注水前圆柱体物块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L1为4cm;
(2)物体的体积为200cm3;
(3)当细绳的拉力为0.9N时,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为375Pa。
10、【解答】解:(1)碳酸钙和50g稀盐酸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则和100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因此该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4.4g。
故填:4.4。
(2)设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