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中考科学考前每日一练(18)姓名:_____________现有甲、乙、丙、丁四人,在ABO血型系统中,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甲胃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医生用A型血清检验4人的血型,结果只有甲、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再通过交叉配血试验确定,只有丁能为甲输血.问乙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2、(多选)如图所示,在闭合电路中,只有滑动变阻器甲和乙串联,将阻值调到相等的地方,此时甲和乙的电功率均为P。先将乙的滑片向右移甲不动,其电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再将甲的滑片向右移,乙不动,其电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甲>P乙 B.P乙′<P乙 C.P甲<P乙 D.P′乙>P乙3、悠悠球是除洋娃娃之外世界上最古老的玩具,它由轮与轴(含绕轴上的线)两部分组成(如图甲)。一悠悠球,轮半径为R,轴半径为r,线为细线,如图乙是玩悠悠球的两种不同方式,小科用拉力F使球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距离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式拉力F做功均为FsB.a方式拉力F所做的功大于b方式拉力F所做的功C.a方式拉力F所做的功小于b方式拉力F所做的功D.无法判断4、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物质 CaCl2 CaBr2 CaO CaSO4 MgO Al2O3 ZnCl2 ZnBr2 CuSO4干燥效率 0.14 0.14 0.2 0.04 0.008 0.003 0.8 1.1 1.4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B.干燥剂中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影响可能比较大C.MgSO4的干燥效率可能小于0.04D.干燥剂中非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无影响5、小强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点燃蜡烛后,应调节烛焰、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2)将实验器材按图中甲位置放置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用此规律工作的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跑”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若要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移(选填“上”或“下”);(3)如图甲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B.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C.向右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4)小金同学进一步探究:如图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 s,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图丁是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为大家直播演示“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实验,如图丁是通过水球成 (选填“实”或“虚”)像的瞬间。随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如图戊,注入气泡后,中间部分相当于两个 组成的(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组别 处理方式甲 高脂饮食,不吃药乙 高脂饮食,吃药丙 正常饮食,不吃药丁 正常饮食,吃药6、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较快,研究发现青少年肥胖大多是由高脂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能安全促进脂肪代谢的药物,能否使用这种药物有效改善肥胖?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①选取鼠龄相同的、同种健康成年小白鼠若干只,以高脂饮食饲养一段时间后,将体重相近的肥胖小白鼠,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②对四组小白鼠按表格中的方式饲养一段相同的时间(其中乙、丁两组药量相等)。③每周定期测量小白鼠体重,处理相关数据,绘制各组小白鼠的平均体重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实验中不选用幼年小白鼠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 。(2)兴趣小组设置丙、丁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3)分析实验结果后,兴趣小组同学认为和药物控制相比,改善饮食习惯更能有效改善肥胖。他们的判断依据是 。7、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浓硫酸、浓盐酸的挥发性。其中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依次装有浓硫酸、浓氨水、浓盐酸。已知:2NH3+H2SO4=(NH4)2SO4;(NH4)2SO4为白色固体。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① 打开K1,关闭K2,缓慢拉注射器A活塞 甲中液面上方无明显现象② 打开K2,关闭K1,缓慢拉注射器B活塞 丙中液面上方出现大量白烟(1)丙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大量白烟(NH4Cl)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3)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中无白烟,而丙中出现白烟的原因是 。8、生活中,我们看到过这些现象:绿灯亮起时,小轿车启动较快,而大货车启动较慢;百米赛跑冲过终点时,速度越快越不容易停下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小馨同学和小林同学对上述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小馨认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小林认为:速度越快,惯性越大。究竟谁的观点正确呢,小馨和小林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如图甲,把A、B两车放在较光滑水平地面上(mA>mB),两根相同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分别系于A车和B车前端,将小车拉至左侧相同的位置,此时橡皮筋绷紧,释放小车,经过相同时间后,小车到达位置如图甲所示。探究(二):如图乙,将小车从较光滑斜面h1=20cm处静止释放,测得小车到达粗糙水平面的速度v1=2m/s,经t1=2.8s停于位置1,再将该车从同一斜面h2=10cm处静止释放,测得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v2=1.4m/s,经t2=2s停于位置2;【分析与论证】(1)质量不同的两小车,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不同,可知 (选填“A”或“B”)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则 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惯性就越大;(2)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可近似认为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分析探究(二)的数据发现小车速度变化快慢是否相同? ,理由: ,则说明惯性与速度 关;【交流与反思】(3)速度越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时 越大,在相同的阻力作用下,要停下来所需要克服阻力做功就越多,通过的距离就越远;【结论应用】(4)在生活当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十次事故九次快,还有一次是超载”,当好交通法规宣传员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从物理学角度向身边的朋友解释这句交通安全警示语的含义: 。9、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取样品质量(g) 25.0 25.0 25.0 25.0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产生气体质量(g) 0.2 0.4 0.5 m试计算:(1)上表中m的数值是 ;(2)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当黄铜样品和稀硫酸的质量比为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3)求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0、图甲是某电子秤工作原理的模拟电路。用灵敏电流表显示托盘内物体的质量,灵敏电流表量程是0~0.1A,定值电阻R1=50Ω,电源电压恒为12V。压敏电阻R2相当于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大小与托盘内所放物体质量m大小的关系如下表:R2/Ω 550 487 428 370 310 250 200 150 100 70 40 20m/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求:(1)闭合开关,托盘中不放物体时,电路中的电流;(2)这架电子秤能称量的最大质量;(3)装有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秤托盘上,质量显示为500g;现用细线悬挂一个体积为2.5×10﹣4m3的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稳定时质量显示为700g。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答案1、【解答】解: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用此血清检验,甲、乙发生凝聚反应,说明甲、乙红细胞中含B凝集原,是B型或AB型;丙、丁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是A型或O型。只有丁能够为甲输血,乙则不能为甲输血,依据异型输血原则判定乙为AB型,甲为B型。又因丙(O型或A型)不能为甲(B型)输血,说明丙为A型,丁(O型或A型)能为甲(B型)输血,说明丁为O型。故选:C2、【解答】解:设最初滑动变阻器甲、乙接入电路的电阻相等且都等于R,此时甲和乙的电功率均为P,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电流I,P=I2R;A、将乙的滑片向右移甲不动,设滑动变阻器乙的电阻增大了△R乙,则电路总电阻R总=2R+△R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电流I',P甲=I′2R,P乙=I'2(R+△R乙);因为R<(R+△R乙),根据P=I2R可知,P甲<P乙故A错误,C正确;BCD、将甲的滑片向右移,乙不动,设滑动变阻器甲的电阻减小了△R甲,则电路总电阻R总=2R+△R乙﹣△R甲;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电流I'',P'甲=I''2(R﹣△R甲),P'乙=I''2(R+△R乙);因为 ,所以 I'<I'',根据P=I2R可知,P乙<P'乙,故B错误,D正确。故选:CD。3、【解答】解:当悠悠球的轮向前滚动的距离为s时,已知轮半径为R,轮滚动的圈数为:n,轴滚动的圈数与轮相同,已知轴半径为r,则轴向前滚动的距离为:s′=n×2πr2πrs,(a)图,拉力F作用在轴的下端时,轴向前滚动会使细线“收缩”,拉力端实际移动的距离:s1=s﹣s′=ss=(1)sF做功大小:W1=Fs1=(1)Fs;(b)图,拉力F作用在轴的上端时,轴向前滚动会使细线“拉长”,拉力端实际移动的距离:s2=s+s′=ss=(1)s,F做功大小:W2=Fs2=(1)Fs;比较可得W1<W2,故C正确。故选:C4、【解答】解:A、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由MgO、CaO的干燥效率数据,数据分别是0.008、0.2,则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故选项说法正确。B、对比表中含有不同金属元素、同一类别的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金属元素不同,干燥效率变化大,如MgO、CaO的干燥效率数据,数据分别是0.008、0.2,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表中数据,由MgO、CaO的干燥效率数据,数据分别是0.008、0.2,CaSO4的干燥效率是0.04,同理,MgSO4的干燥效率可能小于0.04,故选项说法正确。D、CaCl2、CaBr2、CaSO4等含有相同金属元素、阴离子不同的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分别是0.14、0.14、0.04,说明干燥剂中非金属元素不同,对干燥效率无有一定影响,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5、【解答】解:(1)如图,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要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之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15cm,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光屏的上方,根据穿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若要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下移动;(3)由甲图可知,在甲图中物距为40.0cm﹣25.0cm=15.0cm,像距为70.0cm﹣40.0cm=30.0cm,换用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后,光屏恰好位于新凸透镜的右侧焦点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故选:D。(4)由丙图可知,物距u=15cm,像距v=15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同时匀速向左运动,则t秒时,物距u′=15cm+(2cm/s﹣1cm/s)t=15cm+1cm/s×t,像距v′=15cm+1cm/s×t,则可知在移动过程中,要能在不动的光屏上成像,物距必须等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此时u′=v′=2f=20cm,即15cm+t×1cm/s=20cm,解得t=5s;(4)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则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可以看到王亚平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由图可知,中间部分相当于两个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水球里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投影仪;下;(3)D;(4)5;(5)实;凹透镜。6、【解答】解:(1)实验中不选用幼年小白鼠为实验对象是因为身体还没有成熟,正在生长中的小白鼠需要摄入蛋白质和一定的脂肪,所以对实验不能保证高脂饮料对小白鼠的影响的真实性,所以成年的白鼠才能保证摄入的高脂饮料量对小白鼠的影响的有效性。(2)兴趣小组设置丙、丁两组实验,是其他条件都相等,是否吃药成为唯一的变量,所以兴趣小组设置丙、丁两组实验的目的是看这种药物是否能有效改善肥胖。(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甲、乙对比,药物是唯一的变量,对肥胖的影响不大,甲、丙对比,饮料是唯一的变量,对肥胖的影响较大,所以兴趣小组同学认为和药物控制相比,改善饮食习惯更能有效改善肥胖。他们的判断依据是合理的饮食习惯比药物治疗肥胖更有效。故答案为:(1)减少实验的偶然性(2)药物是否能改善肥胖(3)合理饮食比药物治疗肥胖效果更佳。7、【解答】解:(1)丙中发生化合反应,即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 HCl=NH4Cl。(2)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3)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中无白烟,而丙中出现白烟的原因:氨分子运动到甲、丙液面上方,甲中硫酸分子没有运动到液面上方与氨分子接触,而丙中氯化氢分子运动到液面上方并与氨分子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故甲中无白烟,丙中出现白烟。故填:NH3+ HCl=NH4Cl;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甲、丙液面上方,甲中硫酸分子没有运动到液面上方与氨分子接触,而丙中氯化氢分子运动到液面上方并与氨分子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故甲中无白烟,丙中出现白烟8、【解答】解:(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A车的质量大于B车的质量,相同时间B车通过的距离大,可知B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则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惯性就越大。(2)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可近似认为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故将小车从较光滑斜面h1=20cm处静止释放到运动到水平面至速度为0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为0.71m/s2,将小车从较光滑斜面h2=10cm处静止释放运动到水平面至速度为0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为0.7m/s2,考虑到误差因素,故小车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从而说明惯性与速度无关。(3)动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质量不变)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在相同的阻力作用下,要停下来所需要克服阻力做功就越多,通过的距离就越远。(4)惯性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就越远,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汽车严禁超载。故答案为:(1)B;质量; (2)相同;小车速度变化快慢相同;无;(3)动能;(4)汽车严禁超载9、【解答】解:分析依据表中数据可知,每40.0g的稀硫酸与样品反应可生成0.2g氢气,当加入硫酸120.0g时,产生氢气为0.5g,说明25.0g样品中锌完全反应完了,所以第4份,加入160.0g的稀硫酸时,产生氢气也应为0.5g,则m=0.5,故填:0.5;(2)分析依据表中数据可知,每40.0g的稀硫酸与样品反应可生成0.2g氢气,生成氢气为0.5g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100g,则恰好完全反应时,黄铜样品和稀硫酸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填:1:4;(3)设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98 2x 0.5gx=24.5g则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24.5%答: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10、【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与压敏电阻R2串联,托盘中不放物体时由表格可知,压敏电阻R2=550Ω,定值电阻R1=50Ω,电路的总电阻:R=R1+R2=50+550Ω=600Ω,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流表的示数:I0.02A;(2)灵敏电流表量程是0~0.1A,Imax=0.1A,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最小电阻:Rmin120Ω,压敏电阻R2的最小值:R2min=Rmin﹣R1=120Ω﹣50Ω=70Ω,查表可知当R2min=70Ω时,托盘中放置的物体质量mmax=900g,这架电子秤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900g;(3)装有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秤托盘上,质量显示为500g;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稳定时质量显示为700g,电子秤增加的示数:Δm=m2﹣m1=700g﹣500g=200g=0.2kg,物体对电子秤的压力变化量ΔF=Δm g=0.2kg×10N/kg=2N,由题意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ΔF=2N;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2.5×104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ρ液gV排,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答:(1)闭合开关,托盘中不放物体时,电路中的电流是0.02A;(2)这架电子秤能称量的最大质量900g;(3)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2N,液体的密度0.8×103kg/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