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中考科学考前每日一练(19)姓名:_____________1、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大规模免费接种疫苗阶段。下列关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B.能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C.能够预防所有的传染病 D.可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播2、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在盛有氯酸钾的试管a中错将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其中,与只加热相同质量氯酸钾的试管b相比,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a试管中生成氧气质量更多C.两试管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 D.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剩余固体种类更少3、如图所示,将a、b两种液体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烧杯内,再将相同的木块放入其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液体密度大于b的液体密度B.两木块在容器中排开的液体质量相等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比乙大D.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4、下列依据实验操作与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A 将红热的细铁丝仲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热 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 将镁条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后,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C 将氢氧化钡粉末和氯化铵晶体放入小烧杯后搅拌,发现小烧杯变冷了 氢氧化钡粉末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 向盛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盐酸,加热后,固体粉末均消失 所有难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都可以用盐酸溶解5、(1)如甲图,小明将一块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白纸与透镜平行),改变透镜到白纸的距离s并测出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乙图所示的图象,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cm。(2)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这样调整的目的是 ;在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3)如丙所示,当把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4)在第(3)问中,当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时候,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若将蜡烛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为了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则应在透镜前加上适当度数的 (选填“近视眼镜”、“老花眼镜”)。(5)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丁图中的 。6、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质量。已知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请根据该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 。(2)若缺少B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D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3)E装置的作用是 。(4)已知反应前CuO和Cu2O的总质量为m1g,完全反应后D中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g。(用m1、m2表示)7、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①~⑥为菜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两个编号的种子进行对照。(2)如果由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从实验的设计分析,这组对照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 。(4)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满足 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如图1所示,让小车分别滑到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1)为了使小车进入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每次小车要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2)如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图象是用传感器和示波器记录的小车在斜面和三种不同的水平表面的“速度与路程”图象。①由图象可知: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 ;②请在图丁中,画出水平面光滑时小车的“速度与路程”的图像。(3)这个实验的器材也可以用于探究动能影响因素,你认为可以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9、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1)芹黄素(C15H10O5)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2)芹黄素(C15H10O5)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2.7g芹黄素(C15H10O5)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10、如图所示,甲是半径为R=0.5米的光滑的半圆弧槽与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重为G=100N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1=1m处停下来。图乙是一个粗糙的半径为R=0.5m的半圆弧槽与和甲中同样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甲中的物体也从乙斜槽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2=0.8m后停下来,求:(1)乙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2)乙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f为多少?(3)乙中物体在粗糙的弧槽上运动这段时间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答案1、【解答】解: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只能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播,而不能够预防所有的传染病。故选:C。2、【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生成氧气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生成氧气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D.试管a中在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有氯化钾、二氧化锰、锰酸钾;试管b中在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是氯化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3、【解答】解:AD、相同的两个木块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两木块受到的浮力均等于木块的重力,即两木块受到的浮力相等,但a液体中木块浸入体积小于在b液体中浸入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a液体密度大于b液体密度,当液面高度相同时,根据p=ρ液gh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故A正确、D错误;B、两木块受到的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木块排开液体重力相等,根据m可知,两木块排开液体质量相等,故B正确;C、因容器相同、液面等高,则液体和物体浸入部分的总体积相等,即Va+V排a=Vb+V排b,由图可知:V排b>V排a,则Vb<Va,由A选项可知,ρa>ρb,根据m=ρV可得:mb<ma,根据G=mg可知,两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为:Gb<Ga;根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内部物体重力之和可得,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G容器+Ga+G木,F乙=G容器+Gb+G木,比较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由于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故C正确。故选:D4、【解答】解:A、将红热的细铁丝仲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热,说明铁能与氧气反应,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将镁条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后,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镁排在氢的前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将氢氧化钡粉末和氯化铵晶体放入小烧杯后搅拌,发现小烧杯变冷了,氢氧化钡粉末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不是所有难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都可以用盐酸溶解,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5、【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S=12cm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4min,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即为焦距f=12cm;(2)在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是凸透镜的主光轴,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在调整器材高度时,应点燃蜡烛;(3)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15cm=3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即Ⅱ区域;(4)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若将蜡烛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物距增大了,则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像距要变小,但是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那就要让光线发散一些,能起到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近视镜是凹透镜;(5)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则变小,且越来越靠近焦点,故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B。故答案为:(1)12;(2)主光轴;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点燃;(3)Ⅱ;(4)近视眼镜;(5)B。6、【解答】解:(1)最终没有处理尾气,说明X是氢气,氢气的化学式为H2。故填:H2。(2)若缺少B装置,从A中带出的水蒸气进入D,将直接导致反应后D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偏大。故填:偏大。(3)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故填: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4)设氧化亚铜质量为x,则氧化铜质量:m1g﹣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强质量关系:Cu2O+H22Cu+H2O,144 18x xCuO+H2Cu+H2O,80 18m1g﹣x (m1g﹣x)根据题意有:x(m1g﹣x)=m2g,xm1﹣10m2,故填:m1﹣10m27、【解答】解:(1)②和⑤只有温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②和⑤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2)分析实验装置可知,该同学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①号种子与②种子、③号种子与②种子、⑤号种子与②种子,变量分别是水分、空气、温度。从①②实验的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3)每组要有相同数量的多粒相同种子,只有一粒种子,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4)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还要自身条件满足胚是活的、完整的种子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才能萌发。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中的子叶。故答案为:(1)②和⑤(2)水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3)每组只有一粒种子(4)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8、【解答】解:(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里采取得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①根据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②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小车的运动状态不变,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路程”图象如下所示:;(3)实验中可以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通过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故可以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2)①远;慢;②见上图;(3)速度。9、【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芹黄素(C15H10O5)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5:10:5=3:2:1;故填:3:2:1;(2)芹黄素(C15H10O5)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5+1×10+16×5=270,故填:270;(3)2.7g芹黄素(C15H10O5)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2.7g1.8g;故填:1.8g。10、【解答】解:(1)乙中,物体下降的高度h=R,重力对物体做的功:W=Gh=GR=100N×0.5m=50J;(2)甲中物体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做的功等于物体沿光滑的半圆弧槽下滑重力做的功,所以,GR=fs1,则乙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f50N;(3)由题可知,GR=W′+fs2,所以,乙中物体在粗糙的弧槽上运动这段时间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GR﹣fs2=50J﹣50N×0.8m=10J。答:(1)乙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50J;(2)乙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为50N;(3)乙中物体在粗糙的弧槽上运动这段时间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是10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