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20)(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20)(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中考科学考前每日一练(20)
姓名:_____________
1、 “翔州一号”是我用首艘海上飞船(图甲),它可以在空中飞行,飞行高度可达100米,也可以在水上航行,巡航速度可达140~162千米/时。
(1)右图汽油机的冲程中,给“翔州一号”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填字母)
(2)“翔州一号”的机翼形状如图乙所示。这样设计的原理是               。
(3)“翔州一号”在平静的水面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方向的阻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t=50秒后,“翔州一号”以最大巡航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在50﹣100秒内,“翔州一号”牵引力做功为多少焦?
化学实验竞赛中,甲、乙两组抽到的题目是“从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NaCl,并测定碳酸钠的质量”。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相关数据如下。
已知:Na2CO3+CaCl2=2NaCl+CaCO3↓
加入试剂A 测得数据
甲组方案 过量CaCl2溶液 CaCO3沉淀5g
乙组方案 适量稀硫酸 CO2气体2.2g
(1)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      g。
(2)老师指出甲、乙两组方案均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请选择一种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方案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的原因是                       。
②该方案的改进方法是                              。
3、今年3月浙江多地爆发疫情,做好个人防护一一如洗手等非常重要。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次: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次:与乙握手后,甲不洗手,再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最终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落生长情况。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培养基在本实验的作用是      。
(2)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培养24小时后,如果出现                     现象,则可以得出结论: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
4、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显微镜成像原理,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物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焦距用f目表示)组成。并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推测其原理图如下:其中AB表示待观测的物体标本,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镜的焦点,A2B2为最终观测到的物像。
(1)隔离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研究方法,可分为整体隔离和局部隔离。请使用局部隔离的观察方法找出图中物体AB经过物镜折射后所成的像的特点        。
(2)眼睛透过目镜能看到A1B1成的像A2B2.下列与其成像原理是一致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3)兴趣小组同学继续在光具座上利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通过改变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改变显微镜镜筒长度),模拟显微镜成像放大倍数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f物(厘米) (1/厘米) 两镜之间距离(厘米) f目(厘米) (1/厘米) 像放大倍数
1.6 0.625 a 5 0.2 50倍
2 0.5 b 5 0.2 50倍
1.6 0.625 a 2.5 0.4 100倍
2 0.5 b 2.5 0.4 100倍
X 1/X a 5 0.2 200倍
0.5 2 b 5 0.2 200倍
表中的X的数据为     。
5、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小叶取10g样品与1g二氧化锰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试管内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s)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9.68 9.04 7.16 7.16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6、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2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测定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时灯泡变暗,连线不得交叉)。
(2)小明在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发现电压表指针立刻偏到最大刻度处,小灯泡却不亮,且电流表也没有示数,上述现象反映他在操作中存在的不规范之处是           。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发现小灯泡灯丝电阻是变化的。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进行了反思:如果电表损坏了,能不能借助其他实验器材完成实验?经过思考,小明打算增加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只利用一只电表(理想电表),通过开关S接“a”、“b”各一次的简单操作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方案一、二是小明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电路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种方案都能
B.两种方案都不能
C.方案一能,方案二不能
D.方案一不能,方案二能
7、在杭州,已知与太阳垂直的表面积上接收到太阳能的辐射功率均为k=1.2×103瓦/米2.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其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为2米2,设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千克,水的初温为20℃,经过t时间后上升到30℃.(c水=4.2×103J/(kg ℃)请计算: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时多少焦耳?
(2)使水由20℃升温到30℃所用时间t是多少秒?
答案
1、【解答】解:
(1)A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是第一冲程;
B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是第二冲程;
C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下运动,所以为做功冲程,是第三冲程;
D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是第四冲程;
其中做功冲程内燃机给汽车提供动力,即C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翔州一号”的机翼形状如图乙所示,机翼要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船前进时,气流通过机翼上、下方的速度不同,空气对机翼上表面产生的压强小于它对机翼下表面产生的压强。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升力,设计的原理是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由图乙知,当“翔州1”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动力为1.0×104N,
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船受到的阻力:f=F=1.0×104N;
由图象知,在0~50s内,动力均大于阻力,所以此时“翔州1”做加速运动;
t=50秒后,“翔州一号”以最大巡航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v=162km/h=45m/s,
从50~100s时间内“翔州1”通过的路程:s=vt=45m/s×50s=2250m;
所以从50~100s时间内牵引力做功:W=Fs=1×104N×2250m=2.25×107J。
故答案为:(1)C;(2)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3)在50﹣100秒内,“翔州一号”牵引力做功为2.25×107J。
2、【解答】解:(1)根据甲方案,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5g
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5g
解得:x=5.3g
(2)由于过量的氯化钙会引入新的杂质,因此甲方案应该加入适量的氯化钙;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会产生新的杂质硫酸钠,因此可以将硫酸换成稀盐酸;
故答案为:(1)5.3
(2)甲方案:①引入新杂质CaCl2②加入适量的CaCl2
或乙方案:①引入新杂质Na2SO4②加入适量稀盐酸
3、【解答】解:(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我们要探究的是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只有洗手前接种还是洗手后接种这一条件为变量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可以作为一组对照试验。其中1起对照作用。
(2)用大拇指在培养基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皿影响实验。
(3)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2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说明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
故答案为:(1)对照。
(2)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皿影响实验。
(3)2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
4、【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故A1B1是AB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睛透过目镜能看到A1B1成的像A2B2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与放大镜一致,故A正确;
(3)由表中1、3或2、4两次实验知,物镜的焦距相同、两镜之间距离相同,目镜的焦距变成或目镜焦距的倒数变成2倍,放大倍数变成2倍,即放大倍数与目镜焦距的倒数成正比;
由表中1、5两次知两镜之间距离相同、目镜的焦距或焦距的倒数相同,物距的焦距变成或焦距的倒数变成4倍,放大倍数变成4倍,即放大倍数与物镜焦距的倒数成正比;
所以由2、6两次实验知,两镜之间距离相同、目镜的焦距或焦距的倒数相同,放大倍数变成4倍,故物距的焦距变成或焦距的倒数变成4倍,即物距u由2变成了1.60.4,故x=0.4。
故答案为:(1)倒立放大的实像;(2)A;(3)0.4。
5、【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0g+1g﹣7.16g=3.84g
设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10g x 3.84g
x=98%
答:(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3.84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98%。
6、【解答】解:(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2Ω,则灯泡的额定电流约为:
I0.21A,故电流表应选小量程与灯泡串联在电路中;
滑片向左移时灯泡变暗,即电流变小,电阻变大,故变阻器应选右下接线柱与灯串联接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电压表指针立刻偏到最大刻度处,说明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3)方案一中,开关S接b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即定值电阻的电压为2.5V,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的电压为2.5V,灯正常发光;开关S接a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得出灯的额定电流,根据P=UI,方案一能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方案二中,通过开关的转换,无法确定灯是否正常发光,则方案二不能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故选C。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3)C。
7、【解答】解:
(1)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 ℃)×100kg×(30℃﹣20℃)=4.2×106J;
(2)已知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则接收的太阳能:
W8.4×106J,
由P可得,水由20℃升温到30℃所用时间:
t3500s。
答:(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时4.2×106J;
(2)使水由20℃升温到30℃所用时间t是3500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