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23)(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23)(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中考科学考前每日一练(23)
姓名:_____________
1、我国倡导无偿献血,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2、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温度为0℃的物体,内能一定为0
C.相同物体,含有热量越多,温度一定越高 D.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A~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F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F中,只有F属于氧化物
B.D一定是H2SO4
C.C与E反应会生成一种白色沉淀
D.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分解反应
4、(2022 开化县模拟)如图表示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A、B、C、D、E表示消化道Ⅰ、Ⅱ、Ⅲ分别代表这三种物质的消化曲线。
(1)A中含有的消化酶         。
(2)图中代表蛋白质消化曲线的是     。
(3)由图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为     (填写字母)。
5、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该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     (选填“小球”或“木块”),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                  ;
(3)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是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甲实验中木块重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为     J;
(4)若斜面光滑,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滚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同学做了甲、丙两次实验如图所示,得到结论:“当物体的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动能越大”,该同学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6、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学习化学后,同学们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该厂排出的废气超标造成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探究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查阅资料】Ⅰ.我国关于SO2在风景区、居民区、工厂区的空气质量最高标准分别见表:
级别 Ⅰ Ⅱ Ⅲ
SO2一小时测定平均含量(mg/m3) 0.15 0.5 0.7
Ⅱ.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如不与稀盐酸、稀硝酸等反应).
【设计实验2】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以下步骤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1)用2L的空可乐瓶采集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
(2)向取回的装有空气样品的可乐瓶中倒入NaOH溶液,盖紧瓶塞后充分振荡.
(3)加入一定量氧化剂H2O2,使其中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向可乐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SO4和BaCl2反应
(4)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1.165mg.请通过分析计算说明该工厂附近空气质量状况.
【发现新问题】考虑到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第一组认为第二组同学求出的SO2的含量偏大,其依据是                                       ;你提出的实验改进方案是                               .
7、如图所示为某小区道闸的结构原理,质量8kg、长4m的长直杆AB通过P、Q两点,固定在半径为15cm的圆盘C上,圆盘C能够绕O点自由转动,通过P点带动直杆转动。O点距A端为20cm,OP为圆盘直径,圆盘C与电动机M用齿轮连接。电动机M的齿轮盘顺时针转动时,长直杆AB随圆盘C逆时针转动。(g取10N/kg)
(1)求杆AB水平静止时,电动机齿轮对圆盘C齿轮的力;
(2)若不计摩擦,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为72W,求道闸直杆从水平转到竖直位置完全打开需要的时间;(AB垂直地面、不计能量损失)
(3)道闸匀速抬高,圆盘C齿轮受力怎么变?
8、果汁生产厂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果胶酶与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并记录果汁量如下表:
温度/℃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5
果汁量/L 8 11 13 15 20 25 19 11 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原因是    。
(2)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果胶酶作用于一定壁的某种物质(底物),保持温度、pH等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C所示。若增加果胶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用虚线表示)。
9、如图是苹果自动筛选装置。原理是:传送带上苹果经过压力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质量小于一定值的苹果经过压力监测点,使R0两端电压小于5V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苹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已知电源电压恒为15V,R0=30Ω,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压力F/N 0 1 2 3 4 5
阻值R/Ω 120 80 60 45 40 38
(1)当检测点上没有苹果时,1min内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2)当检测点上没有苹果时,1min内电阻R0消耗的电能;
(3)该筛选装置可将重为多少牛以下的苹果推出传送带?
1、【解答】解: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所以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解答】解:A、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所以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A正确;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即0℃的物体内能一定不为零,故B错误;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A~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所以C是碳酸钠,F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所以F是水,水会与B反应,B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A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会与水相互转化,所以A是氧气,水转化成的E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E是氢氧化钙,D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所以D是酸,可以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A、A~F中,B、F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D可以是盐酸、硫酸等,故B错误;
C、C与E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会生成一种白色沉淀,故C正确;
D、水通电生成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1)A是口腔,口腔中含有的消化酶是唾液淀粉酶。
(2)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C是胃,曲线Ⅱ在C胃开始下降,所以,曲线Ⅱ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蛋白质最开始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消化为多肽,再由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从图中曲线Ⅰ、Ⅱ、Ⅲ的变化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是D小肠。
故答案为:
(1)唾液淀粉酶。
(2)Ⅱ。
(3)D。
5、【解答】解:(1)据题意可知,实验中探究小球的动能,即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的大小;
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变大,动能增加,所以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小球的动能越大;
(2)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小球的质量不变,滚下的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但木块在克服摩擦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不相等,因此克服摩擦力做功不相等;木块水平移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不做功,重力对木块做功0J;
(4)因为是光滑的斜面,没有摩擦,所以在斜面上滑下的小球没有机械能的损耗,机械能不变;
(5)甲、丙两次实验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但由常识可知棉布表面更粗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由图知木块在棉布表面上运动距离更大,由W=Fs可知木块在棉布表面上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更多,说明质量为2m的小球的动能更大,所以可得到结论:“当物体的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动能越大”,即该同学的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1)小球;重力势;木块移动的距离;
(2)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不相等;0;
(4)不变;
(5)正确。
6、【解答】解:【设计实验2】设2L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在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BaSO4,
64 233
x 1.165mg
x=0.32mg,
工厂区的空气中每立方米含有的二氧化硫质量为:(0.32mg÷2L)×1000L=160mg,
即工厂区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是160mg/m3,远远大于0.70mg/m3,该工厂附近空气质量状况不合格.
【发现新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和二氧化硫一样,经过相应的反应,最终也会转化成碳酸钡沉淀,增加硫酸钡的质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根据硫酸钡不溶于酸,而碳酸钡溶于酸的事实,可以向难溶物中加入酸排除二氧化碳的干扰.
故答案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继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再进行其余操作.
7、【解答】解:(1)杠杆自重提供阻力:G=mg=8kg×10N/kg=80N;
由杠杆平衡公式可知:F1L1=GL2;
作用在杠杆的动力:F1=
L2
L1
×G=
1.8m
0.15m
×80N=960N;
(2)不计摩擦,即额外功为零,此时电动机克服杠杆自重做的有用功等于消耗电能的总功。此时杠杆重心被提高:h=1.8m。
即:W总=W有;
Pt=Gh.
转动时间t=
Gh
P

80N×1.8m
72W
=2s;
(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L1=GL2,其中G不变,L1不变,则F1与L2的变化有关成正比。当杠杆抬高时,杠杆自重的力臂L2不断减小,所以圆盘C齿轮受力F1不断变小。
答:(1)杆AB水平静止时,电动机齿轮对圆盘C齿轮的力为960N;
(2)道闸直杆从水平转到竖直位置完全打开需要的时间2s;
(3)道闸匀速抬高,圆盘C齿轮受力不断变小。
8、【解答】解:(1)图中AB两个试管起到对照作用,形成了对照实验,只有形成对照,实验才有说服力,变量是温度,其余条件都相同,证明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2)该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果胶酶活性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果胶酶活性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若增加果胶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如下:

故答案为:(1)形成对照
(2)在一定范围内果胶酶活性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果胶酶活性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
9、【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检测点上没有苹果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120Ω,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可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I0.1A,
1min内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I=15V×0.1A=1.5W;
(2)当检测点上没有苹果时,R0两端的电压U0=IR0=0.1A×30Ω=3V,
则1min内电阻R0消耗的电能:W=UIt=3V×0.1A×60s=18J;
(3)当R0两端电压U0=5V时,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R两端的电压:UR=U﹣U0=15V﹣5V=10V,
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60Ω,
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2N,该筛选装置可将重为2N以下的苹果推出传送带。
答:(1)当检测点上没有苹果时,1min内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5W;
(2)当检测点上没有苹果时,1min内电阻R0消耗的电能为18J;
(3)该筛选装置可将重为2N以下的苹果推出传送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