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说起唐朝我们会想到什么?
唐代诗歌
1、被誉为“诗仙”和“诗圣”的分别是谁?
2、请推选出唐代的经典诗句一句,并说出推选理由。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
——唐 杜甫 《忆昔》
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宋 严诩《诗评》
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唐代诗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科举考试重视诗赋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局部)
雕版印刷是在印章和拓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史料: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番“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北宋路振《九国志-郑番传》
飞火:指火炮、火箭。用火药制造的燃烧性的武器。
火药:指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构成。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唐朝的社会生活
博大开放
吐鲁番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饺子
民族融合
从西域引进的以胡桃仁、芝麻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在长安有专门经营这些食品的店铺,民间有互赠胡饼的习俗
唐代女子打马球图
马球也称“击鞠”,是从波斯传
来的竞技运动。
《霓裳羽衣曲》原为印度舞曲《婆罗门》
中西互通
国家统一强大、对外交流
交通便利
结合左图分析唐代为何会形成民族融合、中西互通的时代风尚特点?
学习本课有何收获?
感悟:
强盛的唐朝从科技文化到习俗风尚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容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推动着中华文明走向又一个新的高点。相信开放、自信和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华民族一定会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唐朝以自信的心态向外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以宽广的胸襟虚心学习外来文化。这对于今天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启示?
科技领先
文化繁荣
开放交流
民族融合
科教兴国
民族团结
对外开放


民族复兴
盛唐诗歌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欣欣向荣的盛唐时代造就了一代诗人,他们以天下为已任,以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去观察社会、体验人生,赋予盛唐诗歌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创造出千百年来古典诗歌的高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