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的处理、存储、传递均需要依附载体 B. 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价值相同C. 二维码、条形码不是数据表现形式 D. 信息的加工处理只能使用计算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与信息相关内容。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数据可以是文字、数字、符号、表格、图像、语音、视频等,它直接来源于事实的记录,可以通过原始的观察或者度量获得。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是对数据进行解释、整理、归纳后的产物。信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为决策提供依据。A选项,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信息的处理、存储、传递均需要依附载体,选项正确。B选项,信息的价值通常取决于接收者的需求和背景,同一信息的价值因人而异,选项错误。C选项,二维码、条形码是数据表现形式,选项错误。D选项,信息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也可以手工进行加工处理,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可以利用神经网络解决分类问题 B. 联结主义人工智能包含知识库和推理引擎两部分C. 行为主义人工智能在事先知道答案中尝试解决问题 D. 多层神经网络是一种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联结主义人工智能可以利用神经网络解决分类问题;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包含知识库和推理引擎两部分;行为主义人在问题引导下的试错学习,无需事先知道答案。故本题应选的D。3. 下列关于大数据和数据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数据分析全体数据而不追求精确性 B. 大数据一般采用分治思想C. 流数据一般采用批处理方式 D. 通过数据校验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大数据和数据安全相关内容。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4V特征是指:Volume(数据量大)、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riety(数据类型多样)、Value(价值密度低)。A选项,大数据分析全体数据而不追求精确性,选项正确。B选项,大数据一般采用分治思想(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地直接求解),选项正确。C选项,流数据一般采用实时处理方式,选项错误。D选项,通过数据校验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4. 某景区参观预约系统中,可查看景区可预约的日期、时间段以及剩余票数。预约时,游客通过移动终端的微信小程序登录系统,选择参观日期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预约成功后,系统生成预约二维码。参观时,游客可通过智能闸机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进行检票。下列关于该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智能闸机不属于该系统的硬件 B. 微信小程序是系统软件C. 预约二维码仅存储在移动终端里 D. 剩余票数的计算需在服务器端完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相关内容。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主要有五个基本功能,即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A选项,智能闸机属于该系统的硬件,选项错误。B选项,微信小程序是应用软件,选项错误。C选项,预约二维码不仅存储在移动终端里,也存储在服务器中,选项错误。D选项,剩余票数的计算需在服务器端完成,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5. 某景区参观预约系统中,可查看景区可预约的日期、时间段以及剩余票数。预约时,游客通过移动终端的微信小程序登录系统,选择参观日期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预约成功后,系统生成预约二维码。参观时,游客可通过智能闸机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进行检票。下列关于该系统中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刷身份证验票的过程不需要网络协议 B. 移动终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访问该系统C. 游客填写的身份信息不属于网络资源 D. 该系统的网络由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两部分组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相关内容。A选项,刷身份证验票的过程:读取到身份证上的信息会与订票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乘客是否存在购票信息,如订票记录、车次、座位号等,此过程需要网络连接,而网络连接需要通过网络协议实现,选项错误。B选项,移动终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访问该系统,选项正确。C选项,游客填写的身份信息属于网络资源,选项错误。D选项,网络系统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系统软件组成,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6. 某景区参观预约系统中,可查看景区可预约的日期、时间段以及剩余票数。预约时,游客通过移动终端的微信小程序登录系统,选择参观日期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预约成功后,系统生成预约二维码。参观时,游客可通过智能闸机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进行检票。下列有关传感与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数据 B. 刷二维码使用了 NFC 技术C. 身份证内置的芯片会主动向读卡器发送数据 D. 闸机门的打开和关闭是传感技术的一种应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传感与控制相关知识。刷二维码使用了识别技术;身份证是无源电子标签,不会主动向读卡器发送数据;闸机门的打开和关闭是智能技术的一种应用。故本题应选A。7. 下列关于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直接在裸机上安装所需应用软件 B. 数据和程序都存放在 CPU 中C. 都能安装 Android 操作系统 D. 两者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移动终端相关内容。A选项,在裸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后,才可以装所需应用软件,选项错误。B选项,CPU称为中央处理器,是用来处理计算机操作和数据的,选项错误。C选项,移动终端上安装Android操作系统,计算机上不可以,选项错误。D选项,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8. 有两幅像素大小相同的位图,颜色分别为24位真彩色和256级灰度,其存储容量之比约为( )A 24:1 B. 1:3 C. 3:1 D. 3:32【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图像编码。根据题中信息,两幅图片分辨率完全一样,颜色分别是24位真彩色和256级灰度,256级灰度相当于色彩位数是8,所以两幅图片的存储容量之比即为它们色彩位数之比,即24:8=3:1。故选:C。9. 用“欧几里得”计算两个整数m,n(m>n)的最大公约数,如m=16,n=12最大公约数为4。用流程图描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部分算法如图所示,则虚线框中应该填入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相关内容。结合题目内容分析流程图,可知该算法采用辗转相除取余法来计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初始时,m,n通过输入获取,表示要计算最大公约数的两数,在辗转相除取余过程中,借助tmp,实现数据交换,n存放两数相除的余数,存放相除时的除数,再更新m的值为tmp,继续循环直到n为0时,m即为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分析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可以正确描述计算最大公约数算法。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10. 用Python算法控制结构描述“考试成绩低于60分,被定义为不及格,60分-80分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则下列程序段能实现该功能的是( )A. Y="不及格" if X>=60: Y="及格" elif X>80: Y="优秀" B. if X<=80: Y="及格" elif X<60: Y="不及格" else: Y="优秀" C. if 60<=X<=80: Y="及格" else: Y="优秀" if X<60: Y="不及格" D. if X>=60: Y="及格" if X>80: Y="优秀" else: Y="不及格"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结合算法描述,以不同X值验证对比四个选项:A选项,以X=90为例,X>=60成立,则Y="及格",但Y值应为"优秀",存在逻辑错误。B选项,以X=50为例,X<=80成立,则Y="及格",但Y值应为"不及格",存在逻辑错误。C选项,程序段能正确区分各分数段并得出正确结论,选项正确。D选项,以X=70为例,X>=60成立,则Y="及格",后,X>80不成立,执行else部分,则Y="不及格",即X=70时,Y值为"不及格",存在逻辑错误。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11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k = 3cj,Sum = 0,0,0for i in range(len(s)):ch = s[i]if '0' <= ch <= '9':c = c * 10 + int(ch)j += 1else:if j == k:Sum += cj,c = 0,0字符串 s 为"wz500ai2024ok102"时,执行该程序段后,Sum 的值为( )A. 500 B. 602 C. 2524 D. 2626【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分析程序段,其运行过程如图所示:。执行该程序段后,Sum的值为500,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12. 下列程序功能为:根据列表lst中各数字的大小关系,计算各数字升序排列的序号,并将序号保存在列表y中。如lst内容为[2,5,2,1],程序运行后列表y的值为[2,4,3,1]。lst = [2,5,2,1]y = [1,1,1,1]n = len(lst)for i in range(① ):for j in range(② ):if ③ :y[j] = y[j] + 1elsey[i] = y[i] + 1上述程序段3个划线处的表达式分别为( )A. (1)n-1 (2)i+1 (3)lst[j] > lst[i] B. (1)n-1 (2)i+1 (3)lst[j] >= lst[i]C. (1)n (2)0 (3)lst[j] >= lst[i] D. (1)n (2)0 (3)lst[j] > lst[i]【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本题是典型的数据查找比较程序,读取列表的每个元素,与剩余的所有元素做比较,查找有几个元素比该元素大,进而确定该元素位置。结合range函数特点,外层循环i执行n-1次(0~n-2)即可,外循环每执行一次,内层循环j均从0执行到i(小于i+1),元素逐一进行比较,若lst[j] >= lst[i]成立,表明lst[j]元素大些,其对应序号应加1,即 y[j] = y[j] + 1。所以①处答案为:n-1,②处答案为:i+1,③处答案为:lst[j] >= lst[i]。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7分,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10分,共26分)13. 某面馆2024年2月订餐数据保存在文件“ddsl.xlsx”中,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编写Python程序,统计2月订餐最多的3种菜品,并使用图表呈现统计结果(并列前三的菜品均显示),如图b所示。图aimport pandas as pddf = pd.read_excel("ddsl.xlsx") #读文件中的数据df= df.drop(["日期","订单号","单价","金额"],axis=1) #删除列dfg = df.groupby("①____",as_index= False).sum() #分组求和dfs =②plt.bar(dfs["菜品"], dfs["份数"]) #绘制柱形图#设置图表样式,显示图表代码略(1)统计2月订餐最多的3种菜品,由图b可知,该面馆有____个菜并列第三。图b(2)请在程序划①线处填入合适代码。(3)程序加框处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____(单选,填字母)。A.dfs = df.sort_values("份数",ascending= True) #升序排序B.dfs = df.sort_values("份数",ascending = False)C.dfs = dfg.sort_values("份数",ascending = True)D.dfs = dfg.sort_values("份数",ascending = False)(4)下列选项能实现划线②处功能的有____(多选,填字母)。A.dfs[0:3] B.dfs.head()C.dfs[dfs.份数>=dfs["份数"][2]] D.dfs[dfs.份数>=dfs.at[2,"份数"]]【答案】 ①. 3或三 ②. 菜品 ③. D ④. C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结合题目内容,分析程序段,推知:(1)由图b可知,并列第三的菜有肥肠面、农家烧粉干、平阳炒粉干,共3个,故本题答案是:3或三。(2)在Python中,groupby是pandas模块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它可以将数据按照指定的列进行分组,并对每个组进行聚合操作。as_index=False,保持原来的数据索引结果不变,第一个下划线处作用是以“菜品”为参照进行分组求和,故本题答案是:菜品。(3)sort_values()函数原理类似于S0L中的order by,可以将数据集依照某个字段中的数据进行排序,该函数即可根据指定列数据也可根据指定行的数据排序,通过设置参数ascending可以设置升序或者降序排序,默认情况下ascending=True,为升序排序;设置ascending=False时,为降序排序。结合上下文,此处应以各菜品的份数为参照,对dfg进行降序排列,以便于下文绘制柱形图,故本题答案是:D。(4)四个选项中:A选项,dfs[0:3]为前三条记录,若出现并列情况,则该选项仅统计前三条记录,会漏掉并列情况,不符合题意;B选项,dfs.head()参数为空,默认显示前五行记录,而排名前三的不一定有五条记录,不符合题意;dfs.份数>=dfs["份数"][2]、dfs.份数>=dfs.at[2,"份数"]能实现对排名前三数据的筛选,故本题答案是:CD。14. 某加密算法要求如下:①小写英文字符按照英文字母“a”“b”……“y”“z”的排列顺序,取其前一个小写英文字符作为密文进行重组;②规定小写英文字符“a”的前一个密文小写英文字符是“z”;③其他字符按原字符连接;例如:明文“My@class”加密后的密文是“Mx@bkzrr”。实现上述功能的 Python 程序代码如下:s = input("请输入明文:")ans = ""for i in ①____:print("密文结果为:", ans)(1)运行代码,输入明文为:“LoongYear!”,则密文结果为:____(2)请在程序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____、____、____(3)下列选项能替代虚线框部分,实现相同功能的是____(单选,填字母)。A. if "a"<=i<="z": ans+=chr(ord(i)-1) else: ans+=i B. if "a"<=i<="z": ans+=chr((ord(i)-ord("a")+25)%26+ord("a")) else: else: ans+=iC. if "a"<=i<="z": ans+=chr((ord(i)-1)%26) else: ans+=i D. if "a"<=i<="z": ans+=chr((ord(i)-ord("a")+25)%26+ord("i")) else: ans+=i【答案】 ①. LnnmfYdzq! ②. s ③. "a" < i <= "z" 或 "b" < =i <= "z" ④. ans += "z" ⑤. 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结合题目内容,分析程序段,推知:(1)由加密算法知,明文为:“LoongYear!”中的大写字母“L”、“Y”、标点符号保持不变,“o”、“n”、“g”、“e”、“r”分别转换为其前一个小写英文字符,“a”转换为“z”,所以明文:“LoongYear!”转换为密文:“LnnmfYdzq!”。故本题答案是:LnnmfYdzq!。(2)两个下划线所在为for循环,作用是将明文s加密,转换为密文ans,i取值范围为该明文字符串,故第一个下划线处答案是:s。依据加密算法,只有在字符为小写字符时才进行转换,分两种情况:若i取值范围是['b','z']时,对应密文字符为其前一个小写英文字符;若i为“a”,则转换为“z”。故第二个下划线处答案是:"a" < i <= "z" 或 "b" < =i <= "z",第三个下划线处答案是:ans += "z"。(3)虚线框部分作用是依据加密算法进行转换。A选项,若i为“a”,ord(i)=97,ord(i)-1=96,转换的字符为“`”,与加密算法不符,选项错误。B选项,若"a"<=i<="z"成立,执行ans+=chr((ord(i)-ord("a")+25)%26+ord("a")),chr((ord(i)-ord("a")+25)%26+ord("a"))可以确保转换的字符取值范围在['a','z']内,且符合加密算法规则,选项正确。C选项,chr((ord(i)-1)%26的取值范围是[0,25],"a"<=i<="z"若成立,转换的字符为[0,25](ASCII码值)对应的字符,不符合加密算法,选项错误。D选项,若"a"<=i<="z"成立,执行ans+=chr((ord(i)-ord("a")+25)%26+ord("i")),此时,对于每一个字符,都与字符“i”进行运算,不符合加密算法,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B。15. 某学生编写了一个程序来模拟答题卡中单项选择题的判分过程。实现方法是:使用“0”和“1”的组合来分别编码ABCD的填涂情况,具体方式如图a所示,例如,填涂结果“A”用“1000”编码。12道选择题以图b的方式进行排列。图 a图 b图 c编写程序:对给定的标准答案,生成并输出每道题的填涂信息,对应的选项、分值(答对得2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以及最后的总得分,输出结果如图c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生成的填涂信息如下图所示,输入的标准答案为“ABCDCADCABAD”,则获得的总分为____(填数值)。(2)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import randomn = 12 # 定义题数da = "ABCDDABDAACA" # 存储标准答案def check(s, w, da): # 判断得分if ①____:return 2else:return 0a=[[] for i in range(n)] # 存储每题 ABCD 选项的编码值ans = [""] * n # 存储模拟生成的填涂选项res = ""s=""total = 0for i in range(n): # 模拟生成每题选项对应的 4 位编码t = random.randint(0, 4) # 随机生成第 i+1 题的填涂情况for j in range(4):if ②____:a[i].append(1)else:a[i].append(0)print("填涂卡情况:")num=1for i in range(n): # 打印填涂卡情况s = s + str(a[num-1])for j in range(4):if a[num-1][j] == 1:③____res = res + str(num) + "" + s + "s = ""④____if (i+1) % 3 == 0 :print(res)res = ""num-=11print("题号 选项 分值")for i in range(n): # 输出每题的答案和得分if ans[i] != " " :df = check(ans[i], i, da)print(f"{i+1} {ans[i]} {df}") #按格式要求输出total += dfelse:df = 0print(f"{i+1} 未填涂 {df}")print(f"该学生选择题得分:{total}分")【答案】 ①. 10 ②. da[w] == s ③. j+1 == t ④. ans[num-1] = chr(65+j)或等价答案 ⑤. num = num+4【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结合题目内容,分析程序段,推知:(1)由学生填涂信息及编码对应字符知,该生答案为:“空BCBBABDB空AD”,对照标准答案“ABCDCADCABAD”,该生答对的题号为:2、3、6、11、12,共5题,则总分为:10,故本题答案是:10。(2)check函数作用是计算题目得分,s为考生答案,w为题号,若考生给出的该题答案与对应标准答案相符(da[w] == s),则表明回答正确,返回得分:2,否则返回:0。故②处答案是:da[w] == s。主程序内,③处所在双重循环作用是模拟生成每题选项对应的 4 位编码,i取值范围是[0,n-1],对应题号为i+1([1,n]),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第 i+1 题的填涂情况t,若j+1 == t成立,则对应编码为“1”,将其添加到a[i],否则将“0”添加到a[i],故此处答案是:j+1 == t。④处,若a[num-1][j] == 1成立,表明该项(a[num-1][j])已填涂,应将其转换为“ABCD”中的对应选项,而chr(65+j)可以根据j的取值确保生成的字符在“A”~“D”内,由于num=1,而a对应索引号从0开始,所以第num题的答案为ans[num-1],故此处答案是:ans[num-1] = chr(65+j)或等价答案。⑤处,由于每题编码长度为4,则下一题编码从num+4开始,故此处答案是:num = num+4。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的处理、存储、传递均需要依附载体 B. 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价值相同C. 二维码、条形码不是数据表现形式 D. 信息的加工处理只能使用计算机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可以利用神经网络解决分类问题 B. 联结主义人工智能包含知识库和推理引擎两部分C. 行为主义人工智能在事先知道答案中尝试解决问题 D. 多层神经网络是一种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3. 下列关于大数据和数据安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数据分析全体数据而不追求精确性 B. 大数据一般采用分治思想C. 流数据一般采用批处理方式 D. 通过数据校验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4. 某景区参观预约系统中,可查看景区可预约的日期、时间段以及剩余票数。预约时,游客通过移动终端的微信小程序登录系统,选择参观日期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预约成功后,系统生成预约二维码。参观时,游客可通过智能闸机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进行检票。下列关于该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智能闸机不属于该系统的硬件 B. 微信小程序是系统软件C. 预约二维码仅存储在移动终端里 D. 剩余票数的计算需在服务器端完成5. 某景区参观预约系统中,可查看景区可预约的日期、时间段以及剩余票数。预约时,游客通过移动终端的微信小程序登录系统,选择参观日期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预约成功后,系统生成预约二维码。参观时,游客可通过智能闸机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进行检票。下列关于该系统中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刷身份证验票的过程不需要网络协议 B. 移动终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访问该系统C. 游客填写的身份信息不属于网络资源 D. 该系统的网络由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两部分组成6. 某景区参观预约系统中,可查看景区可预约的日期、时间段以及剩余票数。预约时,游客通过移动终端的微信小程序登录系统,选择参观日期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预约成功后,系统生成预约二维码。参观时,游客可通过智能闸机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进行检票。下列有关传感与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数据 B. 刷二维码使用了 NFC 技术C. 身份证内置的芯片会主动向读卡器发送数据 D. 闸机门的打开和关闭是传感技术的一种应用7. 下列关于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直接在裸机上安装所需应用软件 B. 数据和程序都存放在 CPU 中C. 都能安装 Android 操作系统 D. 两者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8. 有两幅像素大小相同的位图,颜色分别为24位真彩色和256级灰度,其存储容量之比约为( )A. 24:1 B. 1:3 C. 3:1 D. 3:329. 用“欧几里得”计算两个整数m,n(m>n)的最大公约数,如m=16,n=12最大公约数为4。用流程图描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部分算法如图所示,则虚线框中应该填入的是( )A. B. C. D.10. 用Python算法控制结构描述“考试成绩低于60分,被定义为不及格,60分-80分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则下列程序段能实现该功能的是( )A. Y="不及格" if X>=60: Y="及格" elif X>80: Y="优秀" B. if X<=80: Y="及格" elif X<60: Y="不及格" else: Y="优秀" C. if 60<=X<=80: Y="及格" else: Y="优秀" if X<60: Y="不及格" D if X>=60: Y="及格" if X>80: Y="优秀" else: Y="不及格"A. A B. B C. C D. D11.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k = 3c,j,Sum = 0,0,0for i in range(len(s)):ch = s[i]if '0' <= ch <= '9':c = c * 10 + int(ch)j += 1else:if j == k:Sum += cj,c = 0,0字符串 s 为"wz500ai2024ok102"时,执行该程序段后,Sum 的值为( )A. 500 B. 602 C. 2524 D. 262612. 下列程序功能为:根据列表lst中各数字的大小关系,计算各数字升序排列的序号,并将序号保存在列表y中。如lst内容为[2,5,2,1],程序运行后列表y的值为[2,4,3,1]。lst = [2,5,2,1]y = [1,1,1,1]n = len(lst)for i in range(① ):for j in range(② ):if ③ :y[j] = y[j] + 1elsey[i] = y[i] + 1上述程序段3个划线处的表达式分别为( )A (1)n-1 (2)i+1 (3)lst[j] > lst[i] B. (1)n-1 (2)i+1 (3)lst[j] >= lst[i]C. (1)n (2)0 (3)lst[j] >= lst[i] D. (1)n (2)0 (3)lst[j] > lst[i]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7分,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10分,共26分)13. 某面馆2024年2月订餐数据保存在文件“ddsl.xlsx”中,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编写Python程序,统计2月订餐最多的3种菜品,并使用图表呈现统计结果(并列前三的菜品均显示),如图b所示。图aimport pandas as pddf = pd.read_excel("ddsl.xlsx") #读文件中的数据df= df.drop(["日期","订单号","单价","金额"],axis=1) #删除列dfg = df.groupby("①____",as_index= False).sum() #分组求和dfs =②plt.bar(dfs["菜品"], dfs["份数"]) #绘制柱形图#设置图表样式,显示图表代码略(1)统计2月订餐最多的3种菜品,由图b可知,该面馆有____个菜并列第三。图b(2)请在程序划①线处填入合适代码。(3)程序加框处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____(单选,填字母)。A.dfs = df.sort_values("份数",ascending= True) #升序排序B.dfs = df.sort_values("份数",ascending = False)C.dfs = dfg.sort_values("份数",ascending = True)D.dfs = dfg.sort_values("份数",ascending = False)(4)下列选项能实现划线②处功能的有____(多选,填字母)。A.dfs[0:3] B.dfs.head()C.dfs[dfs.份数>=dfs["份数"][2]] D.dfs[dfs.份数>=dfs.at[2,"份数"]]14. 某加密算法要求如下:①小写英文字符按照英文字母“a”“b”……“y”“z”的排列顺序,取其前一个小写英文字符作为密文进行重组;②规定小写英文字符“a”的前一个密文小写英文字符是“z”;③其他字符按原字符连接;例如:明文“My@class”加密后的密文是“Mx@bkzrr”。实现上述功能的 Python 程序代码如下:s = input("请输入明文:")ans = ""for i in ①____:print("密文结果为:", ans)(1)运行代码,输入明文:“LoongYear!”,则密文结果为:____(2)请在程序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____、____、____(3)下列选项能替代虚线框部分,实现相同功能的是____(单选,填字母)。A. if "a"<=i<="z": ans+=chr(ord(i)-1) else: ans+=i B if "a"<=i<="z": ans+=chr((ord(i)-ord("a")+25)%26+ord("a")) else: else: ans+=iC. if "a"<=i<="z": ans+=chr((ord(i)-1)%26) else: ans+=i D. if "a"<=i<="z": ans+=chr((ord(i)-ord("a")+25)%26+ord("i")) else: ans+=i15. 某学生编写了一个程序来模拟答题卡中单项选择题的判分过程。实现方法是:使用“0”和“1”的组合来分别编码ABCD的填涂情况,具体方式如图a所示,例如,填涂结果“A”用“1000”编码。12道选择题以图b的方式进行排列。图 a图 b图 c编写程序:对给定的标准答案,生成并输出每道题的填涂信息,对应的选项、分值(答对得2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以及最后的总得分,输出结果如图c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生成的填涂信息如下图所示,输入的标准答案为“ABCDCADCABAD”,则获得的总分为____(填数值)。(2)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import randomn = 12 # 定义题数da = "ABCDDABDAACA" # 存储标准答案def check(s, w, da): # 判断得分if ①____:return 2else:return 0a=[[] for i in range(n)] # 存储每题 ABCD 选项的编码值ans = [""] * n # 存储模拟生成的填涂选项res = ""s=""total = 0for i in range(n): # 模拟生成每题选项对应的 4 位编码t = random.randint(0, 4) # 随机生成第 i+1 题的填涂情况for j in range(4):if ②____:a[i].append(1)else:a[i].append(0)print("填涂卡情况:")num=1for i in range(n): # 打印填涂卡情况s = s + str(a[num-1])for j in range(4):if a[num-1][j] == 1:③____res = res + str(num) + "." + s + "s = ""④____if (i+1) % 3 == 0 :print(res)res = ""num-=11print("题号 选项 分值")for i in range(n): # 输出每题的答案和得分if ans[i] != " " :df = check(ans[i], i, da)print(f"{i+1} {ans[i]} {df}") #按格式要求输出total += dfelse:df = 0print(f"{i+1} 未填涂 {df}")print(f"该学生选择题得分:{total}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原卷版).docx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