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测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测试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测试试卷
1.(2023·定海模拟)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指出:必须牢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B.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垃圾找空旷地方集中烧处理
【答案】D
【知识点】能源的种类;新能源及其开发与利用;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束缚,树立了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立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的新理念。生命起源于自然,坚持生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这句话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束缚,树立了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立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的新理念.生命起源于自然,坚持生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解答】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 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 垃圾找空旷地方集中烧处理 ,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故答案为:D.
2.(2023·定海模拟)生物体内有很多“桥梁”结构承担着运输的功能,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人体和植物体内的有关物质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中的物质主要通过血管运输
B.脐带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
C.③主要是有机物,依靠筛管运输
D.④主要是水和无机盐,依靠导管运输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胎儿从母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和母体;植物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进行运输;植物根吸收的水分依靠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解答】A. ①②中的物质主要通过血管运输 ,正确,胎儿从母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和母体,A正确;
B.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B错误;
C. ④主要是有机物,依靠筛管运输,植物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进行运输,C错误;
D. ③主要是水和无机盐,依靠导管自下而上运输,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3·定海模拟)烟花之所以呈现绚丽的颜色,是因为添加了火焰着色剂。下表列举了4种颜色的常用火焰着色剂(Sr表示元素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火焰着色剂
红 SrCO3、Sr (NO3)2、SrC2O4
黄 Na2CO4
绿 Ba(NO3)2、BaCO3、BaSO4
蓝 CuO、CuCO3,Cu(铜粉)
A.红色火焰着色剂能呈现红色火焰是由于含C元素
B.黄色火焰着色剂中碳元素化合价为-3价
C.绿色火焰着色剂中BaCO3能溶于盐酸
D.蓝色火焰着色剂中CuCO3属于氧化物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A、根据红色火焰着色剂中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C、根据碳酸盐都能与酸反应分析;
D、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
【解答】A、红色火焰着色剂能呈现红色火焰是由于含 Sr 元素 ,不符合题意;
B、黄色火焰着色剂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碳元素化合价为+6价 ,不符合题意;
C、绿色火焰着色剂中BaCO3能溶于盐酸 ,符合题意;
D、 蓝色火焰着色剂中CuC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定海模拟)人体中各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功能,器官们各司其职才能使人体健康运行,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  )
A.小肠:我是消化和吸收的唯一场所
B.皮肤:我是排泄的门户之一
C.心脏:血液经过我,氧气含量会升高
D.肾脏:我的功能就是滤过作用
【答案】B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心脏和血管;泌尿系统;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可以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排泄的三种方式是排汗,呼吸,排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A. 小肠:我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A错误;
B. 皮肤:我是排泄的门户之一 ,正确;排泄的三种方式是排汗,呼吸,排尿;
C. 肺:血液经过我,氧气含量会升高,血液经过心脏,氧气的含量会减少,C错误;
D. 肾脏:我的功能就是形成尿液,包含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5.(2023·定海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发现桌上玻璃水缸中的乌龟,总喜欢时不时将头从水中探出,他对乌龟把头探出水面的过程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乌龟自身重力减小 B.乌龟受到的浮力不变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G=mg分析;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体gV排分析浮力变化;
(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变化;
(4)根据F=G总分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
【解答】A.根据G=mg可知,乌龟的质量不变,则它的重力不变,故A错误;
B.乌龟将头抬出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体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减小,故B错误;
C.乌龟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则容器内水面降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C正确;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容器、水和乌龟的总重力,因此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6.(2023·定海模拟)自然界中树木种类繁多,它们的树冠、树叶、果实的形状千变万化,但几乎所有树木的树干都是圆柱形的,某同学尝试对此作出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圆柱形树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所有具有圆柱形树干的植物体内基因都相同
C.圆柱形树干有利于树木生长
D.圆柱形树干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进化的理论;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少量存在”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去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两个科学推论.
【解答】A. 圆柱形树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正确;
B. 所有具有圆柱形树干的植物体内基因都相同是错误的,生物体内存在的变异,所以B错误;
C. 圆柱形树干有利于树木生长,正确;
D. 圆柱形树干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正确;
故答案为:B
7.(2023·定海模拟)近日,一科研团队在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上宣布发现“近常压室温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这是一种镥-氮-氢三元化合物,它在1万个大气压下,21℃就可以实现超导电性。以下利用超导材料仍可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
C.探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探究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答案】C
【知识点】半导体和超导体
【解析】【分析】根据超导材料电阻很小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阻值,然后记录对应的电流,不能使用超导体,故A不合题意;
B.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时,如果电阻为零,那么电流就不会发热,不能使用超导体,故B不合题意;
C.探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时,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产生的磁场越强,可以使用超导体,故C符合题意;
D.探究电功率的影响因素时,需要控制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同,不能使用超导体,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8.(2023·定海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将挂有重物的吸盘用力按压在竖直的玻璃板上,再将该玻璃板放置在密闭的玻璃钟罩内,不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吸盘滑下。下列是对“抽气后吸盘滑下原因的解释:①玻璃板受到吸盘的压力减小:②吸盘受到玻璃板的摩擦力减小;③钟罩内气体被抽出,气压减小;④当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自身重力与所挂重物重力之和时,开始下滑,该解释的合理顺序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对“抽气后吸盘滑下原因的解释如下:
③钟罩内气体被抽出,气压减小;
①玻璃板受到吸盘的压力减小:
②吸盘受到玻璃板的摩擦力减小;
④当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自身重力与所挂重物重力之和时,开始下滑。
则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B。
9.(2023·定海模拟)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细胞(如图)。为了进一步观察,他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发现细胞a的像不见了,若要快速观察到细胞,接下来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调节反光镜 B.重新换用低倍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观察范围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所以此时应该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找寻物像;
【解答】A。反光镜是用来调节视野明暗程度的,所以不符合;
B. 重新换用低倍镜 ,没法放大仔细观察,所以不符合;
C. 调节粗准焦螺旋 ,使用来找像的,此时像已经找到了。所以不符合;
D.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观察范围越小;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可以使由于放大而跑出视野中的像重新回到视野中,D正确;
故答案为:B.
10.(2023·定海模拟)科学研究有许多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  )
A.甲: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B.乙: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C.丙:研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D.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甲: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使用了模型法,没有使用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
B.乙: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将小球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使用了转换法,故B不合题意;
C.丙:研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时,将溶解性的大小转换为瓶子变瘪的程度大小,使用了转换法,故C不合题意;
D.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将磁场强弱转换为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使用了转换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1.(2023·定海模拟)下图是硫酸铜溶液与适量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图中代表的离子是SO42-
C.该反应结束后,固体的质量不会变化
D.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铁原子变成了铁离子,铜离子变成了铜原子
【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前后硫酸根离子不变,结合图示中粒子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 铁与硫酸铜反应过程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不变,由反应前后粒子种类可知,图中反应前后未变,代表的离子是SO42- ,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结束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D、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铁原子变成了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了铜原子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3·定海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注射器疏通篮球的气门芯。把针头插入篮球中,发现注射器活塞自动弹出,飞行一段距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守恒
B.活塞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篮球的推力
C.该过程中篮球内气体内能增加
D.飞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答案】D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2)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3)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运动速度大小变化和运动方向变化。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活塞在飞行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故A错误;
活塞在飞行过程中,与篮球分离,不受篮球的推力,故B错误;
篮球内气体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因此活塞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
飞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13.(2023·定海模拟)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CuCuOCuSO4溶液
B.Fe2O3FeFeCl2溶液
C.FeFeCl3 硝酸银→AgCl
D.KOHK2CO3KCl溶液
【答案】A
【知识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各物质性质分析,由各物质的性质确定各步转化是否可以实现。
【解答】A、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转化可以实现,符合题意;
B、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铁,铁与氯化锌不能发生反应,转化不能实现,不符合题意;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不能生成氯化铁,转化不能实现,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钠不能反应,转化不能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2023·定海模拟)2022年11月8日晚,“月全食掩天王星”在夜空中上演,如图所示,发生该天象时,地球、月球、太阳和天王星恰好在一条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新月
B.该天象每个月都会发生
C.形成该天象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D.该天象发生时,天王星应处于图中c的位置
【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的月偏食;
【解答】A.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A错误;
B. 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的月偏食,所以该天象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B错误;
C. 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C错误;
D. “月全食掩天王星”在夜空中上演 ,天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远,所以该天象发生时,天王星应处于图中c的位置 ,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23·定海模拟)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常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是改进后硫与铁反应的装置,避免了刺激性气体SO2的外逸。下列对该装置的讨论不合理的是(  )
A.装置乙的设计具有防倒吸功能
B.装置甲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装置丙中收集到的液体是NaOH溶液
D.装置乙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SO2,减少污染
【答案】C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1)根据乙中导管的长度判断;
(2)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3)(4)根据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装置乙中导气管的下口在液面上方,因此即使玻璃管内气压减小,乙中的液体也不会被吸入管内,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装置甲中,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都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因此装置丙中收集到的是亚硫酸钠溶液,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装置乙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SO2,减少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6.(2023·定海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某同学认为收集二氧化碳气体,D装置比C装置更好,他的理由是   。
【答案】(1)B
(2)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更纯/无需验满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分液漏斗的制气装置可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2)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较向上排空气法纯净分析。
【解答】(1)装置B中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D装置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可使二氧化碳更纯,且该方法直接可观测是否集满,不无检验是否集满。
故答案为:(1)B;(2) 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更纯/无需验满 。
17.(2023·定海模拟)青饼是江浙特色美食,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最盛行。
(1)4月5日清明节当天,地球的位置处于   附近(填数字)。
(2)做青饼的“青”学名为艾,根据上图信息,判断艾属于   植物(选填“被子”、“裸子”或“蕨类")。
【答案】(1)①
(2)被子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②中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③是秋分,时间为9月22日;④是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①是春分,时间为3月22日;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被子植物;
【解答】(1)②中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③是秋分,时间为9月22日;④是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①是春分,时间为3月22日;所以 4月5日清明节当天,地球的位置处于①附近;
(2)艾有明显的主根,有花,所以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1)①(2)被子
18.(2023·定海模拟)“稳态与平衡”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小舟爷爷近日身体不适,请你帮助小舟一起解决他的困惑:
(1)爷爷的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且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这种疾病与   的分泌多少密切相关。
(2)人体中除了血糖平衡外,还存在着水盐平衡,体温平衡等,它们通过激素和   调节来保持相对稳定的。
【答案】(1)胰岛素
(2)神经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分泌不足,容易导致糖尿病;
【解答】(1)爷爷的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且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属于糖尿病,这种疾病与胰岛素分泌多少,密切相光;
(2)人体中除了血糖平衡外,还存在着水盐平衡,体温平衡等,它们通过激素和神经调节来保持相对稳定的。
故答案为:(1)胰岛素(2)神经
19.(2023·定海模拟)某碳酸钾固体样品,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
②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
③往步骤①所得的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得到最终滤液,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   。
(2)该碳酸钾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的杂质是   。
【答案】(1)碳酸钡
(2)氯化钾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碳酸钾和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碳酸钡和硫酸钡沉淀,碳酸钡能溶于酸,硫酸钡不能溶于酸,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分析。
【解答】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则一定不含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然后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碳酸钾和硫酸钾都能与硝酸钡反应产生沉淀,但碳酸钡沉淀能溶于酸,硫酸钡沉淀不能溶于酸。②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沉淀一定为碳酸钡,一定不是硫酸钡,即样品中不含硫酸钾。③往步骤①所得的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说明溶液中含氯离子,即样品中一定存在氯化钾。
(1)白色沉淀A为碳酸钡;
(2) 该碳酸钾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的杂质是氯化钾;
故答案为:(1)碳酸钡;(2)氯化钾。
20.(2023·定海模拟)某品牌电动车在我国电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如图所示是该品牌某款电车,该车提供能量的装置为磷酸铁锂电池,当它给电动机供电时,电动机将驱动车轮行驶。
(1)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多为汽油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提供动力的是   冲程。
(2)为了能够提高电车的续航,电动汽车会添加能量回收装置,即在踩刹车或者下坡时,回收多余能量并为电池充电,此时的能量转换形式为   →电能一化学能。
【答案】(1)做功
(2)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热机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1)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即获得能量,其它三个冲程都依靠惯性完成。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2)为了能够提高电车的续航,电动汽车会添加能量回收装置,即在踩刹车或者下坡时,回收多余能量并为电池充电,此时的能量转换形式为机械能→电能一化学能。
21.(2023·定海模拟)张老师热爱参加体育锻炼,他希望通过锻炼的方式,起到“减重”的效果,以下是他用运动手环分别记录的快跑、慢跑、爬坡一千米的运动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运动数据中分析可以得出,心率   (“增大”或“减小”),可以让组织细胞及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2)张老师又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千米的数据,发现耗能只有180kJ,原来是因为跑步过程中,人的重心在竖直方向,每步上下移动10cm,若步行时在竖直方向的重心移动可以忽略。他估算,跑步比步行每步需要多克服重力做功600J。你认为张老师的估算合理吗?(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3)张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人的耗能快慢是有上限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长距离越野跑,需要合理分配体能,为了更好地完成比赛,在遇到上坡段和下坡段时,应该选择哪一段适当减慢速度?   。
【答案】(1)增大
(2)不合理
(3)上坡段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心率对组织细胞获取营养物质的影响。
(2)根据W=Gh分析;
(3)根据上坡和下坡时心率的变化确定能量消耗的大小即可。
【解答】(1)将快慢和慢跑进行比较可知,快跑时心率增大,可以让组织细胞会哦的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2)我认为张老师的估算不合理,理由:虽然每步上下移动才有10cm,但是1000米只要约2000步,根据W=Gh可知,由于重心上下移动而消耗的能量不是小数,不能忽略。
(3)我认为应该在上坡段减小速度,因为上坡段要克服自身重力,因此速度越大,心率越高,消耗的 能量越多,只有减小速度,才能减小能量消耗。
22.(2023·定海模拟)3月29日,在定海区白泉镇首次出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它是湿地生态系统改善的标志性物种,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围海造厂、污染等行为会造成动植物因食物、环境等问题而减少甚至灭绝,这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   能力减弱。
(2)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浮游植物、水生昆虫、螃蟹、鱼、贝等生物,彩鹏主要以水生昆虫等为食,请你写出一条含有彩鹏的食物链:   。
【答案】(1)自动调节
(2)浮游植物→水生昆虫→彩鹮(水生昆虫后写了其他生物也可)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使生态系统趋向于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的一种能力,而调节主要是通过反馈进行。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绿色植物),终于消费者;
【解答】(1)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使生态系统趋向于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的一种能力,而调节主要是通过反馈进行。所以围海造厂、污染等行为会造成动植物因食物、环境等问题而减少甚至灭绝,这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2)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绿色植物),终于消费者,所以 一条含有彩鹏的食物链可以是:浮游植物→水生昆虫→彩鹮 ;
故答案为:(1)自动调节(2) 浮游植物→水生昆虫→彩鹮
23.(2023·定海模拟)如图是市面上的一款智能健身镜,可以让大家足不出户跟着网络课程进行锻炼,它的内部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让“智能教练”能识别人的动作;它的外表面还有深茶色的平面镜,让健身者及时看到自己的体态和动作。
(1)摄像头的镜头采用的是   透镜。
(2)“智能教练”提示:“检测不到健身者的精确动作,请靠近健身。”此时,人走近健身镜后,健身者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将如何变化?   
【答案】(1)凸
(2)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应用分析解答;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采用的是凸透镜。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健身者在健身镜中像的大小始终与健身者大小一致,与健身者到镜面的距离无关,因此:人走近健身镜后,健身者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不变。
24.(2023·定海模拟)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物质,他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图1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曲线所示,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   (填“①”或“②”)图所示进行。
(2)若在测定A点pH过程中,错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下列物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的是 (填字母)
A.HNO3 B.CuSO4 C.CaCl2 D.Fe2O3
【答案】(1)②
(2)偏小
(3)A
【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前溶液呈碱性,由此确定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析;(2)根据测溶液pH时玻璃棒用水湿润会使碱性变弱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化学性质及与各物质反应现象分析。
【解答】(1)由图1可知,原始溶液呈碱性,pH大于7,说明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即实验按图2中② 图所示进行。
(2)A点溶液呈碱性, 测定A点pH过程中,错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使碱性变弱,测量结果将偏小;
(3)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且无明显现象,A正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B错误;氯化钙、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C、D错误。
故答案为:(1) ② ;(2)偏小;(3)A。
25.(2023·定海模拟)如下图所示是教材中安排的一次实验探究活动。请仔细阅读活动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收集气体采用的方法是   。
(2)这个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3)若假设成立,实验中如果将一带火星的卫生香放入试管,看到的现象应是   。
【答案】(1)排水集气法
(2))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植物的光照下能产生氧气)
(3)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两种: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解答】(1) 实验中收集气体采用的方法是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2) 这个实验基于的假设是植物的光照下能产生氧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
(3)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若假设成立,实验中如果将一带火星的卫生香放入试管,看到的现象应是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故答案为:(1)排水集气法(2)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3) 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26.(2023·定海模拟)某小组同学在研究电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和记录表
记录表(U=3V)
实验灯泡 灯泡L1 灯泡L2
电流大小/A    
▲    
(1)请根据设计的电路图推断,该实验研究的是   对电功率的影响。
(2)请将表格中的   处补充完整,
【答案】(1)电流
(2)灯泡亮暗
【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实验中的变量即可;
(2)灯泡越亮,则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暗,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两个灯泡的电压都是3V,只有电流大小不同,因此实验研究的是电流对电功率的影响。
(2)根据灯泡的亮度大小可以判断灯泡电功率的大小,因此表格中的空白处应该填灯泡亮暗。
27.(2023·定海模拟)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红色的火柴头燃烧过后能被磁铁吸引,如图所示。为了研究这一现象,同学们对燃烧后火柴头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资料一:火柴头中含有氯酸钾、硫磺、二氧化锰,以及石蜡、炭粉等成分;一般红色火柴头所用的着色剂为氧化铁。
资料二:氧化铁不具有磁性,不能被磁化;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故又称为磁性氧化铁
【建立假设】
假设一:燃烧后的火柴头成分中含有四氧化三铁。
假设二:燃烧后的火柴头成分中含有单质铁。
假设三:燃烧后的火柴头成分中含有四氧化三铁和单质铁。
(1)同学们认为其成分中含有单质铁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收集证据】
步骤①:将燃烧后的火柴头研磨成粉末并装入试管;
步骤②:在试管中加入足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③:过滤并将得到的固体充分干燥,再用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
若假设三成立,则作为证据的实验现象应为   。
(3)【拓展提高】
尝试用科学原理解释火柴头中加入氯酸钾的目的   。
【答案】(1)化学方程式不完整
(2)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并生成红色固体/过滤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
(3)产生氧气能使火柴燃烧更充分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分析;
(3)根据氯酸钾受热可分解产生氧气,氧气助燃分析。
【解答】(1)炭粉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燃烧后的成分中含有铁,反应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要得到猜想三成立,则实验中观察到 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并生成红色固体/过滤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 ;
(3)氯酸钾受热可分解产生氧气, 火柴头中加入氯酸钾的目的产生氧气能使火柴燃烧更充分;
故答案为:(1)3C+2Fe2O34Fe+3CO2↑;(2) 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并生成红色固体/过滤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 ;(3) 产生氧气能使火柴燃烧更充分 。
28.(2023·定海模拟)近日,各中小学感染甲流的人数剧增,甲型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进而引发疾病,我们接种的新冠疫苗是否可以预防这次甲流呢?下面是科研人员对有关动物进行的实验,请完种以下实验步骤,判断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
(1)材料:小白鼠10只,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生理盐水,甲型流感病毒,注射器等。本实验采用的小白鼠要满足哪些条件:   (写出两条)
(2)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小白鼠平均、随机分为两组。
步骤二:给甲组小白鼠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给乙组小白鼠注射   。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甲型流感病毒,观察其状况。
(3)实验现象:甲组小白鼠感染了甲型流感,乙组小白鼠感染了甲型流感。
实验结论:   。
(4)经过进一步实验,发现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能对甲型流感有效,而不能抵抗新冠病毒,这说明   。
【答案】(1)鼠龄相同、健康、体重相同等(合理即可)
(2)等量生理盐水
(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甲型流感
(4)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对应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解答】(1)本实验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其他的条件都相同,所以小鼠的鼠龄相同、健康、体重相同;
(2)乙组做对照,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甲型流感;
(4)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对应性,只针对新冠病毒一种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鼠龄相同、健康、体重相同等 (2)等量生理盐水 (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甲型流感 (4)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甲型流感
29.(2023·定海模拟)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轮组工作的特点时,难以分析每股绳子的受力情况,李老师提供了如图甲所示的自制教具进行进一步探究。该装置中,每一股绳上都加装了相同的弹簧,观察并记录每根弹簧的长度如下表,
实验 次数 重物 弹簧A的 伸长量 △LA/cm 弹簧B的 伸长量 △LB/cm 弹簧C的 伸长量 △LC/cm 弹簧D的 伸长量△ LD/cm
1 X 1.6 1.6 1.6 4.8
2 Y 2.1 2.1 2.1 6.3
3 Z 2.5 2.5 2.5  
(1)分析表中数岩发现,当挂上某一重物时,弹簧A、B、C的伸长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定量关系:△LD=   (用△LA、△LB、△Lc表示)。
(3)将滑轮组改成图乙绕线方式,并在下端挂上重物Z,则弹簧A的伸长长度△LA为   cm,(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以及滑轮和蝇子之何的摩擦)
【答案】(1)滑轮组工作时,每股绳子受到的力的大小相同
(2)△LD=△LA +△LB+ △LC /△LD =3△LA
(3)3.75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弹力的大小与伸长的长度成正比,即相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时,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2)将A、B、C三个弹簧的伸长长度与D伸长长度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首先根据甲图,理由F=计算出Z的重力,再根据乙图计算弹簧A受到的拉力,确定伸长的的长度。
【解答】(1)分析表中数岩发现,当挂上某一重物时,弹簧A、B、C的伸长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轮组工作时,每股绳子受到的力的大小相同。
(2)根据第1和2组数据可知,A、B、C三根弹簧伸长的长度之和恰好等于D伸长的长度,即:。 △LD=△LA +△LB+ △LC(或△LD=3△LA)。
(3)设弹簧伸长1cm受到的拉力为F',
则物体Z挂在甲图中时,A、B、C三个弹簧产生的拉力为2.5F';
根据F=得到,Z的重力:G=nF=3×2.5F'=7.5F';
物体Z挂在乙图中时,弹簧A受到的拉力F''=;
则弹簧A伸长的长度:。
30.(2023·定海模拟)鱼山是我国首个“离岸型”石化基地,力争打造“民营、绿色、国际、万亿、旗舰”的石化基地。查阅资料可知,石化生产对大气的污染物主要为SO2,若汽油含硫量在10ppm(每千克汽油含硫10mg)以下则符合国家标准。在生产中可以用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CaO+mSO2+O2=mCaSO4
(1)m的值是   。
(2)若某次生产的1kg汽油燃烧所产生的SO2用14mg的氧化钙恰好完全吸收,试通过计算说明,本批次的汽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答案】(1)2
(2)解:设14g氧化钙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x
112 128
14mg x
x=16mg
=8mg
每千克汽油中含硫8mg<10mg,所以符合国家标准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据此推算m的数值。
(2)写出氧化钙、二氧化硫反应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化钙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从而计算出硫元素的质量,最后与标准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根据方程式 2CaO+mSO2+O2=mCaSO4 可知,左边有2个Ca原子,右边也应该有2个Ca原子,则m=2。
31.(2023·定海模拟)“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由航天员王亚平开讲,她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挤出了一个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液体球,用沾了晶体的棉棒触碰一下,液体球马上形成一个“冰球”。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乙酸钠的溶解度/g 33.0 40.8 46.5 54.5 65.5 83 13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46.5g的乙酸钠固体最多能配成饱和溶液   克。
(2)有同学提出,在“冰雪”实验中,“冰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物质凝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3)20℃时,10g乙酸钠溶解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答案】(1)146.5
(2)不正确
(3)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20℃时,乙酸钠的溶解度为46.5g分析;
(2)根据冰球的形成原理分析;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解答】(1) 20℃时,乙酸钠的溶解度为46.5g,则46.5g的乙酸钠固体最多能配成饱和溶液质量为146.5g;
(2) 在“冰雪”实验中,“冰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结晶,不是凝固;
故答案为:(1)146.5;(2)不正确;(3)4.8%。
32.(2023·定海模拟)在科学课堂活动中,小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秘“草莓种植中的科学”,其探究过程如下:【查阅资料】草莓是喜光、浅根性作物,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25℃。草莓适宜种植在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水透气性好及质地疏松的土壤条件中。
(1)冬季草莓常种植在大棚中,大棚内地表常覆盖黑色地膜,其主要目的是   ;
(2)在实地考察草莓种植大棚时,为了提高果实的品质,种植户要拔除劣果和部分匐茎,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如图所示,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植物在大棚内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呼吸作用的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甲、乙两同学对于如何提高塑料大棚内的作物产量有不同的见解,甲同学认为应该尽量升高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积累的有机物就多。乙同学则认为应该尽量降低温度,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就少,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说出你的见解和理由。
【答案】(1)保温
(2)使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输送给优质果实
(3)不同意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或减弱)。白天应该适当升高温度以利于光合作用,晚上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冬季草莓常种植在大棚中,大棚内地表常覆盖黑色地膜,其主要目的是保温,因为黑色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2)种植户要拔除劣果和部分匐茎,是为了使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输送给优质果实;
(3)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消耗有机物,我不同意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或减弱)。白天应该适当升高温度以利于光合作用,晚上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保温(2) 使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输送给优质果实 (3) 不同意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或减弱)。白天应该适当升高温度以利于光合作用,晚上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
33.(2023·定海模拟)舟山正在创建“最美公路”项目,工地上有一辆空载时质量为12t的流动式混凝土搅拌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9000cm2,搅拌车以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92kW。(燃油的热值取q=4×107J/kg)求:
(1)装有6t混凝土的搅拌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搅拌车对地面的压强。
(2)搅拌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拌筒旋转功率忽略不计)
(3)搅拌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效率为30%,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7km,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燃油?
【答案】(1)解:
(2)解:v=54km/h=15m/s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3)解:
J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搅拌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搅拌车对地面的压强。
(2)首先根据P=Fv计算出搅拌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它受到的阻力。
(3)首先根据计算出搅拌车行驶的时间,再根据公式W=Pt计算出发动机做的功,接下来根据公式 J计算出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后根据公式 计算消耗的汽油。
34.(2023·定海模拟)图甲是超市常用的一种电动搬运车,用于超市的货物运输,其最大载货量为2×103kg。搬运车上有显示所载货物质量的仪表,其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24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R2(60Ω1A),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电流表改装的“质量表”显示盘上刻度的最   (选填“左”或“右”)端是最大值。
(2)某次该搬运车搬运一吨贷物时,“质量表”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盘中央刻度线上(即电路中的电流为0.3A)。请通过计算说明,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少欧姆?
(3)在上述搬运过程中若不小心将R2接入电路的电阻调大,那么“质量表”显示的所载货物质量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答案】(1)右
(2)当载货量为1吨=1×103kg,F=G=mg=1×103kg×10N/kg=1×104N,查丙图得,当F=1×104N时,R1=24欧。
R2=R总-R1=80Ω-24Ω=56Ω
(3)小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当托盘上受到的压力增大时,根据丙图确定压敏电阻R1的阻值变化,再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即可。
(2)首先根据F=G=mg计算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再根据丙图确定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接下来根据 计算此时总电阻,最后根据 R2=R总-R1 计算变阻器R2接入的阻值。
(3)根据欧姆定律分析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变化,再确定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最后根据丙图确定装载货物的压力变化即可。
【解答】(1)当托盘上受到的压力最大时,根据丙图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小,则总电阻最小,那么总电流最大。因为电流表的指针在最右端时示数最大,所以显示盘上刻度的最右端是最大值。
(3)在上述搬运过程中若不小心将R2接入电路的电阻调大,则电路的总电阻偏大,而总电流偏小。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偏大,而货物产生的压力偏小,即质量比实际值偏小。
35.(2023·定海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市举行。作为G20峰会后杭州又一盛会,杭州亚运将力争交出一份完美的“零碳”答卷。
(1)吉祥物中的“莲莲”创意取自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莲子、西湖藕粉是杭州特产,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莲子属于植物的   (选填“组织”、“器官”或“系统”)。
(2)“曲院风荷”荷香四溢,已成为西湖最靓丽的风景线。荷叶中的己烯醇(C6H12O)是荷叶独特香味的来源,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己烯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在己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位于青海省的单晶双面光伏板,发出的电通过“西电东送”大通道输送至杭州,而一块光伏板其日均总发电量为2.2千瓦时,能使得亚运会一盏节能灯正常发光220小时,求这盏节能灯的额定功率。
【答案】(1)器官
(2)有机物;6∶1
(3)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又称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公式为P=W/t;
【解答】(1)莲子是荷花的种子,属于器官,它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
(2)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除了碳酸、碳酸盐、碳的氧化物等;所以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己烯醇属于有机物;在己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6×12:12=6:1;
(3)
故答案为:(1)器官(2)有机物;6:1(3)
1 / 1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测试试卷
1.(2023·定海模拟)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指出:必须牢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B.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垃圾找空旷地方集中烧处理
2.(2023·定海模拟)生物体内有很多“桥梁”结构承担着运输的功能,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人体和植物体内的有关物质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中的物质主要通过血管运输
B.脐带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
C.③主要是有机物,依靠筛管运输
D.④主要是水和无机盐,依靠导管运输
3.(2023·定海模拟)烟花之所以呈现绚丽的颜色,是因为添加了火焰着色剂。下表列举了4种颜色的常用火焰着色剂(Sr表示元素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火焰着色剂
红 SrCO3、Sr (NO3)2、SrC2O4
黄 Na2CO4
绿 Ba(NO3)2、BaCO3、BaSO4
蓝 CuO、CuCO3,Cu(铜粉)
A.红色火焰着色剂能呈现红色火焰是由于含C元素
B.黄色火焰着色剂中碳元素化合价为-3价
C.绿色火焰着色剂中BaCO3能溶于盐酸
D.蓝色火焰着色剂中CuCO3属于氧化物
4.(2023·定海模拟)人体中各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功能,器官们各司其职才能使人体健康运行,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  )
A.小肠:我是消化和吸收的唯一场所
B.皮肤:我是排泄的门户之一
C.心脏:血液经过我,氧气含量会升高
D.肾脏:我的功能就是滤过作用
5.(2023·定海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发现桌上玻璃水缸中的乌龟,总喜欢时不时将头从水中探出,他对乌龟把头探出水面的过程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乌龟自身重力减小 B.乌龟受到的浮力不变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6.(2023·定海模拟)自然界中树木种类繁多,它们的树冠、树叶、果实的形状千变万化,但几乎所有树木的树干都是圆柱形的,某同学尝试对此作出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圆柱形树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所有具有圆柱形树干的植物体内基因都相同
C.圆柱形树干有利于树木生长
D.圆柱形树干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7.(2023·定海模拟)近日,一科研团队在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上宣布发现“近常压室温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这是一种镥-氮-氢三元化合物,它在1万个大气压下,21℃就可以实现超导电性。以下利用超导材料仍可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
C.探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探究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8.(2023·定海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将挂有重物的吸盘用力按压在竖直的玻璃板上,再将该玻璃板放置在密闭的玻璃钟罩内,不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吸盘滑下。下列是对“抽气后吸盘滑下原因的解释:①玻璃板受到吸盘的压力减小:②吸盘受到玻璃板的摩擦力减小;③钟罩内气体被抽出,气压减小;④当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自身重力与所挂重物重力之和时,开始下滑,该解释的合理顺序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9.(2023·定海模拟)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细胞(如图)。为了进一步观察,他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发现细胞a的像不见了,若要快速观察到细胞,接下来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调节反光镜 B.重新换用低倍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10.(2023·定海模拟)科学研究有许多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  )
A.甲: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B.乙: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C.丙:研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D.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11.(2023·定海模拟)下图是硫酸铜溶液与适量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图中代表的离子是SO42-
C.该反应结束后,固体的质量不会变化
D.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铁原子变成了铁离子,铜离子变成了铜原子
12.(2023·定海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注射器疏通篮球的气门芯。把针头插入篮球中,发现注射器活塞自动弹出,飞行一段距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守恒
B.活塞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篮球的推力
C.该过程中篮球内气体内能增加
D.飞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13.(2023·定海模拟)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CuCuOCuSO4溶液
B.Fe2O3FeFeCl2溶液
C.FeFeCl3 硝酸银→AgCl
D.KOHK2CO3KCl溶液
14.(2023·定海模拟)2022年11月8日晚,“月全食掩天王星”在夜空中上演,如图所示,发生该天象时,地球、月球、太阳和天王星恰好在一条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新月
B.该天象每个月都会发生
C.形成该天象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D.该天象发生时,天王星应处于图中c的位置
15.(2023·定海模拟)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常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是改进后硫与铁反应的装置,避免了刺激性气体SO2的外逸。下列对该装置的讨论不合理的是(  )
A.装置乙的设计具有防倒吸功能
B.装置甲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装置丙中收集到的液体是NaOH溶液
D.装置乙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SO2,减少污染
16.(2023·定海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某同学认为收集二氧化碳气体,D装置比C装置更好,他的理由是   。
17.(2023·定海模拟)青饼是江浙特色美食,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最盛行。
(1)4月5日清明节当天,地球的位置处于   附近(填数字)。
(2)做青饼的“青”学名为艾,根据上图信息,判断艾属于   植物(选填“被子”、“裸子”或“蕨类")。
18.(2023·定海模拟)“稳态与平衡”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小舟爷爷近日身体不适,请你帮助小舟一起解决他的困惑:
(1)爷爷的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且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这种疾病与   的分泌多少密切相关。
(2)人体中除了血糖平衡外,还存在着水盐平衡,体温平衡等,它们通过激素和   调节来保持相对稳定的。
19.(2023·定海模拟)某碳酸钾固体样品,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
②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
③往步骤①所得的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得到最终滤液,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   。
(2)该碳酸钾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的杂质是   。
20.(2023·定海模拟)某品牌电动车在我国电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如图所示是该品牌某款电车,该车提供能量的装置为磷酸铁锂电池,当它给电动机供电时,电动机将驱动车轮行驶。
(1)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多为汽油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提供动力的是   冲程。
(2)为了能够提高电车的续航,电动汽车会添加能量回收装置,即在踩刹车或者下坡时,回收多余能量并为电池充电,此时的能量转换形式为   →电能一化学能。
21.(2023·定海模拟)张老师热爱参加体育锻炼,他希望通过锻炼的方式,起到“减重”的效果,以下是他用运动手环分别记录的快跑、慢跑、爬坡一千米的运动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运动数据中分析可以得出,心率   (“增大”或“减小”),可以让组织细胞及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2)张老师又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千米的数据,发现耗能只有180kJ,原来是因为跑步过程中,人的重心在竖直方向,每步上下移动10cm,若步行时在竖直方向的重心移动可以忽略。他估算,跑步比步行每步需要多克服重力做功600J。你认为张老师的估算合理吗?(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3)张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人的耗能快慢是有上限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长距离越野跑,需要合理分配体能,为了更好地完成比赛,在遇到上坡段和下坡段时,应该选择哪一段适当减慢速度?   。
22.(2023·定海模拟)3月29日,在定海区白泉镇首次出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它是湿地生态系统改善的标志性物种,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围海造厂、污染等行为会造成动植物因食物、环境等问题而减少甚至灭绝,这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   能力减弱。
(2)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浮游植物、水生昆虫、螃蟹、鱼、贝等生物,彩鹏主要以水生昆虫等为食,请你写出一条含有彩鹏的食物链:   。
23.(2023·定海模拟)如图是市面上的一款智能健身镜,可以让大家足不出户跟着网络课程进行锻炼,它的内部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让“智能教练”能识别人的动作;它的外表面还有深茶色的平面镜,让健身者及时看到自己的体态和动作。
(1)摄像头的镜头采用的是   透镜。
(2)“智能教练”提示:“检测不到健身者的精确动作,请靠近健身。”此时,人走近健身镜后,健身者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将如何变化?   
24.(2023·定海模拟)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物质,他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图1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曲线所示,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   (填“①”或“②”)图所示进行。
(2)若在测定A点pH过程中,错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下列物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的是 (填字母)
A.HNO3 B.CuSO4 C.CaCl2 D.Fe2O3
25.(2023·定海模拟)如下图所示是教材中安排的一次实验探究活动。请仔细阅读活动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收集气体采用的方法是   。
(2)这个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3)若假设成立,实验中如果将一带火星的卫生香放入试管,看到的现象应是   。
26.(2023·定海模拟)某小组同学在研究电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和记录表
记录表(U=3V)
实验灯泡 灯泡L1 灯泡L2
电流大小/A    
▲    
(1)请根据设计的电路图推断,该实验研究的是   对电功率的影响。
(2)请将表格中的   处补充完整,
27.(2023·定海模拟)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红色的火柴头燃烧过后能被磁铁吸引,如图所示。为了研究这一现象,同学们对燃烧后火柴头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资料一:火柴头中含有氯酸钾、硫磺、二氧化锰,以及石蜡、炭粉等成分;一般红色火柴头所用的着色剂为氧化铁。
资料二:氧化铁不具有磁性,不能被磁化;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故又称为磁性氧化铁
【建立假设】
假设一:燃烧后的火柴头成分中含有四氧化三铁。
假设二:燃烧后的火柴头成分中含有单质铁。
假设三:燃烧后的火柴头成分中含有四氧化三铁和单质铁。
(1)同学们认为其成分中含有单质铁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收集证据】
步骤①:将燃烧后的火柴头研磨成粉末并装入试管;
步骤②:在试管中加入足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③:过滤并将得到的固体充分干燥,再用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
若假设三成立,则作为证据的实验现象应为   。
(3)【拓展提高】
尝试用科学原理解释火柴头中加入氯酸钾的目的   。
28.(2023·定海模拟)近日,各中小学感染甲流的人数剧增,甲型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进而引发疾病,我们接种的新冠疫苗是否可以预防这次甲流呢?下面是科研人员对有关动物进行的实验,请完种以下实验步骤,判断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
(1)材料:小白鼠10只,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生理盐水,甲型流感病毒,注射器等。本实验采用的小白鼠要满足哪些条件:   (写出两条)
(2)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小白鼠平均、随机分为两组。
步骤二:给甲组小白鼠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给乙组小白鼠注射   。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甲型流感病毒,观察其状况。
(3)实验现象:甲组小白鼠感染了甲型流感,乙组小白鼠感染了甲型流感。
实验结论:   。
(4)经过进一步实验,发现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能对甲型流感有效,而不能抵抗新冠病毒,这说明   。
29.(2023·定海模拟)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轮组工作的特点时,难以分析每股绳子的受力情况,李老师提供了如图甲所示的自制教具进行进一步探究。该装置中,每一股绳上都加装了相同的弹簧,观察并记录每根弹簧的长度如下表,
实验 次数 重物 弹簧A的 伸长量 △LA/cm 弹簧B的 伸长量 △LB/cm 弹簧C的 伸长量 △LC/cm 弹簧D的 伸长量△ LD/cm
1 X 1.6 1.6 1.6 4.8
2 Y 2.1 2.1 2.1 6.3
3 Z 2.5 2.5 2.5  
(1)分析表中数岩发现,当挂上某一重物时,弹簧A、B、C的伸长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定量关系:△LD=   (用△LA、△LB、△Lc表示)。
(3)将滑轮组改成图乙绕线方式,并在下端挂上重物Z,则弹簧A的伸长长度△LA为   cm,(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以及滑轮和蝇子之何的摩擦)
30.(2023·定海模拟)鱼山是我国首个“离岸型”石化基地,力争打造“民营、绿色、国际、万亿、旗舰”的石化基地。查阅资料可知,石化生产对大气的污染物主要为SO2,若汽油含硫量在10ppm(每千克汽油含硫10mg)以下则符合国家标准。在生产中可以用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CaO+mSO2+O2=mCaSO4
(1)m的值是   。
(2)若某次生产的1kg汽油燃烧所产生的SO2用14mg的氧化钙恰好完全吸收,试通过计算说明,本批次的汽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1.(2023·定海模拟)“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由航天员王亚平开讲,她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挤出了一个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液体球,用沾了晶体的棉棒触碰一下,液体球马上形成一个“冰球”。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乙酸钠的溶解度/g 33.0 40.8 46.5 54.5 65.5 83 13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46.5g的乙酸钠固体最多能配成饱和溶液   克。
(2)有同学提出,在“冰雪”实验中,“冰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物质凝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3)20℃时,10g乙酸钠溶解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32.(2023·定海模拟)在科学课堂活动中,小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秘“草莓种植中的科学”,其探究过程如下:【查阅资料】草莓是喜光、浅根性作物,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25℃。草莓适宜种植在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水透气性好及质地疏松的土壤条件中。
(1)冬季草莓常种植在大棚中,大棚内地表常覆盖黑色地膜,其主要目的是   ;
(2)在实地考察草莓种植大棚时,为了提高果实的品质,种植户要拔除劣果和部分匐茎,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如图所示,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植物在大棚内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呼吸作用的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甲、乙两同学对于如何提高塑料大棚内的作物产量有不同的见解,甲同学认为应该尽量升高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积累的有机物就多。乙同学则认为应该尽量降低温度,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就少,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说出你的见解和理由。
33.(2023·定海模拟)舟山正在创建“最美公路”项目,工地上有一辆空载时质量为12t的流动式混凝土搅拌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9000cm2,搅拌车以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92kW。(燃油的热值取q=4×107J/kg)求:
(1)装有6t混凝土的搅拌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搅拌车对地面的压强。
(2)搅拌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拌筒旋转功率忽略不计)
(3)搅拌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效率为30%,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7km,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燃油?
34.(2023·定海模拟)图甲是超市常用的一种电动搬运车,用于超市的货物运输,其最大载货量为2×103kg。搬运车上有显示所载货物质量的仪表,其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24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R2(60Ω1A),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电流表改装的“质量表”显示盘上刻度的最   (选填“左”或“右”)端是最大值。
(2)某次该搬运车搬运一吨贷物时,“质量表”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盘中央刻度线上(即电路中的电流为0.3A)。请通过计算说明,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少欧姆?
(3)在上述搬运过程中若不小心将R2接入电路的电阻调大,那么“质量表”显示的所载货物质量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35.(2023·定海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市举行。作为G20峰会后杭州又一盛会,杭州亚运将力争交出一份完美的“零碳”答卷。
(1)吉祥物中的“莲莲”创意取自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莲子、西湖藕粉是杭州特产,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莲子属于植物的   (选填“组织”、“器官”或“系统”)。
(2)“曲院风荷”荷香四溢,已成为西湖最靓丽的风景线。荷叶中的己烯醇(C6H12O)是荷叶独特香味的来源,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己烯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在己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位于青海省的单晶双面光伏板,发出的电通过“西电东送”大通道输送至杭州,而一块光伏板其日均总发电量为2.2千瓦时,能使得亚运会一盏节能灯正常发光220小时,求这盏节能灯的额定功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能源的种类;新能源及其开发与利用;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束缚,树立了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立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的新理念。生命起源于自然,坚持生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这句话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束缚,树立了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立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的新理念.生命起源于自然,坚持生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解答】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 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 垃圾找空旷地方集中烧处理 ,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胎儿从母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和母体;植物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进行运输;植物根吸收的水分依靠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解答】A. ①②中的物质主要通过血管运输 ,正确,胎儿从母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和母体,A正确;
B.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B错误;
C. ④主要是有机物,依靠筛管运输,植物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进行运输,C错误;
D. ③主要是水和无机盐,依靠导管自下而上运输,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A、根据红色火焰着色剂中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C、根据碳酸盐都能与酸反应分析;
D、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
【解答】A、红色火焰着色剂能呈现红色火焰是由于含 Sr 元素 ,不符合题意;
B、黄色火焰着色剂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碳元素化合价为+6价 ,不符合题意;
C、绿色火焰着色剂中BaCO3能溶于盐酸 ,符合题意;
D、 蓝色火焰着色剂中CuC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心脏和血管;泌尿系统;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可以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排泄的三种方式是排汗,呼吸,排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A. 小肠:我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A错误;
B. 皮肤:我是排泄的门户之一 ,正确;排泄的三种方式是排汗,呼吸,排尿;
C. 肺:血液经过我,氧气含量会升高,血液经过心脏,氧气的含量会减少,C错误;
D. 肾脏:我的功能就是形成尿液,包含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G=mg分析;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体gV排分析浮力变化;
(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变化;
(4)根据F=G总分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
【解答】A.根据G=mg可知,乌龟的质量不变,则它的重力不变,故A错误;
B.乌龟将头抬出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体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减小,故B错误;
C.乌龟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则容器内水面降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C正确;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容器、水和乌龟的总重力,因此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进化的理论;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少量存在”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去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两个科学推论.
【解答】A. 圆柱形树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正确;
B. 所有具有圆柱形树干的植物体内基因都相同是错误的,生物体内存在的变异,所以B错误;
C. 圆柱形树干有利于树木生长,正确;
D. 圆柱形树干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正确;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半导体和超导体
【解析】【分析】根据超导材料电阻很小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阻值,然后记录对应的电流,不能使用超导体,故A不合题意;
B.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时,如果电阻为零,那么电流就不会发热,不能使用超导体,故B不合题意;
C.探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时,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产生的磁场越强,可以使用超导体,故C符合题意;
D.探究电功率的影响因素时,需要控制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同,不能使用超导体,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对“抽气后吸盘滑下原因的解释如下:
③钟罩内气体被抽出,气压减小;
①玻璃板受到吸盘的压力减小:
②吸盘受到玻璃板的摩擦力减小;
④当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自身重力与所挂重物重力之和时,开始下滑。
则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B。
9.【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观察范围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所以此时应该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找寻物像;
【解答】A。反光镜是用来调节视野明暗程度的,所以不符合;
B. 重新换用低倍镜 ,没法放大仔细观察,所以不符合;
C. 调节粗准焦螺旋 ,使用来找像的,此时像已经找到了。所以不符合;
D.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观察范围越小;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可以使由于放大而跑出视野中的像重新回到视野中,D正确;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甲: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使用了模型法,没有使用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
B.乙: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将小球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使用了转换法,故B不合题意;
C.丙:研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时,将溶解性的大小转换为瓶子变瘪的程度大小,使用了转换法,故C不合题意;
D.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将磁场强弱转换为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使用了转换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前后硫酸根离子不变,结合图示中粒子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 铁与硫酸铜反应过程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不变,由反应前后粒子种类可知,图中反应前后未变,代表的离子是SO42- ,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结束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D、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铁原子变成了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了铜原子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D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2)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3)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运动速度大小变化和运动方向变化。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活塞在飞行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故A错误;
活塞在飞行过程中,与篮球分离,不受篮球的推力,故B错误;
篮球内气体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因此活塞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
飞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A
【知识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各物质性质分析,由各物质的性质确定各步转化是否可以实现。
【解答】A、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转化可以实现,符合题意;
B、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铁,铁与氯化锌不能发生反应,转化不能实现,不符合题意;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不能生成氯化铁,转化不能实现,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钠不能反应,转化不能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的月偏食;
【解答】A.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A错误;
B. 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的月偏食,所以该天象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B错误;
C. 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C错误;
D. “月全食掩天王星”在夜空中上演 ,天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远,所以该天象发生时,天王星应处于图中c的位置 ,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1)根据乙中导管的长度判断;
(2)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3)(4)根据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装置乙中导气管的下口在液面上方,因此即使玻璃管内气压减小,乙中的液体也不会被吸入管内,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装置甲中,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都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因此装置丙中收集到的是亚硫酸钠溶液,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装置乙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SO2,减少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1)B
(2)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更纯/无需验满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分液漏斗的制气装置可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2)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较向上排空气法纯净分析。
【解答】(1)装置B中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D装置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可使二氧化碳更纯,且该方法直接可观测是否集满,不无检验是否集满。
故答案为:(1)B;(2) 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更纯/无需验满 。
17.【答案】(1)①
(2)被子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②中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③是秋分,时间为9月22日;④是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①是春分,时间为3月22日;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被子植物;
【解答】(1)②中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③是秋分,时间为9月22日;④是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①是春分,时间为3月22日;所以 4月5日清明节当天,地球的位置处于①附近;
(2)艾有明显的主根,有花,所以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1)①(2)被子
18.【答案】(1)胰岛素
(2)神经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分泌不足,容易导致糖尿病;
【解答】(1)爷爷的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且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属于糖尿病,这种疾病与胰岛素分泌多少,密切相光;
(2)人体中除了血糖平衡外,还存在着水盐平衡,体温平衡等,它们通过激素和神经调节来保持相对稳定的。
故答案为:(1)胰岛素(2)神经
19.【答案】(1)碳酸钡
(2)氯化钾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碳酸钾和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碳酸钡和硫酸钡沉淀,碳酸钡能溶于酸,硫酸钡不能溶于酸,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分析。
【解答】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则一定不含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然后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碳酸钾和硫酸钾都能与硝酸钡反应产生沉淀,但碳酸钡沉淀能溶于酸,硫酸钡沉淀不能溶于酸。②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沉淀一定为碳酸钡,一定不是硫酸钡,即样品中不含硫酸钾。③往步骤①所得的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说明溶液中含氯离子,即样品中一定存在氯化钾。
(1)白色沉淀A为碳酸钡;
(2) 该碳酸钾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的杂质是氯化钾;
故答案为:(1)碳酸钡;(2)氯化钾。
20.【答案】(1)做功
(2)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热机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1)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即获得能量,其它三个冲程都依靠惯性完成。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2)为了能够提高电车的续航,电动汽车会添加能量回收装置,即在踩刹车或者下坡时,回收多余能量并为电池充电,此时的能量转换形式为机械能→电能一化学能。
21.【答案】(1)增大
(2)不合理
(3)上坡段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心率对组织细胞获取营养物质的影响。
(2)根据W=Gh分析;
(3)根据上坡和下坡时心率的变化确定能量消耗的大小即可。
【解答】(1)将快慢和慢跑进行比较可知,快跑时心率增大,可以让组织细胞会哦的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2)我认为张老师的估算不合理,理由:虽然每步上下移动才有10cm,但是1000米只要约2000步,根据W=Gh可知,由于重心上下移动而消耗的能量不是小数,不能忽略。
(3)我认为应该在上坡段减小速度,因为上坡段要克服自身重力,因此速度越大,心率越高,消耗的 能量越多,只有减小速度,才能减小能量消耗。
22.【答案】(1)自动调节
(2)浮游植物→水生昆虫→彩鹮(水生昆虫后写了其他生物也可)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使生态系统趋向于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的一种能力,而调节主要是通过反馈进行。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绿色植物),终于消费者;
【解答】(1)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使生态系统趋向于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的一种能力,而调节主要是通过反馈进行。所以围海造厂、污染等行为会造成动植物因食物、环境等问题而减少甚至灭绝,这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2)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绿色植物),终于消费者,所以 一条含有彩鹏的食物链可以是:浮游植物→水生昆虫→彩鹮 ;
故答案为:(1)自动调节(2) 浮游植物→水生昆虫→彩鹮
23.【答案】(1)凸
(2)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应用分析解答;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采用的是凸透镜。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健身者在健身镜中像的大小始终与健身者大小一致,与健身者到镜面的距离无关,因此:人走近健身镜后,健身者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不变。
24.【答案】(1)②
(2)偏小
(3)A
【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前溶液呈碱性,由此确定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析;(2)根据测溶液pH时玻璃棒用水湿润会使碱性变弱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化学性质及与各物质反应现象分析。
【解答】(1)由图1可知,原始溶液呈碱性,pH大于7,说明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即实验按图2中② 图所示进行。
(2)A点溶液呈碱性, 测定A点pH过程中,错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使碱性变弱,测量结果将偏小;
(3)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且无明显现象,A正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B错误;氯化钙、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C、D错误。
故答案为:(1) ② ;(2)偏小;(3)A。
25.【答案】(1)排水集气法
(2))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植物的光照下能产生氧气)
(3)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两种: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解答】(1) 实验中收集气体采用的方法是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2) 这个实验基于的假设是植物的光照下能产生氧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
(3)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若假设成立,实验中如果将一带火星的卫生香放入试管,看到的现象应是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故答案为:(1)排水集气法(2)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3) 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26.【答案】(1)电流
(2)灯泡亮暗
【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实验中的变量即可;
(2)灯泡越亮,则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暗,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两个灯泡的电压都是3V,只有电流大小不同,因此实验研究的是电流对电功率的影响。
(2)根据灯泡的亮度大小可以判断灯泡电功率的大小,因此表格中的空白处应该填灯泡亮暗。
27.【答案】(1)化学方程式不完整
(2)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并生成红色固体/过滤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
(3)产生氧气能使火柴燃烧更充分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分析;
(3)根据氯酸钾受热可分解产生氧气,氧气助燃分析。
【解答】(1)炭粉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燃烧后的成分中含有铁,反应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要得到猜想三成立,则实验中观察到 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并生成红色固体/过滤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 ;
(3)氯酸钾受热可分解产生氧气, 火柴头中加入氯酸钾的目的产生氧气能使火柴燃烧更充分;
故答案为:(1)3C+2Fe2O34Fe+3CO2↑;(2) 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并生成红色固体/过滤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 ;(3) 产生氧气能使火柴燃烧更充分 。
28.【答案】(1)鼠龄相同、健康、体重相同等(合理即可)
(2)等量生理盐水
(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甲型流感
(4)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对应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解答】(1)本实验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其他的条件都相同,所以小鼠的鼠龄相同、健康、体重相同;
(2)乙组做对照,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甲型流感;
(4)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对应性,只针对新冠病毒一种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鼠龄相同、健康、体重相同等 (2)等量生理盐水 (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甲型流感 (4)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甲型流感
29.【答案】(1)滑轮组工作时,每股绳子受到的力的大小相同
(2)△LD=△LA +△LB+ △LC /△LD =3△LA
(3)3.75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弹力的大小与伸长的长度成正比,即相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时,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2)将A、B、C三个弹簧的伸长长度与D伸长长度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首先根据甲图,理由F=计算出Z的重力,再根据乙图计算弹簧A受到的拉力,确定伸长的的长度。
【解答】(1)分析表中数岩发现,当挂上某一重物时,弹簧A、B、C的伸长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轮组工作时,每股绳子受到的力的大小相同。
(2)根据第1和2组数据可知,A、B、C三根弹簧伸长的长度之和恰好等于D伸长的长度,即:。 △LD=△LA +△LB+ △LC(或△LD=3△LA)。
(3)设弹簧伸长1cm受到的拉力为F',
则物体Z挂在甲图中时,A、B、C三个弹簧产生的拉力为2.5F';
根据F=得到,Z的重力:G=nF=3×2.5F'=7.5F';
物体Z挂在乙图中时,弹簧A受到的拉力F''=;
则弹簧A伸长的长度:。
30.【答案】(1)2
(2)解:设14g氧化钙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x
112 128
14mg x
x=16mg
=8mg
每千克汽油中含硫8mg<10mg,所以符合国家标准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据此推算m的数值。
(2)写出氧化钙、二氧化硫反应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化钙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从而计算出硫元素的质量,最后与标准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根据方程式 2CaO+mSO2+O2=mCaSO4 可知,左边有2个Ca原子,右边也应该有2个Ca原子,则m=2。
31.【答案】(1)146.5
(2)不正确
(3)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20℃时,乙酸钠的溶解度为46.5g分析;
(2)根据冰球的形成原理分析;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解答】(1) 20℃时,乙酸钠的溶解度为46.5g,则46.5g的乙酸钠固体最多能配成饱和溶液质量为146.5g;
(2) 在“冰雪”实验中,“冰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结晶,不是凝固;
故答案为:(1)146.5;(2)不正确;(3)4.8%。
32.【答案】(1)保温
(2)使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输送给优质果实
(3)不同意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或减弱)。白天应该适当升高温度以利于光合作用,晚上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冬季草莓常种植在大棚中,大棚内地表常覆盖黑色地膜,其主要目的是保温,因为黑色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2)种植户要拔除劣果和部分匐茎,是为了使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输送给优质果实;
(3)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消耗有机物,我不同意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或减弱)。白天应该适当升高温度以利于光合作用,晚上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保温(2) 使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输送给优质果实 (3) 不同意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或减弱)。白天应该适当升高温度以利于光合作用,晚上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
33.【答案】(1)解:
(2)解:v=54km/h=15m/s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3)解:
J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搅拌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搅拌车对地面的压强。
(2)首先根据P=Fv计算出搅拌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它受到的阻力。
(3)首先根据计算出搅拌车行驶的时间,再根据公式W=Pt计算出发动机做的功,接下来根据公式 J计算出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后根据公式 计算消耗的汽油。
34.【答案】(1)右
(2)当载货量为1吨=1×103kg,F=G=mg=1×103kg×10N/kg=1×104N,查丙图得,当F=1×104N时,R1=24欧。
R2=R总-R1=80Ω-24Ω=56Ω
(3)小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当托盘上受到的压力增大时,根据丙图确定压敏电阻R1的阻值变化,再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即可。
(2)首先根据F=G=mg计算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再根据丙图确定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接下来根据 计算此时总电阻,最后根据 R2=R总-R1 计算变阻器R2接入的阻值。
(3)根据欧姆定律分析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变化,再确定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最后根据丙图确定装载货物的压力变化即可。
【解答】(1)当托盘上受到的压力最大时,根据丙图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小,则总电阻最小,那么总电流最大。因为电流表的指针在最右端时示数最大,所以显示盘上刻度的最右端是最大值。
(3)在上述搬运过程中若不小心将R2接入电路的电阻调大,则电路的总电阻偏大,而总电流偏小。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偏大,而货物产生的压力偏小,即质量比实际值偏小。
35.【答案】(1)器官
(2)有机物;6∶1
(3)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又称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公式为P=W/t;
【解答】(1)莲子是荷花的种子,属于器官,它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
(2)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除了碳酸、碳酸盐、碳的氧化物等;所以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己烯醇属于有机物;在己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6×12:12=6:1;
(3)
故答案为:(1)器官(2)有机物;6:1(3)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