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多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目标评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多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目标评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多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目标评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宇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相同的容器内,同时加入适量的水,其中一组放入冰箱中,另一组放在常温下。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光照 B.温度 C.水
2.入秋后,由于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
A.筑巢
B.长出厚厚的羽毛
C.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3.在设计实验时,不能作为一组对比实验的是(  )。
A.干燥湿润 B.有光湿润 C.有空气无空气
4.农田、苗圃里的植物,株与株之间,行与行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使植物获得(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5.下列动物的过冬方式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  )
A.青娃 B.蛇 C.燕子
6.(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人类大量捕食青蛙带来的后果是(  )。
A.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B.粮食增产
C.害虫增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民在种菜时,为了防止菜被虫蛙,应该尽可能多地喷酒农药
B.食物链通常以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
C.在自然界中,有的生物非常小,它们的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没有意义
8.在我们制作的生态瓶里,(  )为里面的小鱼和田螺的生存提供了氧气.
A.小鱼和田螺的排泄物
B.生态瓶里的小石子和沙
C.金色藻
9.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这一现象的食物链是()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黄雀
C.树→螳螂→蝉→黄雀
11.(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制作竹筏时,需要用到的材料不包括(  )。
A.竹子 B.绳子 C.塑料板
12.下列船只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蒸汽船一帆船一现代轮船
B.帆船一蒸汽船一现代轮船
C.帆船一现代轮船一蒸汽船
13.(2023五下·澄江期末)如图所示,大型帆船依靠(  )驱动。
A.机械发动机 B.蒸汽机 C.风力
14.在整个造船项目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B.当你的想法与同学不同时,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C.在领听同学的想法时不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
15.小兰将制作好的小船放入水中后,她想测试小船的载重量,于是向小船上加砝码,当所加砝码的总质量为200克时,小船刚好没入水中,则小船的载量()
A.大于200 B.等于200克 C.小于200 克
16.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体积的船,发现()
A.体积越大的载重量越大
B.体积越大的载重量越小
C.体积越小的载重量越大
二、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里)
17.在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时,我们用   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
18.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   。
19.绿豆的发芽需要   、   和适量的水分。
20.(2022五下·阳城期末)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和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1.(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和   等。
22.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   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23.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   。
24.船在行驶过程中,   十分重要,不然船会侧翻,造成事故。
三、判断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签案讲在题后的括号里)
25.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玻璃皿里放3粒绿豆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26.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候鸟为了寻找适合的环境而迁徙。(  )
27.(2023五下·钦北期末)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叶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
28.(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是它发芽后的生长需要阳光。(  )
29.某科学小组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结果与预测的不一致,这说明他们的实验失败。(  )
30.(2022五下·成武期中)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不可以造船。(  )
31.瓶子里养几只金鱼,就是一个简易的生态瓶。 (  )
32.(2023五下·沙河期中)竹筏还有许多缺点,古人通过不断地改进,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船只。(  )
四、实验探究题。
33.小明同学准备在家对豆苗的生长进行探究。他准备了两盆数量相同的豆苗,盆里添加等量的泥土,两组都放在阳台上。1号组每天浇适盘的水,2号组不浇水。
(1)小明同学是在探究   对豆苗生长的影响。
(2)几天后,小明发现1号豆苗健康成长,2号豆苗干枯死亡,说明生物的生长需要   。
(3)又过了几天,小明同学观察到,豆苗上有被果蝇啃食的小洞,但他没看到果蝇,而是看到窗外不时有麻雀飞过,请根据小明的观察,写出对应的食物链:   。
(4)小明嫌麻雀太吵,将麻雀驱赶离开。请判断,再过几天豆苗会   ,果蝇会   .(选块“增多”或“减少”)
34.某小组为了了解蚯蚓对光照的选择,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提示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
(1)实验假设:   
(2)实验材料:蚯蚓 10条、手电筒、鞋盒、纸板。
实验步骤:在鞋盒底部铺上湿巾,用纸板将鞋盒分成两部分(一端有窄小的通道)在鞋盒的一端剪出一个可以伸进手电筒的圆孔。在鞋盒的一侧放入 10条蚯蚓,盖上鞋盖(有圆孔的一璃盖在放有蚯蚓的一端)   。几分钟后,打开鞋盖盒,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到湿润的土壤中。蚯蚓一旦离开这样的土壤,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
A.所有动物都需要湿润的环境
B.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
C.动物能够改变环境
35.研究认为,船经历了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四个时代。从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不断优化和完善。回忆本单元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多次出现的钩码或垫圈等是用来衡量小船   的物体。
(2)在铝箔船中放入弹珠时,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式装弹珠。
(3)与独木舟相比,竹筏的底部比较宽。所以   更好,   更大。
(4)我们制作的小船行驶时容易偏离方向,可以安装   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唯一的变量是温度。
2.【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比如入秋后,由于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3.【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有光湿润并非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不是对照,所以不是一组对照试验。
【分析】对照试验必须是相对的条件。
4.【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农田、苗圃里的植物,株与株之间,行与行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使植物获得光照。
5.【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青蛙和蛇过冬的方式是冬眠,燕子过冬的方式是迁徙。
6.【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青蛙是蚊子、苍蝇等害虫的天敌,大量捕食青蛙带来的后果是害虫增多。
7.【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A:农民在种菜时,为了防止菜被虫蛙,应该尽可能多地喷酒农药,错误;多喷洒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
B:食物链通常以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正确;
C:在自然界中,有的生物非常小,它们的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没有意义,错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个环节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失去平衡。
8.【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金色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为里面的小鱼和田螺的生存提供了氧气。
9.【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当生物无法适应一些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0.【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食物链是树→螳螂一蝉一黄雀。
11.【答案】C
【知识点】制作竹筏;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竹筏是在木筏之后产生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绳子,不需要塑料板。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
12.【答案】B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船的种类繁多,船按发明的时间顺序排列是帆船一蒸汽船一现代轮船。从船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船的体积、材料、动力、结构、速度等都在不断改进与变化。
13.【答案】C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根据对帆船的认识,帆船是运用风力来进行前进的。选项C正确。
14.【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A: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正确;
B:当你的想法与同学不同时,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观点,错误;我们要学会接受别人的观点,不能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
C:在领听同学的想法时不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正确。
15.【答案】C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小船放入水中后,向船上加钩码,当钩码的质量为200克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只小船的载重量应该小于200克。
16.【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体积的船,体积越大的载重量越大。
17.【答案】对比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所以在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
18.【答案】生态系统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特点。
19.【答案】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0.【答案】氧气;氮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21.【答案】草图;小船的形状;小船大小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船的大小是决定船的载重量的重要指标;船的材料影响船的坚固程度;船的动力系统是影响船行驶的速度的主要原因;船舵是控制船行驶的方向的重要装置;船的外形对船受到的阻力大小影响较大。
22.【答案】浮力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3.【答案】水的阻力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潜艇是一种既能在水面下航行,也能在水面行驶的舰艇。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
24.【答案】稳定性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在实验中,我们设置两组进行对比,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题目说法正确。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候鸟为了寻找适合的环境而迁徙。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绿叶中的叶绿素在阳光的照耀下,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根输送来的水合成淀粉,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时,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结果不一致,也是一种实验现象,不能据此就说实验是失败的。所以在科学实验中,偶然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次实验中种子没有发芽,并不能算是实验失败。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浮的材料可以用来造船,沉的材料也能用来造船,如钢铁,故说法错误。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瓶子里养几只金鱼,没有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无法构成生态瓶。题目说法错误。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竹筏还有许多缺点,古人通过不断地改进,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船只。
33.【答案】(1)水
(2)水
(3)豆苗→果蝇→麻雀
(4)减少;增多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研究的是水对豆苗生长的影响。
(2)实验研究的是水对豆苗生长的影响。几天后,小明发现1号豆苗健康成长,2号豆苗干枯死亡,说明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3)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题干中的食物链是豆苗→果蝇→麻雀。
(4)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小明嫌麻雀太吵,将麻雀驱赶离开,那么果蝇失去天敌数量就会增长,那么豆苗作为果蝇的食物就会减少。
34.【答案】(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
(2)用手电筒照射蚯蚓
(3)蚯蚓都爬到了盒子较暗的一端
(4)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1)根据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假设。根据题干可知,实验假设可以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也可以是蚯蚓喜欢生活在明亮的环境里。
(2)实验名称是蚯蚓对光照的选择,所以应该用手电筒人为改变光照,这样一侧有光照,一侧没有光照,形成实验组和对比组。
(3)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我们看到蚯蚓都爬到了盒子较暗的一端。
(4)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当生物无法适应一些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所以实验结束后,蚯蚓一旦离开这样的土壤,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
35.【答案】(1)载重量
(2)分隔船舱
(3)稳定性;载重量
(4)船舵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在实验中,多次出现的钩码或垫圈等是用来衡量小船载重量的物体。同一块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2)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
(3)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载重量也更大,装载的货物也更多;竹筏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
(4)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
1 / 1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多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目标评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宇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相同的容器内,同时加入适量的水,其中一组放入冰箱中,另一组放在常温下。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光照 B.温度 C.水
【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唯一的变量是温度。
2.入秋后,由于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
A.筑巢
B.长出厚厚的羽毛
C.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比如入秋后,由于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3.在设计实验时,不能作为一组对比实验的是(  )。
A.干燥湿润 B.有光湿润 C.有空气无空气
【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有光湿润并非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不是对照,所以不是一组对照试验。
【分析】对照试验必须是相对的条件。
4.农田、苗圃里的植物,株与株之间,行与行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使植物获得(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农田、苗圃里的植物,株与株之间,行与行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使植物获得光照。
5.下列动物的过冬方式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  )
A.青娃 B.蛇 C.燕子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青蛙和蛇过冬的方式是冬眠,燕子过冬的方式是迁徙。
6.(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人类大量捕食青蛙带来的后果是(  )。
A.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B.粮食增产
C.害虫增多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青蛙是蚊子、苍蝇等害虫的天敌,大量捕食青蛙带来的后果是害虫增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民在种菜时,为了防止菜被虫蛙,应该尽可能多地喷酒农药
B.食物链通常以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
C.在自然界中,有的生物非常小,它们的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没有意义
【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A:农民在种菜时,为了防止菜被虫蛙,应该尽可能多地喷酒农药,错误;多喷洒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
B:食物链通常以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正确;
C:在自然界中,有的生物非常小,它们的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没有意义,错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个环节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失去平衡。
8.在我们制作的生态瓶里,(  )为里面的小鱼和田螺的生存提供了氧气.
A.小鱼和田螺的排泄物
B.生态瓶里的小石子和沙
C.金色藻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金色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为里面的小鱼和田螺的生存提供了氧气。
9.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当生物无法适应一些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这一现象的食物链是()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黄雀
C.树→螳螂→蝉→黄雀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食物链是树→螳螂一蝉一黄雀。
11.(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制作竹筏时,需要用到的材料不包括(  )。
A.竹子 B.绳子 C.塑料板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竹筏;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竹筏是在木筏之后产生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绳子,不需要塑料板。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
12.下列船只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蒸汽船一帆船一现代轮船
B.帆船一蒸汽船一现代轮船
C.帆船一现代轮船一蒸汽船
【答案】B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船的种类繁多,船按发明的时间顺序排列是帆船一蒸汽船一现代轮船。从船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船的体积、材料、动力、结构、速度等都在不断改进与变化。
13.(2023五下·澄江期末)如图所示,大型帆船依靠(  )驱动。
A.机械发动机 B.蒸汽机 C.风力
【答案】C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根据对帆船的认识,帆船是运用风力来进行前进的。选项C正确。
14.在整个造船项目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B.当你的想法与同学不同时,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C.在领听同学的想法时不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A: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正确;
B:当你的想法与同学不同时,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观点,错误;我们要学会接受别人的观点,不能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
C:在领听同学的想法时不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正确。
15.小兰将制作好的小船放入水中后,她想测试小船的载重量,于是向小船上加砝码,当所加砝码的总质量为200克时,小船刚好没入水中,则小船的载量()
A.大于200 B.等于200克 C.小于200 克
【答案】C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小船放入水中后,向船上加钩码,当钩码的质量为200克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只小船的载重量应该小于200克。
16.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体积的船,发现()
A.体积越大的载重量越大
B.体积越大的载重量越小
C.体积越小的载重量越大
【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体积的船,体积越大的载重量越大。
二、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里)
17.在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时,我们用   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
【答案】对比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所以在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
18.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   。
【答案】生态系统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特点。
19.绿豆的发芽需要   、   和适量的水分。
【答案】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0.(2022五下·阳城期末)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和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答案】氧气;氮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21.(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和   等。
【答案】草图;小船的形状;小船大小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船的大小是决定船的载重量的重要指标;船的材料影响船的坚固程度;船的动力系统是影响船行驶的速度的主要原因;船舵是控制船行驶的方向的重要装置;船的外形对船受到的阻力大小影响较大。
22.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   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答案】浮力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3.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   。
【答案】水的阻力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潜艇是一种既能在水面下航行,也能在水面行驶的舰艇。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
24.船在行驶过程中,   十分重要,不然船会侧翻,造成事故。
【答案】稳定性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
三、判断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签案讲在题后的括号里)
25.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玻璃皿里放3粒绿豆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在实验中,我们设置两组进行对比,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题目说法正确。
26.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候鸟为了寻找适合的环境而迁徙。(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候鸟为了寻找适合的环境而迁徙。
27.(2023五下·钦北期末)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叶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8.(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是它发芽后的生长需要阳光。(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绿叶中的叶绿素在阳光的照耀下,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根输送来的水合成淀粉,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29.某科学小组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结果与预测的不一致,这说明他们的实验失败。(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时,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结果不一致,也是一种实验现象,不能据此就说实验是失败的。所以在科学实验中,偶然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次实验中种子没有发芽,并不能算是实验失败。
30.(2022五下·成武期中)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不可以造船。(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浮的材料可以用来造船,沉的材料也能用来造船,如钢铁,故说法错误。
31.瓶子里养几只金鱼,就是一个简易的生态瓶。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瓶子里养几只金鱼,没有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无法构成生态瓶。题目说法错误。
32.(2023五下·沙河期中)竹筏还有许多缺点,古人通过不断地改进,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船只。(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竹筏还有许多缺点,古人通过不断地改进,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船只。
四、实验探究题。
33.小明同学准备在家对豆苗的生长进行探究。他准备了两盆数量相同的豆苗,盆里添加等量的泥土,两组都放在阳台上。1号组每天浇适盘的水,2号组不浇水。
(1)小明同学是在探究   对豆苗生长的影响。
(2)几天后,小明发现1号豆苗健康成长,2号豆苗干枯死亡,说明生物的生长需要   。
(3)又过了几天,小明同学观察到,豆苗上有被果蝇啃食的小洞,但他没看到果蝇,而是看到窗外不时有麻雀飞过,请根据小明的观察,写出对应的食物链:   。
(4)小明嫌麻雀太吵,将麻雀驱赶离开。请判断,再过几天豆苗会   ,果蝇会   .(选块“增多”或“减少”)
【答案】(1)水
(2)水
(3)豆苗→果蝇→麻雀
(4)减少;增多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研究的是水对豆苗生长的影响。
(2)实验研究的是水对豆苗生长的影响。几天后,小明发现1号豆苗健康成长,2号豆苗干枯死亡,说明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3)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题干中的食物链是豆苗→果蝇→麻雀。
(4)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小明嫌麻雀太吵,将麻雀驱赶离开,那么果蝇失去天敌数量就会增长,那么豆苗作为果蝇的食物就会减少。
34.某小组为了了解蚯蚓对光照的选择,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提示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
(1)实验假设:   
(2)实验材料:蚯蚓 10条、手电筒、鞋盒、纸板。
实验步骤:在鞋盒底部铺上湿巾,用纸板将鞋盒分成两部分(一端有窄小的通道)在鞋盒的一端剪出一个可以伸进手电筒的圆孔。在鞋盒的一侧放入 10条蚯蚓,盖上鞋盖(有圆孔的一璃盖在放有蚯蚓的一端)   。几分钟后,打开鞋盖盒,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到湿润的土壤中。蚯蚓一旦离开这样的土壤,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
A.所有动物都需要湿润的环境
B.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
C.动物能够改变环境
【答案】(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
(2)用手电筒照射蚯蚓
(3)蚯蚓都爬到了盒子较暗的一端
(4)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1)根据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假设。根据题干可知,实验假设可以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也可以是蚯蚓喜欢生活在明亮的环境里。
(2)实验名称是蚯蚓对光照的选择,所以应该用手电筒人为改变光照,这样一侧有光照,一侧没有光照,形成实验组和对比组。
(3)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我们看到蚯蚓都爬到了盒子较暗的一端。
(4)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当生物无法适应一些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所以实验结束后,蚯蚓一旦离开这样的土壤,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
35.研究认为,船经历了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四个时代。从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不断优化和完善。回忆本单元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多次出现的钩码或垫圈等是用来衡量小船   的物体。
(2)在铝箔船中放入弹珠时,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式装弹珠。
(3)与独木舟相比,竹筏的底部比较宽。所以   更好,   更大。
(4)我们制作的小船行驶时容易偏离方向,可以安装   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
【答案】(1)载重量
(2)分隔船舱
(3)稳定性;载重量
(4)船舵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在实验中,多次出现的钩码或垫圈等是用来衡量小船载重量的物体。同一块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2)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
(3)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载重量也更大,装载的货物也更多;竹筏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
(4)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