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一、认真填空。
1.(2024三下·巨鹿期中)取2个碟子,一个放入大豆种子,一个放入小石子。向2个碟子中加入同样多的自来水,保持豆子湿润。连续几天仔细观察,   在水中会吸收水分,逐渐胀大,随着时间推移,会发芽并长出根;   没有任何变化。(“豆子”或“石子”)
【答案】豆子;石子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大豆种子在有适量的水和空气的情况下会发芽;而石头本身就不是生物,没有生命,自然就不会发芽。
2.(2024三下·巨鹿期中)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阳光、   和营养物质。
【答案】水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2021三下·衡水期中)蚕是一种益虫,能吐丝结茧,   是高档纺织品的原料。
【答案】蚕丝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是一种益虫,能吐丝结茧,蚕丝具有优良的特性和很高的经济价值,蚕丝可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它的丝织品美观大方,华丽高贵,穿着有冬暖夏凉之感,而且对皮肤有保健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4.(2024三下·巨鹿期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   ;茎肉质充当“   ”;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里高温少雨的环境。
【答案】刺;水库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环境中,通过观察可知,仙人掌的根、茎、叶的特点是,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储存水分,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5.(2024三下·巨鹿期中)课下和同学一起准备好记录本、笔、望远镜、卷尺等工具。由教师带领去   寻找喜鹊的巢。找到后,记录发现地点、巢所在树的种类,估测巢离地面的高度。用   仔细观察喜鹊的巢。
【答案】野外;望远镜
【知识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喜鹊是受人喜爱的鸟,喜鹊用枯枝、杂草、树叶与棉絮等将巢筑在高大的树木上,寻找喜鹊的鸟巢时,由教师带领去野外寻找喜鹊的巢。找到后,记录发现地点,单所在树的种类。估测患离地面的高度。用望远镜仔细观客喜鹊的里,将观察的结果与大家分享。我们要保护动物,要爱护动物的巢穴,不能上树拆喜鹊巢或掏鸟蛋,很危险!
二、精挑细选。
6.(2024三下·巨鹿期中)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发出声音,非生物不能发出声音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7.(2024三下·巨鹿期中) 下面植物的茎,(  )的是草质茎。
A.松树 B.牵牛花 C.柳树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根据茎内木质发达的情况,可以将茎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的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木质茎的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杨柳、松树、柳树的茎属于木质茎,牵牛花的茎属于草质茎。故B选项正确。
8.(2024三下·巨鹿期中)根据皮肤特征给小猴子找亲戚,小猴子的亲戚可能是(  )。
A.狗 B.金鱼 C.蝴蝶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特征给小猴子找亲戚,小猴子的亲戚可能是狗,猴子和狗的皮肤上都有毛。
9.(2024三下·巨鹿期中)昆虫有(  )对翅。
A.2 B.3 C.1
【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胸部两对翅、三对足;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
10.(2024三下·巨鹿期中)莲的(  ),使它能够更好地适应水中的环境。
A.花瓣鲜艳 B.叶子碧绿 C.叶柄中有很多孔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水生植物
【解析】【分析】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水生植物的根不发达,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莲是水生植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莲的根状茎和叶柄都有气腔,这是为了适应水中的环境。
11.(2024三下·巨鹿期中)下面最适合住在寒冷地带的动物是(  )。
A.大象 B.长颈鹿 C.黑熊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长环境也各不相同。根据对生物的环境适应性认识,大象、长颈鹿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黑熊身体粗壮,进入冬季长出绒毛,为了适应冬天的气温,黑熊秋天会大量进食,以准备冬眠会吃大量食物将脂肪储存起来,黑熊适合住在寒冷地带。
12.(2024三下·巨鹿期中)蜜蜂使用身体上的(  )传播花粉。
A.触角 B.花粉筐 C.翅膀
【答案】B
【知识点】授粉;昆虫
【解析】【分析】蜜蜂的传粉结构是后脚膨大的附节与外侧的凹槽形成一个“花粉筐”,蜜蜂利用“花粉筐”采集和传播花粉。
13.(2024三下·巨鹿期中)右图中的燕子在(  )。
A.育雏 B.求偶 C.北迁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 燕子在繁殖地主要进行求偶、筑巢、孵化、育维等活动,停留时间一般持续在4至9月之间。燕子在迁徙过程中主要在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行,迁徙时间主要在3至4月和10至11月。燕子在越冬地主要进行生长活动,停留时间主要在12至2月之间。 图中是燕子在育雏。
14.(2024三下·巨鹿期中)观察右图可知,冬季雷鸟的羽毛颜色是(  )。
A.黑色 B.白色 C.彩色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动物保护方式的认识,雷鸟根据季节的变化,冬天换上白色为主的羽毛,是为了适应冬季雪天的颜色。
15.(2024三下·巨鹿期中) (  ),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
A.春天 B.秋天 C.夏天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的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返回北方,这就是迁徙。
三、法官判断。
16.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任何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开花、结果的过程。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的识记。
17.(2024三下·巨鹿期中)芳芳用纸叠了一只纸鹤,纸鹤不是生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是根据是否有生命来进行的,芳芳折叠的纸鹤没有生命,不是生物。
18.(2024三下·巨鹿期中)章鱼是无脊椎动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因此不属于脊椎动物 。 题目说法正确。
19.(2024三下·巨鹿期中)棉花为我们提供了水果。(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棉花为我们提供的是经济价值,能够让我们用来制作衣服等。
20.(2024三下·巨鹿期中)兔子生活在陆地上。(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兔子
【解析】【分析】根据对兔子的认识可知,兔子生活在地上,用肺呼吸,是哺乳动物。
21.(2024三下·巨鹿期中)针毛位于绒毛的下层,保温性强。(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冬季,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针毛长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
22.(2024三下·巨鹿期中)蝙蝠在黑夜中捕捉飞蛾时只需要耳朵的参与。(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由于探听超声波仪器的发明,科学家才发现并证实了蝙蝠是通过超声波定位在夜晚飞行的,原来蝙蝠在夜间飞行的时候从嘴、鼻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立刻做出判断,改变飞行方向。人类模仿蝙蝠探路的方式发明了雷达、声呐。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题目说法错误。
23.(2024三下·巨鹿期中)喜鹊通常将巢筑在低矮的树木上。(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喜鹊一般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杈或建筑物上,在巢内完成孵卵和育雏行为。
24.(2024三下·巨鹿期中)我们不能用手直接捕捉蜜蜂。(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不能用手直接捕捉蜜蜂,蜜蜂受到刺激后会用尾针扎人,对人造成伤害。
25.(2024三下·巨鹿期中)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物,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大生物圈,生物种类非常多,所以是千姿百态,生物之间互相有联系,也都是独立物种,所以是彼此独立,又是相互依存,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四、连一连。
26.(2024三下·巨鹿期中)蜻蜓 蚊子 苍蝇 蚕 蝗虫
益虫 害虫
【答案】益虫:蜻蜓 蚕 害虫:蚊子 苍蝇 蝗虫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根据昆虫对人类是否有益,我们将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蜻蜓、蚕属于益虫,蚊子、苍蝇。蝗虫属于害虫。
五、将下表补充完整。
27.(2024三下·巨鹿期中)燕子在繁殖地、迁徙途中、越冬地进行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填一填。
燕子进行的主要活动
繁殖地    
迁徙途中    
越冬地    
【答案】求偶、筑巢、孵化、育雏;白天找食物、夜晚飞行;生长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燕子在繁殖地主要进行求偶、筑巢、孵化、育维等活动,停留时间一般持续在4至9月之间。燕子在迁徙过程中主要在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行,迁徙时间主要在3至4月和10至11月。燕子在越冬地主要进行生长活动,停留时间主要在12至2月之间。
六、简答题。.
28.(2024三下·巨鹿期中) 我们身边的经济作物有哪些 请写出四种。
【答案】芝麻、棉花、大豆、花生。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蔬菜和水果可以食用,比如芝麻,花生,玉米,大豆等。花可以来观赏,薄荷、三七具有药用价值,植直物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29.(2024三下·巨鹿期中)喜鹊用哪些材料筑巢
【答案】喜鹊用枯枝、杂草、树叶与棉絮等筑巢。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
【解析】【分析】喜鹊筑巢时,树枝是其主要材料。这些树枝不仅包括松树、杨树和槐树的树枝,还有时会混合使用铁丝、钢丝等材料来增强巢的坚固度。这种混合使用材料的方式使得喜鹊的巢穴在面对凛冽的西北风时依然稳固。此外,喜鹊还会在巢内添加如棉花、羽毛和干草叶等柔软材料,以增加巢的舒适度。
30.(2024三下·巨鹿期中)羊绒衫和羊毛衫都是羊的毛织成的,它们的保暖程度一样吗 用手触摸绒毛毛衫与针毛
毛衫,写出你的感觉。
【答案】羊绒衫和羊毛衫的保暖程度不一样。绒毛毛衫摸上去更加柔软、细密,保暖性好;针毛毛衫用手摸会有扎手的感觉,不及绒毛毛衫柔软,保暖性比绒毛毛衫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绒毛衫摸上去更加柔软细密,针毛衫用手摸会有扎手的感觉,针毛毛衫不如绒毛毛衫更保暖。用放大镜观察绒毛与针毛的形态,针毛长而坚韧,绒毛柔软细密。动物的针毛具有保护作用,冬季,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
31.(2024三下·巨鹿期中)动物和植物有哪些共同点
【答案】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知识点】分辨植物与非植物;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七、实验题。
32.(2024三下·巨鹿期中)探究鱼如何感知危险。
(1)将两条鱼同时放入鱼缸中,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两条鱼的反应是    。
(2)取出一条鱼,用凡士林涂抹侧线处,再放回鱼缸。再次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没抹凡士林的鱼   ,涂抹凡士林的鱼   。
(3)分析: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器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   ,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
【答案】(1)立即游远
(2)立即游远;没有反应
(3)震动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将两条鱼同时放入鱼缸中,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鱼的反应是立即游远。取出其中一条鱼,用凡士林涂抹侧线处,再放回鱼缸,再次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鱼的活动现象是涂抹凡士林的鱼没有反应。鱼是通过侧线感知水体的震动的。
1 / 1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一、认真填空。
1.(2024三下·巨鹿期中)取2个碟子,一个放入大豆种子,一个放入小石子。向2个碟子中加入同样多的自来水,保持豆子湿润。连续几天仔细观察,   在水中会吸收水分,逐渐胀大,随着时间推移,会发芽并长出根;   没有任何变化。(“豆子”或“石子”)
2.(2024三下·巨鹿期中)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阳光、   和营养物质。
3.(2021三下·衡水期中)蚕是一种益虫,能吐丝结茧,   是高档纺织品的原料。
4.(2024三下·巨鹿期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   ;茎肉质充当“   ”;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里高温少雨的环境。
5.(2024三下·巨鹿期中)课下和同学一起准备好记录本、笔、望远镜、卷尺等工具。由教师带领去   寻找喜鹊的巢。找到后,记录发现地点、巢所在树的种类,估测巢离地面的高度。用   仔细观察喜鹊的巢。
二、精挑细选。
6.(2024三下·巨鹿期中)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发出声音,非生物不能发出声音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7.(2024三下·巨鹿期中) 下面植物的茎,(  )的是草质茎。
A.松树 B.牵牛花 C.柳树
8.(2024三下·巨鹿期中)根据皮肤特征给小猴子找亲戚,小猴子的亲戚可能是(  )。
A.狗 B.金鱼 C.蝴蝶
9.(2024三下·巨鹿期中)昆虫有(  )对翅。
A.2 B.3 C.1
10.(2024三下·巨鹿期中)莲的(  ),使它能够更好地适应水中的环境。
A.花瓣鲜艳 B.叶子碧绿 C.叶柄中有很多孔
11.(2024三下·巨鹿期中)下面最适合住在寒冷地带的动物是(  )。
A.大象 B.长颈鹿 C.黑熊
12.(2024三下·巨鹿期中)蜜蜂使用身体上的(  )传播花粉。
A.触角 B.花粉筐 C.翅膀
13.(2024三下·巨鹿期中)右图中的燕子在(  )。
A.育雏 B.求偶 C.北迁
14.(2024三下·巨鹿期中)观察右图可知,冬季雷鸟的羽毛颜色是(  )。
A.黑色 B.白色 C.彩色
15.(2024三下·巨鹿期中) (  ),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
A.春天 B.秋天 C.夏天
三、法官判断。
16.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  )
17.(2024三下·巨鹿期中)芳芳用纸叠了一只纸鹤,纸鹤不是生物。(  )
18.(2024三下·巨鹿期中)章鱼是无脊椎动物。(  )
19.(2024三下·巨鹿期中)棉花为我们提供了水果。(  )
20.(2024三下·巨鹿期中)兔子生活在陆地上。(  )
21.(2024三下·巨鹿期中)针毛位于绒毛的下层,保温性强。(  )
22.(2024三下·巨鹿期中)蝙蝠在黑夜中捕捉飞蛾时只需要耳朵的参与。(  )
23.(2024三下·巨鹿期中)喜鹊通常将巢筑在低矮的树木上。(  )
24.(2024三下·巨鹿期中)我们不能用手直接捕捉蜜蜂。(  )
25.(2024三下·巨鹿期中)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物,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  )
四、连一连。
26.(2024三下·巨鹿期中)蜻蜓 蚊子 苍蝇 蚕 蝗虫
益虫 害虫
五、将下表补充完整。
27.(2024三下·巨鹿期中)燕子在繁殖地、迁徙途中、越冬地进行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填一填。
燕子进行的主要活动
繁殖地    
迁徙途中    
越冬地    
六、简答题。.
28.(2024三下·巨鹿期中) 我们身边的经济作物有哪些 请写出四种。
29.(2024三下·巨鹿期中)喜鹊用哪些材料筑巢
30.(2024三下·巨鹿期中)羊绒衫和羊毛衫都是羊的毛织成的,它们的保暖程度一样吗 用手触摸绒毛毛衫与针毛
毛衫,写出你的感觉。
31.(2024三下·巨鹿期中)动物和植物有哪些共同点
七、实验题。
32.(2024三下·巨鹿期中)探究鱼如何感知危险。
(1)将两条鱼同时放入鱼缸中,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两条鱼的反应是    。
(2)取出一条鱼,用凡士林涂抹侧线处,再放回鱼缸。再次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没抹凡士林的鱼   ,涂抹凡士林的鱼   。
(3)分析: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器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   ,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豆子;石子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大豆种子在有适量的水和空气的情况下会发芽;而石头本身就不是生物,没有生命,自然就不会发芽。
2.【答案】水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答案】蚕丝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是一种益虫,能吐丝结茧,蚕丝具有优良的特性和很高的经济价值,蚕丝可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它的丝织品美观大方,华丽高贵,穿着有冬暖夏凉之感,而且对皮肤有保健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4.【答案】刺;水库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环境中,通过观察可知,仙人掌的根、茎、叶的特点是,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储存水分,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5.【答案】野外;望远镜
【知识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喜鹊是受人喜爱的鸟,喜鹊用枯枝、杂草、树叶与棉絮等将巢筑在高大的树木上,寻找喜鹊的鸟巢时,由教师带领去野外寻找喜鹊的巢。找到后,记录发现地点,单所在树的种类。估测患离地面的高度。用望远镜仔细观客喜鹊的里,将观察的结果与大家分享。我们要保护动物,要爱护动物的巢穴,不能上树拆喜鹊巢或掏鸟蛋,很危险!
6.【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7.【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根据茎内木质发达的情况,可以将茎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的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木质茎的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杨柳、松树、柳树的茎属于木质茎,牵牛花的茎属于草质茎。故B选项正确。
8.【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特征给小猴子找亲戚,小猴子的亲戚可能是狗,猴子和狗的皮肤上都有毛。
9.【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胸部两对翅、三对足;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
10.【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水生植物
【解析】【分析】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水生植物的根不发达,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莲是水生植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莲的根状茎和叶柄都有气腔,这是为了适应水中的环境。
11.【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长环境也各不相同。根据对生物的环境适应性认识,大象、长颈鹿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黑熊身体粗壮,进入冬季长出绒毛,为了适应冬天的气温,黑熊秋天会大量进食,以准备冬眠会吃大量食物将脂肪储存起来,黑熊适合住在寒冷地带。
12.【答案】B
【知识点】授粉;昆虫
【解析】【分析】蜜蜂的传粉结构是后脚膨大的附节与外侧的凹槽形成一个“花粉筐”,蜜蜂利用“花粉筐”采集和传播花粉。
13.【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 燕子在繁殖地主要进行求偶、筑巢、孵化、育维等活动,停留时间一般持续在4至9月之间。燕子在迁徙过程中主要在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行,迁徙时间主要在3至4月和10至11月。燕子在越冬地主要进行生长活动,停留时间主要在12至2月之间。 图中是燕子在育雏。
14.【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动物保护方式的认识,雷鸟根据季节的变化,冬天换上白色为主的羽毛,是为了适应冬季雪天的颜色。
15.【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的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返回北方,这就是迁徙。
1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任何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开花、结果的过程。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的识记。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是根据是否有生命来进行的,芳芳折叠的纸鹤没有生命,不是生物。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因此不属于脊椎动物 。 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棉花为我们提供的是经济价值,能够让我们用来制作衣服等。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兔子
【解析】【分析】根据对兔子的认识可知,兔子生活在地上,用肺呼吸,是哺乳动物。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冬季,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针毛长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由于探听超声波仪器的发明,科学家才发现并证实了蝙蝠是通过超声波定位在夜晚飞行的,原来蝙蝠在夜间飞行的时候从嘴、鼻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立刻做出判断,改变飞行方向。人类模仿蝙蝠探路的方式发明了雷达、声呐。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题目说法错误。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喜鹊一般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杈或建筑物上,在巢内完成孵卵和育雏行为。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不能用手直接捕捉蜜蜂,蜜蜂受到刺激后会用尾针扎人,对人造成伤害。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大生物圈,生物种类非常多,所以是千姿百态,生物之间互相有联系,也都是独立物种,所以是彼此独立,又是相互依存,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6.【答案】益虫:蜻蜓 蚕 害虫:蚊子 苍蝇 蝗虫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根据昆虫对人类是否有益,我们将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蜻蜓、蚕属于益虫,蚊子、苍蝇。蝗虫属于害虫。
27.【答案】求偶、筑巢、孵化、育雏;白天找食物、夜晚飞行;生长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燕子在繁殖地主要进行求偶、筑巢、孵化、育维等活动,停留时间一般持续在4至9月之间。燕子在迁徙过程中主要在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行,迁徙时间主要在3至4月和10至11月。燕子在越冬地主要进行生长活动,停留时间主要在12至2月之间。
28.【答案】芝麻、棉花、大豆、花生。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蔬菜和水果可以食用,比如芝麻,花生,玉米,大豆等。花可以来观赏,薄荷、三七具有药用价值,植直物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29.【答案】喜鹊用枯枝、杂草、树叶与棉絮等筑巢。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
【解析】【分析】喜鹊筑巢时,树枝是其主要材料。这些树枝不仅包括松树、杨树和槐树的树枝,还有时会混合使用铁丝、钢丝等材料来增强巢的坚固度。这种混合使用材料的方式使得喜鹊的巢穴在面对凛冽的西北风时依然稳固。此外,喜鹊还会在巢内添加如棉花、羽毛和干草叶等柔软材料,以增加巢的舒适度。
30.【答案】羊绒衫和羊毛衫的保暖程度不一样。绒毛毛衫摸上去更加柔软、细密,保暖性好;针毛毛衫用手摸会有扎手的感觉,不及绒毛毛衫柔软,保暖性比绒毛毛衫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绒毛衫摸上去更加柔软细密,针毛衫用手摸会有扎手的感觉,针毛毛衫不如绒毛毛衫更保暖。用放大镜观察绒毛与针毛的形态,针毛长而坚韧,绒毛柔软细密。动物的针毛具有保护作用,冬季,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
31.【答案】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知识点】分辨植物与非植物;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32.【答案】(1)立即游远
(2)立即游远;没有反应
(3)震动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将两条鱼同时放入鱼缸中,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鱼的反应是立即游远。取出其中一条鱼,用凡士林涂抹侧线处,再放回鱼缸,再次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鱼的活动现象是涂抹凡士林的鱼没有反应。鱼是通过侧线感知水体的震动的。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