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2张PPT)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导图巧记忆1.生命的起源与进化2.人类的起源与进化3.生物的分类3.生物的分类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个体矮小,茎弱小,没有输导组织,有假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种子外没有果皮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3.生物的分类原生动物: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腔肠动物:由两层细胞组成,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具有完整的消化道,有口有肛门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常包有贝壳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均分节,有外骨骼3.生物的分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被覆鳞片,用鳃呼吸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和皮肤呼吸爬行类:陆生,身体一般覆盖有鳞片或甲,陆地产卵鸟类: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被有羽毛,前肢变翼,卵生哺乳类:大多数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恒温动物3.生物的分类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考点全聚焦考点聚焦 考点解读 核心素养1.生物的 分类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并根据生 物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 (模仿) 1.培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2.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考点聚焦 考点解读 核心素养2.藻类、 苔藓和蕨 类植物 概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理解) 1.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能力。2.培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3.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3.种子植 物 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理解)4.无脊椎 动物 (1)概述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理解) (2)概述无脊椎动物各类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理解)续表考点聚焦 考点解读 核心素养5.脊椎动 物 (1)概述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 要特征;(理解) (2)概述脊椎动物各类群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理解) 1.培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2.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续表考点聚焦 考点解读 核心素养6.生命的 起源 描述生命起源的 过程。(了解)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看法,以及新的研究进展,培养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2.学习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3.通过模拟探究实验,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4.通过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续表考点聚焦 考点解读 核心素养7.生命的 进化 概述生物进化的 主要历程。(理 解) 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看法,以及新的研究进展,培养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续表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知识大集结考点梳理1.生命的起源(1)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不含______。(2)原始生命的摇篮——__________。(3)米勒的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环境,将无机小分子合成为____________。(4)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 有机大分子 原始生命 原始________ 生物。氧气原始海洋有机小分子单细胞2.生物进化——指生物在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遗体遗物遗迹(2)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生存竞争多样性适应性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现代类人猿包括________、______、 黑猩猩、大猩猩。(2)类人猿与人类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__________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3)人类进化分为南方古猿 ______ 直立人 智人等阶段。(4)现代人可划分为4个人种:____________、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____________。(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______到______,从______到______,从______到______。长臂猿猩猩直立行走能人蒙古利亚人澳大利亚人低等高等简单复杂水生陆生4.生物的分类: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间的______及______关系。亲缘进化(1)分类依据:生物__________的程度和__________的远近。被子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 往往是分类的重要依据。性状差异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2)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门、____、目、科、属、____,____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种类越____,生物间的相同特征越____,亲缘关系也就越____。界纲种种少多近5.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1)原生动物是结构较简单的一类原生生物,整个身体由______细胞构成,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2)藻类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能进行__________,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一个光合作用6.植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类群 六大器官 输导组织 生活环境孢子 植物 苔藓植物 植株①______,一般 具有②________ ③____ 阴湿的陆地蕨类植物 有④____________的 分化 ⑤____ ⑥_____________种子 植物 裸子植物 ⑦________________ ⑧____ ⑨______被子 植物 有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 有 分布广泛矮小茎和叶无根、茎、叶有阴湿的陆地根、茎、叶、种子有陆地______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______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我国被称为“______植物故乡”。苔藓被子裸子7.动物的主要类群(1)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没有________的动物。无脊椎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腔肠动物 身体呈①______对称,由②______细胞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③________扁形动物 ④______扁平,身体⑤______对称,有口________线虫动物 身体呈细长的圆柱形,具有完整的⑦________,有口⑧________脊椎骨辐射两层无肛门背腹两侧无肛门消化道有肛门无脊椎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3部分,体表有⑨________,常包有⑩______环节动物 身体呈 ________,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 ______节肢动物 身体和附肢均 ______,体表有 ________,完全适应陆地生活外套膜贝壳蠕虫状体节分节外骨骼续表(2)脊椎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类群 适应环境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生殖方式鱼类 ①______ 身体呈②_______、两侧有③______、 被覆④______ ⑤____ 卵生水中流线型侧线鳞片鳃类群 适应环境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生殖方式两栖类 幼体: ⑥______ 成体: ⑦__________ 皮肤:⑧______ 幼体:⑨____ 成体:⑩____ ____________ 卵生续表水中潮湿陆地裸露鳃肺,皮肤辅助呼吸类群 适应环境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生殖方式爬行类 ______ 一般覆盖有 _____ _____ ____ 卵生鸟类 适于 ______ 飞翔 身体大多呈 _____ ___、被覆 ______ 肺 卵生哺乳类 __________ 一般有 ______ 肺 _____________陆地鳞片或甲肺空中流线型羽毛各种环境体毛胎生、哺乳续表识图分析1.右图是四种孢子植物的分类图解,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植物分别是________植物、______植物、______植物和______植物。单细胞藻类苔藓蕨类2.请根据下图五种动物回答:(1)A属于______动物,图中与它同为一大类的有_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_______动物。软体D无脊椎(2)上述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填字母)。(3)动物有各自适于生活环境的呼吸器官,如:B用____呼吸,C用____________呼吸, 用____呼吸。(4)在生物分类上,图中五种动物所属的共同分类单位是____。B肺皮肤辅助肺鳃界3.下图分别是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与图二中的两种生物相比较,细胞中具有染色体的是图____中的生物。二(2)图一所示的A是______,可以使该生物在水中游动。在环境条件恶劣时,图一生物能形成______,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度过不良环境。(3)图二所示生物的菌体是由______构成的。 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4)图一生物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图二生物用______来繁殖后代。鞭毛芽孢菌丝营养菌丝直立菌丝分裂生殖孢子图一图二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真题深解读考点1 (2023·北京)《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正式发布,共收录物种135 061种,其中动物就有13 861属, 种。与2022版比较,新增10 027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同属比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更高C.该名录可以反映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D.物种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改善有关思路点拨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故同属比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更低,A正确,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决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故该名录可以反映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C正确。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故此,物种数量的增加,说明有适合生物的栖息环境。因此物种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改善有关,D正确。【答案】B考点2 (2023·菏泽)下图是植物类群的思维导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分别表示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C.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D.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现象思路点拨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能否产生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不是所有植物都具有的,而是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D错误。【答案】D考点3 (2023·通辽)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CA.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B.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血吸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D.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思路点拨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血吸虫寄生在宿主静脉中,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C符合题意。考点4 (2023·无锡)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近年来在长江流域频频现身,体现了长江“十年禁渔”的积极生态效应。长江江豚每胎只产1只崽,由雌豚授乳。下列有关长江江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鳍游泳,用鳃呼吸B.属于恒温动物C.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D.身体呈流线型以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思路点拨 长江江豚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用鳍游泳,但用肺呼吸,A错误、C正确。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长江江豚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B正确。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小。长江江豚的身体呈流线型,以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D正确。【答案】A考点5 (2023·通辽)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米勒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可形成生命思路点拨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没有氧气,B正确。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闭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C正确。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D错误。【答案】D考点6 (2021·新疆)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 )DA.简单到复杂 B.低等到高等 C.水生到陆生 D.由小到大思路点拨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符合题意。考点7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C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思路点拨 在距今3 000万年 万年前,树栖生活着许多森林古猿。后来,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的最早祖先;仍然在森林中树栖生活的一些古猿,则进化成为现代类人猿的祖先。考点8 (2021·宜昌)下列对四种动物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的概述正确的是( )A.水母—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有肛门B.血吸虫—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蚯蚓—线形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D.龙虾—软体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思路点拨 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错误。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正确。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有体腔,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C错误。龙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D错误。【答案】B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备考勤演练题库训练1.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BA.原始森林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原始陆地2.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DA.甲烷、氨、二氧化硫 B.甲烷、氨、氢气、氧气C.二氧化硫、氨、氢气、氧气 D.甲烷、氨、氢气、水蒸气3.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者是( )CA.米勒 B.巴斯德 C.达尔文 D.孟德尔4.人与猿的本质区别是( )DA.直立行走 B.大脑发达C.形成了语言 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5.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CA.黑猩猩 B.大猩猩 C.猕猴 D.长臂猿6.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类型最多的是( )AA.门 B.纲 C.科 D.种7.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DA.种 B.科 C.纲 D.门8.我们经常食用的鱿鱼、章鱼及田螺属于( )B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扁形动物9.(2023·无锡)某同学尝试填写鸟类部分特征关系图(如图),下列对应填写错误的是( )AA.④体温不恒定B.③有气囊,辅助肺呼吸C.①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D.②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10.(2021·云南)下列动物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DA.涡虫 B.蜗牛 C.螃蟹 D.野兔11.(2021·贵港)已故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培育出不少高产的水稻品种,为粮食的持续稳定增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生物分类上,水稻属于( )B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12.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几种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蚯蚓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B.蜗牛体表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D.青蛙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属于两栖动物能力提升1.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BA.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B.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 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2.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D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B.雷鸟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C.同一种鸟可形成不同的喙形D.克隆羊的培育过程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 )B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B.人工选择的结果促进生物进化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D.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4.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四个阶段,即( )AA.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B.直立人 南方古猿 能人 智人C.南方古猿 直立人 能人 智人D.南方古猿 直立人 智人 能人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红石公园月波湖中生物种类时,发现了一种生物并将其归类于藻类,他们的理由最可能是( )DA.具有假根 B.生活在水中C.具有叶绿体 D.没有根、茎、叶分化6.下列关于原生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BA.原生生物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生物,少数是多细胞生物B.原生生物对人都是有益的C.自然界中的原生生物大约有11万种D.原生生物能使人患痢疾7.下列关于生物个体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A.卷柏的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B.苏铁的果皮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能诱使动物传播种子C.草履虫主要通过胞肛把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D.血吸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8.(2021·资阳)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A.河蚌的贝壳—游泳 B.蝗虫的气管—呼吸C.蜥蜴的鳞片—保护 D.蚯蚓体表的刚毛—运动9.(2021·海南)下列动物中,与其他动物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A.海葵 B.海马 C.鲸鱼 D.海豹10.右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三者的交叉部分 表示( )DA.用鳃呼吸 B.卵生C.体温恒定 D.体内有脊柱11.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B.哺乳动物大多数体表被毛,胎生、哺乳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1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下列关于诗中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CA.鹰有发达的翼,飞行能力较强B.鹰的体温恒定,能适应多变的环境C.鳍摆动为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D.鱼依靠鳃进行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拓展延伸1.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科学家实验证实的是下列哪个阶段?( )A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D.从原始生命发展为单细胞生物2.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如图),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CA.甲、乙、丙 B.乙、甲、丙C.丙、甲、乙 D.乙、丙、甲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蝉体表的外骨骼可保护和支持身体,并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D.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4.下列例子中,无法说明人与动物具有亲缘关系的是( )BA.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适用于人类B.人类有语言中枢C.人和鸟类的心脏都有四个腔D.黑猩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行为和表情5.在从古人类进化到现代人类的过程中,从结构特征上看,变化最显著的是( )BA.上下肢分工的程度 B.脑容量的变化C.感官集中于前部 D.身高增长的程度6.(2021·云南)下列植物类群都具有输导组织的一组是( )D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7.下列植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名称 特征A 苏铁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B 玉米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 墙藓 有根、茎、叶的分化D 桫椤 有输导组织,孢子繁殖D8.(2021·苏州)右图为某种菊石的复原图。菊石是已经灭绝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之一,因其表面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菊石有外套膜和壳体等结构。据此推测,菊石属于( )AA.软体动物 B.鱼类 C.腔肠动物 D.甲壳动物9.(2023·无锡)根据下列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相传,自泰伯奔吴,教民蚕桑,无锡的桑蚕业至今有三千多年了。《无锡金匮县志》中记载:“丝旧惟开化乡有之,自同治初经乱田荒,人多植桑饲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廷及于各乡。”由此,种桑养蚕逐渐在无锡各乡普及蔓延,桑、蚕、茧、丝形成一条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无锡也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丝码头”。材料二:家蚕一般每 蜕皮一次。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的状态称为“眠”。经过4眠后,体内绢丝腺发育成熟,停止取食,吐丝结茧,在茧内化蛹。蛹经过10余天羽化成蚕蛾。雌、雄蚕蛾均不取食,即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蛾死去,雌蛾产卵后死去。(1)用蚕种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控制在 ,孵化时间需左右。采摘______饲养,每天清理饲养纸盒。桑叶(2)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______、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发育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幼虫完全变态发育(3)饲养过程中,每天观察记录家蚕的形态变化及表现。最初看到饲养纸盒中死亡的蚕蛾的性别最可能是____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雄蛾交配后死去,雌蛾产卵后死去,雄蛾死亡的时间早于雌蛾10.右图为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A代表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原始生命爬行动物裸子植物(2)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__________,最适于陆地生活的优势植物类群是___________。节肢动物被子植物(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______关系。亲缘11.右图是几种动物与呼吸有关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甲、乙都靠____在水中呼吸;当水经过 时,溶解在水中的氧就会进入 中密布着的__________。鳃毛细血管(2)图中丙、丁都能用肺在陆上呼吸。其中,丙的肺结构简单,气体交换能力弱,还需要用_____________辅助呼吸。丁图的肺周围分布着许多[____],能保证它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湿润的皮肤13气体交换效率气通过,从而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_____。(3)戊图代表无脊椎动物中唯一适应陆地生活的种类,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气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