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
1.(2024五下·巨鹿期中)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   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   ;有的汇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   。
【答案】雾;地下水;海洋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根据对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2.(2024五下·巨鹿期中)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会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    。
【答案】沙洲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沙洲指河流中的沙滩,江心洲以及湖滨、海滨附近形成的沙滩的总称。是水流和波浪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
3.(2024五下·巨鹿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由“   ”到“   ”的历史性转变。
【答案】沙进人退;绿进沙退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近十年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从漫天飞舞的黄沙到一望无际的绿荫,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到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推进,中国正成为全球荒漠生态治理新标杆。
4.(2024五下·巨鹿期中)地球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有些植物生活在陆地.上,有些植物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知的植物大约有   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人们常常要给植物进行   。
【答案】30;分类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大约有30万种。植物广泛分布在生物圈的角角落落。地球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有些植物生活在陆地上,有些植物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知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千姿百态的植物使自然界多姿多彩、生机勃勃。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人们常常要给植物进行分类。
二、精挑细选。
5.(2024五下·巨鹿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冰棍上冒“白烟"
B.葡萄变成葡萄干
C.初春,湖面的冰变薄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A.冰棍上冒“白烟”,白烟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B.葡萄变成葡萄干属于水的蒸发;
C.初春,湖面的冰变薄,属于冰融化了。
6.(2023五下·邢台月考)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B.从杯壁渗出来的
C.冰化成水后从杯中溢出来的
【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的外壁上,常会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杯外的水蒸气在杯壁上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7.(2024五下·巨鹿期中)以下人类活动中,(  )是有利于保护地表的行为。
A.土地过度耕种 B.修筑梯田 C.挖土烧砖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 保护地表的主要方式有:植树造林,减少土壤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减少农药和无机化肥的使用量,以及工业废料的直接排放污染,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面积,从而增加土壤的肥力,要尽量减少非农业的土地使用面积,退耕还林,禁止无限制的畜牧,修筑梯田。
8.(2024五下·巨鹿期中) 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 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  )。
A.露 B.霜 C.雾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秋季的早晨,我们经常会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有一些小水珠,人们称它为露,当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露;当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结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霜;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
9.(2024五下·巨鹿期中)下列天气现象中,(  )不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A.雾 B.云 C.风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云、雾、露、雨、雪等,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它们都是水蒸气的凝结物。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流动。
10.(2024五下·巨鹿期中)冰雹与(  )的形成原因相同。
A.雨 B.云 C.雪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冰雹又叫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的形成过程和雨相似。夏天,大量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中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时,就会变成小冰珠,当空气无法托住小冰球时,它便会从高空落下。故C正确,AB均错误,排除。
11.(2024五下·巨鹿期中)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蒸发着,但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却没有枯竭。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太空来的陨石为地球补充了水
B.蒸发的水又以雨、雪等形式回到了地球上
C.水是可再生资源,地球自身能产生水
【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环使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所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物都重要。水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降水、蒸发和径流,所以蒸发的水又以雨、雪等形式回到了地球上,B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观点错误,太空来的的陨石不能为地球补充水;C选项观点错误,水是可再生资源,地球自身不能产生水。
12.(2024五下·巨鹿期中)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与(  )有关。
A.风的力量 B.板块运动 C.雨水冲刷
【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积形成,其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受流水侵蚀形成。
13.(2024五下·巨鹿期中)沙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侵蚀 B.流水的冲刷和搬运 C.火山喷发地壳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会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沙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的冲刷和搬运。水流带走了大量泥沙并堆积在中下游,沙洲是水中的沙石沉降下来形成的。
14.(2022五下·昌黎期末)下列植物不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  )。
A.雪松 B.狗尾草 C.凤仙花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植物的分类,雪松属于木本植物,狗尾草、凤仙花属于草本植物。
三、法官判断。
15.(2024五下·巨鹿期中)水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的速度就越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水表面积越高蒸发越快,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水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越大,水分子越容易脱离液体而扩散到空中,蒸发越快。
16.(2024五下·巨鹿期中)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要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才能观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应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的,显微镜的底座是镜座。
17.(2024五下·巨鹿期中)仙人掌属于草本植物,黄瓜属于木本植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仙人掌、黄瓜的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它们属于草本植物。
18.(2024五下·巨鹿期中)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增强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大量喷洒农药,会污染土壤,向土壤中施入大量的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19.(2024五下·巨鹿期中)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强降雨等,它们通常多发于夏季。
20.(2022五上·新荣期末)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形成云层的小水滴越来越多,超过上升的气流能承托的重量时,才会产生降水,因此这句话错误。
21.(2024五下·巨鹿期中)太阳出来后 ,雾就消失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太阳出来后,温度升高,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雾就消失了,该说法正确。
22.(2024五下·巨鹿期中)人工降雨可以帮助我们灭火,也可以减少旱灾。(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下雨是水循环的一部分,人工降雨就是用飞机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使云层中的小水滴增多、变大。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下雨。人工降雨可以帮助我们灭火,也可以减少旱灾。
23.(2024五下·巨鹿期中)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要吸热,水蒸气凝结变成水要放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吸热。水蒸气在凝结成小水珠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4.(2024五下·巨鹿期中)时间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形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放热,水沸腾则由液态变为气态吸热,温度的变化引起水的状态的变化。
四、连线
25.(2024五下·巨鹿期中)在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探究中,下面的材料或操作分别模拟自然界的什么事物或现象,用线连起来。
托盘中的景观 下雨
用水瓶喷水 被雨水带走的土壤和岩石
泥浆流淌到水槽儿里 山坡上的沟壑
景观.上形成的小沟儿 裸露土壤的山坡
【答案】托盘中的景观——裸露土壤的山坡
用水瓶喷水——下雨
泥浆流淌到水槽儿里——被雨水带走的土壤和岩石
景观上形成的小沟儿——山坡上的沟壑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研究中,托盘中的景观模拟裸露土壤模拟用水瓶喷水下雨,泥浆流淌到水槽儿里模拟被雨水带走的土壤和岩石,景观上形成的小沟儿模拟山坡上的沟壑。
26.(2024五下·巨鹿期中)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答案】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一般的显微镜有对着眼睛的目镜、对着标本的物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的反光镜、调节焦距,看清标本的调焦螺旋、放置标本的载物台、镜座、镜臂等部分组成。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微小生物的时候用到的仪器,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图中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从上到下依次是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五、简答题。
27.(2024五下·巨鹿期中)请你用两种方法证明水会变成水蒸气。
【答案】①在锅里倒少量的水,加热后水会消失。②用水洗过的衣服,晾晒之后会变干。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常温条件下液态的水也会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例如,将一杯水放到通风、阳光能够照到的地方,一两天后,杯中的水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就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再如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水,水沸腾后,蒸发皿中的水很快消失。也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28.(2023五下·扶沟期末)破坏地表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答案】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包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所以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包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所以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9.(2024五下·巨鹿期中)生物的细胞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 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
【答案】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六、实验题。
30.(2024五下·巨鹿期中)下图是探究雨形成的实验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酒精灯、烧杯、金属加热容器、金属桶、塑料罩、水、铁架台等。
(1)实验方法及现象。
①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   。
②往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再将冰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铁架台上。
③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可以观察到:随着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被加热,望料罩上开始出现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了下来。
(2)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的是   ,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   ,盛冰的金属桶模拟的是   。
(3)结合实验推想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1)冰
(2)太阳;地表水;冷空气
(3)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便形成雨。
【知识点】天气现象;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江河湖泊中的水受太阳的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凝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降落的是雨。
(1)研究雨的形成的实验方法及现象:①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②往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再将冰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铁架台上。③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可以观察到:随着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被加热,望料罩上开始出现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了下来。
(2)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太阳,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江河湖泊中的水,盛冰的金属桶模拟高空冷的环境。
(3)通过实验现象推想:江河湖泊中的水受太阳的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凝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降落的是雨。
1 / 1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
1.(2024五下·巨鹿期中)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   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   ;有的汇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   。
2.(2024五下·巨鹿期中)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会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    。
3.(2024五下·巨鹿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由“   ”到“   ”的历史性转变。
4.(2024五下·巨鹿期中)地球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有些植物生活在陆地.上,有些植物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知的植物大约有   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人们常常要给植物进行   。
二、精挑细选。
5.(2024五下·巨鹿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冰棍上冒“白烟"
B.葡萄变成葡萄干
C.初春,湖面的冰变薄
6.(2023五下·邢台月考)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B.从杯壁渗出来的
C.冰化成水后从杯中溢出来的
7.(2024五下·巨鹿期中)以下人类活动中,(  )是有利于保护地表的行为。
A.土地过度耕种 B.修筑梯田 C.挖土烧砖
8.(2024五下·巨鹿期中) 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 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  )。
A.露 B.霜 C.雾
9.(2024五下·巨鹿期中)下列天气现象中,(  )不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A.雾 B.云 C.风
10.(2024五下·巨鹿期中)冰雹与(  )的形成原因相同。
A.雨 B.云 C.雪
11.(2024五下·巨鹿期中)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蒸发着,但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却没有枯竭。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太空来的陨石为地球补充了水
B.蒸发的水又以雨、雪等形式回到了地球上
C.水是可再生资源,地球自身能产生水
12.(2024五下·巨鹿期中)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与(  )有关。
A.风的力量 B.板块运动 C.雨水冲刷
13.(2024五下·巨鹿期中)沙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侵蚀 B.流水的冲刷和搬运 C.火山喷发地壳运动
14.(2022五下·昌黎期末)下列植物不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  )。
A.雪松 B.狗尾草 C.凤仙花
三、法官判断。
15.(2024五下·巨鹿期中)水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的速度就越快。(  )
16.(2024五下·巨鹿期中)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要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才能观察。(  )
17.(2024五下·巨鹿期中)仙人掌属于草本植物,黄瓜属于木本植物。(  )
18.(2024五下·巨鹿期中)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增强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19.(2024五下·巨鹿期中)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
20.(2022五上·新荣期末)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21.(2024五下·巨鹿期中)太阳出来后 ,雾就消失了。(  )
22.(2024五下·巨鹿期中)人工降雨可以帮助我们灭火,也可以减少旱灾。(  )
23.(2024五下·巨鹿期中)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要吸热,水蒸气凝结变成水要放热。(  )
24.(2024五下·巨鹿期中)时间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  )
四、连线
25.(2024五下·巨鹿期中)在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探究中,下面的材料或操作分别模拟自然界的什么事物或现象,用线连起来。
托盘中的景观 下雨
用水瓶喷水 被雨水带走的土壤和岩石
泥浆流淌到水槽儿里 山坡上的沟壑
景观.上形成的小沟儿 裸露土壤的山坡
26.(2024五下·巨鹿期中)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五、简答题。
27.(2024五下·巨鹿期中)请你用两种方法证明水会变成水蒸气。
28.(2023五下·扶沟期末)破坏地表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29.(2024五下·巨鹿期中)生物的细胞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 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
六、实验题。
30.(2024五下·巨鹿期中)下图是探究雨形成的实验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酒精灯、烧杯、金属加热容器、金属桶、塑料罩、水、铁架台等。
(1)实验方法及现象。
①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   。
②往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再将冰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铁架台上。
③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可以观察到:随着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被加热,望料罩上开始出现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了下来。
(2)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的是   ,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   ,盛冰的金属桶模拟的是   。
(3)结合实验推想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雾;地下水;海洋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根据对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2.【答案】沙洲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沙洲指河流中的沙滩,江心洲以及湖滨、海滨附近形成的沙滩的总称。是水流和波浪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
3.【答案】沙进人退;绿进沙退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近十年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从漫天飞舞的黄沙到一望无际的绿荫,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到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推进,中国正成为全球荒漠生态治理新标杆。
4.【答案】30;分类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大约有30万种。植物广泛分布在生物圈的角角落落。地球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有些植物生活在陆地上,有些植物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知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千姿百态的植物使自然界多姿多彩、生机勃勃。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人们常常要给植物进行分类。
5.【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A.冰棍上冒“白烟”,白烟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B.葡萄变成葡萄干属于水的蒸发;
C.初春,湖面的冰变薄,属于冰融化了。
6.【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的外壁上,常会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杯外的水蒸气在杯壁上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7.【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 保护地表的主要方式有:植树造林,减少土壤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减少农药和无机化肥的使用量,以及工业废料的直接排放污染,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面积,从而增加土壤的肥力,要尽量减少非农业的土地使用面积,退耕还林,禁止无限制的畜牧,修筑梯田。
8.【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秋季的早晨,我们经常会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有一些小水珠,人们称它为露,当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露;当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结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霜;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
9.【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云、雾、露、雨、雪等,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它们都是水蒸气的凝结物。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流动。
10.【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冰雹又叫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的形成过程和雨相似。夏天,大量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中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时,就会变成小冰珠,当空气无法托住小冰球时,它便会从高空落下。故C正确,AB均错误,排除。
11.【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环使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所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物都重要。水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降水、蒸发和径流,所以蒸发的水又以雨、雪等形式回到了地球上,B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观点错误,太空来的的陨石不能为地球补充水;C选项观点错误,水是可再生资源,地球自身不能产生水。
12.【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积形成,其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受流水侵蚀形成。
13.【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会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沙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的冲刷和搬运。水流带走了大量泥沙并堆积在中下游,沙洲是水中的沙石沉降下来形成的。
14.【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植物的分类,雪松属于木本植物,狗尾草、凤仙花属于草本植物。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水表面积越高蒸发越快,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水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越大,水分子越容易脱离液体而扩散到空中,蒸发越快。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应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的,显微镜的底座是镜座。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仙人掌、黄瓜的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它们属于草本植物。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大量喷洒农药,会污染土壤,向土壤中施入大量的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强降雨等,它们通常多发于夏季。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形成云层的小水滴越来越多,超过上升的气流能承托的重量时,才会产生降水,因此这句话错误。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太阳出来后,温度升高,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雾就消失了,该说法正确。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下雨是水循环的一部分,人工降雨就是用飞机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使云层中的小水滴增多、变大。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下雨。人工降雨可以帮助我们灭火,也可以减少旱灾。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吸热。水蒸气在凝结成小水珠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形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放热,水沸腾则由液态变为气态吸热,温度的变化引起水的状态的变化。
25.【答案】托盘中的景观——裸露土壤的山坡
用水瓶喷水——下雨
泥浆流淌到水槽儿里——被雨水带走的土壤和岩石
景观上形成的小沟儿——山坡上的沟壑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研究中,托盘中的景观模拟裸露土壤模拟用水瓶喷水下雨,泥浆流淌到水槽儿里模拟被雨水带走的土壤和岩石,景观上形成的小沟儿模拟山坡上的沟壑。
26.【答案】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一般的显微镜有对着眼睛的目镜、对着标本的物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的反光镜、调节焦距,看清标本的调焦螺旋、放置标本的载物台、镜座、镜臂等部分组成。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微小生物的时候用到的仪器,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图中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从上到下依次是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27.【答案】①在锅里倒少量的水,加热后水会消失。②用水洗过的衣服,晾晒之后会变干。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常温条件下液态的水也会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例如,将一杯水放到通风、阳光能够照到的地方,一两天后,杯中的水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就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再如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水,水沸腾后,蒸发皿中的水很快消失。也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28.【答案】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包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所以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包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所以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9.【答案】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30.【答案】(1)冰
(2)太阳;地表水;冷空气
(3)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便形成雨。
【知识点】天气现象;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江河湖泊中的水受太阳的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凝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降落的是雨。
(1)研究雨的形成的实验方法及现象:①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②往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再将冰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铁架台上。③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可以观察到:随着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被加热,望料罩上开始出现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了下来。
(2)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太阳,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江河湖泊中的水,盛冰的金属桶模拟高空冷的环境。
(3)通过实验现象推想:江河湖泊中的水受太阳的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凝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降落的是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