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我们到电影院观影时会发现,里面的白色幕布比我们的黑板还要粗糙,其目的是为了增加( ),才能满足所有观众的观影需求。
A.光的镜面反射 B.光的漫反射 C.影子的清晰度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影子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3.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下列选项中用到平面镜反射的是( )。
A.潜望镜 B.望远镜 C.太阳镜
5.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 )。
A.看不见 B.眼睛是赢了就能看见 C.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6.我国古代科学家( )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7.照明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下面排序正确的是( )。
A.油灯→荧光灯→白炽灯→LED灯
B.油灯→白炽灯→LED灯→荧光灯
C.油灯→白炽灯→荧光灯→LED灯
8.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点燃的蜡烛 B.发光鱼 C.十五的月亮
9.在“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中,猴子们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天上的月亮掉进水里了,它们就设法把月亮捞上来。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
10.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亮发出的光直接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见了月亮
B.点燃的蜡烛是一种光源
C.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1.当发生日环食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许多( )的光斑。
A.圆形 B.环形 C.树叶形
12.在生活中,我们曾经观察过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产生反射的现象。经过验证,我们能够发现: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皮影戏 B.雨后出现彩虹 C.湖面上出现倒影
二、填空题
13.一束白光投射到红色纸屏上,我们看到的是 。
14.一般来说,光源可以分为 光源和 光源两大类。
15.太阳光是由 的光组成的。太阳光通过 后会被 。
16.光是一种 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
17.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 ,从而改变光的 。
18.自己能够 并且 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
三、判断题
19.我们平时能看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只反射或透射了某些颜色的光。( )
20.激光笔会对人的眼睛和皮肤产生危害。( )
21.自己会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
22.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漫反射。( )
2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进行中的光被阻挡时,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
24.彩虹是空气中的小水珠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的。( )
四、连线题
25.将光源正确分类。
太阳 激光
台灯 自然光源 极光
萤火虫 人造光源 蜡烛
霓虹灯 闪电
五、简答题
26.请分别列举三个常见的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7.你知道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
28.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看见物体的?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29.有人说农历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因此月亮也是光源。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光的发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会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反射光线方向一致;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我们到电影院观影时会发现,里面的白色幕布比我们的黑板还要粗糙,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光的漫反射,才能满足所有观众的观影需求。
2.C
【详解】A.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这就是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B.通过作图可以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C.雨过天晴,天空中很多小水珠也能把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这样就形成了彩虹。属于色散。不是光沿直线传播。
故选C。
3.C
【详解】A、阳光虽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但是碰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可以利用光线的这种特性使阳光的传播路径改变,A错误;
B、光在空气中、水中、透明玻璃中都可以沿直线传播,B错误;
C、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说法正确。
4.A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A、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工作的,反射用的是平面镜,故A正确;
B、望远镜利用的是凸透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作用,故B错误;
C、太阳镜是透镜,不是平面镜,故C错误。
5.A
【详解】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面前的桌上放着一个红苹果,一开始看不见,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光能够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所以我们无法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
6.C
【详解】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墨子在几千年发现了“小孔成像”的现象,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7.C
【详解】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从篝火到(蜡烛)油灯再到白炽灯、白炽灯又到荧光灯再到现在的LED灯,可以说一部照明的历史正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
8.C
【详解】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发光鱼、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都能发光,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我们看到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光。故C符合题意。
9.B
【详解】A、“猴子捞月”的故事说的是猴子看见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水中出现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说法正确。
B、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不是光沿直线传播,B的说法错误。
C、“猴子捞月”的故事说的是猴子看见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水中出现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C说法正确。
10.A
【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详解】A、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月球不是光源,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直接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见了月亮,选项观点错误;
B、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点燃的蜡烛是一种光源,选项观点正确;
C、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选项观点正确。
11.A
【详解】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就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太阳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太阳的实像,是圆形的。故A正确。
12.C
【详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皮影戏属于光的直射;彩虹的形成运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
13.红色
【详解】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把白光射到红色的纸屏上,由于红纸只能反射红光,所以红纸把红光反射回来,把其他的色光都吸收了,故只能看到红色。
14. 自然 人造
【详解】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蜡烛、电灯等属于人造光源。
15. 多种颜色 三棱镜 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详解】当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所以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16.能量
【详解】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光、电、风、热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之间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
17. 直线 反射 传播方向
【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8. 发光 正在
【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自己能够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这是光源的定义。
19.√
【详解】可见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我们平时能看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只反射或透射了某些颜色的光。例如,我们平时看到的蓝色物体,是因为蓝色物体将其他颜色的光都吸收了,只能反射蓝色光。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20.√
【详解】由于激光笔发出的光很强烈,不能直接用眼睛看,或者用激光笔照射我们的皮肤,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
21.√
【详解】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的蜡烛和发光的电灯泡等。
22.√
【详解】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镜面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在光源的照射下发生了漫反射,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23.×
【详解】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24.√
【详解】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故题干说法正确。
25.
【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其中又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极光、闪电等属于天然光源,台灯、霓虹灯、激光和蜡烛等属于人造光源。
26.太阳、萤火虫、闪电属于自然光源;蜡烛的光、手电筒的光、电灯的光属于人造光源。
【详解】自然界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人为因素使其发光的物体叫人造光源。太阳、萤火虫、闪电属于自然光源;蜡烛的光、手电筒的光、电灯的光属于人造光源。
27.彩虹是因为阳光照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下雨后,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也以不同的角度反射。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28.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详解】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29.不正确;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看起来很明亮,是因为反射了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详解】自己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农历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的光,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