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习目标
一.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法 治与自由相互联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三.崇尚法治精神,增强自由平等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一.无法治不自由
据统计,2024年“五一”假期,凭烧烤“出圈”的淄博,还是北京、成都等传统热门旅游地,甚至是小众旅游地,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1668亿元,同比增长12.7%,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五一”假期的“旅游自由”对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知识归纳1.自由有什么意义?
个人
社会
示例:在教室里,有学习的自由,是由纪律约束的,失去纪律的约束,课堂就会混乱,也就失去学习的自由
1、在宿舍里,
2、在公路上,
3、在影院,
4、......
嵌词造句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2)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知识归纳2.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
2024年3月3日,娄某为发泄不满情绪,通过个人网络账号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扭曲事实的不实视频,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不良影响,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经调查,娄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东阿县公安局依法对其行政拘留10日。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治之内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旅游
请你列举公民享有的自由有哪些
言论自由
监督权
旅游权
受教育权
知识点归纳3.自由的含义:
(1)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2)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法治规范自由
法治保障自由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甲方
乙方
辩观点
第一千零二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如果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且情节恶劣,那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情况下,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民法典规定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知识归纳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二.法眼看平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陈胜所说,其意思为:“那些称王侯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高人一等吗 ”
清代大思想家康有为对平等思想也有论述:“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023年6月通过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1条规定: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盲道
无障碍通道
知识点 5.平等的重要性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城乡同票同权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城乡平等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权利上)
捐资助学
公交车让座
关爱残疾人
给生命让路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条件上)
知识点 6.平等的含义
探究与分享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材料一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结合材料,请你说一说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与分享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公民,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得服兵役。
材料二
公民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结合材料,请你说一说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与分享2
张某将欠自己钱不还的王某关起来,并进行殴打,经鉴定,王某伤情属轻微伤。人民法院依法以非法拘禁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材料三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结合材料,请你说一说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已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特权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监察机关监督执纪:2023年监察机关收到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4.4万件次, 处置问 题线索154万件,谈话函询32.5万件次,立案59.6万件。在处分的59.2万人中,受到党 纪处分48.9万人、政务处分14.9万人。省部级53人,厅局级2450人,县处级2.1万人, 乡科级7.4万人, 一般干部8.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3万人。
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知识点 7.平等的表现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自由
课堂小结
意义
受限制
内涵
与法治的关系
平等
意义
内涵
表现


教师寄语
互相理解和尊重 把爱心放天平
减少暴雨和狂风 把风雨变彩虹
把你当做我自己 把爱融入大家庭
没人生来低一等 大家都是主人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