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1--5单元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语文下册1--5单元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六年级下册1-5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资料卡
《北京的春节》 课文主旨:本文以京味儿的语言讲述老北京的春节风俗,展示了节日的温馨和美好。
课后习题1:①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答案:时间顺序②哪几天写得详细, 哪几天写得简略?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和元宵节这几天写得详细,腊八之后至腊月二十三之前、腊月二十三至除夕前、正月初六、正月 十九这些日子写得简略。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写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有利于读者对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清楚地了解和认识。
课后习题2:体会零七八碎儿、玩意儿、闲在、杂拌儿……这些京味儿语言的特点。这些词语带着口语化特色和地方色彩,质朴平实 ,给人一 种亲切的感觉 。
《腊八粥》 课文主旨:本文描写了人人爱喝粥、等粥、喝粥三个部分的内容,其中详细描写了等粥的过程,略写的喝粥。其中等粥可以分为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四个部分。让读者感受到了甜蜜、温馨的家庭氛围。
课后习题1:本文详细描写了等粥的过程,略写的喝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突出了腊八粥的香甜诱人,表现了八儿等粥时焦急、期盼、好奇、惊异的心理,也展示了儿童的天真可爱,同时让人感受到甜蜜温馨 、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
课后习题2: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满头银发的老人,提到大白兔奶糖,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感觉呢。把蛋白、糖、奶粉按比例在锅中加热搅拌均匀,晾凉切块后用糖纸包好。单看糖纸上那只可爱的大白兔,闻闻搅拌时散发出的香味,就够咽三口唾沫了,何况是,大包大包地装着,大颗大颗地往嘴里塞呢!
《寒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表达了牛郎和织女的离情别意。《十五夜望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十五夜望月》表达了思念之情,你还读过哪些类似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
参考答案:《寒食》与寒食节有关。《迢迢牵牛星》与七夕节有关,写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十五夜望月》与中秋节有关。其它诗中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②王安石的《元日》中有 "爆竹声中 一 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写了春节时放爆竹、喝屠苏酒的习俗。
《藏戏》的特点:戴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文章从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对藏戏进行了具体的介绍。用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造句。花园里,各色的月季花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吐露芬芳),热情的杜鹃花(绽放笑脸),美丽的海棠花(悄然盛开),到处花香醉人。风俗与寓意 过年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到来;过年守岁:寓意辞旧迎新;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
第二、第三单元资料卡
【鲁演逊漂流记(节选)】
1.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 星期五 " →回到英国
2.鲁滨逊心态的变化 失落、绝望、恐惧→面对现实、理智应对各种问题→积极乐观
3.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滨逊是一个聪明能干、不畏艰难、积极乐观、冷静理性、具有辩证思维的人。
4.最近你遇到什么让你感到烦恼的事情了吗?像鲁滨逊一样把这件事的坏处与好处列出来,再说说这样做对你是否有帮助。①这次小测试中,我因为马虎做错了一道题。但是,我认真反思自己,慢慢改掉了马虎、粗心的缺点。②这样做对我很有帮助 。凡事都有两面性,像鲁滨逊那样辩证思考,能帮助我全面地看待并解决问题,也能让我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好心态。
【骑鹅旅行记】
文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少年,在经历了动物们的报复之后,他认识到做坏事要遭受报应的道理,后来逐渐便成为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是一个有勇有谋、善良、有爱心、爱冒险、追求自由的人。
【夸张句】1.饿:我中午没有吃饭,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2..安静:教室里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3.厚:弟弟的脸皮比城墙都厚。4.盼望:我天天盼望姥姥来我家,真是望穿秋水。5.喜欢:见到妈妈,我欢喜得心花怒放。
【匆匆】1.一连串问句的好处:有助于作者抒发情感的需要,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因时光易逝而产生的无奈和伤感,引发思考。
2.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
答案: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它比喻成常见的景物或者事物,将时光易逝写得形象生动。
3.仿写第三自然段。我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作业本上过去;打篮球的时候,日子从球场上过去;玩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闪过。天黑时,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他便在我香甜的梦中匆匆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4.课文主旨:本文描写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无可奈何和惋惜之情,告诉我们不能虚度光阴,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那个星期天】1.小男孩心情的变化:兴奋、急切(早晨)——焦急(上午)——焦急 、惆怅(下午)——失望 、委屈(黄昏)
2.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 一 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 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 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①“我”盼着什么?"我"盼着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带 "我"出去玩 。
②这里是怎么写出 "盼 "的心情的?作者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通过" 再不 、一洗完、马上、决不许 " 等词语,展示 " 我 " 焦急又执着的心情 。
3.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
①这个片段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①这个片段表现了“我”漫长的等待无果后崩溃的心情 。
②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
从侧面突出“我”当时内心的绝望和崩溃。
【初试身手】奔跑在田野上
(1)心情好:我奔跑在田野上,脚下的泥土平整而松软,像极了舒适的床,花儿翩翩起舞,鸟儿尽情欢唱,好像在赞美春天田野的美丽。(2)心情不好:我哭着奔向田野,耳边的寒风在嘲笑我,路边的流水在讥讽我,就连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也在议论我……为什么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匆匆》与《那个星期天》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1.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2.都运用了内心独白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不同点:《匆匆》运用一连串的问句,以及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个星期天》侧重把情感融入所描写的人、事、景物中,通过动作、内心独白、环境描写等,间接表达自己不断变化的情感。
第四单元资料卡
《古诗三首》
【课后练习1】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脑,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石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 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经历千万种磨难与打击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都不能让它动摇。
【课后练习2】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石灰吟》中:诗人借石灰的顽强不屈和清白正直,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不惧打压,甘愿用生命来维护清白的志向 。
《竹石》中:诗人借竹子的坚韧不屈 、傲然独立,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绝不妥协的志向 。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在表达方法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文主旨】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展示了李大钊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佩和怀念,对反动派的痛恨,
【课后习题2】你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到了李大钊什么样的品格?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语言描写)
3.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动作描写)
从中我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对家人的保护与关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负责,面对敌人坚贞不屈、沉着镇定的品格
【课后习题3】课文最后两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都写了李大遇害的具体日期,首尾呼应。
2.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还使文章中心得到了强化,表达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人民服务》【课文主旨】本文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课后练习2】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1.如何对待“死”。2.如何对待批评。3.如何对待困难。4.如何对待 “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课后练习3】第一句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二句指出不怕任何人批评,第三句指出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即 " 对人民有好处 " 。这四句话紧扣 " 不怕批评 ",通过 " 因为 … … 所以 … … " " 如果 … … 就 … … " " 不管 … … 都 … … " " 只要…就 … … 等关联词紧密地联系起来,内容越来越具体,层层深入地阐明了正确对待批评的观点 。
【课后练习4】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说说对"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于谦清正廉明,忧国忘身;郑燮刚正不阿,对恶势力绝不妥协;李大钊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他们的 " 死" 比泰山还重。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课文主旨】董存瑞是一个舍身为国、奉献为民、不怕牺牲、机智勇敢、舍生忘死的革命战士。
【语文园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被赋予了人的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枝被赋予了诗人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
第五单元资料卡
《文言文二则》
【课后习题2】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善:善于,擅长 。 ◇思援弓 缴而射之。之:文中指鸿鹄。
◇孔子不能决也。决 :分辨,判断。
【课后习题3】两个小孩的观点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1.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正午时离人远。依据:他从视觉感受的角度说明观点的,通过观察太阳在不同时间的大小进行判断;2.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正午时离人近。依据:第二个小孩则是从温度感知的角度说明观点的 ,根据太阳在不同时间照在身上的凉热感受进行判断。
【课文主题】
《学奕》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中我们认识了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两个小孩儿,认知了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孔子,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文主题】本文告诉我们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道理。
【课后练习题1】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不断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不断追求、锲而不舍的韧性……
【课后练习题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发现或发明(真理)。
【课后练习题3】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司马迁从小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为此,他努力读书,充实知识,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大量的历史资料,用了十几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表里的生物》
【课后练习题2】读下面的句子, 说说从中可以看出" 我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句子一:我吓了一 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 ,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 一 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 一 个活的生物 。
句子二: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但是 一 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
答案:"我" 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探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课后练习题3】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小时候,我看到种子被种在土里,浇水施肥后,就能发芽、长苗、开花、结果,觉得非常神奇。一个夏天,全家人在家里吃西瓜,我不小心把一粒西瓜籽吞进了肚子里。这时,我突然想起种子的生长过程,以为自己的肚子里也能长出一个大西瓜。于是,我见人就说:"我的肚子里长着一个大西瓜! " 后来,妈妈从书店买来一本科普读物,书中讲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看完书后,我恍然大悟,再也不说这种话了。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