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哲学基本理论(第1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辩证
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第2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不忘本来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8课)——吸收外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面向未来
《哲学与文化》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一、哲学的起源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知道哲学的含义、起源,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懂得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科学精神)
2.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关系的分析,认同哲学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政治认同)
3.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树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学习和生活的意识。(公共参与)
想一想
哲学究竟是什么?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因为我需要他启迪我的思想。”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爱智慧、追求智慧
注意: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哲学才是科学的,才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而错误、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哲学是非科学的,它会把人引入企图。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马克思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学智慧从哪里来?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与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忽视了事物的绝对运动,这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选科之前,同学们要剖析自己,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兴趣爱好、自身特质、成绩排名、学校各学科综合实力、未来专业选择意向等各种因素确定科目组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唯物论)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拔苗助长: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道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辩证唯物论)
【再微小的努力,乘以365天都会变得不凡】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胜利、圆梦的质变往往藏在日日夜夜的努力中。
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
这些智慧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思考:以上生活场景中体现的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
是我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吗?如果不是,哲学智慧从哪里来?
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改造世界的角度,侧重于来源)
②哲学上讲的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和意识
①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2.哲学的产生
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拓展】
柏拉图的《泰阿泰德》中说:“因为‘惊奇’这种经验确实是爱智者(哲学家)特有的,除了惊奇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我是谁?
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宇宙是否有尽头?
……
注意: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自发”地产生哲学。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从认识世界的角度,侧重于起点、开始)
【提醒】
哲学的产生与人的主观思维有关,但是不能认为哲学起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1)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学就能产生?
(2)是否有了好奇心,人们就能客观地、正确的认识世界?
(3)人们创立哲学是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不等于哲学就能产生。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人们对它的思考和回答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所以有了好奇心,并不一定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世界。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满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误区警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
班级座位怎么排
全面、联系地看问题
评价一个人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该不该用手机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生活中的哲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古语中的哲学: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关系。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沙尘暴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老子
孔子
韩非子
墨子
平民百姓
贵族地主
新兴的地主阶级
没落的奴隶主阶级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学说的代表人物吗?他们各自又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呢?
要求改革
(政治)
生产力提高
(经济)
铁器、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阶级矛盾尖锐
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各个阶级或阶层都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而都对社会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哲学思想纷呈,百家争鸣。
思想(文化)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P4 相关链接:
经济、政治
决定
思想文化
哲 学
反映
结论一:任何哲学都是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结论二: 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
真正的哲学
正确或比较正确反映时代的内容和任务,反映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错误或歪曲反映时代内容、要求及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非科学的哲学
形成
形成
可以
可以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对比可知
时代的精华
时代的糟粕
哲学≠真正的哲学
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总是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关键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先进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哲学现在看来都有其局限性,不一定科学,但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真正的哲学。
注意:①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②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
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
第一、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第二、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第三、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1、含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
2、产生: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认识世界)
3.作用: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归纳: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
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
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
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
A.哲学产生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哲学源于思想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C
典例精练
1.什么是世界观?
——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提醒: 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它不是对世界某个事物或特定领域的思考与回答(如自然观、社会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等),而是对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的本质和特征的把握。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分析以下观点,哪个是世界观:
1.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
2.暖冬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3.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4.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5.上帝创造了一切
6.世界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
律,人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
无视或抗拒规律。
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更为普遍和本质的认识
世界观
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特点
存在
联系
错误倾向
特别提醒
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
人人都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自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
不是人人都有
A.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B.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探究与思考:
一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客栈,一晚连续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拿着锄头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在大雨中带着斗笠还披着蓑衣。醒来,秀才觉得奇怪,于是找一大师解梦。
大师听完直说不好:“墙上种白菜,岂不白种,雨中斗笠加蓑衣,岂不多此一举,还是别考了,回家吧。”
客栈老板听后说到:“墙上种菜那是高中,斗笠蓑衣那是有备无患,留下继续努力。”
人的思想观念与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维(认识)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同
【背景】奶奶平常信佛,家里摆着香案,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拜佛。
孙女:奶奶,您为什么要烧香磕头拜佛?
奶奶:佛祖能保佑我们啊。
孙女:佛祖怎么能保佑人呢?
奶奶:因为人是佛祖创造的,万物都是佛祖创造的。
孙女:啊?奶奶,您错了吧?根据我学的知识可知,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佛祖。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奶奶:嘘,不许胡说……赶紧给佛祖磕头!
思考:老太太为什么要烧香拜佛 ?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重点强调“看法”,方法论重点强调“做法”
决定
体现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方法论的含义: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①世界观      方法论
    
体 现
 决 定
区别:含义不同
联系:
1、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5、天圆地方
6、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请你判断下列哪些观点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
世界观
世界观
世界观
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论
区分:认识、看法 属世界观
启示、行动、办事情 属方法论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
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
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坚定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
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说法
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能为生活提供具体方法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
典例精练
思考: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和我们平时所学的物理学、化学、经济学一样么?若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它们之间是否毫无联系?
1、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
整个世界
物质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精神世界:
观念思想等
①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
②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
③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哲学与这些具体科学有没有关系呢?
如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等
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
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
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②哲学:
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特别提醒:
二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而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
(2)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的三大发现
19世纪的自然科学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误区: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晚年的牛顿科学研究没有建树。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注意: “指导”有两重性,不能只当成“促进”。
同时指导是一般性的,不是具体方法的指导。
区 别 哲 学 具体科学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揭示规律 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 系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注意:“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 、“哲学是百科全书”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①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②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③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④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⑤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⑥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归纳:哲学的含义
课堂小结
哲学的起源
本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新时代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要求
产生
哲学与时代精神
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追求智慧的学问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宇宙学、生命医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和发明,必然会对我们的哲学思考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会为哲学发展昭示新的方向。谁能最先把握这一新方向,谁就能站在哲学发展的前沿,引领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发展。”材料说明(  )
①自然科学的发展增强了哲学的生机与活力 
②哲学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③哲学的任务就是把握哲学新的发展方向 
④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典例精练
“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
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
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
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D
典例精练
易混易错点辨析
1. 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惊异。
2.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 哲学就是世界观。
哲学需要人类对世界的惊异,但不是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同时,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两者不能划等号,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