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1 世界的物质性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和把握规律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的物质性哲学上说的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思维)本框就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三个方面,说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性)依赖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自然界的物质性01探究“物质”这一概念:北京时间2020年12月6日,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月壤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教授肖龙对媒体介绍,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样本,由月球岩石在遭受陨石撞击、太阳风轰击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块、矿物及陨石等物质。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1)嫦娥五号返回器即将带回地球的月壤是物质吗?(2)嫦娥五号返回器即将带回地球的月壤与马哲中的物质是什么关系?哲学上所讲的“物质”的概念1.物质(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客观实在易错辨析: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万事万物和现象。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例如:山川河流、艺术品等)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知识拓展:区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张三李四人猫、狗动物花草生物日月星辰看得见的物质形态磁场、超声波看不见的物质形态物质【抽象、一般、共性】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个别、个性】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物质≠万事万物的总和人们可以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创造或消灭“物质”。知识拓展:区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 ①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只看到共性,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练一练1.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日月星晨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C、学习计划D、电、磁场E、动植物ADE2.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指( )A、物质的具体形态B、原子、电子等物质形态C、物质现象的总和D、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D思考:我们生活的地球怎么产生的?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人类生活的地球,早在46亿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但长期没有生物,没有人类,因而也就没有人的意识。只是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人类。地球和自然界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演化发展的。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方法论要求:①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保护自然、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2.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哲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习近平关键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保卫战、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大会……人类社会的物质性02思考:从猿进化到人,再到人类社会的出现,是什么起了决定性作用?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为地栖。地栖的生活方式对古猿的协同行动、群体规模、组织程度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手脚分工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生存所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的物质力量物质关系是客观的物质要素2.从构成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物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决定因素。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3.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回顾: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哲理(1)原理内容:①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本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2)方法论要求:树立唯物史观,尊重社会现实,从国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创造者。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03“电脑能够取代人脑”VS“电脑不能取代人脑”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个对话AI模型。该模型推出后,短时间便达到一亿月活跃用户,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它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知识问答、文本生成等方面的“卓越能力”。有人认为,随着语料库的持续更新与算法的不断完善,未来AI在写作方面全面赶超人类似乎并非绝无可能。进一步引发了社会上人们关于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取代人脑的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该议题的?小组商议,确定立场,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活动。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上看:(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简单反应特性)水滴石穿无机物第一阶段:低等生物植物向阳(刺激感应)第二阶段:动物动物的反射(感觉和心理)第三阶段:人类的精神(人类意识)人第四阶段:水滴石穿向阳而生狗吠非主三思而行从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上看:(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①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②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③ 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劳动使人直立行走劳动促进人思考问题劳动产生语言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③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思考:我们头脑中的鬼神的形象是凭空产生的吗?来源于哪里?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从意识的内容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自然山水画家山水画客观存在(原材料)人脑(加工厂)意识(产品)生活、实践进入加工形成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产生的三个条件:客观存在、实践、人脑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知识小结:1.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上看: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体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内容上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党的方针、思想、路线、定理)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宗教、鬼神、法轮功。)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形式是主观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是像照镜子一样)。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映。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 期发展的产物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要求:①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关键词:针对国情制定政策、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