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21)(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复习每日一练 (21)(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中考科学考前每日一练(21)
姓名:_____________
1、(2022 杭州二模)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B是毛细血管,则A血管一定是小动脉,C血管一定是小静脉
B.若B表示小肠绒毛周围的毛细血管,则血管C中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C.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C是肺静脉,血管C中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D.若A表示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则B可以代表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心脏
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要将橡胶塞塞进试管口时,下面哪个操作是正确的?    。(填序号)
(2)用集气瓶收集满气体后,要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玻璃片一面光滑,一面粗糙,我们通常用       的一面接触集气瓶口,以减少气体逸出。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的一束激光,该激光与水平面夹角为45°,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B点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当A点与水面相距3m时,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m;若水位下降0.5m,则光斑B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了      m。
4、(2022 杭州模拟)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之比如图所示(实验前各种离子浓度均为100%)。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镁元素大
B.与番茄比,水稻对硅元素需要量大,对钙元素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能力不同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5、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1)硬纸板的作用是:          和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小成还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①B蜡烛的烛焰高      cm;
②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③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④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6、(2022 衢州三模)糖尿病是当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2)步骤b中对乙鼠的操作是                             。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科技小组得出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的结论,你认为是否科学,理由是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电阻R1=R2,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有示数。开关S断开后,三个电表中示数变大的是     (选填“V”、“A1”或“A2”),电压表示数变为     (用字母表示)。若电阻R1、R2中一个出现故障,电流表A1的示数变为零,电压表V的示数变为U,则故障是           。
8、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Na2O2)和CO2的化学反应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按右图装配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相关药品;
③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并固定活塞位置;
④在一段时间后,在a处位置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a处的木条复燃;②D装置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处的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的反应的产物中有       .
(2)查找资料可以知道过氧化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为了排除实验干扰装置C的作用是                      .
(3)D装置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9、用两节旧的干电池、两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只阻值为R0=20Ω的定值电阻、导线若干,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路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R0两端。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1和S电压表示数为U1,如图乙,U1=     V。
(3)断开S1,闭合S,电压表示数为U2,若电源电压不变,忽略电阻大小对温度影响,则Rx=   
   (用题中给的字母表示)。
10、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ρNaOH=1g/mL):
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
(1)金属铝的质量为多少克?
(2)盐酸溶液质量为多少克?
(3)a的取值范围?
(4)镁的质量与铝的质量比值的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
1、【解答】解:A、若B为肾小球,A、C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A错误;
B、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通过小肠壁进入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若B表示小肠绒毛周围的毛细血管,葡萄糖会被吸收,则血管C中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B正确;
C、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流方向是: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所以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肺静脉,血管A是肺动脉。由于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至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所以血管C中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低于血管A.C正确;
D、静脉是把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即静脉→心脏,动脉是把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即心脏→动脉,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结合题干信息,可以判断B是心脏。B正确。
故选:A。
2、【解答】解:(1)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A装置操作正确。
(2)用集气瓶收集满气体后,要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玻璃片一面光滑,一面粗糙,为了防止气体泄漏,也防止玻璃片从集气瓶滑落,集气瓶口上方和配套的玻璃片都要磨砂面(即粗糙的一面)接触。
故答案为:(1)A;(2)粗糙一面。
3、【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物等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3m+3m=6m;
(2)水位下降了0.5m,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CGOF=0.5m,
若光斑B向右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
由数学知识可知,BE=OF=2CG=2×0.5m=1m。
故答案为:6;向右;1。
4、【解答】解:A、水稻培养液中钙和镁浓度比实验前高,说明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和镁的大,A正确。
B、水稻培养液中硅浓度下降得最多,说明吸收量最多,而番茄吸收硅少,B正确。
C、水稻吸收的硅多,对钙和镁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钙和镁较多,对硅吸收量少,体现了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能力不同,C正确。
D、图中并不能看出植物体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错误。
故选:D。
5、【解答】解:(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是由于硬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从图中可以很清晰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即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
(3)①因为蜡烛A的烛焰高8cm,根据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可知,B蜡烛的烛焰高也为8cm;
②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③平面镜成虚像。蜡烛B实际上是没有点燃的,只是蜡烛B的位置和蜡烛A的像重合,感觉蜡烛B好像点燃了,实际上蜡烛B没有点燃,所以B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能被点燃;
④由v,可得A蜡烛移动的距离s=vt=5cm/s×2s=10cm,此时A蜡烛距平面镜的距离s′=10cm+5cm=15cm,B蜡烛与A相距15cm×2=30cm。
故答案为:(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可逆;(3)①8;②较暗;③不可能;④30。
6、【解答】解:(1)当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后,胰岛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对实验产生干扰。
(2)甲和乙的变量是胰岛素的摄入方式,甲组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胰岛素,乙组定时喂与甲相同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等量的胰岛素。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因为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故答案为:
(1)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对实验产生干扰。
(2)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3)科学;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口服胰岛素,会在人体的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起不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7、【解答】解:(1)开关S闭合时,R2和A2被短路,电路为R1的基本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量电路电流;
则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A2的示数为0A,有示数的电流表是A1,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I0;
当开关S断开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电流表A1、A2都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
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可知:开关S断开后,电路电阻变大,因此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小,则:电流表A1变小;
A2示数由于原来是0,S断开后有示数,则电流表A2变大;
已知电阻R1=R2,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为U;
(2)若开关S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A1、A2都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
当电阻R1、R2中一个出现了故障,使电流表A1的示数变为零,则电流表A2的示数也为零;同时说明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即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若故障是R1开路,由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通过电流表A1、A2和R2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通,故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则有示数为U;
若故障是R2开路,由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不能通过R2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通,故电压表没有示数;
所以,若电压表V示数为U、电流表A2的示数是0,则故障是R1开路。
故答案为:A2;U;电阻R1断路。
8、【解答】解:(1)a处的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的反应的产物中有氧气.
故填:氧气.
(2)为了排除实验干扰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故填: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3)D装置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放热,导致澄清石灰水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析出部分氢氧化钙.
故填: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放热.
9、【解答】解:(1)由题知,要求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R0两端,因两节干电池的最大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应选用“0~3”量程,注意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如图所示:
(2)由(1)可知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分度值为 0.1V,图乙中指针指在2.8刻度线上,读数为2.8V;
(3)闭合开关S1和S时,RX被短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为2.8V;
断开S1,闭合S,则RX和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U0=U2,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Rx两端的电压为UX=U1 U2=2.8V U2,
由串联分压知识得:,则RX。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2.8;(3)。
10、【解答】解:根据3NaOH+AlCl3=Al(OH)3↓+3NaCl和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生成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氢氧化铝溶解需要的氢氧化钠的3倍,所以当消耗氢氧化铝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为10mL时,则与氯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0mL,所以a必须小于50。
设铝的质量为x
根据2Al+6HCl=2AlCl3+3H2↑和3NaOH+AlCl3=Al(OH)3↓+3NaCl以及Al(OH)3+NaOH=NaAlO2+2H2O可得关系式为:
2Al∽∽∽∽2AlCl3∽∽∽∽2Al(OH)3↓∽∽∽∽2NaOH
54 80
x 10mL×1g/mL×4%
x=0.27g
设盐酸溶液质量为y
根据2Al+6HCl=2AlCl3+3H2↑和3NaOH+AlCl3=Al(OH)3↓+3NaCl以及Mg+2HCl=MgCl2+H2↑和2NaOH+MgCl2=Mg(OH)2↓+2NaCl 可得关系式为HCl﹣﹣﹣﹣NaOH且与盐酸有关的氢氧化钠溶液为80mL
HCl﹣﹣﹣﹣NaOH
36.5 40
3.65%y 80mL×1g/mL×4%
y=80g
若a=0,则对应的镁的质量最大,对应的和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mL.则设镁的质量为z
Mg∽∽∽∽MgCl2∽∽∽∽Mg(OH)2↓∽∽∽∽2NaOH
24 80
z 50mL×1g/mL×4%
z
z=0.6g
镁的质量与铝的质量比值的最大值为0.6g:0.27g=20:9
答:(1)金属铝的质量为0.27g;
(2)盐酸溶液质量为80g;
(3)a的取值范围为小于50;
(4)镁的质量与铝的质量比值的最大值为20: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