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中考科学考前每日一练(25)姓名:_____________1、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甲 乙 丙 丁A型标准血清 + + ﹣ ﹣B型标准血清 + ﹣ ﹣ +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 )A.AB、A、O、B B.AB、B、O、A C.O、A、AB、B D.O、B、AB、A2、用下列装置进行试验(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干燥CO2 B.收集O2 C.验证CO2 D.监控气体流速3、(2022 婺城区一模)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甲,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K控制的出水口。此时物体甲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K,缓慢放水,直至物体甲恰好完全离开水面,再关闭阀门K,这个过程中,弹簧的弹力F与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甲的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V0。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1)B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牛;(2)点A与点C的纵坐标a、c的绝对值之比为 。4、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建筑材料,E、F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B.A和B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B和D的水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D.C高温分解的产物都能与E反应5、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2)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 点。(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4)要提高大棚内作用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6、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s= ,s= 。7、 “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科学兴趣小组决定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及性质进行探究。(1)用pH试纸测得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pH为9,碳酸钠溶液pH为11。请写出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试液变成 色。(3)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充分搅拌,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8、十八世纪,瓦特发明的冷凝器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图为利用瓦特蒸汽机提升物体的工作示意图,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为: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高压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蒸汽进入冷凝器,汽缸内压强减小,活塞下降。如此循环往复。(1)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似。(2)蒸汽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内部平均压强为1.1×106帕,若活塞面积为0.1米2,则活塞受到蒸汽的平均压力是多少?(3)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杠杆和定滑轮对重物做功。若物体质量为200千克,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0.6米,则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假设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9、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 组;(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3)表中a的值为 ;(4)求表中m的值。10、某家用速热式电热水器的铭牌标明,加热功率4400W,保温功率100W,水箱容积25L;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R1、R2是水箱中加热盘内的电热丝,水箱放满水后闭合开关S1开始加热,当水温升高到40℃时,温控开关S2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1)R1的阻值是多少?(2)如果热水器每天平均保温20h,则这台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每天因保温要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当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加热110s,可使一整箱水温度由20℃上升到24℃,则该电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答案1、【解答】解:从表中可看出,甲与A型、B型标准血清都凝集,故甲为AB型血;乙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与B血型不凝集,故乙为B型血;丙与A、B型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故为O型血;丁与A型不凝集,与B型标准血清凝集,故丁为A型血;故选:B。2、【解答】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干燥CO2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图中装置,应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是出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应从长导管通入二氧化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进入水中会迅速逸出,通过气泡冒出的速率,可以监控气体流速,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3、【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在B点时,弹簧弹力F=0N;(2)在A点木块完全浸没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V0,此时弹簧的弹力F=F浮﹣G木=ρ水gV0﹣ρ木gV0=(ρ水﹣ρ木)gV0;在C点木块完全离开水面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弹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G木=ρ木gV0,则,即点A与点C的纵坐标a、c的绝对值之比为2:3。故答案为:(1)0;(2)2:3。4、【解答】解: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所以A是碳酸钠,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A和B反应生成C和D,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可用作建筑材料,所以C是碳酸钙,D是氢氧化钠,A即碳酸钠能转化为E,E又能转化为B即氢氧化钙,由碳酸钠能和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水;C即碳酸钙能转化为F,D即氢氧化钠能和F反应,E、F的物质类别相同,由碳酸钙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由分析可知,F是二氧化碳,人体内所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水,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A和B的反应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B和D分别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它们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C是碳酸钙,E是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D正确。故选:D。5、【解答】解:(1)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因此“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还有部分来自土壤水分的蒸发。(2)“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必须使植物A和植物B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d点。(3)从图乙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多于植物B。(4)要提高大棚内作用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晚上降温。(写出一点)故答案为:(1)蒸腾(2)d(3)多于(4)增加光照时间、晚上降温6、【解答】解:(1)当最下面的出射光线与最上面的光线相对应时,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要会聚于一点,即其右焦点;此时的光线要过第二个凸透镜的左焦点,然后平行射出才出现图示的现象。故答案如图所示。若设第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个凸透镜的焦距为f2.由此可知两块透镜的距离s跟两个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是:s=f1+f2。(2)当两条最上面的光线是一条光线时,首先经过凸透镜的会聚,然后要在经过凹透镜的发散才能在最上面。因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是平行光,所以第一次折射后的折射光线要过凸透镜的焦点,第二次的入射光线要射向凹透镜的另一个焦点。且两个透镜的焦点重合在F点。答案如图所示。若设第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f1,凹透镜的焦距为f2.由此可知两块透镜的距离s跟两个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是:s=f1﹣f2。故答案为:7、【解答】解:(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故答案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试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红。(3)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点溶液显中性,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故答案为:氯化钠。8、【解答】解:(1)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过程中,蒸汽对活塞做功,蒸汽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与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的能量转化相似;(2)根据p知活塞受到蒸汽的平均压力:F=pS=1.1×106Pa×0.1m2=1.1×105N;(3)由图知杠杆左端的力臂是右端力臂的2倍,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h=0.6米,则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知,杠杆右端下降的高度为h;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定滑轮右侧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h0.6m=0.3m;物体的重力为:G=mg=200kg×10N/kg=2000N;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2000N×0.3m=600J;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P有用1000W。故答案为:(1)做功;(2)蒸汽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内部平均压强为1.1×106帕,若活塞面积为0.1米2,则活塞受到蒸汽的平均压力是1.1×105N;(3)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了600J的功;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1000W。9、【解答】解:(1)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液增加质量为5.0g小于1.9g×3,说明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第一、二组稀盐酸还有剩余,故填:一、二;(2)由第一组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3.0g﹣101.9g=1.1g设3.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1.1gx=2.5g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为2.5g:(3.0g﹣2.5g)=5:1;故填:5:1;(3)由于第三组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所以第四组比第三组多溶解了12.0g﹣9.0g=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质量为3.0g0.5g,所以a=105.0+0.5=105.5,故填:105.5;(4)第三组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g+9.0g﹣105.0g﹣m=4.0g﹣m设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y 4.0g﹣my,9.0g混合物中的碳酸钙质量为9.0g7.5g所以m=7.5gm=1.25g,故填:1.25。10、【解答】解:(1)由P知,当开关S2接a时,热水器出于保温挡,则电路的总功率为Ra=R1+R2484Ω,当开关S2接b时,热水器出于加热档,则电路的总功率为Rb=R211Ω,所以,R1的阻值为:R1=Ra﹣Rb=484Ω﹣11Ω=473Ω;(2)热水器每天保温20h,热水器消耗的电能为:W=P保温t=100W×20×60×60s=7.2×106J;(3)水箱容积为25L,由密度公式得,水箱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1.0×103kg/m3×25×10﹣3m3=25kg,一整箱水温度由20℃上升到24℃时,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水(t﹣t0)=4.2×103J/(kg ℃)×25kg×(24℃﹣20℃)=4.2×105J,热水器加热用时110s,则热水器消耗的电能为W′=P加热t′=4400W×110s=4.84×105J,该电热水器的效率为:η86.8%。答:(1)R1的阻值为473Ω;(2)热水器每天保温20h,热水器消耗的电能为7.2×106J;(3)电热水器的效率约为86.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