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共30张PPT)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共30张PPT)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哲学
(第1课)
哲学基本
理论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
马哲的产生和特征
【哲学部分知识体系】
一般到个别
辩证
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第2课)
唯物辩证法
(第3课)
认识论
(第4课)
社会历史观
(第5课)
人生价值观
(第6课)
整体与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
议题
1
总议题:世界的物质性
议题1:自然界是物质的
议题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议题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自然界中,既有山川湖海、虫鱼鸟兽,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电场、磁场、声波、射线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客观实在
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
客观实在 ≠ 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 = 物质现象 + 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疑难解析】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区别:
联系: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人的思维
人类社会
自然界
既包括物质现象,
也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结论:
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具体的物质形态
虫鱼鸟兽
风雨雷电
声波 射线
电场 磁场
……
山川湖海
物质:客观实在性
抽象概括
共同本质
具体、个别、个性
抽象 、一般、共性
物 质 ≠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 质 ≠ 具体的物质形态总和
世界为什么是物质的?

PART ONE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
世界为什么是物质的?
物质的

PART TWO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和人类社会是从来就有的吗?
人和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
从猿进化到人,再到人类社会的出现,是什么起了决定性作用?
使用、制造工具
直立行走
用火
大脑发达
产生语言
越来越强大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他提出人是由低等动物逐渐演变,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人类的进化史: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理结构
人脑
社会联系
劳动
改变了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从构成看: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是人类存在的自然条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客观物质要素。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与限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是客观物质要素。
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二者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随意改变,还是客观物质要素。
客观的
物质的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小结: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从产生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 从构成看: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为什么是物质的?
物质的

物质的
PART THREE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阶段
水滴石穿
无机物
低等生物
第二阶段
植物向阳
动物
第三阶段
动物的反射

第四阶段
人的意识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的产生
1. 从意识的起源看:
(1)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需要制造和使用工具
需要交流
接触的事物增多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 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教育心理学3个经典的实验: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科勒的猩猩摘香蕉
纯粹的动物感觉和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探讨:
动物的脑在机能上能达到人脑的水平吗?
为什么意识没有在狗脑、猫脑、猩猩脑中产生呢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脑与动物脑的对比
2. 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生理基础。
判断: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
2.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有意识 ( )
X
X
≠大脑
≠动物脑
≠电脑
人脑
探讨:
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图中,你能找到哪些动物?
图中的16种动物分别是:
海豚、犀牛、乌龟、鱼、鳄鱼、大象、马、虾、狗、猫、老鼠、白鹭、蛇、鹰、鸡、羊。
如果你不认识其中某一种动物,你会在图中看到它么?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意识的本质: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探讨:
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漫画:美术题目,万能的上帝
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意识
人脑
客观存在
生活
实践
加工
改造
(原材料)
(加工厂)
(产品)
自然山水
画家
山水画
注意
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小结: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
1.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的产物)
2. 从生理基础上看: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 从意识的内容上看: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与实践进入人脑,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世界为什么是物质的?
物质的
物质的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根源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2.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 方法论展开:
①要尊重、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尊重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
整合:世界的 物质性原理(重点)
方法论
1. 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概念
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
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