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思想政治课基础模块《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期末考试试题卷(1)(解析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我们只有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创造人生价值,实现( )。A.中国梦 B.人生理想 C.个人目标 D. 个人幸福【答案】B2.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通过( )、职业发展,不断追求职业理想的过程。A.职业准备 B.职业探索 C.职业互动 D.职业目标【答案】A3.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一般来说,可以从( )、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方面来认识自我。A.身高 B.体重 C.性别 D.生理【答案】D4.( )是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感受及相应的行为表现。A.挫折认知 B.正视挫折 C.挫折反应 D.接纳挫折【答案】C5.一般来说,情绪具有适应、动机、( )和信号等功能。A.组织 B.调整 C.评价 D.宣泄【答案】A6.青少年期,在与异性交往时,应遵循( )、适度等原则,避免逾越正常交往的边界。A.回避 B.开放 C.公开 D.隐蔽【答案】C7.最理想的亲子关系是( )。A.互相信任、亲密和谐 B.互相关心、互相尊重C.独立自主、互相关心 D.互不干涉、互相尊重【答案】A8.在与老师交往时,要把握分寸,要做到( )。A.换位思考、理解老师 B.保持理性、避免冲突 C.坦诚相待、彼此信任 D.以上都是【答案】D9.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 )方式有利于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同学关系。A.提升自身修养 B. 正确处理矛盾C.学会认真倾听 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青少年服务台是共青团中央设立的青少年热线电话,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法律咨询援助。A.12355 B.12306 C.12135 D.12110【答案】A11. 艾滋病主要通过( )传播。A.血液传播 B.性传播C.母婴传播 D.以上都是【答案】D12.任何从经验中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并由此带来心理或行为相对持久变化的活动,都属于( )。A.能力 B.学习 C.技能 D.知识【答案】B13.根据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如果每天都能优先安排( )的任务,就可以从容不迫地把时间花在重要事情上,有效管理时间。A.重要不紧急 B.重要又紧急C.不重要不紧急 D.不重要却紧急【答案】A14.( )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金钥匙”,是自身发展、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前提。A.主动学习 B.终身学习 C.高效学习 D.数学化学习【答案】B15.数字化学习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 )。A.信息意识 B.信息能力 C.信息素养 D.信息知识【答案】C16.每个专业既可以对应一个职业,也可以对应一个或几个相关的( )。A.专业体系 B.职业大类 C.专业群 D.职业群【答案】D17.( )是个体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A.职业兴趣 B.职业价值C.职业性格 D.职业能力【答案】A1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有( )A.行动是达成目标的重要保证B.一切结果都是行动的积累C.坚定目标、不断前行才能实现梦想D.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答案】D19. 小李想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基本重复原规划的制订过程B.基于新情况、新要求,有针对性地修正、完善原有规划C.对原有规划全盘否定D.仅根据网上看到的就业趋势分析来修正职业生涯目标【答案】B20. 做好职业适应的准备,就是要做好从“学生”到“( )”的角色转换。A.成年人B.公民不C.职业人D.居民【答案】C21.下面关于劳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B.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C.劳动的目的只是为了创造财富,让人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D.劳动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答案】C22.( )主要表现为运用人际关系或有关系网络散布谣言、社会孤立或排斥等行为。A.言语欺凌和暴力 B.身体欺凌和暴力C.关系欺凌和暴力 D.网络欺凌和暴力【答案】C23.在青少年期,出现( )是人的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身心发展的正常现象。A.性幻想 B.性欲望 C.性梦 D.三种都有【答案】D24.( )是一种观察和认识自己的方法。对象包括:自己的身高、形体、容貌等,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气质、性格、需要、价值观等。A.自我觉察 B.自我接纳 C.自我认识 D.自我记忆【答案】A25. 我们现在处于职业生涯的( ),要充分利用在校时光,强化角色转换的意识,提高职业适应力,为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A.调整时期 B.学习时期C.准备时期 D.完善时期【答案】C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A选项代表正确,B选项代表错误,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26.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客观环境是个人成长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27.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发展目标,不能帮助我们提高执行力。(×)28.接纳自我,就是要坚信自己的人生目标,勇于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不断变得更好、更优秀。(×)29.自我悲悯包含自我完善、普遍人性和正念三个方面。(√)30.拥有美好的爱情离不开责任,也离不开爱的能力。(√)31.亲子关系可能是亲密和谐的,也可能是疏远或冲突的。(√ )32.教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不能成为朋友。(×)33.共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对方的感受。(√)34.在网络上多次散布他人的谣言也是一种欺凌。(√)35.挫折认知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幸、逆境或挫折等压力情绪是的有效适应能力。(×)36.情绪有正性和负性之分,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37.学习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动机水平越低,学习效果越差。(×)38.数字化学习和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完全不同。(×)39.性骚扰、性侵害的受害人可能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 )40.入职以后职业适应能力会自然形成,不必提前准备或训练。(×)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41.心理健康:【答案解析】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自我认识恰当、情绪体验良好、认知效能良好、行为举止适当、人际交往良好、环境适应良好的一种状态。42.假想观众:【答案解析】指个体时常认为自己是其他人注意和关心的焦点,好像自己在舞台上。43.校园欺凌和暴力:【答案解析】校园欺凌和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言语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44.数字化学习:【答案解析】数字化学习是使用数字设备或互联网开展的学习模式,也称为网络化学习。四、简答题(4小题,共16分)45.什么是职业生涯?有哪些特点(5分)【答案解析】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通过职业准备、职业发展,不断追求职业理想的过程。(1分)。职业生涯具有独特性、发展性、阶段性和互动性四个方面的特点。(每答对一个1分)46.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抗逆力?(4分)【答案解析】提升抗逆力,要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1分);提升抗逆力,要心存高远、保持乐观(1分);提升抗逆力,要学会积极看待自己、照顾好自己(1分);提升抗逆力,要与重要他人建立良好关系(1分)。47.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3分)【答案解析】我们要遵守道德规范、校纪校规和法律法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筑牢心灵防火墙,坚决抵制不良诱惑;(1分)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让吸烟、赌博等不良诱惑无机可乘。(1分)坚决远离“黄色”诱惑,抵制毒品,预防艾滋病。(1分)48.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哪些?(4分)【答案解析】国家发展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1分)区域发展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利条件;(1分)行业发展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机会;(1分)家庭状况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1分)五、综合题(7分)49.结合本人所学专业,谈一谈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有哪些?【答案解析】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方法有:1.首先,要重新剖析自身条件,掌握自身条件的变化及其在职业实践中检验的结果,确定“我能做好什么”。2.其次,要重新评估职业生涯发展机会,对求职、从业环境进行再分析,评估职业生涯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什么可以做”。3.再次,修正职业生涯目标,在重新剖析自身条件和职业生涯发展机会的基础上,对新目标进行再确认,对职业生涯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进行调整,审视“我为什么做”。4.最后,修正行动计划,根据修正后的职业生涯目标,制订新的行动计划,审视“我应该怎么做”。(评分标准说明:主要调整方法答对每一要点给1分,能够结合本专业分析说明的另给3分,计7分。)高一思想政治课基础模块《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期末模拟试题答题卡考场号 座位号注 意 事项 1.认真核对、填写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号。 2.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规范填涂。 3.严格按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做任何标记。高一思想政治课基础模块《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期末考试试题卷(1)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我们只有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创造人生价值,实现( )。A.中国梦 B.人生理想 C.个人目标 D. 个人幸福2.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通过( )、职业发展,不断追求职业理想的过程。A.职业准备 B.职业探索 C.职业互动 D.职业目标3.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一般来说,可以从( )、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方面来认识自我。A.身高 B.体重 C.性别 D.生理4.( )是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感受及相应的行为表现。A.挫折认知 B.正视挫折 C.挫折反应 D.接纳挫折5.一般来说,情绪具有适应、动机、( )和信号等功能。A.组织 B.调整 C.评价 D.宣泄6.青少年期,在与异性交往时,应遵循( )、适度等原则,避免逾越正常交往的边界。A.回避 B.开放 C.公开 D.隐蔽7.最理想的亲子关系是( )。A.互相信任、亲密和谐 B.互相关心、互相尊重C.独立自主、互相关心 D.互不干涉、互相尊重8.在与老师交往时,要把握分寸,要做到( )。A.换位思考、理解老师 B.保持理性、避免冲突 C.坦诚相待、彼此信任 D.以上都是9.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 )方式有利于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同学关系。A.提升自身修养 B. 正确处理矛盾C.学会认真倾听 D. 以上都是10.( )青少年服务台是共青团中央设立的青少年热线电话,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法律咨询援助。A.12355 B.12306 C.12135 D.1211011. 艾滋病主要通过( )传播。A.血液传播 B.性传播C.母婴传播 D.以上都是12.任何从经验中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并由此带来心理或行为相对持久变化的活动,都属于( )。A.能力 B.学习 C.技能 D.知识13.根据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如果每天都能优先安排( )的任务,就可以从容不迫地把时间花在重要事情上,有效管理时间。A.重要不紧急 B.重要又紧急C.不重要不紧急 D.不重要却紧急14.( )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金钥匙”,是自身发展、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前提。A.主动学习 B.终身学习 C.高效学习 D.数学化学习15.数字化学习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 )。A.信息意识 B.信息能力 C.信息素养 D.信息知识16.每个专业既可以对应一个职业,也可以对应一个或几个相关的( )。A.专业体系 B.职业大类 C.专业群 D.职业群17.( )是个体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A.职业兴趣 B.职业价值C.职业性格 D.职业能力1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有( )A.行动是达成目标的重要保证B.一切结果都是行动的积累C.坚定目标、不断前行才能实现梦想D.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19. 小李想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基本重复原规划的制订过程B.基于新情况、新要求,有针对性地修正、完善原有规划C.对原有规划全盘否定D.仅根据网上看到的就业趋势分析来修正职业生涯目标20. 做好职业适应的准备,就是要做好从“学生”到“( )”的角色转换。A.成年人B.公民不C.职业人D.居民21.下面关于劳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B.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C.劳动的目的只是为了创造财富,让人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D.劳动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22.( )主要表现为运用人际关系或有关系网络散布谣言、社会孤立或排斥等行为。A.言语欺凌和暴力 B.身体欺凌和暴力C.关系欺凌和暴力 D.网络欺凌和暴力23.在青少年期,出现( )是人的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身心发展的正常现象。A.性幻想 B.性欲望 C.性梦 D.三种都有24.( )是一种观察和认识自己的方法。对象包括:自己的身高、形体、容貌等,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气质、性格、需要、价值观等。A.自我觉察 B.自我接纳 C.自我认识 D.自我记忆25. 我们现在处于职业生涯的( ),要充分利用在校时光,强化角色转换的意识,提高职业适应力,为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A.调整时期 B.学习时期C.准备时期 D.完善时期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A选项代表正确,B选项代表错误,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26.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客观环境是个人成长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27.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发展目标,不能帮助我们提高执行力。28.接纳自我,就是要坚信自己的人生目标,勇于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不断变得更好、更优秀。29.自我悲悯包含自我完善、普遍人性和正念三个方面。30.拥有美好的爱情离不开责任,也离不开爱的能力。31.亲子关系可能是亲密和谐的,也可能是疏远或冲突的。32.教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不能成为朋友。33.共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对方的感受。34.在网络上多次散布他人的谣言也是一种欺凌。35.挫折认知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幸、逆境或挫折等压力情绪是的有效适应能力。36.情绪有正性和负性之分,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37.学习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动机水平越低,学习效果越差。38.数字化学习和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完全不同。39.性骚扰、性侵害的受害人可能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40.入职以后职业适应能力会自然形成,不必提前准备或训练。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41.心理健康:42.假想观众:43.校园欺凌和暴力:44.数字化学习:四、简答题(4小题,共16分)45.什么是职业生涯?有哪些特点(5分)46.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抗逆力?(4分)47.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3分)48.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哪些?(4分)五、综合题(7分)49.结合本人所学专业,谈一谈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有哪些?《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期末试题卷 第 1 页(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末考试卷(1)《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原题卷)高一思想政治课(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 期末考试卷(1)《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答题卡)高一思想政治课(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 期末考试卷(1)《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解析卷)高一思想政治课(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