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联片教研九年级语文
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51分)
1.(4分)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中。
(6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科技工作者。面对千军重负,他们没有忧心忡忡,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呵护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成长发展,凭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放眼未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家精神也应薪火相传。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追寻先辈足迹,抵力奋进,定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1)(2分)有同学对加粗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忡”应读为“zhōng”
B.“嘱”应读为“zhǔ”
C.“千军重负”应写为“千钧重负”
D.“抵力”应写为“砥砺”
(2)(2分)“薪火相传”原意是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薪火相传”在这里的意思是   。
(3)(2分)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①____勇创科学奇迹
下联:赴汤蹈火共谋民族②____
A.①忠心耿耿 ②兴旺 B.①呕心沥血 ②复兴
C.①呕心沥血 ②兴旺 D.①忠心耿耿 ②复兴
3.(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诓骗(kuāng) 澄澈(chéng) 自吹自擂(lěi)
B.愕然(è) 渲染(xuàn) 嗥鸣(gáo) 咄咄逼人(duō)
C.勾当(gòu) 拙劣(zhuō) 径自(jìng) 恍然大悟(huǎng)
D.龟裂(jūn) 掺杂(cān) 亘古(gèn) 歇斯底里(sī)
4.(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撩逗 严峻 朦胧 忆人忧天 B.踌躇 娴熟 商酌 心不在焉
C.鄙夷 虚忘 逞能 春寒料峭 D.狡黠 宽敝 静谧 李代桃僵
5.(3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渔家傲·秋思》的作者范仲淹都是北宋人。
B.“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C.“敬畏生命”“包罗万象”“鼎力相助”“不见天日”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D.“昨日偶逢令尊,见他老人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好生令人羡慕。”这句话用语得体。
6.(3分)请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  )
A.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讨论,意见纷纭,对此我真的有点莫衷一是。
B.美国高举贸易战的大棒,损人而且不利己,只会让自己的经济一泻千里。
C.好的作家就是这样,无论是描摹人物还是针砭时弊,都能做到惟妙惟肖。
D.耳聋——这可怕的疾病,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将贝多芬牢牢困住。
7.(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8.(3分)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始终保持敏感的好奇心,唯如此,才能时时捕捉到鲜活的生活素材。
②我们大家很清楚,作文无它途,唯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到生活中去,才能找到写作的广阔天地。
③当然,我们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心去思考,用思考去像磁铁一样吸附生活中那些有意味的事物,使之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④只要我们做到了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抓住有意义的素材,捕捉真切的情感,澄清模糊的认识,我们就一定能写出好的作文。
⑤我们还要把眼睛和心思放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或感兴趣的方面上,这样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内容空洞、思想贫乏。
A.④①③⑤② B.②①③⑤④ C.②④①③⑤ D.①③⑤②④
9.(8分)综合性学习
(1)(2分)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今年还在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在填埋、堆肥以及焚烧等三种垃圾处理方式中,主要采用填埋处理。
材料二: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英国每个家庭都有三个垃圾箱: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眼镜家具等42种垃圾则由专门机构定期回收。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并不是全国统一的,每个地方政府都有一些不尽相同的垃圾丢弃规定,但都很细软,一本《垃圾分类细则》往往长达20多页。如果不严格地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
(2)(2分)班级准备开展垃圾分类的主题班会,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宣传标语的下句。
上句:践行垃圾分类 下句:   
(3)(2分)你参加的学校宣传小组去社区进行环保宣传,看到小区有一老爷爷遛狗时允许狗随意大小便,事后也不处理,你会如何劝说呢?
(4)(2分)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加强。②仅新浦朝阳东路、海宁大道、科苑路、苍梧路、学院路就出现过多起乱倒现象,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难度。③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市城管局工程渣土管理处多策并举,先后采取上门做工作,巡回检查,突击整治等方法。
10.(7分)名著导读。
【甲】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A,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乙】
B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1)(3分)这两段文字选自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分别刻画的人物是   和   ,和《范进中举》一样,它主要采用了   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2)(2分)A临死时念念不忘的是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本性?B为何“一进了号”,便“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
(3)(2分)下面这段文字是谁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从中你能读出什么?
【丙】
C说:“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1.(8分) 默写。
(1)(1分)   ,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2)(1分)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1分)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1分)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5)(2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以春景写冬雪,发挥联想,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
(6)(2分)《夜雨寄北》中,诗人盼望团聚后共话今宵的两句诗是:   ,   。
二、文言文阅读(共17分)
(一)(5分)诗歌鉴赏。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①。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②,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③。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①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②饮君酒:劝君喝酒。③南山陲:终南山边。
12.(2分)《送友人》中   一词表明自此之后友人将孤身远行,《送别》中   表明了友人归隐的原因。
13.(3分)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情感却略有差别,请结合诗句分析。
(二)(12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乎,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③焉。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野宿:在野外露宿。
14.(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便要还家 要:    ; 寻向所志 向:   ;
或请重法以禁之 或:   ; 故人君之患 患:   ;
15.(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6.(2分)同学们对两篇选文做了批注,请你一起完成。
【批注1】“记”文体特征:    。
【批注2】 “乃大惊” “哂之”:都是神态描写,甲文的“大惊”逼真地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吃惊,反映了他们与世隔绝之久;乙文的“哂之”表现了   。
17.(2分)【甲】文和【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体现了哪种社会生活?要实现这种生活, 【甲】文当政者可向【乙】文借鉴哪些治国策略?
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11分)
品 酒
【英】罗尔德·达尔
那天晚上,我们一共有六个人在迈克家里举行宴会:迈克、他的太太和女儿、我的太太和我,还有一个叫理查德的著名的讲究吃喝的人。
就座后,我想起以前理查德两次驾临的时候,迈克都跟他用红葡萄酒打过小小的赌,要他指出酒的品种和酿造年份,理查德两次都赢了。今天晚上,我相信这样的小赌博还要再来一次。因为赌输是迈克心甘情愿的事,这样可以证明他的酒好得足可以辨认出来。
迈克是个经纪人,说得确切些,他是一个以赌博为事业的人——一个外表体面而暗中不讲道德的赌徒,所以他现在竭力设法使自己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第一道菜是鱼,伴着一杯白葡萄酒。倒酒时,我见迈克瞟了理查德一眼,但理查德并没有去尝他那杯酒,而是全神贯注地和迈克的18岁女儿露易丝交谈。直到女仆端上烤牛肉,理查德才迅速喝下那杯酒。
分好牛肉后,迈克对大家说:“要换红葡萄酒啦,我得去拿红葡萄酒去。”但眼睛却望着理查德。“你去拿红葡萄酒 ”我说,“酒放在哪儿 ”
“在我的书房里,上次是理查德帮我挑选的地方,书房里绿色公文柜的顶上。”迈克说。他匆忙出门,回来时双手抓着一只深色酒瓶。瓶上的标签向下,叫人看不出来。“喂!”他一面朝餐桌走来,一面叫道,“这一瓶是什么酒,理查德 ”
只见理查德慢慢地转过身,两眼移到那酒瓶上,扬起眉毛,微微皱着。“红葡萄酒吗 ”理查德问。“当然。”“我猜想这是从一个小葡萄园那里弄来的。”“也许是,也许不是,这种酒很难猜到,”迈克说,“我不会强迫你跟我拿这种酒打赌。”
“为什么 干吗不干呢 ”他的眉毛又慢慢地拱起来。“那么,好,赌注还是老规矩。”“你以为我不能把这种酒的名称说出来 ”“我认为你不能。”迈克说。他竭力保持有礼貌,但理查德并不掩饰自己的鄙视。“你愿意增加赌注吗 ”“不,理查德。一箱子酒已经够多啦。”“你真不愿增加赌注 ”“老兄,我一点也不在乎,”迈克说,“你要赌什么都行。”迈克太太有些生气了:“迈克,菜快要凉啦。”
理查德停顿了一会儿,慢慢地望了一遍餐桌边的每一个人,嘴角浮上一丝微笑说:“我要你以同意你的女儿和我结婚做赌注。”
露易丝吓了一跳。“嘿!”她叫道,“不!那不是好玩的!”“这真是荒谬!”迈克说。“凡是你喜欢的我都愿意拿出来,”理查德高声说,“连我的两处房子。”迈克踌躇了一下,然后,他朝他的女儿看了看,眼睛突然闪过一丝微感得意的神色。
“得啦,爸爸,这是一件荒唐的事!”“露易丝!请听我说。是他要下这个赌注的,我正在替你挣一笔财产!”“迈克,”他妻子严厉地说,“别再往下说了!”迈克并不理会妻子。露易丝最后耸耸肩说:“哦,好吧。”“好极啦!”迈克喊道,“那咱们这个赌就算打定了。”“是啊,”理查德说,“打定了!”
迈克马上拿起那瓶酒兴奋地把每个人的酒杯都斟满。接着,每个人都注视着理查德的脸,理查德五十岁上下,却长着讨人嫌的面孔。他慢慢地伸出右手去拿酒杯,举到鼻子前面,把鼻尖伸进酒杯里,在酒面上移动,灵敏地嗅着。
迈克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注意着他的每一个举动,迈克太太的脸绷得紧紧的,露易丝也密切注视着。
那个闻酒味的过程至少持续了一分钟。接着,理查德把酒倒了一半在嘴里。他歇了口气,让一部分酒慢慢地流进咽喉里去,然后把气憋住,让酒气从鼻子里喷出来。最后,他把嘴里剩下的酒含在舌头下面滚来滚去。我感觉他的嘴巴像一个大大的湿漉漉的钥匙,令人恶心。
我想,这是一本正经的动人表演!
他放下酒杯,得意洋洋地说:“啊,温柔而优雅!这是迪克吕城堡的小葡萄园产的,年份是1934年。”
这时,我看见迈克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那儿。大家也都在望着迈克,等待他把酒瓶翻过来,露出标签。
“快些,爸爸,”他女儿说,“我要我的两所房子哪!”
“等一会儿,”迈克说,“稍等一会儿。”他一动不动地坐着,脸鼓起来,面色苍白。“迈克!”他太太用尖锐的声音喊道,“怎么啦 ”理查德望着迈克,咧开嘴笑着,两只细小的眼睛发出亮光来。迈克转过身子对理查德说:“理查德,咱们两个上隔壁屋子去聊聊。”“我不想聊,”理查德说,“我只想看酒瓶上的标签。”他那种从容自在的傲慢神气,表明了他是胜利者。
突然,一旁的女仆,伸出来的手里拿着一件东西说:“先生,我想这是您的吧 ”
理查德掉过头瞟了一眼,看见一副眼镜,他踌躇了一会说:“是吗 也许是的。”并若无其事地收起来。
“您把眼镜丢在迈克先生书房绿色公文柜的柜顶上,先生,您进餐之前独自进去了一下。”女仆接着说。
迈克慢慢从椅子上坐直身子,脸上的血色恢复过来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原文有删改)
18.(3分)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请具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9.(4分)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加下划线词语反映的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理查德停顿了一会儿,慢慢地望了一遍餐桌边的每一个人,嘴角浮上一丝微笑。
②迈克马上拿起那瓶酒兴奋地把每个人的酒杯都斟满。
20.(2分)有人说小说的标题改为“赌酒”更合适,你认为呢 请谈谈你的看法。
21.(2分)小说中的迈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二)(11分)
精神的契约
①1935年,纽约,一名老妇人因偷窃面包被审问。老妇人嗫嚅着说:“原谅我。我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几个饿得直哭的孙儿,他们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法官依然冷若冰霜,当庭宣称:“我必须秉公办事,你可以选择10美元的罚款或者10天的拘役。”
②判决宣布后,时任纽约市长的拉瓜地亚从旁听席上站起来,脱下帽子,放进5美元,然后向其他人说:“现在,请诸位每人另交50 美分的罚款,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儿的城市。”旁听席上的每个人闻之动容,认认真真地捐出了50美分。
③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瓜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④黎巴嫩作家米哈依勒·努艾曼在《你是人》中说:“如果没有你,便没有我之为我;如果没有我,便没有你之为你;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他之为他。如果没有先于我们者,便没有我们;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广阔时间中的任何一个人。”“人”的一撇一捺,一半是自己,一半是他人,芸芸众生的世界,其实就是两个人的世界。看似纷繁复杂的精神契约,也只是两个人的契约,丈量的是自己和外人的关系。这契约就像上帝给我们的一柄长勺,只有互相喂给,双方才能吃到食物。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品质,还是一种精神契约。在一个遵守契约的理智社会里,物质的回报和精神的补偿应该是成正比的。
⑤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背弃精神契约、压缩善良空间的现象存在,四川某镇一名弱女子深夜遭歹徒追杀,整条大街的居民听到了呼救却无人开门制止,唯一开着门的店主居然马上拉下卷帘门;湘潭一男子爬上高楼欲自杀,犹豫之时,街上围观者一再欢呼起哄:“跳啊,干嘛不跳下来!”轻生者终究满足了看客的要求;一儿童溺水,打捞者要求见到酬金才肯下水。在这里,人性善良的光辉和芬芳不见了,冷漠胜利了,金钱的法则胜利了。如果精神的契约被所有的人背弃,善的最后一块绿洲被沙化,这个世界会变得怎样?
⑥想起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他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了一首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这正是背弃精神契约的最终结局。
⑦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遭遇危难和困境,谁都有可能成为弱者,如果我们在别人危急的时候不援手,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孤立无援的苦果?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界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背弃精神契约的人,最终将被全世界抛弃。
22.(2分)文章开头由1935年纽约的一次审判说起,其作用是什么?
23.(3分)请分点简要概括第⑤段所列举的种种现象,并说说其作用。
24.(3分)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运用这些论证方法各自的作用。
25.(3分)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四、写作题(共60分)
26.(10分)近期,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生和校友间,出现一批以“夸人”为主题的微信群。这一现象很快从校园蔓延到社会,以小区、公司为单位的“夸夸群”相继出现。很多人将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事情分享到群里求“奇”,便静候群友们热情诙谐的夸奖。有人认为:互相夸赞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缓解,大家总需要分享和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夸夸群”里,大家都处于不熟悉的弱连接中,更无拘无束。而有人认为:“夸夸群”的夸奖多是仪式性甚至幽默风趣的附会,完全不是实事求是的赞许。请你发表你的看法,不超过150字。
27.(50分) 生活就有快乐。战胜挫折是一种快乐,获得成功是一种快乐,得到关爱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奋斗也是一种快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 也是一种快乐”为题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请你自选词语,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③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⑤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⑥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
1.示例:之、中、版、筑、于、海、百、里。
2.(1)A
(2)青年科技工作者继承老一辈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呵护科技发展,创造科技成就
(3)B
3-8 CBCDAB
9.(1)中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效率、规模,远远赶不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的差距。
(2)创建美好家园(争当环保卫士、保护青山绿水、增强环保意识等)
(3)老爷爷,您好!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您别小看狗的粪便,它不仅影响小区的环境,也会给路人带来不便,您说是吗?
(4)第①句中的“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加强”应改为“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增加”。第③句中“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应改为“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现象”。
10.(1)严监生;周进;夸张
(2)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吝啬。周进看见了摆得齐齐整整的两块号板,那是他做梦都想用的东西,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却连“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现在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在眼前,怎能不勾起满腹的心酸,因此他急火攻心,昏倒在地。
(3)简·爱。在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但也透漏出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意。
11.(1)山河千古在(2)断肠人在天涯(3)燕然未勒归无计(4)悠然见南山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2.孤蓬;不得意
13. 《送友人》:前两联作者描写了送别环境,渲染了气氛,“故人情”“班马明”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依依惜别之情。《送别》:第二联写到友人因不得意打算归隐,作者便说“你只管离开吧,我不再询问什么,无尽的欢愉闲适在青山白云之间”,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和洒脱,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14.同“邀”, 邀请;先前, 从前;有人;担心, 忧虑
15.①(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②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
16.【批注1】是一种散文体裁, 内容上可以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等, 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批注2】唐太宗对大臣提出的建议的否定
17.甲文和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体现了没有剥削压迫、和平安定、人民幸福的社会生活。要实现这种社会生活,当政者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心存百姓,时常自省。
18.(1)①“我”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或者是线索性人物),使故事显得真实,令人信服。
②通过“我”对人物的感觉,帮助读者了解人物,如对理查德的肖像描写。
③透露故事线索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如“我”问酒放在哪里。
①理查德自认为胜券在握而坦然处之、自得的心理。
②迈克因急于发财而求胜、自大的心理。
示例一:标题用“赌酒”更好。①从小说的情节来看,“赌酒”是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其展开。②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赌酒”更有利于表现迈克这个赌徒的贪婪心理和理查德利用“赌酒”这种不当手段获取利益的狡诈。③从主旨来看,结局真相大白,有力地讽刺了“赌酒”行为的荒唐可笑和对赌徒们的批判。
示例二:标题用“品酒”更好。①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尽管小说主要写“赌酒”,但真正精彩部分是“品酒”环节,也为下文情节的突转作铺垫。②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品酒”符合理查德“著名的讲究吃喝”的人物身份,也符合迈克希望通过“品酒”来炫耀自己,表现其附庸风雅的心理。③从主旨来看,结局真相大白,批判了理查德借“品酒”之名,干行骗之实的丑陋行径;也讽刺了迈克的自大与愚蠢。
①虚伪庸俗。本是一个不讲道德的赌徒,却想通过品酒以追求高雅。②喜欢炫耀(虚荣)。通过品酒来炫耀自己的好酒与品位。③贪婪。为了两处房子,不惜用女儿做赌注。
22.(1)通过写贫穷的老妇人为饥饿的孙儿偷窃面包被审判而引发市长的自责并为她发起捐款,为自己的冷漠付费,引出本文论题“人与人之间并非孤立,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3. 四川女子遭歹徒追杀,无人理睬;湘潭男子欲自杀,围观者起哄;儿童溺水却被要求先付酬金。列举了现实社会中抛弃精神契约、压缩善良空间的种种现象,从反面证明缺乏精神契约的严重后果。
24. ①引用论证,引用黎巴嫩作家米哈依勒 努艾曼的话,有力地论述了看似纷繁复杂的精神契约,也只是两个人的契约。②比喻论证,把契约比作长勺,生动形象地证明善是精神的契约,在一个遵守契约的理智社会里,物质的回报和精神的补偿是成正比的。
25. 善,是精神的契约。懂得珍惜精神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
26.略
27.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