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学习目标]1.把握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概况,理解近代以来世界不同时期的贸易特点及其原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全球贸易发展的原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通过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近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2.新航路开辟以后(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2)表现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②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3)影响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工业革命以后(1)原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表现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4.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阻碍世界贸易发展: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极大影响。(2)促进世界贸易发展①原因: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②表现: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知识拓展 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简称WTO,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知识点二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1.影响(1)把世界各地的生产者、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2)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2.表现(1)饮茶风俗①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②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③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④各国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2)服饰变化①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②中国服装元素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③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吸收了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④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3)钟表技术①钟表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②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③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3.发展(1)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2)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知识拓展全面认识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1)世界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国际贸易以超越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迅猛增加,达到空前水平。(2)国际资本贸易空前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重要表现。(3)世界经济联系的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出现新特点。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商品越来越多样化、高级化、优质化、综合化和整体化。技术贸易发展扩大。(4)世界经济联系形式日益多样化。如:生产合作和装备业务、技术转让、补偿贸易、合资贸易、合资经营、国际分包合同、原料加工以及联合投标等。(5)地区贸易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为区域贸易不平衡,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加强。发达国家已占国际货币资本市场融资的80%左右。习题巩固1.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吨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2.据统计,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增加了2倍多,这反映出此时( )A.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B.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兴起C.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形成D.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均衡3.有学者通过对18世纪至19世纪前期中国黄埔港往来的西方船只的数量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1779—1833年,西方国家往来广州的船只数量有了极大的增加,但法国船只数量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贸易量已明显落后于英国,相比之下英国的船只在整个西方国家来华船只数量上的占比不断增长并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 )A.《航海条例》导致法国船只数量下降B.法国国内革命影响海外贸易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世界殖民霸权D.贸易成为海外殖民的主要方式4.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举行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谈判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在各成员中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这一协议的内容( )A.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B.有助于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增强各国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5.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以丝棉贸易为主的互补型商品流通使中国与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丝棉贸易圈。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的华侨汇款则成为密切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经贸联系的纽带。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 )A.经济合作发展迅速B.经济贸易联系密切C.合作机制日益完善D.产业互补特色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