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下 4.1土壤的成分 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A. B.C. D.2.土壤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一开始并没有土壤B.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可以大量施用化肥C.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物组成D.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3.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应充分干燥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D.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4.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A.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5.检验土壤中有无无机盐的活动中必须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 )A.清澈 B.易溶解矿物质C.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 D.便于过滤6.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D.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就能变成土壤二、填空题7.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 和 组成,其中 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8.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_____ 和死亡的 ,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 ,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 。土壤中溶于水的 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 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www.21-cn-jy.com9.土壤是在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体外,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 。(2)选择干燥的土地,取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土壤和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铁块,把它们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沿烧杯壁缓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然后比较所加入的水量。此实验的目的是 。10.如图所示,在研究“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的实验中,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得不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21·世纪*教育网11.某同学在常温下用如图所示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开始时,试管A和试管B内泥土的唯一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2)48小时后预计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2.猜想:假定你看到一块有缝隙的巨石,如果在几百年后,你又能观察到它,你预计能看到什么现象?请加以解释。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答案解析部分1.C【解析】土壤中的有机质是由植物的根部、小动物、植物与动物残留物、腐殖质与微生物等组成.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来源。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燃烧,如果数量减少、有焦味,证明土壤含有有机物,故选 C 。2-1-c-n-j-y2.B【解析】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1.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原始材料,其组成和理化性质对土壤的形成,肥力高低有深刻影响。如:岩石风化物包括残积物,坡积物;风积物;河流冲积物;黄土状母质。2.气候:主要是温度和降水。影响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及其产物的迁移,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举例)3.生物: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特别是绿色植物将分散的,深层的营养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集中地表并积累,促进肥力发生和发展。4.地形:主要起再分配作用,使水热条件重新分配,从而使地表物质再分配。不同地形形成的土壤类型不同,其性质和肥力不同。(举例)5.时间:决定土壤形成发展的程度和阶段,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淋溶和聚积。土壤是在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类型。A. 地球上一开始并没有土壤,A正确;B.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可以大量施用化肥是错误的,大量使用肥料会使土壤板结,B错误;C.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物组成 ,C正确;21*cnjy*comD. 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 ,D正确;故答案为:B3.D【解析】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来源。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燃烧,如果数量减少、有焦味,证明土壤含有有机物。A .用湿润的土壤不行,水分蒸发也能减少质量,影响使用效果,另外充分干燥的土壤有利于样品粉碎并充分混匀,故 A 正确。B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因此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不可以特意选取有机物很丰富的或有机物很贫乏的土壤,影响实验结果,故 B 正确。C .铁丝网孔径大土壤颗粒可能从缝隙漏出,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故 C 正确。D .有机物是可燃烧的,如果将土壤干燥时放在火上直接烧烤,则会使有机物被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故 D 错误。故选 D .4.D【解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大,月球岩石经物理风化作用等的影响而产生月壤,月壤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生物和水,因此月壤中缺失空气、水和腐殖质。A .月球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由岩石碎屑、粉米、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等成分极为复杂的物质组成的结构松散的混合物即壤。月壤中绝大部分物质是就地及邻近地区物质提供的。由于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月球表面长期受到微陨石的冲击及太阳风粒子的注入,太阳风粒子的注入使月壤富含稀有气体组分, A 不符合题意;B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分这基本是公认的结果, B 不符合题意;C .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固定,将月壤吸附起来,成为土壤, C 不符合题意;D .不需要矿物质,题目中可知矿物质本来就有, D 符合题意。故选:D5.C【解析】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因此检验土壤中有无无机盐的活动中必须用蒸馏水,因为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可以排除外界因素造成影响。故答案为:C。6.D【解析】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A.岩石要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石块、石砾和砂粒等细碎的矿物质颗粒。故A正确。B.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细碎的矿物质颗粒,还要 经历漫长的演变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其中 离不开多种生物的共同作用。各种生物的活动加 速了有机物在地表的积累,最终促使了土壤的形 成。故B正确 。C.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 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 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 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故C正确 。21cnjy.comD.雨水积聚在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零 度以下,水就会结冰,使它的体积增大,从而促使岩 石的缝隙加宽,最终使岩石裂成小碎块。 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只能从大块石头变成小块石头。必须经过生物的作用。故答案D错误。故选答案D。21·cn·jy·com7.矿物质颗粒;腐殖质;矿物质颗粒【解析】土壤的组成主要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这些组分以固相(如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如水分)和气相(如空气)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故答案为:矿物质颗粒;腐殖质;矿物质颗粒8.排泄物;生物体;食物;养分;无机盐;空气【解析】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许多非生命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土壤中溶于水的无机盐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9.(1)无机盐(2)测量土壤中所含空气的体积(或证明土壤中存在着空隙或验证土壤的吸水性)【解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体外,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根还能获得土壤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2)土壤的颗粒之间有空隙,含有空气,利于根的呼吸作用.题中的实验铁块无空隙,另一组用土壤,所加入的水量不同,可知:土壤中存在着空隙,能吸水.因此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土壤中的所含空气的体积.或证明土壤中存在着空隙,验证土壤的吸水性.故答案为(1)无机盐;(2) 为了测量土壤中的所含空气的体积(或证明土壤中存在着空隙,验证土壤的吸水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10.干燥土壤【解析】湿的土壤加热时质量减小的原因有:①有机物燃烧;②水分蒸发。研究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物,必须排除水分的干扰。在“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土壤应充分干燥,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上述实验中不能得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原因可能是没有用干燥土壤做实验。www-2-1-cnjy-com11.(1)A 中泥土经强热处理,B中泥土未加热(2)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不变浑浊(3)A 中泥土经强热处理,微生物死亡;B中泥土未加热,微生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Ca(OH)2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溶液变浑浊【解析】(1)本实验为一对照实验,由图中不难看出广口瓶A和广口瓶B之间唯一不同是A瓶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瓶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正常状态下、未经过实验处理的广口瓶B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广口瓶A为实验组。(2)由于广口瓶B的泥土中有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会进行呼吸作用而产生二氧化碳,使得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广口瓶B的泥土经过强热处理将微生物杀死,所以可以发现A瓶中无变化。(3)该实验的意图是如果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可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来源:21cnj*y.co*m】(1)实验开始时,试管A和试管B内泥土的唯一区别是A 中泥土经强热处理,B中泥土未加热。(2)48小时后预计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不变浑浊。(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A 中泥土经强热处理,微生物死亡;B中泥土未加热,微生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Ca(OH)2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溶液变浑浊。12.答:这块巨石变小或变碎,因为随着流水或结冰以及自然生物的作用会使这一块有缝隙的岩石逐渐被风化掉,最终形成土壤。 2·1·c·n·j·y【解析】成土过程也叫土壤形成过程,是指在各种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壤发生发育的过程。它是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总和,包括岩石的崩解,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合成,以及物质的淋失、淀积、迁移和生物循环等。21教育网巨石存在缝隙,随着时间的过去巨石的缝隙会越来越大,巨石破碎成更小的颗粒,在外力的作用与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会最终形成土壤;故答案为:这块巨石变小或变碎,因为随着流水或结冰以及自然生物的作用会使这一块有缝隙的岩石逐渐被风化掉,最终形成土壤;故答案为:这块巨石变小或变碎,因为随着流水或结冰以及自然生物的作用会使这一块有缝隙的岩石逐渐被风化掉,最终形成土壤。【出处:21教育名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