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分析近代东西方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价格革命、商业革命等内容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2.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探究世界市场的发展与全球性商业贸易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难点: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预习新知】
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背景: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亚、欧、非等洲之间的直接交往和了解不多。
(2)推动因素:①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
②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3)结果: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1)必要性:资本主义各国商品输出的需要。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市场与更多的原料产地。
(2)可能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结果: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他们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推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需要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结果: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原因:(1)新航路的开辟;(2)欧洲人的殖民扩张.
2.表现:
(1)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 (2)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 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 (1)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 (2)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 (3)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2)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①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公司等出现并得到发展。
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
银行及证券交易所 (1)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 (2)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它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 (3)17世纪后,伦教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
公司的出现及发展 (1)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2)有限责任公司: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被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采用。 (3)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 ①目的:有效垄断对外贸易。 ②表现: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③权力: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 ④影响: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
银行 洋行: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
自办银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之后在多地设立分行。
股票公司 背景: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如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等。
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百货公司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3)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
①更多种类的商品出现在商贸领域:烟草、咖啡、可可、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
②东方的产品涌入欧洲等地:香料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
③奴隶成为贸易商品:非洲成为殖民者掳掠黑人奴隶的场所,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
④鸦片贸易兴起:18世纪后期,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操纵下,英国商人将鸦片从印度运到中国销售。后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商人也开始向中国贩运鸦片。
(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17世纪 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
19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巩固训练】
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如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 )
A.洋务派为军事工业招股筹款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企业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 D.洋务派开始采用官督商办方式
3.依据下表,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 大西洋三角贸易 主条目:黑奴贸易 欧洲→非洲:盐、布匹、朗姆酒 非洲→美洲:黑奴 美洲→欧洲:糖、烟草、白银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 太平洋三角贸易 主条目:鸦片贸易 清→英国:茶 英国→印度:棉织品 印度→清:银、鸦片(后期)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心变化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C.地区性贸易在全球普遍兴起 D.世界贸易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4.1872年12月,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并且在当月公开向社会发行了股票(见下图),这是我国历史上发行的第一只股票;随后江南制造局、开平矿务局等工矿企业也相继发行股票,从此揭开了我国股票发行、上市的序幕。由此可知,当时( )
A.民众对洋务企业寄予厚望 B.中国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已形成
C.近代经营理念影响洋务派 D.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捉襟见肘
5.15世纪,意大利的美第奇银行开始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它不是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银行,而是由几家合伙公司联合而成,公司间各自独立,有自己的资本、账本和管理模式;它是国际性的,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和伦敦等地都有分行。这种经营方式( )
A.加快了工业资本的积累 B.使意大利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C.推动了长途贸易的发展 D.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更加悬殊
6.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商业贸易活动中获利。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法政府颁行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这表明( )
A.近代早期欧洲企业以股份制为主 B.股份制企业的私有制属性逐步改变
C.政府立法推动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D.生产力发展推动企业组织形式变革
7.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8.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这种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实业救国的影响
9.16世纪,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西欧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所、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导致商业资产阶级地位逐渐上升 B.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促成西欧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引发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新变化
10.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上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千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 )
A.洋务派为军事工业招股筹款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企业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 D.洋务派开始采用官督商办方式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属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以殖民扩张和掠夺为主要特点,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属于工业革命时期,以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为特点,说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到工业革命时期世界贸易结构发生一定变化,D项正确;大西洋三角贸易与太平洋三角贸易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心变化,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大西洋三角贸易与太平洋三角贸易,无法体现“在全球普遍兴起”,C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股份制是近代西方产生的新的经营形式,上海轮船招商局在初创时期即发行股票,后来其他民用企业也发行股票,说明洋务派具有近代经营理念,C项正确。A项不能得出;B项与史实不符,此时中国尚未形成证券交易市场;轮船招商局是民用企业,并非军事工业,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第奇银行采取联合经营、独立核算的新模式,成为一家国际性的银行企业。结合所学可知,美第奇银行的跨国经营方式,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有利于促进欧洲的长途贸易发展,故选C项。工业革命加速工业资本的积累,而不是15世纪意大利银行业的发展,故排除A项;美第奇银行的经营方式使意大利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说法过于夸张,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美第奇银行的经营方式会造成贫富悬殊,故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一些国家通过组建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求。因此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的“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不符,排除;股份制企业的私有制属性没有改变,排除B项;垄断组织大量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
7.答案:D
解析:题干“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表明,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D项正确;北美的印第安人同样受到奴役掠夺,A项排除;“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表明,殖民统治不是拉丁美洲发展停滞的原因,B项排除;北美洲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C项排除。
8.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A正确;B、C、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
9.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多种形式的商业组织在欧洲出现。这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商业贸易的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等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纷纷出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资产阶级的地位问题,排除A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结构的问题,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平矿务局属干封建官办企业,但是却发行股票,这说明该企业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C项正确;开平矿务局属于洋务运动中的民用企业,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D项说法明显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