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阶段检测卷-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京版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阶段检测卷-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京版 (含解析)

资源简介

期末阶段检测卷-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京版 B
一、选择题(共20分)
1.7、8、9三个月共有( )天。
A.90 B.91 C.92
2.学校小礼堂有12排座椅,每排有21个座位,估算一下,这个小礼堂能容纳200人开会吗?( )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3.1吨大米和1吨棉花比较,( )。
A.大米重 B.棉花重 C.一样重
4.三年级有4个手工小组,每小组有6人,共制作手工品240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连除的数学问题。下面( )中的问题符合要求。
A.平均每小组制作了多少件手工作品
B.平均每个人制作了多少件手工作品
C.四个小组一共制作了多少件手工作品
5.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25分米,宽是13分米,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76 B.361 C.1444
6.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打开,平均分成了若干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7.50米赛跑中,小明的成绩是11.4秒,小力的成绩是9.2秒,小军的成绩是12秒。他们3人中第一名是( )。
A.小明 B.小力 C.小军
8.观察下面的北京颐和园平面图,景明楼在南湖岛的( )方向。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9.根据下图,一个苹果的质量是( )克,一个草莓的质量是( )克。
A.500、60 B.1000、30 C.200、20
10.用3、6、7算“24”点,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3×6+7 B.7-3×6 C.6×(7-3)
二、填空题(共21分)
11.“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这是描述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的谚语。2023年的“芒种”节气是6月6日,它后面的第15天是“夏至”(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2023年的“夏至”是( )月( )日。
12.34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两位数与10的积是( )。
1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一头蓝鲸体重约160( ) 一只成年老虎体重约350( )
14.5个好朋友,约定7月27日至8月2日一起外出旅游,并在出发前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次电话。旅程一共( )天。
15.9平方米=( )平方分米 48个月=( )年
2500千克=( )吨( )千克
16.一瓶果汁,小明喝了全部果汁的,弟弟喝了全部果汁的,剩下的妈妈和爸爸每人喝一半,妈妈喝了全部果汁的。
17.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元( )元
18.如图是地铁站面示意图,长阳宾馆在( )的西北方向,( )的东南方向是少年宫。
19.把写成小数是( );3.5元是( )元( )角。
三、判断题(共10分)
20.从2019年6月21日到2019年7月9日,一共是18天。( )
21.42×50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
22.两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2平方分米,周长是8分米。( )
23.7个米是1米。( )
24.因为□比○多,○比△多,所以□比△多。( )
四、计算题(共17分)
(9分)25.直接写得数。



(8分)26.脱式计算。
(1)48÷3×28 (2)640-35×14
(3)32×(49-38) (4)145÷5+27
五、解答题(共32分)
(6分)27.2011年某月7日是星期一,最后一天是星期三,这个月有多少天?
(8分)28.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添置一些跳绳。如果买长跳绳,每根12元,可以买36根;用这笔钱,如果买短跳绳,每根8元,可以买多少根?
(8分)29.刘奶奶家有一块长方形花圃,如果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如果宽增加2米,面积就增加36平方米,原来这块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分)30.有下面一些食品。
5.6元 3.9元 2.8元 3.5元
(1)最贵的食品比最便宜的食品贵多少元?
(2)用10元钱够买一瓶牛奶和一个面包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年月日的知识,七月和八月是大月有31天,九月是小月有30天,求出它们的和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31+31+30=92(天)
7月、8月、9月三个月共有92天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注意七月和八月是大月有31天,九月是小月有30天。
2.A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座椅的排数乘每排的数量,计算时把整数估算成与它相近的整十数即可。
【详解】12×21≈10×20=200(个)
因为把整数都估小了,所以座位数要比200多,所以这个小礼堂能容纳200人开会。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把数看作近似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估算。
3.C
【分析】大米和棉花都是1吨,质量相等;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1吨大米和1吨棉花比较,一样重;
故答案为:C。
【点睛】大米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大米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大米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
4.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已知条件是,三年级有4个手工小组,每小组有6人,共制作手工品240件。问题是提出一个连除的数学问题,制作手工作品的总件数÷小组的个数=平均每个小组制作的件数,再用平均每个小组制作的件数÷每小组的人数=平均每人制作的件数,依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240先平均分成4份,再平均分成6份,结果就是平均每人制作了多少件。
240÷4÷6
=60÷6
=10(件)
即平均每人制作了10件。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应先找到题目中对应的关系再解答。
5.B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解答。
【详解】(25+13)×2
=38×2
=76(分米)
76÷4=19(分米)
19×19=361(平方分米)
正方形的面积是361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6.B
【分析】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打开,则这个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了(2×2)份,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选择。
【详解】2×2=4(份),即每份是这张纸的。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先计算出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的份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
【分析】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然后根据用时最少的跑得最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9.2<11.4<12,
小力用的时间最短,所以他们3人中第一名是小力。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注意跑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少的,跑得快。
8.C
【分析】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观测点和目的地的位置关系确认方向。
【详解】观察图中北京颐和园平面图可知:景明楼在南湖岛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方向的辨别,应熟练掌握。
9.C
【分析】根据两幅图中,苹果和草莓的数量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图一有有5个苹果和3颗草莓,图二有3个苹果和3颗草莓;
图一比图二多两个苹果,多的重量为:1060-660=400(克)
即1个苹果的重量为:400÷2=200(克)
草莓的重量为:200×5=1000(克)
1060-1000=60(克)
60÷3=20(克)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等量代换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C
【分析】根据题意,题中含有6,4×6=24,所以只需再计算出一个4,由此可以这样想:7-3=4,4×6=24,由此写出即可。
【详解】(7-3)×6
=4×6
=24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认真审题,根据数的特点,进行试填运算符号,进而得出结论,解答本题也可直接计算出各个选项的结果,即可进行选择。
11. 6 21
【分析】6月是小月,有30天,6月6日后面第15天是6+15=21(日),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15=21(日)
2023年的“夏至”是6月21日。
【点睛】熟练掌握年月日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340 990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分别计算34×10以及99×10即可。
【详解】34×10=340
99×10=990
则34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340;最大的两位数与10的积是990。
【点睛】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13. 吨/t 千克/kg
【分析】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因此计量一头蓝鲸的体重以“吨”为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因此计量一只成年老虎的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详解】根据分析,填空如下:
一头蓝鲸体重约160吨;一只成年老虎体重约350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熟练掌握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10 7
【分析】(1)每人都要和另外4人通一次电话,就要通4次电话,5个人,共通(5×4)次电话;又因为两人通一次电话,要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所以再除以2,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7月、8月都是大月,都有31天推算即可。
【详解】5×(5-1)÷2
=5×4÷2
=10(次)
31-27+1+2=7(天)
所以,一共要通10次电话;旅程一共7天。
【点睛】本题看作握手问题的实际应用,要注意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如果数量比较少可以用枚举法解答,注意要按顺序写出,防止遗漏;如果数量比较多可以用公式:握手次数=n(n-1)÷2解答。时间的推算时,要注意7月是大月,有31天。
15. 900 4 2 500
【分析】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月和年之间的进率是12。将2500千克先分别2000千克+500千克,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2000千克换算成吨。据此解答。
【详解】9平方米=900平方分米 48个月=4年
2500千克=2吨50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面积单位、实际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除了掌握高级低级单位间转化的规律,还要对单名数、复名数之间的转化有所熟悉。
16.
【分析】先将这瓶果汁看成一个整体,然后用1减小明和弟弟一共喝了全部果汁的部分,从而计算出剩下果汁的部分,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由此可知,妈妈喝了全部果汁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简单计算,先计算出剩下果汁的部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0.7 20.5
【分析】小数表示元,整数部分表示几元,十分位上表示几角,百分位上表示几分,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初步认识。
18. 第四中学 地铁站
【分析】依据图上标注的各种信息,以及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直接填写答案。
【详解】如图是地铁站面示意图,长阳宾馆在第四中学的西北方向,地铁站的东南方向是少年宫。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关键是弄清楚地图上的方向规定。
19. 0.4 3 5
【分析】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4份,用小数表示就是0.4;
根据1元=10角,0.5元=5角,所以3.5元就是3元5角。
【详解】把写成小数是0.4;
3.5元是3元5角。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间的换算。
20.×
【分析】6月有30天,所以一共有的天数=6月一共有的天数-21+1+7月的天数。
【详解】30-21+1+9
=9+1+9
=10+9
=19天,所以一共有19天。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天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将结果计算出来进行判断。
【详解】42×50=2100,积的末尾有2个0,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计算,再判断。
22.×
【分析】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用两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出面积和周长即可判断。
【详解】2×1=2(平方分米)
(2+1)×2=6(分米)
所以,两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2平方分米,周长是8分米;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先找出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与原来小正方形的边长直接的关系,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求解。
23.√
【分析】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把几分之几加几次即可。
【详解】=1,所以7个米是1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分数的认识及分数加法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分数加法算理。
24.√
【详解】○是中间量,如果□比○多,○比△多,则□比△多,据此判断。
故答案为:√
25.60;175;0.2
180;1200;63
1;;13
【解析】略
26.(1)448;(2)150;
(3)352;(4)56
【分析】计算整数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据此解答。
【详解】(1)48÷3×28
=16×28
=448
(2)640-35×14
=640-490
=150
(3)32×(49-38)
=32×11
=352
(4)145÷5+27
=29+27
=56
27.30天
【分析】由7日是星期一知道到一星期正好7天,一个月最少有4个星期,所以是(7×4)天,即28天,最后一天是星期三,比星期一多2天,所以这个月有(28+2)天。
【详解】7×4=28(天)
28+2=30(天)
答:这个月有30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是认识,明确1星期7天是解题关键。
28.54根
【分析】用36乘12,求出买36根长跳绳所花的钱数,然后再除以每根短跳绳的价格,就是可以买的根数。
【详解】36×12÷8
=432÷8
=54(根)
答:可以买54根。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36根长跳绳的总价,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9.108平方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先求出原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如果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可以求出原长方形的宽;据“如果长不变,宽增加2米,面积就增加36平方米”可以求出原长方形的长;长和宽已求出,从而可求出原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原长方形的宽:18÷3=6(米)
原长方形的长:36÷2=18(米)
原长方形的面积:18×6=108(平方米)
答:原来这块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108平方米。
30.(1)2.8元
(2)够;
【分析】(1)先将每种食品的价格进行大小排序,然后用最贵的食品的价钱减最便宜的食品的价钱即可。
(2)先用加法计算出一瓶牛奶和一个面包的总钱数,然后与10元比较即可。
【详解】(1)5.6元>3.9元>3.5元>2.8元,
5.6-2.8=2.8(元)
答:最贵的食品比最便宜的食品贵2.8元。
(2)5.6+3.9=9.5(元)
9.5元<10元,够
答:用10元钱够买一瓶牛奶和一个面包。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熟练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