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名句默写(五题型)【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期末高分必刷题(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名句默写(五题型)【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期末高分必刷题(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1 名句默写(五题型)50题
直接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归类默写|表格型默写
【直接默写】
1.(22-23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末)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
(2)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佁然不动, ,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4)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
(5)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蒹葭》)
(6)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答案】 但余钟磬音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晓驾炭车辗冰辙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零落成泥碾作尘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磬、祗、奴、俶、翕、辗、晞、湄、落、碾。
2.(22-23八年级下·山东菏泽·期末)依据课文填空。
(1)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答案】 如闻泣幽咽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两鬓苍苍十指黑 零落成泥碾作尘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幽咽、厦、鬓、碾。
3.(22-23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3)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6)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答案】 零落成泥碾作尘 萧萧班马鸣 白露未晞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黄发垂髫 波撼岳阳城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零、碾、萧、班、晞、庇、髫、撼。
4.(22-23八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飞花令:写出含有“人”的诗句。
(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3) ,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 潭影空人心 落日故人情 谁见幽人独往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潭、落、幽、宦。
5.(22-23八年级下·江苏淮安·期末)小淮从课本里搜集了古诗文名句,请帮忙填写完整。
(1)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3)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答案】 零落成泥碾作尘 落日故人情 禅房花木深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夜久语声绝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零、落、碾、作、禅、庇、俱、绝”等字词容易写错。
6.(22-23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默写。
(1)窈窕淑女, 。(《关雎》)
(2)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何处望神州?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6) ,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答案】 君子好逑 无为在歧路 缺月挂疏桐 满眼风光北固楼 天下为公 鹏之徙于南冥也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逑、疏、徙、冥”等字的写法。
7.(22-23八年级下·河南南阳·期末)古诗文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
(2) ,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3)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4) ,涵虚混太清。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谭西南而望, , 。《小石潭记》
【答案】 两鬓苍苍十指黑 老翁逾墙走 禅房花木深 潭影空人心 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鬓、逾、潭、泽、见”等易错字的书写。
8.(22-23八年级下·陕西西安·期末)诗文默写。
(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缺月挂疏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布衾多年冷似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
(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虽有嘉肴》)
【答案】 潭影空人心 浮云游子意 漏断人初静 娇儿恶卧踏里裂 两鬓苍苍十指黑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潭、漏、卧、鬓。
9.(22-23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6) ,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
【答案】 秋天漠漠向昏黑 浮云游子意 并怡然自乐 拣尽寒枝不肯栖 一任群芳妒 货恶其弃于地也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漠、意、拣、栖、妒。
10.(22-23八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请将下列与节气有关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为班级“节气与古诗文”朗诵大会准备素材。
(1)蒹葭苍苍, 。(《蒹葭》)
(2) ,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 ,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答案】 白露为霜 好雨知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落英缤纷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霜、知、纷、落”等字词容易写错。
【直接默写+理解默写】
11.(22-23八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学习和教学之后,才知道自身的不足和困惑,正如《虽有嘉肴》中所说:“ , ”。
(4)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两句。
【答案】 落英缤纷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缤、纷、突、兀、见、歧、沾”等字要正确书写。
12.(22-23八年级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马说》中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只有香如故。”
(3)诗人常借诗句哀民生之艰,叹百姓之苦。《石壕吏》中的“ , ”是杜甫对捕吏凶暴、老妪凄苦的揭露;《卖炭翁》中的“ , ”是白居易对老翁矛盾心理的生动体现。
(4)《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作者对天下人美好的祝愿的句子是:“ , ”。
【答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零、碾、啼、炭、贱、愿、寒、婵”等字的写法。
13.(22-23八年级下·四川泸州·期末)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有一种牵绊叫乡情。身在洛城的李白夜闻笛声,写下了“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有一种感情叫心系祖国。《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尽战争漫长和残酷的句子是“ , ”。
(3)有一种思索叫奉献。清代龚自珍辞官离京,感慨中流露出未竟的志向,尤其《己亥杂诗(其五)》中“ ,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有一种表达叫寄托。心境高远,身居陋室,清吟“ , ”表达正己修身的情操。(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折、何、壮、士、落、化、陋、惟、馨”等字要正确书写。
14.(22-23八年级下·河北邯郸·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关雎》中用“ ”和“ ”生动刻画出男子追求淑女而不得的苦闷与焦灼。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 , ”与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4)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大道之行也》中与之相近的语句是: , 。
【答案】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寤寐、辗转、俱、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15.(22-23八年级下·吉林四平·期末)请在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2)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3)所谓伊人, 。(蒹葭《诗经·秦风》)
(4)好友转学,临走前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的诗句,向他表达即使相隔很远,长久不见,也会保持深厚的友谊的心意。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自己家境贫寒的句子是: , ”
【答案】 心忧炭贱愿天寒 挥手自兹去 在水一方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炭贱、自兹、知己、衾、卧。
16.(22-23八年级下·河北邯郸·期末)古诗文默写。
(1)微君之故, ? (《诗经·式微》)
(2)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诗经·蒹葭》)
(4)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理想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老少的精神状态“ , ”,间接表达了他对理想国的认识。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诗句是: , 。
【答案】 胡为乎中露 气蒸云梦泽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露、蒸、泽、谓、垂髫、怡然、涯”等易错字词的书写。
17.(22-23八年级下·河北沧州·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
(2)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3) ,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嘉肴》)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眼前的艰难处境延伸到国家时局,写出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心情的句子是:“ , !”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人叮嘱渔人的话“ ”,反映了他们不愿被外界打扰的心理。
【答案】 选贤与能 白露未已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与、丧乱、沾湿”。
18.(22-23八年级下·山东聊城·期末)按要求填空。
①千声万声呼唤你, !(贺敬之《回延安》)
②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③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④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轻快敏捷的语句是: , 。《桃花源记》中写老少安逸祥和生活的句子是, , 。
⑥夏季往往意味着雨水较多,凭栏听雨自有一番情趣,因此雨常常进入古诗词中。请写出带雨的连续的两句:“ , ”。
【答案】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在河之洲 萧萧班马鸣 波撼岳阳城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延、萧、撼、俶、逝、翕、垂、髫”等字的写法。
⑥考查古诗词的识记理解。解答时,结合自己的积累,选取有关“雨”的连续两句诗词作答即可。
示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9.(22-23八年级下·河北承德·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3)虽有至道,弗学, 。(《礼记·虽有嘉肴》)
(4)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为天下寒士而不顾己身的无私胸怀的句子是 , !
(6)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忽逢桃花林,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来描写桃林美景。
【答案】 所谓伊人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不知其善也 是故谋闭而不兴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夹岸数百步 落英缤纷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伊、抟、善、兀、庐、缤纷。
20.(22-23八年级下·安徽宣城·期末)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 。(《诗经·关雎》)
(2)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5)《小石潭记》中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 。”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示友谊不受时空阻隔的诗句是:“ , 。”
【答案】 寤寐思服 禅房花木深 欲济无舟楫 驿外断桥边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注意以下易错字词的正确书写:“寤寐、禅、楫、驿、己、涯”。 
21.(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末)填空题。
(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咏梅》)
(4)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的矛盾心理。
(6)杜甫的《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的诗句是: , 。
【答案】 落日故人情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一任群芳妒 悄怆幽邃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兀、妒、幽邃、贱、翁。
22.(22-23八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根据原文默写。
(1)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6)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 !”
(7)陆游在《卜算子 咏梅》中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诗句是:“ , 。”
【答案】 但余钟磬音 浮云游子意 缥缈孤鸿影 端居耻圣明 盗窃乱贼而不作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磬、浮、缥缈、端、窃、贼、厦、庇、俱、碾”的正确写法。
23.(22-23八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 ,白露未晞。(《诗经 蒹葭》)
③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虽有至道,弗学, 。(《礼记 虽有嘉肴》)
⑤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是先贤为我们树立的精神丰碑。就像诗人杜甫身居草堂陋室,仍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怀揣着“ , ”的济世情怀。
⑥少年强,则国强。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以学习知识文化为己任,沉淀自己才能成就未来。那么我们终有一日,定能如庄子《北冥有鱼》中的鲲鹏一样“ , ”实现展翅高飞,青云直上的理想。
【答案】 天涯若比邻 蒹葭萋萋 禅房花木深 不知其善也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涯、萋、禅、抟”等字词容易写错。
24.(22-23八年级下·黑龙江绥化·期末)古诗文填空
(1)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白露为霜。(《诗经 蒹葭》)
(3)青青子衿, 。(《子衿》)
(4)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虽有嘉肴》中最能体现“教学相长”这一观点的句子: , 。
(6)《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的诗句: , 。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答案】 气蒸云梦泽 蒹葭苍苍 悠悠我心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蒹葭、悠、庇、俱、贱、落英缤纷。
25.(22-23八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末)请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关雎》)
(2)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4)《蒹葭》一诗中通过“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艰辛。
(5)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句子是:“ , 。”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的句子是:“ , !”
(7)《桃花源记》一文中写老人与孩子生活幸福、安然自得的句子是:“ , 。”
(8)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潭水清澈、游鱼自由灵动的句子是:“ , 。”
【答案】 参差荇菜 孤蓬万里征 渚清沙白鸟飞回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差、蓬、渚、溯洄、寒、兀、髫、怡、潭。
【理解性默写】
26.(22-23八年级下·湖北随州·期末)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洞庭湖云雾缭绕,涛声阵阵,气势恢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真可谓“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 ”,诗人虽寄人篱下,生活艰难,却依然不忘心怀他人、忧国忧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 ”一句,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矢志不移的高贵品质。(陆游《卜算子·咏梅》)
(4)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会超越时空,在传承中引起共鸣,“会当水击三千里”一句就化用了“ , ”。(《北冥有鱼》)
【答案】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填空。
作答此题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根据情境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注意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蒸、撼、庇、碾、抟扶摇”等字容易写错。
27.(22-23八年级下·重庆·期末)古诗文默写。
(1)《诗经 蒹葭》第二章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 , ”。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的诗句是“ ,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4)白居易《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5)《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 ”。
【答案】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萋、晞、厦、髫、怡”等字容易写错。
28.(22-23八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诗句是: , 。
(2)岁月如歌,别情依依,无论你我身处何方,心若相通,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近邻,正所谓“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汶川地震毁坏房屋数万间,许多人无房可居,在凄风苦雨中受冻。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 。
(5)“月是故乡明”,“思乡”是诗人常写不厌的主题。请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意的完整诗句: , 。
【答案】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易错字有“窈窕、逑、涯、厦、庇、俱、撼”。(5)题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意的完整诗句即可,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9.(22-23八年级下·湖南娄底·期末)古诗文默写填空。
(1)《蒹葭》一诗中在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3)《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 !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答案】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露、霜、涯、庇、炭、贱、愿。
30.(22-23八年级下·安徽六安·期末)活动中,华华用诗词问答的方式与同学进行互动,请你补充完整。
(1)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出一片寂静的境界,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

(3)《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性格孤傲,决不争宠谄媚的语句是: ,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 , !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答案】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籁、磬、妒、厦、庇、俱、炭、贱。
31.(22-23八年级下·甘肃平凉·期末)按原文填空。
(1)《赤壁》诗中运用议论,直接对历史结局作出自己评判的诗句是: 。
(2)《过零丁洋》中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的诗句是: 。
(3)《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
(4)《行路难(其一)》中诗人以形象化语言,写世途艰难的句子是: 。
(5)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描写塞外奇特风光,被誉为“千古名句”的是: 。
(6)《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然辞官离京,却不畏挫折,不甘消沉,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答案】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郎、乔、汗青、渡、塞。
32.(22-23八年级下·湖北黄冈·期末)古诗文名句填写
(1)《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 。
(2)《马说》中表现千里马屈辱而死的句子是: , 。
(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高洁的诗句是: , 。
(4)《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 ,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俗语“屋漏偏逢连夜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6)《卖炭翁》中通过老翁反常的矛盾心理,反映出他悲惨境遇的句子是: , 。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 。
(8)《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和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 。
【答案】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髫、祗、骈、槽枥、拣、洲、炭”等字词容易写错。
【归类默写】
33.(22-23八年级下·河南新乡·期末)古诗文默写。
漫步先秦,咏唱诗经楚辞,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关雎》的“① ,② ”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漫步魏晋,诵读先贤美文,在《桃花源记》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③ ,④ ”中,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令人神往的桃林盛景。漫步唐朝,吟诵古今诗体,我们能感受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⑤ ,⑥ ”中,我们感受到王勃突破时空的真挚友情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⑦ ,⑧ ”中,我们感动于杜甫心系苍生、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
【答案】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窈、窕、淑、逑、缤、涯”等字的写法。
34.(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末) 名句积累。
古诗文闪烁着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诗经》里的“(1) , ”,让我们感受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2) , ”,让我们漫步于幽深清寂、意境深邃的古寺深处。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庄子的《北冥有鱼》中“(3) , ”,启迪我们要有大鹏鸟迁徙南冥的非凡气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4) , ”,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有心怀天下、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窈窕、淑、逑、幽、禅、抟、厦、庇、俱。
35.(22-23八年级下·重庆合川·期末)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在古诗文中,作者抒情的方式各有不同。《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 , ”,采用比兴的手法表达对意中人的倾慕;《蒹葭》中“②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借上下求索,不断追寻,抒发对意中人的追求;李白在《送友人》中的“③ , ”,借浮云、落日抒情,表达与友人的难分难舍;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④ , ”直接抒发分别时不必悲戚而要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⑤ , ”的感人呼喊,表达了广济苍生的博大情怀。
【答案】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窈窕、逑、溯洄、阻、歧、厦、庇。
36.(22-23八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小语和小文选择参赛诗歌时展开讨论,请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我喜欢《诗经 蒹葭》中“(1) ,在水一方”,爱情甜蜜美好,读来令人为之动容。
小文:其实,古诗文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王勃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2) ,(3) ”给予朋友杜少府积极向上的鼓励和安慰;而常建的“(4) ,(5) ”在山光水色中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和内心平静。
小语:是的,有时诗词蕴含着作者的志趣品格,如那若有若无、似真似幻的飞鸿“(6) ” 就是苏轼心灵的投影,而那“(7) ,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就是(8) (填人名) 高洁傲岸人格的写照。杜甫面对自己的困境,想到的是天下寒士,呼唤“(9) ,(10) ”!
小文:说得不错,那我们赶紧定下参赛作品,抓紧练习,用声音传递诗意吧。
【答案】 所谓伊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缥缈孤鸿影 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伊、己、涯、潭、缥、缈、鸿、碾、厦、庇、士、俱”等字要正确书写。
37.(22-23八年级下·安徽芜湖·期末)默写。
(1)古诗文中包含了文人志士的拳拳爱国之心,融入了浓浓的爱国情。心系天下的儒家,用“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来构筑物尽其用,各取所需的美好社会;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自己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一生坎坷的陆游,用“ , ”(《卜算子·咏梅》),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抒发自己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那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那里有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安宁;那里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超越时空界限的诚挚友谊。
【答案】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兀、庐、零落、碾、旷、俨、涯。
38.(22-23八年级下·河南安阳·期末)古诗文默写。
古人表情达意多喜欢用一些表现手法,(1)陶渊明用借代具体体现老人孩子其乐融融的画面“①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2)柳宗元用侧面描写突出潭水的清澈“② ,③ ”(《小石潭记》);(3)《关雎》中用反复的手法深刻地表达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忧思“④ ,⑤ ”。(4)庄子用夸张来写大鹏击水形象“水击三千里,⑥ ”(《北冥有鱼》);(5)苏轼托物写怀,借鸿来表现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⑦ ,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答案】 黄发垂髫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垂髫、辗转、拣、洲”等字词容易写错。
39.(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晓敏发现学过的古诗文中有不少诗句蕴含了“和”的理念,她想运用到演讲稿中,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物我合一。进入禅院,常建参悟了空寂中的禅意:“山光悦鸟性,(1) ”;当君子遇见淑女,水鸟也有了爱情的气息:“(2) ,在河之洲”;屡遭排斥,陆游借梅咏志:“(3) ,只有香如故”;送别友人,李白眼前之景都蕴含不舍之情:“浮云游子意,(4) ”;夜深人静,那孤鸿就是幽居的苏轼:“(5) ,寂寞沙洲冷”。
“和”是古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构想了“(6) ,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礼记》中描述了“谋闭而不兴,(7) ”的大同社会;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8) , ”表达对人人都能安居的理想社会的期盼。
【答案】 潭影空人心 关关雎鸠 零落成泥碾作尘 落日故人情 拣尽寒枝不肯栖 黄发垂髫 盗窃乱贼而不作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雎鸠”“碾”“拣”“栖”“髫”“庇”“俱”等是易错字词,作答时要注意。
40.(22-23八年级下·广西防城港·期末)中华文化多姿多彩,诗词文化光彩夺目。吟诵唐诗宋词,感受人生。在唐诗宋词中。我们遇见真挚的友情,如李白《送友人》中的“ , ”;我们遇见济世的情怀,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我们遇见施展抱负的渴望,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 , ”;我们遇见幽深清寂的山寺,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我们遇见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 , ”。
【答案】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浮、落、厦、庇、楫、耻、幽、禅、碾”等字词容易写错。
41.(22-23八年级下·山东东营·期末)名句默写。
文人的格局决定了作品深度。心中有国、有民、有万物、有生灵的文人,才会凭借其作品展示其人品,凭借其人品在万世读者心中竖起一面大旗。因为牵挂苍生,杜甫才会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顾自身窘境,一心庇佑贫寒士子,① , !风雨不动安如山;因为怜贫惜弱,白居易才会在《卖炭翁》中以矛盾表现卖炭老翁心理:② , ;因为苦于战乱,陶渊明才会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他的世外桃源老少安乐的状态:③ , ;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心情郁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④ , ”,但他谪居永州十年,却不改积极用世的态度,一心为民谋福利。正如《周易》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 , 。”
【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厦、庇、俱、颜、炭、贱、垂、髫、怡、悄、怆、幽、邃、坤”等字词容易写错。
42.(22-23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末)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八年级举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小葭同学设计的开场白,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透过凝练隽永的经典诗文,我们可以与古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我们能随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感受远离尘世的快乐“山光悦鸟性,① ”;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体验到牧歌式的田园生活“② ,鸡犬相闻”;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感受竹林幽深冷寂的氛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③ ”;从李白的《送友人》中欣赏山的青绿,水的流转“④ ,⑤ ”;从《庄子》中感受大鹏迁徙南冥的磅礴气势“水击三千里,⑥ ”。也能听见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饱览人民困苦后的真挚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⑦ ”;能听见白居易《卖炭翁》中烧炭老人的矛盾心理“⑧ ,心忧炭贱愿天寒”;能听到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仍香气不改的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的内心独白“⑨ ,⑩ ”。
【答案】 潭影空人心 阡陌交通 悄怆幽邃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潭、阡、邃、郭、绕、抟、庇、碾”等字词容易写错。
43.(22-23八年级下·安徽合肥·期末)默写
“理想教育”主题班会上,主持人开场白:同学们!作为新的时代少年,我们要志存高远,一往无前,要有大鹏迁徙南冥时“ , ”(《庄子 北冥有鱼》)的磅礴气势;我们要推己及人,培养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正如杜甫在风破茅屋之后仍然喊出“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暖心话语;我们要像苏轼那样“ ,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哪怕身处孤独的境地,也要保持高洁的志趣;我们要像陆游一般“ , ”(陆游《卜算子 咏梅》),哪怕遭遇无数挫折,也要坚贞不屈,精神犹在。
【答案】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抟、厦、俱、拣、洲、碾”的写法。
44.(22-23八年级下·湖北黄石·期末)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天地有大美,各美其美。诗人所到之处,满目皆是风景。万般风景看遍,内心皆是情韵。柳宗元身处幽僻的小石潭,触景伤情,道尽心中的凄凉:“ , 。”(《小石潭记》)杜甫叹息眼前的风雨破屋,推己及人,表达美好的心愿:“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徘徊清冷的定惠院,孤鸿掠过,诉说高洁的志趣:“ ,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陆游逢着愁苦的暮雨黄昏,梅花傲然,展现独立的人格:“ , 。”(《卜算子·咏梅》)
【答案】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默写。
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本题中的“凄、怆、邃、厦、庇、拣、洲、碾”等字词容易写错。
45.(22-23八年级下·湖南怀化·期末)默写题目。
诵读八下课文,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展现着大鹏南徙时“(3) , ”(《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弘扬着寒梅罹难后“(4) , ”(《卜算子·咏梅》)的坚贞精神;最可责的是,“少年”能长存“(5)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为天下寒士谋温饱的博大胸怀。总之,世界的精彩,会随着这一声声“少年”,接踵而至。
【答案】 白露为霜 海内存知己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露、霜、抟、零落、碾、厦、庇、俱。
【表格型默写】
46.(22-23八年级下·湖南怀化·期末)小文同学整理了本学期的重点古诗文。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整理单。
古诗文整理单
整理角度 美景心成 (1)芳草鲜美,① 。(陶渊明《桃花源记》) (2)②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离愁别绪 (3)“此地一为别,③ ”(《送友人》),李白以植物喻指远行的朋友,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4)同是送别,王勃用“④ ,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
忧时伤时 (5)安得广厦千万间,⑥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⑦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托物言志 (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梅花”凋零,依然散发清香,表达自己虽终身坎坷却坚贞不屈的两句诗是:“⑧ ,⑨ 。” (8)韩愈在《马说》中另翻新意,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⑩ , 。”
【答案】 落英缤纷 曲径通幽处 孤蓬万里征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缤、幽、孤、蓬、涯”等字的写法。
47.(22-23八年级下·广西贺州·期末)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推已及人,大庇寒士。 ① , 。
柳宗元 ②《 》 运用比喻生动描写出溪身曲折蜿蜒。 ③ , 。
庄子 《北冥有鱼》 描述大鹏迁徙南冥气势。 ④ , 。
⑤ 《石壕吏》 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又显示出诗人倾耳细听,通夜未睡的关切。 ⑥ , 。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运用以声衬静的写法,让我们体味到远离尘世的静谧祥和之美。 ⑦ , 。
【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石潭记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杜甫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和作家作品默写。
作答本题时应注意易错字词“厦、庇、俱、颜、潭、蛇、抟、扶摇、绝、泣、幽咽、籁、寂、磬”的正确书写。
48.(22-23八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末)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默写。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山川之美 “八月湖水平,① ”是孟浩然笔下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体的妙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情感之丰 “② ,③ 。”这是李白笔下的离别。(李白《送友人》)
手法之妙 “④ ,悠悠我思”用借代的修辞传达出主人公对心上人悠悠不尽的思念。
初心不改 ⑤ ,⑥ 。陆游《卜算子·咏梅》
心系民生 ⑦ ,⑧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 涵虚混太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青青子佩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涵、虚、混、兹、萧、佩、碾、厦、颜”等字的写法。
49.(22-23八年级下·重庆秀山·期末)请你根据积累,填写句子,完成下面的摘抄卡。
题材 诗句 出处
山水意趣 八月湖水平,①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芳草鲜美,③ 。 陶渊明《桃花源记》
离情别绪 挥手自兹去,④ 。 李白《送友人》
⑤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志向抱负 ⑥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诗人以“⑦ , ”抒发心系天下、舍己为人的济世情怀。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以“⑧ , ”比喻即使遭遇摧折也坚守节操的志向。 陆游《卜算子 咏梅》
【答案】 涵虚混太清 山光悦鸟性 落英缤纷 萧萧班马鸣 无为在歧路 拣尽寒枝不肯栖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重点字:涵、萧、碾。
50.(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朗诵小组在准备诗歌朗诵文本时,引用了下列古诗文名句,请你帮助完成。
出处 主题词 诗文名句 序号
1 阔大 气蒸云梦泽,(1)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相长 是故(2) ,教然后知困。 《虽有嘉肴》
3 静谧 (3)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坚守 拣尽寒枝不肯栖,(4)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 搏击 水击三千里,(5)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
6 友谊 (6)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7 赏识 世有伯乐,(7) 韩愈《马说》
8 美丽 芳草鲜美,(8) 陶渊明《桃花源记》
9 节操 (9)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10 和谐 (10) ,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答案】 波撼岳阳城 学然后知不足 山光悦鸟性 寂寞沙洲冷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浮云游子意 然后有千里马 落英缤纷 零落成泥碾作尘 选贤与能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容易写错:撼、寂寞、洲、抟扶摇、碾作尘、贤、与能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1 名句默写(五题型)50题
直接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归类默写|表格型默写
【直接默写】
1.(22-23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末)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
(2)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佁然不动, ,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4)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
(5)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蒹葭》)
(6)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2.(22-23八年级下·山东菏泽·期末)依据课文填空。
(1)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22-23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3)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6)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22-23八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飞花令:写出含有“人”的诗句。
(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3) ,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22-23八年级下·江苏淮安·期末)小淮从课本里搜集了古诗文名句,请帮忙填写完整。
(1)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3)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6.(22-23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默写。
(1)窈窕淑女, 。(《关雎》)
(2)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何处望神州?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6) ,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7.(22-23八年级下·河南南阳·期末)古诗文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
(2) ,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3)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4) ,涵虚混太清。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谭西南而望, , 。《小石潭记》
8.(22-23八年级下·陕西西安·期末)诗文默写。
(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缺月挂疏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布衾多年冷似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
(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虽有嘉肴》)
9.(22-23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6) ,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
10.(22-23八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请将下列与节气有关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为班级“节气与古诗文”朗诵大会准备素材。
(1)蒹葭苍苍, 。(《蒹葭》)
(2) ,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 ,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直接默写+理解默写】
11.(22-23八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学习和教学之后,才知道自身的不足和困惑,正如《虽有嘉肴》中所说:“ , ”。
(4)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两句。
12.(22-23八年级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马说》中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只有香如故。”
(3)诗人常借诗句哀民生之艰,叹百姓之苦。《石壕吏》中的“ , ”是杜甫对捕吏凶暴、老妪凄苦的揭露;《卖炭翁》中的“ , ”是白居易对老翁矛盾心理的生动体现。
(4)《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作者对天下人美好的祝愿的句子是:“ , ”。
13.(22-23八年级下·四川泸州·期末)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有一种牵绊叫乡情。身在洛城的李白夜闻笛声,写下了“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有一种感情叫心系祖国。《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尽战争漫长和残酷的句子是“ , ”。
(3)有一种思索叫奉献。清代龚自珍辞官离京,感慨中流露出未竟的志向,尤其《己亥杂诗(其五)》中“ ,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有一种表达叫寄托。心境高远,身居陋室,清吟“ , ”表达正己修身的情操。(刘禹锡《陋室铭》)
14.(22-23八年级下·河北邯郸·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关雎》中用“ ”和“ ”生动刻画出男子追求淑女而不得的苦闷与焦灼。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 , ”与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4)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大道之行也》中与之相近的语句是: , 。
15.(22-23八年级下·吉林四平·期末)请在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2)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3)所谓伊人, 。(蒹葭《诗经·秦风》)
(4)好友转学,临走前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的诗句,向他表达即使相隔很远,长久不见,也会保持深厚的友谊的心意。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自己家境贫寒的句子是: , ”
16.(22-23八年级下·河北邯郸·期末)古诗文默写。
(1)微君之故, ? (《诗经·式微》)
(2)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诗经·蒹葭》)
(4)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理想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老少的精神状态“ , ”,间接表达了他对理想国的认识。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诗句是: , 。
17.(22-23八年级下·河北沧州·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
(2)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3) ,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嘉肴》)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眼前的艰难处境延伸到国家时局,写出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心情的句子是:“ , !”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人叮嘱渔人的话“ ”,反映了他们不愿被外界打扰的心理。
18.(22-23八年级下·山东聊城·期末)按要求填空。
①千声万声呼唤你, !(贺敬之《回延安》)
②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③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④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轻快敏捷的语句是: , 。《桃花源记》中写老少安逸祥和生活的句子是, , 。
⑥夏季往往意味着雨水较多,凭栏听雨自有一番情趣,因此雨常常进入古诗词中。请写出带雨的连续的两句:“ , ”。
19.(22-23八年级下·河北承德·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3)虽有至道,弗学, 。(《礼记·虽有嘉肴》)
(4)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为天下寒士而不顾己身的无私胸怀的句子是 , !
(6)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忽逢桃花林,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来描写桃林美景。
20.(22-23八年级下·安徽宣城·期末)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 。(《诗经·关雎》)
(2)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5)《小石潭记》中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 。”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示友谊不受时空阻隔的诗句是:“ , 。”
21.(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末)填空题。
(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咏梅》)
(4)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的矛盾心理。
(6)杜甫的《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的诗句是: , 。
22.(22-23八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根据原文默写。
(1)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6)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 !”
(7)陆游在《卜算子 咏梅》中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诗句是:“ , 。”
23.(22-23八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 ,白露未晞。(《诗经 蒹葭》)
③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虽有至道,弗学, 。(《礼记 虽有嘉肴》)
⑤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是先贤为我们树立的精神丰碑。就像诗人杜甫身居草堂陋室,仍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怀揣着“ , ”的济世情怀。
⑥少年强,则国强。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以学习知识文化为己任,沉淀自己才能成就未来。那么我们终有一日,定能如庄子《北冥有鱼》中的鲲鹏一样“ , ”实现展翅高飞,青云直上的理想。
24.(22-23八年级下·黑龙江绥化·期末)古诗文填空
(1)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白露为霜。(《诗经 蒹葭》)
(3)青青子衿, 。(《子衿》)
(4)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虽有嘉肴》中最能体现“教学相长”这一观点的句子: , 。
(6)《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的诗句: , 。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25.(22-23八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末)请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关雎》)
(2)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4)《蒹葭》一诗中通过“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艰辛。
(5)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句子是:“ , 。”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的句子是:“ , !”
(7)《桃花源记》一文中写老人与孩子生活幸福、安然自得的句子是:“ , 。”
(8)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潭水清澈、游鱼自由灵动的句子是:“ , 。”
【理解性默写】
26.(22-23八年级下·湖北随州·期末)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洞庭湖云雾缭绕,涛声阵阵,气势恢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真可谓“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 ”,诗人虽寄人篱下,生活艰难,却依然不忘心怀他人、忧国忧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 ”一句,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矢志不移的高贵品质。(陆游《卜算子·咏梅》)
(4)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会超越时空,在传承中引起共鸣,“会当水击三千里”一句就化用了“ , ”。(《北冥有鱼》)
27.(22-23八年级下·重庆·期末)古诗文默写。
(1)《诗经 蒹葭》第二章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 , ”。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的诗句是“ ,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4)白居易《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5)《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 ”。
28.(22-23八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诗句是: , 。
(2)岁月如歌,别情依依,无论你我身处何方,心若相通,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近邻,正所谓“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汶川地震毁坏房屋数万间,许多人无房可居,在凄风苦雨中受冻。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 。
(5)“月是故乡明”,“思乡”是诗人常写不厌的主题。请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意的完整诗句: , 。
29.(22-23八年级下·湖南娄底·期末)古诗文默写填空。
(1)《蒹葭》一诗中在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3)《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 !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30.(22-23八年级下·安徽六安·期末)活动中,华华用诗词问答的方式与同学进行互动,请你补充完整。
(1)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出一片寂静的境界,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

(3)《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性格孤傲,决不争宠谄媚的语句是: ,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 , !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31.(22-23八年级下·甘肃平凉·期末)按原文填空。
(1)《赤壁》诗中运用议论,直接对历史结局作出自己评判的诗句是: 。
(2)《过零丁洋》中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的诗句是: 。
(3)《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
(4)《行路难(其一)》中诗人以形象化语言,写世途艰难的句子是: 。
(5)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描写塞外奇特风光,被誉为“千古名句”的是: 。
(6)《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然辞官离京,却不畏挫折,不甘消沉,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32.(22-23八年级下·湖北黄冈·期末)古诗文名句填写
(1)《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 。
(2)《马说》中表现千里马屈辱而死的句子是: , 。
(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高洁的诗句是: , 。
(4)《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 ,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俗语“屋漏偏逢连夜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6)《卖炭翁》中通过老翁反常的矛盾心理,反映出他悲惨境遇的句子是: , 。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 。
(8)《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和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 。
【归类默写】
33.(22-23八年级下·河南新乡·期末)古诗文默写。
漫步先秦,咏唱诗经楚辞,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关雎》的“① ,② ”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漫步魏晋,诵读先贤美文,在《桃花源记》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③ ,④ ”中,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令人神往的桃林盛景。漫步唐朝,吟诵古今诗体,我们能感受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⑤ ,⑥ ”中,我们感受到王勃突破时空的真挚友情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⑦ ,⑧ ”中,我们感动于杜甫心系苍生、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
34.(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末) 名句积累。
古诗文闪烁着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诗经》里的“(1) , ”,让我们感受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2) , ”,让我们漫步于幽深清寂、意境深邃的古寺深处。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庄子的《北冥有鱼》中“(3) , ”,启迪我们要有大鹏鸟迁徙南冥的非凡气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4) , ”,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有心怀天下、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5.(22-23八年级下·重庆合川·期末)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在古诗文中,作者抒情的方式各有不同。《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 , ”,采用比兴的手法表达对意中人的倾慕;《蒹葭》中“②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借上下求索,不断追寻,抒发对意中人的追求;李白在《送友人》中的“③ , ”,借浮云、落日抒情,表达与友人的难分难舍;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④ , ”直接抒发分别时不必悲戚而要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⑤ , ”的感人呼喊,表达了广济苍生的博大情怀。
36.(22-23八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小语和小文选择参赛诗歌时展开讨论,请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我喜欢《诗经 蒹葭》中“(1) ,在水一方”,爱情甜蜜美好,读来令人为之动容。
小文:其实,古诗文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王勃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2) ,(3) ”给予朋友杜少府积极向上的鼓励和安慰;而常建的“(4) ,(5) ”在山光水色中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和内心平静。
小语:是的,有时诗词蕴含着作者的志趣品格,如那若有若无、似真似幻的飞鸿“(6) ” 就是苏轼心灵的投影,而那“(7) ,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就是(8) (填人名) 高洁傲岸人格的写照。杜甫面对自己的困境,想到的是天下寒士,呼唤“(9) ,(10) ”!
小文:说得不错,那我们赶紧定下参赛作品,抓紧练习,用声音传递诗意吧。
37.(22-23八年级下·安徽芜湖·期末)默写。
(1)古诗文中包含了文人志士的拳拳爱国之心,融入了浓浓的爱国情。心系天下的儒家,用“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来构筑物尽其用,各取所需的美好社会;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自己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一生坎坷的陆游,用“ , ”(《卜算子·咏梅》),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抒发自己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那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那里有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安宁;那里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超越时空界限的诚挚友谊。
38.(22-23八年级下·河南安阳·期末)古诗文默写。
古人表情达意多喜欢用一些表现手法,(1)陶渊明用借代具体体现老人孩子其乐融融的画面“①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2)柳宗元用侧面描写突出潭水的清澈“② ,③ ”(《小石潭记》);(3)《关雎》中用反复的手法深刻地表达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忧思“④ ,⑤ ”。(4)庄子用夸张来写大鹏击水形象“水击三千里,⑥ ”(《北冥有鱼》);(5)苏轼托物写怀,借鸿来表现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⑦ ,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9.(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晓敏发现学过的古诗文中有不少诗句蕴含了“和”的理念,她想运用到演讲稿中,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物我合一。进入禅院,常建参悟了空寂中的禅意:“山光悦鸟性,(1) ”;当君子遇见淑女,水鸟也有了爱情的气息:“(2) ,在河之洲”;屡遭排斥,陆游借梅咏志:“(3) ,只有香如故”;送别友人,李白眼前之景都蕴含不舍之情:“浮云游子意,(4) ”;夜深人静,那孤鸿就是幽居的苏轼:“(5) ,寂寞沙洲冷”。
“和”是古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构想了“(6) ,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礼记》中描述了“谋闭而不兴,(7) ”的大同社会;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8) , ”表达对人人都能安居的理想社会的期盼。
40.(22-23八年级下·广西防城港·期末)中华文化多姿多彩,诗词文化光彩夺目。吟诵唐诗宋词,感受人生。在唐诗宋词中。我们遇见真挚的友情,如李白《送友人》中的“ , ”;我们遇见济世的情怀,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我们遇见施展抱负的渴望,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 , ”;我们遇见幽深清寂的山寺,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我们遇见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 , ”。
41.(22-23八年级下·山东东营·期末)名句默写。
文人的格局决定了作品深度。心中有国、有民、有万物、有生灵的文人,才会凭借其作品展示其人品,凭借其人品在万世读者心中竖起一面大旗。因为牵挂苍生,杜甫才会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顾自身窘境,一心庇佑贫寒士子,① , !风雨不动安如山;因为怜贫惜弱,白居易才会在《卖炭翁》中以矛盾表现卖炭老翁心理:② , ;因为苦于战乱,陶渊明才会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他的世外桃源老少安乐的状态:③ , ;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心情郁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④ , ”,但他谪居永州十年,却不改积极用世的态度,一心为民谋福利。正如《周易》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 , 。”
42.(22-23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末)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八年级举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小葭同学设计的开场白,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透过凝练隽永的经典诗文,我们可以与古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我们能随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感受远离尘世的快乐“山光悦鸟性,① ”;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体验到牧歌式的田园生活“② ,鸡犬相闻”;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感受竹林幽深冷寂的氛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③ ”;从李白的《送友人》中欣赏山的青绿,水的流转“④ ,⑤ ”;从《庄子》中感受大鹏迁徙南冥的磅礴气势“水击三千里,⑥ ”。也能听见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饱览人民困苦后的真挚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⑦ ”;能听见白居易《卖炭翁》中烧炭老人的矛盾心理“⑧ ,心忧炭贱愿天寒”;能听到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仍香气不改的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的内心独白“⑨ ,⑩ ”。
43.(22-23八年级下·安徽合肥·期末)默写
“理想教育”主题班会上,主持人开场白:同学们!作为新的时代少年,我们要志存高远,一往无前,要有大鹏迁徙南冥时“ , ”(《庄子 北冥有鱼》)的磅礴气势;我们要推己及人,培养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正如杜甫在风破茅屋之后仍然喊出“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暖心话语;我们要像苏轼那样“ ,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哪怕身处孤独的境地,也要保持高洁的志趣;我们要像陆游一般“ , ”(陆游《卜算子 咏梅》),哪怕遭遇无数挫折,也要坚贞不屈,精神犹在。
44.(22-23八年级下·湖北黄石·期末)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天地有大美,各美其美。诗人所到之处,满目皆是风景。万般风景看遍,内心皆是情韵。柳宗元身处幽僻的小石潭,触景伤情,道尽心中的凄凉:“ , 。”(《小石潭记》)杜甫叹息眼前的风雨破屋,推己及人,表达美好的心愿:“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徘徊清冷的定惠院,孤鸿掠过,诉说高洁的志趣:“ ,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陆游逢着愁苦的暮雨黄昏,梅花傲然,展现独立的人格:“ , 。”(《卜算子·咏梅》)
45.(22-23八年级下·湖南怀化·期末)默写题目。
诵读八下课文,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展现着大鹏南徙时“(3) , ”(《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弘扬着寒梅罹难后“(4) , ”(《卜算子·咏梅》)的坚贞精神;最可责的是,“少年”能长存“(5)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为天下寒士谋温饱的博大胸怀。总之,世界的精彩,会随着这一声声“少年”,接踵而至。
【表格型默写】
46.(22-23八年级下·湖南怀化·期末)小文同学整理了本学期的重点古诗文。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整理单。
古诗文整理单
整理角度 美景心成 (1)芳草鲜美,① 。(陶渊明《桃花源记》) (2)②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离愁别绪 (3)“此地一为别,③ ”(《送友人》),李白以植物喻指远行的朋友,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4)同是送别,王勃用“④ ,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
忧时伤时 (5)安得广厦千万间,⑥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⑦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托物言志 (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梅花”凋零,依然散发清香,表达自己虽终身坎坷却坚贞不屈的两句诗是:“⑧ ,⑨ 。” (8)韩愈在《马说》中另翻新意,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⑩ , 。”
47.(22-23八年级下·广西贺州·期末)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推已及人,大庇寒士。 ① , 。
柳宗元 ②《 》 运用比喻生动描写出溪身曲折蜿蜒。 ③ , 。
庄子 《北冥有鱼》 描述大鹏迁徙南冥气势。 ④ , 。
⑤ 《石壕吏》 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又显示出诗人倾耳细听,通夜未睡的关切。 ⑥ , 。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运用以声衬静的写法,让我们体味到远离尘世的静谧祥和之美。 ⑦ , 。
48.(22-23八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末)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默写。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山川之美 “八月湖水平,① ”是孟浩然笔下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体的妙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情感之丰 “② ,③ 。”这是李白笔下的离别。(李白《送友人》)
手法之妙 “④ ,悠悠我思”用借代的修辞传达出主人公对心上人悠悠不尽的思念。
初心不改 ⑤ ,⑥ 。陆游《卜算子·咏梅》
心系民生 ⑦ ,⑧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9.(22-23八年级下·重庆秀山·期末)请你根据积累,填写句子,完成下面的摘抄卡。
题材 诗句 出处
山水意趣 八月湖水平,①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芳草鲜美,③ 。 陶渊明《桃花源记》
离情别绪 挥手自兹去,④ 。 李白《送友人》
⑤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志向抱负 ⑥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诗人以“⑦ , ”抒发心系天下、舍己为人的济世情怀。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以“⑧ , ”比喻即使遭遇摧折也坚守节操的志向。 陆游《卜算子 咏梅》
50.(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朗诵小组在准备诗歌朗诵文本时,引用了下列古诗文名句,请你帮助完成。
出处 主题词 诗文名句 序号
1 阔大 气蒸云梦泽,(1)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相长 是故(2) ,教然后知困。 《虽有嘉肴》
3 静谧 (3)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坚守 拣尽寒枝不肯栖,(4)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 搏击 水击三千里,(5)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
6 友谊 (6)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7 赏识 世有伯乐,(7) 韩愈《马说》
8 美丽 芳草鲜美,(8) 陶渊明《桃花源记》
9 节操 (9)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10 和谐 (10) ,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