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共2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共2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逻辑与思维
整本书框架体系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思维的含义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
人类与思维
1
思维,就像阳光、空气和食物一样,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地体会到我们在思维。
人,论力气比不上野牛大象;论奔跑比不上羚羊斑马;论攀登比不上敏捷的猿猴……然而,通过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看似生灵中弱者的人却成了万物之灵!
注意: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社会实践,动物没有思维。
2
思维的含义
(1)广义的思维:意识
意识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2)狭义的思维:理性认识
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初级阶段)
(高级阶段)狭义思维
《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即理性认识)
2
思维的含义
2
有这样一道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两顶红色、三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
思考: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
思维的含义
“过了一会”:说明两人并不能立即说出对方所戴帽子。但已知商人带的红色帽子,所有还剩一顶红色和三顶黑色帽子。A先想到,如果他戴的红色帽子,则只剩下黑色帽子,所以B能立即说出他自己戴的黑色。但是B说不出来,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两人都戴的黑色帽子。
2
3
2
思维的含义
(1)当我们接触到火苗,第一反应是烫。 。
(2)当我们冷静下来就会想,不能碰火,碰火会烫伤自己,我们要合理利用火,辩证的看待火, 。
(1)当苹果砸中我们,首先会感觉到疼, 。
(2)当我们冷静下来,会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经过探究会发现,苹果会落地时因为万有引力, 。
这就是感性认识
这时就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就是感性认识
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判断:感性认识 OR 理性认识
2
思维的含义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 别 含义
形式
阶段
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注意: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错误之分。
3
思维方式的类型及意义
(1)思维方式的类型: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战略思维 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
历史思维 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
辩证思维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系统思维 运用系统观点,把对象的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认识。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
创新思维 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法治思维 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底线思维 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维能力
3
思维方式的类型及意义
(2)把握这些思维方式的意义:
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思维的特征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2
1
思维具有差异性
谈一谈:草地上有两只羊,如果你们是艺术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与理解呢?
艺术家:蓝天、碧水、绿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学家:雄雌一对,生生不息。
物理学家:大羊静卧,没有位移;小羊漫步,在做机械运动。
数学家:1+1=2。
1
究其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是有差异的。
1、思维具有差异性
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
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
思维具有差异性,但也具有共性。
思维具有差异性
2
思维的共同特征
两个分别以3×10千米/秒和5×1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的物体,人们很难凭感官直接感知其速度上的差别。然而,人们依据科学知识却能够理解这样的问题,假设有星际飞船以5×10千米/秒的速度飞向某一遥远星球,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多少
思考:人们依据科学知识能理解光速,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1)人类学家根据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就能推知人类进化的规律。
(2)内科医生能通过听诊、化验、切脉、量体温、量血压以及利用各种医疗器械,经过思维加工间接地判断病人体内各种脏器的病变。
(3)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就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变化。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
(5)人们通过“蚂蚁搬家,蛇过道”推测出明天要下雨。
2
思维的共同特征
(1)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不同于感觉)
①原因
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②含义
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
能够弥补直接感知的不足,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更深刻、正确、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
③作用
④启示:多积累知识和经验;加强记忆能力。
关键词:见…而知…;通过…推断出…; 计划;预测;揭示出
(强调由已知→未知;感性→理性)
2
思维的共同特征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针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2
思维的共同特征
4
思维的特征
2
思维的共同特征
(2)思维具有概括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①含义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②作用
凭借思维的概括性,人们才能从千差万别、纷纭复杂的事物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温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谁寓于谁之中?)
关键词:共同之处是…;整体上看…;共性在于…;总结概括出
(强调由具体——抽象)
2
思维的共同特征
毕加索的人生从童年时代就处于“开挂”模式,他不断寻求刺激和挑战,对于任何新事物都主动出击,从不厌倦,正如他的名字所预示的那样。“Picasso”(毕加索)和“picador”(西班牙语斗牛士的意思)有着同样的词根“picar”,是“刺激和挑衅”的意思。他崇敬斗牛士,甚至说过,“如果我不是一个画家,那么我将会是一个斗牛士。”而“斗牛士”精神,也真的成为了他漫漫一生的最佳诠释。
《斗牛士》毕加索9岁画
思考:毕加索的画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2
思维的共同特征
(3)思维具有能动性(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有创新)
认识对象
思维能动的加工
理性认识
(正确和错误之分)
感性认识材料
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关键词:抽象;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
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①含义
(强调再加工、再创造、有计划、有目的、主动的)
②表现
2
思维的共同特征(归纳总结)
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能动性
关键词 由…知…;通过…推断…;计划;预测;揭示出 共同之处是…;整体上看…;共性在于…;总结出 抽象;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
区别 含义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的、消极被动的,
而是主动的或能动的。
联系
①思维的概括性是间接性的前提;
②间接性和概括性中都体现有能动性。
练一练
1.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小王早上起来看到院子的地面和房顶都是湿的,判断昨天晚上下过雨。
3.人类能够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天气预报;预测地震等。
4.人们在超市里看到酸奶、糖果、蔬菜、饮料、饼干等,都称它们为“商品”。
5.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举一反三。
6.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长期观察,形成“早雨一天晴,晚雨到天明”的认识。
个体差异性
间接性
概括性
能动性
3
实践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实践
产生
认识
正确的认识
促进
实践
错误的认识
实践
阻碍
反作用于
4
比较思维、实践、认识、真理的特征
比较 特征
思维
实践
认识
真理
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具有三个共同特征:
1.间接性;2.概括性;3.能动性。
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
1.客观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三个特点:
1.反复性;2.无限性;3.上升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三个属性(特点):
1.客观性(绝对性);2.条件性;3.具体性。(相对性)
27

思维的含义

思维的特征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人类与思维
思维的含义
思维方式的类型及意义
思维具有差异性
思维具有共同性
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思维具有能动性
思维具有概括性
思维具有间接性
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