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BUSINESS WORK PLAN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下)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学思悟政工作室导入新课:文脉弦歌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深刻阐释了长城的独特价值和守护好长城的重大意义,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2019年8月20日,在甘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在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议学任务:请说说总书记的讲话属于复合判断的哪一类型?CONTENTS目录复合判断及其种类01正确运用联言判断02正确运用假言判断04正确运用选言判断03PART FOUR正确运用假言判断Use false assumptions correctly上述论辩中彭轻生子的双亲并没有真的遭遇危险,为什么彭轻生子还要选择良马固车以求快些赶到 《墨子·鲁问》载,墨子与彭轻生子辩论,辩题是:“未来可否预知 ”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曰:“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子墨子曰:“焉在矣来!”探究与分享01假言判断含义: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又叫条件判断。条件关系: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关系(一情况的发生促使另一情况发生;一情况不发生,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就是条件关系。02正确运用假言判断逻辑结构: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支判断(p、q、r)和假言联结项组成。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联结项:联结前件和后件的词项。如只要…就…、当…便…、要是…就…、一旦…就…、必须…不…、除非…不…、除非…才、…才…、没有…就没有…、只有…并且只有…才…、当且仅当…才…、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03示例: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联结项前件后件一个民族正确运用假言判断4.假言判断的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①含义: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②逻辑性质: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③逻辑形式:p q(读作“p蕴涵q”)(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④联结项:“如果…那么…” “倘若…则…” “只要…就…” “一旦…就…” “当…便…” “要是…就…” “假使…那么…”示例: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正确运用假言判断4.假言判断的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示例: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前件p 后件q P q真 真 真真 假 假假 真 真假 假 真口诀:前真后假为假,其余均为真⑤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值如:如果寒流来了,那么气温就会下降。寒流来了 气温下降了 寒流来了 气温没下降寒流没来 气温下降了 寒流没来 气温没下降必然不可能可能可能①含义: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②逻辑性质: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③表述:p q(读作“p逆/反蕴涵q”)(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④联结项:只有…才…”“必须…才…”“除非…才……” “…才…”“没有…就没有…示例:只有年满十八周岁,才有选举权。只有体检合格,才能参加高考4.假言判断的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正确运用假言判断4.假言判断的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示例: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口诀:前假后真为假,其余为真⑤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值如: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年满18周岁 有选举权 年满18周岁 没有选举权不满18周岁 有选举权 不满18周岁 没有选举权可能可能不可能必然前件p 后件q P q真 真 真真 假 真假 真 假假 假 真有一则流传甚广的关于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一次,苏东坡和佛印骑马而游。佛印对苏东坡说:“你骑马姿势端庄,好像一尊佛。”苏东坡却故意调笑:“你身披黑色袈裟,好像一坨粪。”佛印笑而不答,东坡自以为得计,很是高兴。回家后向妹妹说起此事,苏小妹叹道:“哥哥你着相啦!如果你心中有佛,那么你眼中就有佛。如果你心中无佛,那么你眼中就无佛;如果你心中有粪,那么你眼中就有粪。如果你心中无粪,那么你眼中就无粪。”苏东坡听后大惭。如果你心中有佛,那么你眼中就有佛。如果你心中无佛,那么你眼中就无佛。如果你心中有粪,那么你眼中就有粪。如果你心中无粪,那么你眼中就无粪。当且仅当p,才q探究与分享①含义: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②逻辑性质: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③表述:p q(读作“p等值q”)(3)充要条件假言判断④联结项:“…当且仅当…才…”“只有并且只有…才…” “…当且仅当…” “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示例:三角形的三内角相等,当且仅当它的三边相等。正确运用假言判断4.假言判断的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4.假言判断的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3)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示例: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口诀:同真同假为真,一真一假为假⑤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值如: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是偶数 能被2整除 是偶数 不能被2整除不是偶数 能被2整除 不是偶数 不能被2整除必然必然前件p 后件q P q真 真 真真 假 假假 真 假假 假 真√√ 5.假言判断的真假值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正确运用假言判断p q 如果p,那么q 只有p,才q 当且仅有p,则q真 真 真 真 真真 假 假 真 假假 真 真 假 假假 假 真 真 真指出下列假言判断的具体类型及其逻辑形式?1.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如果中美之间出现军事冲突,那肯定不会是由中国采取挑衅行动引起的。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5.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6.只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7.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8.一种制度、一个政府,只有不断地听取批评意见,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6.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7.判断的重要性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正确运用假言判断选言判断(析取)联言判断(合取)常见复合判断p、q均为真结构对象的可能情况几种情况同时存在定义区别假言判断(条件)p∨q某情况的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相容不相容p∧q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p、q至少一个为真有之必然前后件真值不同时为假联系pqpqpq一真一假无之必不然联结项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倘若…则。只有…才;除非…不;不…不。当且仅当…才;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要么…要么…;或者…或者…;是…还是…;也许…也许…;不是…就是…;判断自身均包含其他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构成。p q逻辑性质知识总结复合判断真值表p q p并且q (p∧q) p或者q (p∨q) p要么q (p q) 如果p,那么q (p→q) 只有p,才q (p←q) 当且仅有p,则q(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真 真真 假 假 真 真 假 真 假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假 假 假 假 假 真 真 真口诀 全真才真 一假则假 一真即真 全假则假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 全假全真皆假 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 前真后假 判断假 其余为真 有前未必有后 无前必无后 前假后真 判断假 其余为真 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同真同假则为真一真一假必是假政尔八经0511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含义逻辑结构:联结项+联言支真假:全真则真,一假全假意义选言判断含义逻辑结构:选言支+联结项真假联言判断含义逻辑结构:两个支判断+假言联结项种类及真假要求相容选言:一真即真 全假则假不相容选言: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同真同假皆为假意义和要求充分条件:前真后假为假必要条件:前假后真为假充要条件:同真同假为真其余为假正确运用判断的意义课堂总结1.2023年11月30日,国防部发言人称,菲方派军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不断派船侵闯仁爱礁海域,企图加固“坐滩”军舰,严重侵犯中方主权。中方称:只要菲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必定坚决斗争一次,决不允许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肆意践踏和破坏。“只要菲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坚决斗争一次”,从逻辑的角度,下列说法与其表述一致的是( )A.中方坚决斗争了一次,因为菲方真正做了一次B.只有菲方真正做一次,中方才坚决斗争一次C.如果菲方没有真正做一次,中方就不会坚决斗争一次D.中方没有坚决斗争一次,因为菲方没有真正做一次D课堂巩固2.某大学某次卫生考核时,学生科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的卫生进行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①如果大一卫生考核优秀,那么大二卫生考核也优秀②卫生考核优秀的是大三年级③卫生考核优秀的是大一年级,但大二年级卫生考核不是优秀④卫生考核优秀的是大一年级或大四年级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① B.② C.③ D.④A课堂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