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教研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题1.(2024八下·临海期中)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A.钙单质 B.钙离子 C.钙原子 D.钙元素2.(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橡皮擦 B.塑料三角板 C.木炭 D.铁钉3.(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铜Ca B.钠NA C.镁Mg D.氯Al4.(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 B.氯化钠 C.水 D.石墨5.(2024八下·临海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C. D.6.(2024八下·临海期中)人体吸入的O2有 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 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6 D.-27.(2024八下·临海期中)很多地下车库都安装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如图)。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B.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C.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D.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8.(2024八下·临海期中)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合成117号元素(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钙和锫都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C.该元素的中子数为177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9.(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为”磁悬浮抗震屋”,其在房屋的基座上增加了磁悬浮设备,当地震来临时,在短时间内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从而减小危害。据此分析房屋悬浮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为( )A. B.C. D.10.(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11.(2024八下·临海期中)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科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B. C. D.12.(2024八下·临海期中)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小科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13.(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刷卡机,当人们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刷卡机指定位置刷一下,刷卡机的检测头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下列选项中与刷卡机读信息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14.(2024八下·临海期中)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是物理变化,因为反应过程中原子没有变化B.图乙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C.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15.(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电动机突然停止工作,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用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个插孔,测电笔都不发光,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点间发生断路 B.b、c两点间发生断路C.c、d两点间发生断路 D.电动机发生短路16.(2024八下·临海期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1个氢原子 ;(2)4个氢氧根离子 ;(3)氧化铝的化学式 。17.(2024八下·临海期中)化学符号 ①2CO ②2NH4+③Mg2+④H2O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填序号)(1)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 ;(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4)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18.(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物质:①盐水 ②液氧 ③冰水混合物 ④二氧化碳 ⑤空气 ⑥铜丝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19.(2024八下·临海期中)表中①②③④是四种粒子,请根据表格并回答有关问题。粒子序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① 14 14 14② 26 30 24③ 14 14 16④ 14 16 14(1)表中粒子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2) 属于同种元素; 互为同位素原子。20.(2024八下·临海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第15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3)下列各组元素不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字母)。A.Li 和Na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21.(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甲,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指示方向的磁勺放置在光滑的底盘中心,可以自由转动。(1)制作司南底盘的材料应该选用 (选填”铁”或”铜')。(2)假想地球内有一块大磁铁,图乙、丙两个示意图中,合理的是 。22.(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是小科家部分线路连接图。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当小科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可知右孔内的电线与进户线中的 线相连接;当闭合开关S,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则灯L处电路 (填“开路”或“短路”)。23.(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是一种“手摇充电式电筒”,握住它上下摇动就能自动充电。从透明外壳可观察到内部有固定线圈;摇动时可感觉到内部有一个物块在来回滑动,据此猜测,这种电筒的发电原理是 ,实现了 能向电能的转化。其中那个滑动的物块是 。24.(2024八下·临海期中)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小科将组装好的电动机模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1)小科闭合开关,发现线圈不转,她用手轻轻转了一下线圈,电动机模型开始正常转动。线圈原来不转的原因可能是 ____(填字母)。A.线圈处于平衡位置 B.电源正负极接反了 C.磁铁没有磁性(2)若要电动机转速加快,小科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3)完成以上实验后,小科取下图甲中的电源换上小灯泡,在模型的转轴上绕上细线,如图乙所示,然后快速拉动细线,使线圈转动起来,结果小灯泡发光,此时这模型就相当于 机。25.(2024八下·临海期中)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A.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原子核的质量较大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26.(2024八下·临海期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开关后,铜棒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小科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实验序号 开关 磁场方向 导体ab的运动方向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① 断开 上N下S 向右运动 不偏转② 闭合 上N下S 向右运动 向左偏转③ 闭合 上N下S 向左运动 向右偏转④ 闭合 上N下S 向上运动 不偏转⑤ 闭合 上S下N 向下运动 不偏转⑥ 闭合 上S下N 向右运动 向右偏转⑦ 闭合 上S下N 向左运动 向左偏转(1)实验中,小科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2)比较实验 可知: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填实验序号)(3)比较实验②和③可得出的结论: 。27.(2024八下·临海期中)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图甲实验中小科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如图乙,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的右端是 (填“S极”或“N极”)。(3)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4)小科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1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8.(2024八下·临海期中)“布洛芬”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其化学式为C13H18O2。试回答:(1)“布洛芬”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2)“布洛芬”分子中,C、O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3)“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29.(2024八下·临海期中)人体中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而牛奶是含钙丰富又易吸收的理想食品,下图为某乳业公司纯奶包装标签:(1)羟基磷酸钙中钙、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每天已从食物中摄入所需钙的一半,则每天至少要喝这种牛奶 盒。(3)除了喝牛奶以外,青少年还可以通过服用含碳酸钙(CaCO3)的钙片来补钙。求5g碳酸钙(CaCO3)和多少质量的氢氧化钙[Ca(OH)2]所含的钙元素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30.(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31.(2024八下·临海期中)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R1为保护电阻,R2为压敏电阻,R2阻值与它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电梯没有超载时,电动机正常工作,电铃不响: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1安时,电铃报警,电动机不工作。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R1电阻值为80欧.--(1)图甲中的D点应与触点 (选填”A”、”B”或”K”)相连。(2)该电梯的最大载重(轿厢内人和货物的总重)为多少牛?(3)若想降低该电梯最大载重,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 (选填字母)。A.适当降低R1阻值B.适当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源C.适当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解答】人体中的钙基本是以离子的状态存在,非原子和单质,一般我们说人体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强调的事元素,而非它的状态,A、B、C错误;D更合适。故选:D2.【答案】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解答】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ABC错误,选D。3.【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范分析判断。【解答】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A错误;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B错误;镁的元素符号为Mg,故C正确;氯的元素符号为Cl,故D错误。故选C。4.【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解答】铁、石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故ABD错误,选C.5.【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往往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而符号只是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解答】磁感线、地球仪、甲烷分子结构,都表达了对象的某些特征,为模型,电流表只是简单地区分电器元件的一种表达方式,属于符号,故ABD不符合题型,选C。6.【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分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a2SeO3中的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1)×2+x+(-2)×3=0x=+4故答案为:B。7.【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家庭电路接入用户端使用前,必须要接断路器,为了安全必须要设置接地线。【解答】A、充电桩使用时,必须要有火线和零线,才能正常安全充电,故A错误。B、安全用电要求不接触低压电,远离高压电,不断开电源开关,使电工安装时有接触火线的风险,属于不安全操作,故B错误。C、漏电保护器可以在发生漏电事故时,断开开关,保护使用者安全,故C正确。D、电路起火,不能用水灭火,有可能导致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使火势更旺,故D错误。故选C.8.【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内可以获得元素的原子序数及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为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量,同时,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加中子数。【解答】A、元素符号有金字边的都是金属元素,A正确B、图示,原子序数为117,B正确。C、根据图示,中子数约为294-117=177,C正确D、根据提示,相对原子质量为2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D【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作用的,磁感线如下图【解答】A. 房屋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说明房屋与地面是相互排斥的,图中表示的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A错误B.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图中磁感线错误,B错误C. 图中磁感应错误,且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不符合题意,C错误D.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符合题意,D正确故答案为:D10.【答案】A【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化合物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根据图示,B、D为单质,C为混合物,不符和题意,A为化合物,故选A。11.【答案】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吸引的同时,也能磁化铁钴镍,使其带有磁性,也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解答】A、B、C中铁棒和铁钉都能被吸引和磁化,都能完成吸引取出铁钉的任务,而铜棒不能被磁化也不能被吸引,故不能取出铁钉,故选D。12.【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氧气由大量氧气分子构成,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包括核外电子与原子核,氧原子核内有质子与中子。【解答】根据图示,a为原子,b为原子核,c为核外电子,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3.【答案】D【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刷卡机刷一下后,产生了感应电流,故原理为电磁感应原理。【解答】A、电流周围产生磁场,使小磁针偏转,属于电生磁,故A错误。B、通电导线在U型磁铁中,受力运动,属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B错误。C、通电螺旋管周围产生磁场,属于电生磁,故C错误。D、闭合线圈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后,在电流表中显示有感应电流通过,属于电磁感应原理,故D正确。故选D14.【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水电解模型中,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与氧原子拆散后重新组合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解答】A、该反应中原子虽然没有变化,但是重新组合成了新分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图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故B错误。C、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属于不同种原子,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属于同种原子,故C正确。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从它的结构上,还能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D错误。故选C。15.【答案】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电动机停止工作,而灯泡能正常发光,说明故障出现在灯泡电路后。测电笔测插座两孔都不发光,说明火线断路,所以,根据图示,只能是ab间断路。【解答】A、根据分析,只能是ab间断路,故A正确B、如果 b、c两点间发生断路,那么电动机所在电路正常,不会停止工作,故B错误C、如果c、d两点间发生断路,那么插座只有零线断路,火线正常,测电笔测右侧火线插孔时,会发光。故C错误。D,如果电动机短路,那么导致零火线短路,那么家庭电路断路器会断开,灯泡不能发光,故D错误。故选A16.【答案】(1)H(2)4OH(3)Al2O3【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几个原子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几,几个离子的表示方法为离子符号前加几,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来写。【解答】(1)元素符号可以直接表示该元素原子,一个氢原子可以用氢元素符号H表示,故答:H(2)表示几个离子,可以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来表示,氢氧根离子为OH-,故答 4OH-(3)铝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为正三价,写在化合物的左边,氧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为往往为负二价,且写在化学式的右边,同时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故答:Al2O317.【答案】(1)②(2)③(3)①(4)④【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元素符号四周的数字各有意义不同,左边表示化学式个数,左上表示该原子质量数,右下表示该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右上离子表示带电荷数,右下代表化学式中该原子个数,正上方表示该元素在化学式中化合价。【解答】(1)②表示铵根离子,数字2在左边,表示个数,故答:②(2)③表示镁离子,数字2在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答:③(3)①为一氧化碳分子,数字2在左边,表示个数,故答:①(4)④为一个水分子,数字2在H原子右下方,表示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故答:④18.【答案】②⑥;①⑤【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盐水是溶液,有水作为溶剂,食盐作为溶质,为混合物,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属于混合物,液氧,铜属于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答: ②⑥①⑤19.【答案】(1)②(2)①③④;①④或者③④【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电子数少于质子数的粒子带正电,为阳离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只有②电子数少于质子数,故答:②(2)根据表格数据,①③④质子数同为14,为同种元素。 ①④或者③④ 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故答: ①④或者③④20.【答案】(1)16(2)非金属(3)C【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按照原子的质子数,又称原子序数。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左侧容易失电子,金属元素除汞外,名称都带金字边。金属元素周期表中同列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解答】(1)硫原子质子数为16,故答:16(2)15号元素为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答:非金属(3)Al和Si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属于同列,故答:C21.【答案】(1)铜(2)丙【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地磁场【解析】【分析】(1)铁磁性材料包括铁、钴、镍等;(2)根据地球的磁场分布规律判断。【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司南本身为一个磁体,它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实现指南北的功能,而下面的底盘不能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底盘不能是铁磁性材料,古选用铜。(2)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交错分布,即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而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古选丙。22.【答案】220;火;开路【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家庭电路电压220V,插座接线原则是左零右火上接地。【解答】家庭电路电压220V,插座接线右孔接火线。开关闭合后,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说明只有L所处电路断开,故答:220 火 开路23.【答案】电磁感应;机械;磁铁【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充电的过程中,是有电流产生,根据题意是内部有线圈,而且是内部一个物块来回滑动时能自动充电,说明是物体运动时候,产生了感应电流。【解答】闭合线圈中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所以此题中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而线圈是固定的,所以相对移动的肯定是磁体,故答:电磁感应 机械 磁铁24.【答案】(1)A(2)左(3)发电【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解析】【分析】直流电动机模型通过换向器来实现转子的连续转动,但是在平衡位置时,受力平衡或者线圈内无电流,不会转动。电动机模型中线圈收到的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及磁场强度有关。直流电动机模型手动转动线圈,会使线圈导线切割磁感线,如外部电路闭合,会形成电流,相当于是发电机模型。【解答】(1)直流电动机模型不转很有可能是出于平衡位置,磁铁没有磁性,不可能是电源接反,电源接反只会导致转动方向相反。而手动转了下线圈后,正常转动了,就排除了磁铁没有磁性的原因,故答:A(2)电动机转速要加快,可以增大磁铁磁性、增多线圈匝数或者增大电流,题中为滑动变阻器划片,即要增大电流,所以根据欧姆定律,需要减少电阻,根据图示,划片向左滑动,电阻变小,故答:左(3)电动机外接用电器时,转动线圈,会使线圈导线切割磁感线,如外部电路闭合,会形成电流,相当于是发电机模型,故答:发电25.【答案】(1)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D(4)(1个)质子【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且带正电的原子核。【解答】(1)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内部的原子核,故答:原子核(2)证明大部分是空的,是“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故答: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且带正电的原子核,没有对核外电子的情况进行说明。故答:D(4)氮原子变成氧原子,原子序数由7变为8,说明院子核内质子数增加了1个,而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所以,必然有1个质子被击出了原子核,故答: (1个)质子26.【答案】(1)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2)②⑥(或③⑦)(3)在磁场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包括导体线圈是否闭合以及是否有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解答】(1)本题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结果看是否有电流,用接入线路中的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方向来判读是否有电流及电流方向。故答: 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2)控制变量法中,要研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变量要设定为磁场方向,表格中 ②⑥(或③⑦) 两组为只改变了磁场方向,其他因素都控制不变,故答: ②⑥(或③⑦)(3) 实验②和③ 的变量为导体ab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控制不变,得到了电流表偏转方向不同的结果,说明电流方向不同,所以结论为: 在磁场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故答: 在磁场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27.【答案】(1)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2)S极(3)当电流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为10匝时的电流相同。【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和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是否插入铁芯有关。【解答】(1)题中甲图中,电磁铁下方有小铁钉,故答: 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2)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电流从电磁铁右侧前方流入,大拇指指向左侧,所以,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故答:S极(3)甲图是用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来显示磁性强弱,而乙图是利用铁芯指针的转动角度来显示磁性的强弱,铁芯指针的转动能将轻微的磁场变化,通过较长的指针,把微小的磁性变化放大,所以更有优越性。故答: 当电流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4)控制变量法中,要求变量只能是需要探究的变量,而当增加线圈匝数时,也增加了导线的长度,根据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的因素,电阻会也会变大,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会变小,所以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根据图中变阻器接法,只能通过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和原先匝数时相同。故答: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为10匝时的电流相同。28.【答案】(1)3;33(2)39:8(3)C%=≈75.7%【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通过化学式,可以知道除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往外,还有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各种元素在物种中的质量百分数。【解答】(1)布洛芬的化学式为 C13H18O2。 所以有3种元素,每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为13+18+2=33,故答:3 33(2) C13H18O2 所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6×2=39:8,故答:39:8(3)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 C%=C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C13H18O2相对分子质量≈75.7%,故答: C%=≈75.7%29.【答案】(1)5:1(2)1(3)解:5g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5g×=2g设所需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m则求出m=3.7g【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化学式已知[Ca10(PO4)6(OH)2],那么就可以根据化学式计算该分子中的各原子个数比, 碳酸钙CaCO3 氢氧化钙Ca(OH)2两种物质化学式已知,那其中Ca元素在这两种物质中的质量百分数可以计算。【解答】(1) 羟基磷酸钙中钙、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0:2=5:1,故答5:1(2)根据题意每盒鲜牛奶净含量为250mL,又,每100mL中含钙大于等于0.12g,所以,每盒中含钙元素为250mL×0.12g/100mL=0.3g。人体已经每天从食物中摄入所需钙的一半了,那剩下的一半刚好0.6g/2=0.3g从1盒牛奶中获得,故答:130.【答案】温度升高,水银面上升,因水银是导体,当温度上升到金属丝下端所指温度时,控制电路被接通,电磁铁线圈就有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使触点开关闭合,工作电路形成通路,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①水银是金属,为导体;②当温度上升时,分析水银柱的长度变化,再确定与金属丝接触后电磁铁的磁场变化,衔铁的位置改变,最后说明对电铃所在电路的影响即可。31.【答案】(1)A(2)解:R最小===120ΩR2最小= R最小- R1=120Ω-80Ω=40Ω由图乙知此时的压力最大为F最大=8×103N(3)A;C【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电磁继电器中控制电路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电磁铁磁性足够强,会吸下衔铁,导致工作电路中开关状态发生改变,从而起到自动控制的作用。【解答】(1)根据电路图及题意,要求控制电路中电流达到0.1安时,衔铁吸下,电铃报警,故下方的B触电应该与C点相连,A触电应与D触电相连。故答:A(2)电梯最大载重量为电铃不报警,所以控制电路中电流不能大于等于0.1安,所以控制电路中点总电阻不能小于R最小===120Ω, 压敏电阻R2阻值最小不能小于 R2最小= R最小- R1=120Ω-80Ω=40Ω ,根据乙图, 压力最大为F最大=8×103N 。故答: 解:R最小===120ΩR2最小= R最小- R1=120Ω-80Ω=40Ω由图乙知此时的压力最大为F最大=8×103N(3) 想降低该电梯最大载重 ,根据图乙,即让R2的电阻最小值变大,同时,吸下衔铁的吸力不变的情况下,那就可以通过降低R1阻值,增大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或者增加电磁铁线圈匝数的方法来实现,故答:AC1 / 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教研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题1.(2024八下·临海期中)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A.钙单质 B.钙离子 C.钙原子 D.钙元素【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解答】人体中的钙基本是以离子的状态存在,非原子和单质,一般我们说人体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强调的事元素,而非它的状态,A、B、C错误;D更合适。故选:D2.(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橡皮擦 B.塑料三角板 C.木炭 D.铁钉【答案】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解答】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ABC错误,选D。3.(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铜Ca B.钠NA C.镁Mg D.氯Al【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范分析判断。【解答】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A错误;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B错误;镁的元素符号为Mg,故C正确;氯的元素符号为Cl,故D错误。故选C。4.(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 B.氯化钠 C.水 D.石墨【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解答】铁、石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故ABD错误,选C.5.(2024八下·临海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往往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而符号只是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解答】磁感线、地球仪、甲烷分子结构,都表达了对象的某些特征,为模型,电流表只是简单地区分电器元件的一种表达方式,属于符号,故ABD不符合题型,选C。6.(2024八下·临海期中)人体吸入的O2有 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 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6 D.-2【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分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a2SeO3中的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1)×2+x+(-2)×3=0x=+4故答案为:B。7.(2024八下·临海期中)很多地下车库都安装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如图)。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B.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C.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D.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家庭电路接入用户端使用前,必须要接断路器,为了安全必须要设置接地线。【解答】A、充电桩使用时,必须要有火线和零线,才能正常安全充电,故A错误。B、安全用电要求不接触低压电,远离高压电,不断开电源开关,使电工安装时有接触火线的风险,属于不安全操作,故B错误。C、漏电保护器可以在发生漏电事故时,断开开关,保护使用者安全,故C正确。D、电路起火,不能用水灭火,有可能导致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使火势更旺,故D错误。故选C.8.(2024八下·临海期中)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合成117号元素(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钙和锫都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C.该元素的中子数为177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内可以获得元素的原子序数及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为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量,同时,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加中子数。【解答】A、元素符号有金字边的都是金属元素,A正确B、图示,原子序数为117,B正确。C、根据图示,中子数约为294-117=177,C正确D、根据提示,相对原子质量为2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为”磁悬浮抗震屋”,其在房屋的基座上增加了磁悬浮设备,当地震来临时,在短时间内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从而减小危害。据此分析房屋悬浮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为( )A. B.C. D.【答案】D【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作用的,磁感线如下图【解答】A. 房屋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说明房屋与地面是相互排斥的,图中表示的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A错误B.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图中磁感线错误,B错误C. 图中磁感应错误,且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不符合题意,C错误D.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符合题意,D正确故答案为:D10.(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答案】A【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化合物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根据图示,B、D为单质,C为混合物,不符和题意,A为化合物,故选A。11.(2024八下·临海期中)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科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B. C. D.【答案】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吸引的同时,也能磁化铁钴镍,使其带有磁性,也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解答】A、B、C中铁棒和铁钉都能被吸引和磁化,都能完成吸引取出铁钉的任务,而铜棒不能被磁化也不能被吸引,故不能取出铁钉,故选D。12.(2024八下·临海期中)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小科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氧气由大量氧气分子构成,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包括核外电子与原子核,氧原子核内有质子与中子。【解答】根据图示,a为原子,b为原子核,c为核外电子,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3.(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刷卡机,当人们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刷卡机指定位置刷一下,刷卡机的检测头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下列选项中与刷卡机读信息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刷卡机刷一下后,产生了感应电流,故原理为电磁感应原理。【解答】A、电流周围产生磁场,使小磁针偏转,属于电生磁,故A错误。B、通电导线在U型磁铁中,受力运动,属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B错误。C、通电螺旋管周围产生磁场,属于电生磁,故C错误。D、闭合线圈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后,在电流表中显示有感应电流通过,属于电磁感应原理,故D正确。故选D14.(2024八下·临海期中)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是物理变化,因为反应过程中原子没有变化B.图乙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C.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水电解模型中,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与氧原子拆散后重新组合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解答】A、该反应中原子虽然没有变化,但是重新组合成了新分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图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故B错误。C、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属于不同种原子,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属于同种原子,故C正确。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从它的结构上,还能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D错误。故选C。15.(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电动机突然停止工作,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用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个插孔,测电笔都不发光,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点间发生断路 B.b、c两点间发生断路C.c、d两点间发生断路 D.电动机发生短路【答案】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电动机停止工作,而灯泡能正常发光,说明故障出现在灯泡电路后。测电笔测插座两孔都不发光,说明火线断路,所以,根据图示,只能是ab间断路。【解答】A、根据分析,只能是ab间断路,故A正确B、如果 b、c两点间发生断路,那么电动机所在电路正常,不会停止工作,故B错误C、如果c、d两点间发生断路,那么插座只有零线断路,火线正常,测电笔测右侧火线插孔时,会发光。故C错误。D,如果电动机短路,那么导致零火线短路,那么家庭电路断路器会断开,灯泡不能发光,故D错误。故选A16.(2024八下·临海期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1个氢原子 ;(2)4个氢氧根离子 ;(3)氧化铝的化学式 。【答案】(1)H(2)4OH(3)Al2O3【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几个原子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几,几个离子的表示方法为离子符号前加几,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来写。【解答】(1)元素符号可以直接表示该元素原子,一个氢原子可以用氢元素符号H表示,故答:H(2)表示几个离子,可以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来表示,氢氧根离子为OH-,故答 4OH-(3)铝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为正三价,写在化合物的左边,氧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为往往为负二价,且写在化学式的右边,同时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故答:Al2O317.(2024八下·临海期中)化学符号 ①2CO ②2NH4+③Mg2+④H2O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填序号)(1)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 ;(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4)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答案】(1)②(2)③(3)①(4)④【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元素符号四周的数字各有意义不同,左边表示化学式个数,左上表示该原子质量数,右下表示该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右上离子表示带电荷数,右下代表化学式中该原子个数,正上方表示该元素在化学式中化合价。【解答】(1)②表示铵根离子,数字2在左边,表示个数,故答:②(2)③表示镁离子,数字2在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答:③(3)①为一氧化碳分子,数字2在左边,表示个数,故答:①(4)④为一个水分子,数字2在H原子右下方,表示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故答:④18.(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物质:①盐水 ②液氧 ③冰水混合物 ④二氧化碳 ⑤空气 ⑥铜丝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答案】②⑥;①⑤【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盐水是溶液,有水作为溶剂,食盐作为溶质,为混合物,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属于混合物,液氧,铜属于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答: ②⑥①⑤19.(2024八下·临海期中)表中①②③④是四种粒子,请根据表格并回答有关问题。粒子序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① 14 14 14② 26 30 24③ 14 14 16④ 14 16 14(1)表中粒子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2) 属于同种元素; 互为同位素原子。【答案】(1)②(2)①③④;①④或者③④【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电子数少于质子数的粒子带正电,为阳离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只有②电子数少于质子数,故答:②(2)根据表格数据,①③④质子数同为14,为同种元素。 ①④或者③④ 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故答: ①④或者③④20.(2024八下·临海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第15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3)下列各组元素不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字母)。A.Li 和Na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答案】(1)16(2)非金属(3)C【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按照原子的质子数,又称原子序数。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左侧容易失电子,金属元素除汞外,名称都带金字边。金属元素周期表中同列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解答】(1)硫原子质子数为16,故答:16(2)15号元素为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答:非金属(3)Al和Si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属于同列,故答:C21.(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甲,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指示方向的磁勺放置在光滑的底盘中心,可以自由转动。(1)制作司南底盘的材料应该选用 (选填”铁”或”铜')。(2)假想地球内有一块大磁铁,图乙、丙两个示意图中,合理的是 。【答案】(1)铜(2)丙【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地磁场【解析】【分析】(1)铁磁性材料包括铁、钴、镍等;(2)根据地球的磁场分布规律判断。【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司南本身为一个磁体,它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实现指南北的功能,而下面的底盘不能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底盘不能是铁磁性材料,古选用铜。(2)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交错分布,即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而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古选丙。22.(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是小科家部分线路连接图。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当小科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可知右孔内的电线与进户线中的 线相连接;当闭合开关S,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则灯L处电路 (填“开路”或“短路”)。【答案】220;火;开路【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家庭电路电压220V,插座接线原则是左零右火上接地。【解答】家庭电路电压220V,插座接线右孔接火线。开关闭合后,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说明只有L所处电路断开,故答:220 火 开路23.(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所示是一种“手摇充电式电筒”,握住它上下摇动就能自动充电。从透明外壳可观察到内部有固定线圈;摇动时可感觉到内部有一个物块在来回滑动,据此猜测,这种电筒的发电原理是 ,实现了 能向电能的转化。其中那个滑动的物块是 。【答案】电磁感应;机械;磁铁【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充电的过程中,是有电流产生,根据题意是内部有线圈,而且是内部一个物块来回滑动时能自动充电,说明是物体运动时候,产生了感应电流。【解答】闭合线圈中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所以此题中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而线圈是固定的,所以相对移动的肯定是磁体,故答:电磁感应 机械 磁铁24.(2024八下·临海期中)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小科将组装好的电动机模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1)小科闭合开关,发现线圈不转,她用手轻轻转了一下线圈,电动机模型开始正常转动。线圈原来不转的原因可能是 ____(填字母)。A.线圈处于平衡位置 B.电源正负极接反了 C.磁铁没有磁性(2)若要电动机转速加快,小科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3)完成以上实验后,小科取下图甲中的电源换上小灯泡,在模型的转轴上绕上细线,如图乙所示,然后快速拉动细线,使线圈转动起来,结果小灯泡发光,此时这模型就相当于 机。【答案】(1)A(2)左(3)发电【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解析】【分析】直流电动机模型通过换向器来实现转子的连续转动,但是在平衡位置时,受力平衡或者线圈内无电流,不会转动。电动机模型中线圈收到的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及磁场强度有关。直流电动机模型手动转动线圈,会使线圈导线切割磁感线,如外部电路闭合,会形成电流,相当于是发电机模型。【解答】(1)直流电动机模型不转很有可能是出于平衡位置,磁铁没有磁性,不可能是电源接反,电源接反只会导致转动方向相反。而手动转了下线圈后,正常转动了,就排除了磁铁没有磁性的原因,故答:A(2)电动机转速要加快,可以增大磁铁磁性、增多线圈匝数或者增大电流,题中为滑动变阻器划片,即要增大电流,所以根据欧姆定律,需要减少电阻,根据图示,划片向左滑动,电阻变小,故答:左(3)电动机外接用电器时,转动线圈,会使线圈导线切割磁感线,如外部电路闭合,会形成电流,相当于是发电机模型,故答:发电25.(2024八下·临海期中)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A.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原子核的质量较大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答案】(1)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D(4)(1个)质子【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且带正电的原子核。【解答】(1)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内部的原子核,故答:原子核(2)证明大部分是空的,是“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故答: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且带正电的原子核,没有对核外电子的情况进行说明。故答:D(4)氮原子变成氧原子,原子序数由7变为8,说明院子核内质子数增加了1个,而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所以,必然有1个质子被击出了原子核,故答: (1个)质子26.(2024八下·临海期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开关后,铜棒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小科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实验序号 开关 磁场方向 导体ab的运动方向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① 断开 上N下S 向右运动 不偏转② 闭合 上N下S 向右运动 向左偏转③ 闭合 上N下S 向左运动 向右偏转④ 闭合 上N下S 向上运动 不偏转⑤ 闭合 上S下N 向下运动 不偏转⑥ 闭合 上S下N 向右运动 向右偏转⑦ 闭合 上S下N 向左运动 向左偏转(1)实验中,小科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2)比较实验 可知: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填实验序号)(3)比较实验②和③可得出的结论: 。【答案】(1)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2)②⑥(或③⑦)(3)在磁场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包括导体线圈是否闭合以及是否有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解答】(1)本题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结果看是否有电流,用接入线路中的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方向来判读是否有电流及电流方向。故答: 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2)控制变量法中,要研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变量要设定为磁场方向,表格中 ②⑥(或③⑦) 两组为只改变了磁场方向,其他因素都控制不变,故答: ②⑥(或③⑦)(3) 实验②和③ 的变量为导体ab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控制不变,得到了电流表偏转方向不同的结果,说明电流方向不同,所以结论为: 在磁场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故答: 在磁场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27.(2024八下·临海期中)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图甲实验中小科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如图乙,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的右端是 (填“S极”或“N极”)。(3)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4)小科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1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1)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2)S极(3)当电流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为10匝时的电流相同。【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和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是否插入铁芯有关。【解答】(1)题中甲图中,电磁铁下方有小铁钉,故答: 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2)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电流从电磁铁右侧前方流入,大拇指指向左侧,所以,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故答:S极(3)甲图是用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来显示磁性强弱,而乙图是利用铁芯指针的转动角度来显示磁性的强弱,铁芯指针的转动能将轻微的磁场变化,通过较长的指针,把微小的磁性变化放大,所以更有优越性。故答: 当电流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4)控制变量法中,要求变量只能是需要探究的变量,而当增加线圈匝数时,也增加了导线的长度,根据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的因素,电阻会也会变大,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会变小,所以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根据图中变阻器接法,只能通过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和原先匝数时相同。故答: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为10匝时的电流相同。28.(2024八下·临海期中)“布洛芬”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其化学式为C13H18O2。试回答:(1)“布洛芬”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2)“布洛芬”分子中,C、O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3)“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答案】(1)3;33(2)39:8(3)C%=≈75.7%【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通过化学式,可以知道除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往外,还有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各种元素在物种中的质量百分数。【解答】(1)布洛芬的化学式为 C13H18O2。 所以有3种元素,每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为13+18+2=33,故答:3 33(2) C13H18O2 所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6×2=39:8,故答:39:8(3)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 C%=C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C13H18O2相对分子质量≈75.7%,故答: C%=≈75.7%29.(2024八下·临海期中)人体中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而牛奶是含钙丰富又易吸收的理想食品,下图为某乳业公司纯奶包装标签:(1)羟基磷酸钙中钙、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每天已从食物中摄入所需钙的一半,则每天至少要喝这种牛奶 盒。(3)除了喝牛奶以外,青少年还可以通过服用含碳酸钙(CaCO3)的钙片来补钙。求5g碳酸钙(CaCO3)和多少质量的氢氧化钙[Ca(OH)2]所含的钙元素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5:1(2)1(3)解:5g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5g×=2g设所需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m则求出m=3.7g【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化学式已知[Ca10(PO4)6(OH)2],那么就可以根据化学式计算该分子中的各原子个数比, 碳酸钙CaCO3 氢氧化钙Ca(OH)2两种物质化学式已知,那其中Ca元素在这两种物质中的质量百分数可以计算。【解答】(1) 羟基磷酸钙中钙、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0:2=5:1,故答5:1(2)根据题意每盒鲜牛奶净含量为250mL,又,每100mL中含钙大于等于0.12g,所以,每盒中含钙元素为250mL×0.12g/100mL=0.3g。人体已经每天从食物中摄入所需钙的一半了,那剩下的一半刚好0.6g/2=0.3g从1盒牛奶中获得,故答:130.(2024八下·临海期中)如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答案】温度升高,水银面上升,因水银是导体,当温度上升到金属丝下端所指温度时,控制电路被接通,电磁铁线圈就有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使触点开关闭合,工作电路形成通路,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①水银是金属,为导体;②当温度上升时,分析水银柱的长度变化,再确定与金属丝接触后电磁铁的磁场变化,衔铁的位置改变,最后说明对电铃所在电路的影响即可。31.(2024八下·临海期中)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R1为保护电阻,R2为压敏电阻,R2阻值与它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电梯没有超载时,电动机正常工作,电铃不响: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1安时,电铃报警,电动机不工作。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R1电阻值为80欧.--(1)图甲中的D点应与触点 (选填”A”、”B”或”K”)相连。(2)该电梯的最大载重(轿厢内人和货物的总重)为多少牛?(3)若想降低该电梯最大载重,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 (选填字母)。A.适当降低R1阻值B.适当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源C.适当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答案】(1)A(2)解:R最小===120ΩR2最小= R最小- R1=120Ω-80Ω=40Ω由图乙知此时的压力最大为F最大=8×103N(3)A;C【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电磁继电器中控制电路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电磁铁磁性足够强,会吸下衔铁,导致工作电路中开关状态发生改变,从而起到自动控制的作用。【解答】(1)根据电路图及题意,要求控制电路中电流达到0.1安时,衔铁吸下,电铃报警,故下方的B触电应该与C点相连,A触电应与D触电相连。故答:A(2)电梯最大载重量为电铃不报警,所以控制电路中电流不能大于等于0.1安,所以控制电路中点总电阻不能小于R最小===120Ω, 压敏电阻R2阻值最小不能小于 R2最小= R最小- R1=120Ω-80Ω=40Ω ,根据乙图, 压力最大为F最大=8×103N 。故答: 解:R最小===120ΩR2最小= R最小- R1=120Ω-80Ω=40Ω由图乙知此时的压力最大为F最大=8×103N(3) 想降低该电梯最大载重 ,根据图乙,即让R2的电阻最小值变大,同时,吸下衔铁的吸力不变的情况下,那就可以通过降低R1阻值,增大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或者增加电磁铁线圈匝数的方法来实现,故答:AC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教研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教研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