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联考卷1.(2024八下·湖州期中)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原子结构B.垃圾分类标识C.甲烷分子结构D.足球烯结构2.(2024八下·湖州期中)氮化镓(GaN)是一种可用于电力转换技术的新兴材料,有潜力在未来替代硅基半导体,实现能源效率和成本的优化。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镓元素的化合价为A.O B.+1 C.+2 D.+33.(2024八下·湖州期中)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根离子:SO B.氯元素:CLC.氯化镁:MgCl2 D.氖气:Ne24.(2024八下·湖州期中)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B.选用保险丝应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小于电路正常工作的电流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绝对不能碰到金属部分,以免触电D.接地线是用电器的安全线,两脚插头的用电器尽量不要选5.(2024八下·湖州期中)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C.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 D.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66.(2024八下·湖州期中)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微观模型图。关于氯化钠的形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B.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C.钠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相互吸引,构成氯化钠分子D.有些氯化钠带正电,有些氯化钠带负电,聚合在一起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7.(2024八下·湖州期中)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磁感线方向标注正确B.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N极C.电源的右侧为正极D.通电螺线管外A 点的磁场方向向左8.(2024八下·湖州期中)CO2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能传递给我们很多信息。下列有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由两种元素组成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C.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9.(2024八下·湖州期中)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的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甲、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甲、丙两次实验表明干电池周围能产生磁场C.甲、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D.甲、乙、丙三次实验共同表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10.(2024八下·湖州期中)用“●”“○”和“·”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三种原子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表示氮原子 B.甲、丙互为同位繁原子C.甲、乙属于同一种元素 D.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11.(2024八下·湖州期中)电流表接入电路通电时指针发生偏转指示电流大小,小科同学对电流表指针偏转原理产生了兴趣,查资料得知内部结构如右图。则下图中与电流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 B.C. D.12.(2024八下·湖州期中)每年3、4月份为流感高发期,经临床试验,药物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有明显的疗效,奥司他韦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下列有关这种物质的表述错误的是A.奥司他韦是一种化合物B.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28:2:4C.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D.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9%13.(2024八下·湖州期中)小科在学习电动机后自制了一个直流电动机模型(如图)。回形针做成两个金属支架,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用漆包铜线绕成一个线圈,以线圈引线为轴,将线圈放在支架上,磁体放在线圈下方,闭合开关,轻轻拨动线圈,线圈顺时针转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仅改变磁极方向,线圈会逆时针转动B.若再增加一节干电池,线圈转动速度加快C.在制作过程中,将轴的两端漆皮全部刮去D.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4.(2024八下·湖州期中)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一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15.(2024八下·湖州期中)一条刚接好的家庭电路,安装了三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当开关闭合,保险丝熔断。为了检测线路故障,将同规格的灯泡 L0接在装保险丝的两个接线柱上(如图)。当只闭合S1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时,L0和L2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灯泡 L1所在支路短路B.灯泡L2所在支路断路C.灯泡L3所在支路正常D.同时闭合S1、S2、S3,四盏灯泡均能发光16.(2024八下·湖州期中)下列化学符号①2N、②N2、③SO、④2CO、⑤2Al3+、⑥CaO中的数字“2”。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 。可以表示离子带电量的是 ,可以表示化合价的是 (均填序号)17.(2024八下·湖州期中)卜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学母)18.(2024八下·湖州期中)电水壶的蒸汽开关能在水沸腾时自动断开,若蒸汽开关失效、发热盘底部有一个双层金属片开关,当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后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也会使电路断开。如图表示该双层金属片的工作原理。(1)从安全用电考虑,电水壶应采用 (填“两”或“三”)脚插头。电水壶蒸汽开关与双层金属片开关应 (填“串”或“并”)联。(2)双层金属片受热时, (填“a”或“b”)金属片的膨胀更明显,19.(2024八下·湖州期中)如图所示,小科利用磁铁、线圈等器材自制了一个玩具小车,在粗糙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条形磁体。(1)当开关S闭合时,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 极,此时小车向 运动。(2)若让小车能运动更远,可将滑动变阻滑片向 移动。20.(2024八下·湖州期中)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序数为6 的元素在上表中的位置应是 (填“①”“②”或“③”)。(2)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字母)不同。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3)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1.(2024八下·湖州期中)如图所示实验中,闭合开关,观察到铝棒向左运动,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机;断开开关,对调电源正、负两极,重新接入电路,再次闭合开关,观察到铝棒向 运动。22.(2024八下·湖州期中)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双氧水中含有的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2024八下·湖州期中)“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意识。(1)如图甲是家用电饭煲的插头,有一根插脚明显要长于其他两根,将电饭煲插头插入插座时,较长的那根插脚接触的是 (填“火线”“零线”或“,地线”)。(2)小科在使用台灯时,未闭合开关,将台灯插头刚插入插孔,发现空气开关断开,则故障可能是____(填字母)。A.插座内短路 B.插头处短路 C.开关处短路(3)使用测电笔检测电路故障时,手必须接触测电笔的 (填图乙字母)部位。24.(2024八下·湖州期中)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是硫的两种氧化物,SO2是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在空气中可以进一步被氧化生成SO3,这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1)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种氧化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其中表示 SO3组成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的是 (填“甲”或“乙”)。(2)相同质量的 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5.(2024八下·湖州期中)小科受奥斯特实验的启发,产生了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兴趣,探究过程如下:(1)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放上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待静止后,调节直导线。使 。(2)闭合开关时,图中小磁针的N极将 (填“指向纸面内”或“指向纸面外”)。(3)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磁针的转动方向将 (填“不改变”或“改变”)。26.(2024八下·湖州期中)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力”实验时,小科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请回答:(1)实验装置中的导体ab应选用轻质的铝棒而不是铁棒的原因是 。(2)实验中小科观察到导体ab运动、得出结论; 。(3)小科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可以探究 。27.(2024八下·湖州期中)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科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举例及分析】(1)NaCl、CuO、Fe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从电子得失角度回答)(2)H2O、SO2、CO2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3)HCl、H2S、CH4中氯、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 价。28.(2024八下·湖州期中)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活动中,小科设计的电路如图,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回答:线圈 线圈匝数/匝 电流/安 ?A 50 1 11B 20 1 5(1)该表格中“?”处应填 。(2)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该实验中,将A、B两线圈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 。(4)该实验在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请指出: 。29.(2024八下·湖州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乙)。【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于是,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丙)。结合图丙,请列举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3)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你认为丁图中最符合实际的原子结构为 (填字母)。【拓展与应用】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为强化同学们对分子结构模型的理解,老师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践性活动,并为此次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制作”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同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调指标二 形态规整、能很好体现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形态规整、但不能体现分子的立体结构 形态扭曲与实际不符(4)小科、小红两位同学均用超轻粘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图戊所示)。参照评价量表,组长把小红作品的“指标一”评定为“优秀”,而“指标二”评定为“合格”。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0.(2024八下·湖州期中)为探究影响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太小的因素,小科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用铜夹将塑料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管的上下两端各固定 100匝的线圈,线圈与发光二极管相连,在塑料管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塑料盒,用来承接下落的强磁铁,如图所示(其中固定装置已省去)。b.让强磁铁从管的上端自由下落到其下端的塑料盒中。c.观察现象,两个二极管均发光,下方二极管更亮。(1)实验中,发光二极管的作用是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探究 对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3)为进一步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后续进行的操作是 。31.(2024八下·湖州期中)小科家的厨房新装了目前流行的轨道插座(如图甲),可以左右移动插座也可以增加或减少插座。将厨房电路简化(如图乙),轨道内连接火线、零线和地线,零线和火线之间的电压恒为220伏,(1)图乙中,控制厨房照明灯工作的开关应该接在方框 (填“1”或“2”)中。(2)照明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500欧,计算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写出计算过程)(3)在一次使用过程中,插座B 上连接了电饭煲,插座 D 上连接了烧水壶,并且都在丁作中。小科为了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在轨道右边又增加了一个插座(如图丙),并在插座 F 上连接了微波炉。小科的操作是否会影响电饭煲和烧水壶的工作?请说明理由。32.(2024八下·湖州期中)2024年1月,四川雅江发现亚洲最大单体锂矿,该锂矿主产高品质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而锂(Li)是新能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1)锂辉石的主要成分(LiAlSi2O6)中含有 种元素。(2)LiAlSi2O6中锂、铝、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Li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在勘测时,工作人员测得某锂辉石样品中含LiAlSi2O6的质量为93g。若矿石中其他成分不含锂元素,请计算该矿石样品中含锂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33.(2024八下·湖州期中)随着科技发展,商场中出现了很多无人售货机。小科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个自动饮料售货机,设计电路如图甲,R1是阻值为100欧的定值电阻,R2为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如图乙,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伏。小科的设计思路是:当开关S闭合,衔铁被吸下,出液装置有电流通过将会自动流出饮料,当饮料达到一定量时,出液装置自动停止工作,同时指示灯亮起。(1)根据小科的设计思路,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将图甲的电路图补充完整。(2)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后,当电流≤20毫安时,衔铁会被释放,出液装置停止工作。请计算通过该装置获得的饮料的质量(杯子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牛/千克)(3)小科的设计方案存在一个缺陷:当装满饮料的杯子被拿走后,出液装置又会重新开始出液。请解释原因。34.(2024八下·湖州期中)人类对“磁”的探索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资料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磁石有吸引铁的特性,并用磁石制作了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如图甲)。资料二:19世纪初,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微粒成为徵小的磁体(如图乙),分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如图丙),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方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磁场相互叠加,它们的效果显示出宏观磁性。资料三:19世纪末,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居里夫人的丈夫)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体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1)司南的勺子静止后勺柄朝南方,勺柄是磁体的 极。(2)下列说法中支持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的是____(填字母)。A.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能形成环形电流B.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环形电流能产生某一方向的磁场C.铜原子核外电子也是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铜却不能被磁体吸引D.随着科技进步,原子结构模型已经发生变化(3)若图丙的磁体磁化后右端为北极,则磁化后丙物质的微观模型可以表示为 (填字母)。(4)“居里点”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高温使分子或原子 ,磁体的微观结构重新变成杂乱无章(如图丙)。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法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原子结构、甲烷分子结构和足球烯结构都属于模型,而垃圾分类标识为符号,故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选B。2.【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答】在化学式 GaN 中,N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3)=0,接的:x=+3,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3.【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符号的书写规范分析判断。【解答】 A.硫酸根离子:SO42-,故A错误;B.氯元素:Cl,故B错误;C.氯化镁:MgCl2,故C正确;D.氖气:Ne,故D错误。故选C。4.【答案】A【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知识判断。【解答】A.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否则二者都会发生触电,故A正确;B.选用保险丝应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正常工作的电流,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触碰笔尖部分的金属体,但是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故C错误;D.接地线是用电器的安全线,是否使用三脚插头需要考虑用电器的功率大小和是否有金属外壳,故D错误。故选A。5.【答案】C【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而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C.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D.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A.铁元素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合题意;BD.左上角的数字为26,则原子序数为26。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可知,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是26,故B、D正确不合题意;C.正下方的数字为55.85,则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示意图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A错误;B.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故B正确;C.钠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相互吸引,构成氯化钠分子,故C正确;D.氯化钠肯定不带电,故D错误。故选BC。7.【答案】D【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B.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螺线管的极性;C.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方向。【解答】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即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那么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即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故A、B、C错误;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右端出来,回到左端,则A点磁场方向向左,故D正确。故选D。8.【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对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化学式CO2 可知,二氧化碳分子由C和O两种原子构成,故A错误;B.根据化学式CO2 可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B错误;C.根据化学式CO2 可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D.根据化学式CO2 可知,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D正确。故选D。9.【答案】B【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描述的现象,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甲、乙两次实验中,甲中通电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不合题意;BC.甲、丙两次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方向改变,即电流方向改变,而小磁针的转动方向改变,说明磁场方向发生改变,那么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合题意;D.甲、乙、丙三次实验共同表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0.【答案】C【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A.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名称;B.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为同位素原子;C.元素的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A.甲图中的质子数为1,那么为氢元素,故A错误;B.甲的质子数为1,丙的质子数为2,二者不是同位素原子,故B错误;C.甲和乙的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故C正确;D.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3,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D【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进行比较即可。【解答】电流表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B.通过电流的线圈可以吸引大头针,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C.当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故C不合题意。D.当导体中有电流经过时,它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A.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B.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D.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6H28N2O4 可知, 奥司他韦由4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B.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6+1×28+14×2+16×4=312,故C正确不合题意;D. 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3.【答案】C【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B.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C.注意电流方向对线圈受力方向的影响;D.根据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知识判断。【解答】 A.若仅改变磁极方向,则线圈的受力方向改变,那么线圈会逆时针转动,故A正确不合题意;B.若再增加一节干电池,那么电压增大,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大,则线圈受力变大,那么线圈转动速度加快,故B正确不合题意;C.在制作过程中,将轴的一端漆皮全部刮去,另一端只刮去一半,从而保证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切断电流,依靠惯性完成线圈的转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4.【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根据嫌贵原子质量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A。15.【答案】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将额定电压220V的“校验灯”,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柱上,是相当于把此灯串联入电路中,它会有三种状态:“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校验灯”发光不正常(偏暗)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校验灯”不发光说明该支路断路。【解答】A.当只闭合S1时,L0正常发光,说明L1支路存在短路,故A正确;B.当只闭合S2时,L0和L2都偏暗,L2所在支路正常,故B错误;C.当只闭合S3时,L3不发光,说明L3所在支路断路,故C错误;D. 同时闭合S1、S2、S3,L3不能发光,故D错误。故选A。16.【答案】④;③;⑥【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②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所带电量;③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 ①2N中的数字“2”表示2个氮原子;②N2中的数字“2”表示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③SO中的数字“2”表示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④2CO中的数字“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⑤2Al3+中的数字“2”表示2个铝离子;⑥中的数字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那么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④;表示离子带电量的是③;表示化合价的是⑥。17.【答案】BC;D【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组物质组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A.液氧和氧气为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两种物质,组成混合物;C.臭氧和氧气为两种维族,组成混合物;D.冰和水为同一种物质,为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则属于混合物的是BC,属于化合物的是D。18.【答案】(1)三;串(2)b【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分析】(1)①大功率的用电器,或者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为了避免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必须使用三脚插头。②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2)双金属片总是向膨胀程度较小的一侧弯曲。【解答】(1)①电水壶的功率较大,且有金属外壳,为了用电安全,电水壶应该采用三脚插头;②只有电水壶的蒸汽开关和双金属片开关都闭合时,电水壶才能工作,即二者相互影响,那么二者为串联。(2)根据图片可知,双金属片受热后向a侧弯曲,即a侧膨胀小,b侧膨胀打大,那么b金属片的膨胀更明显。19.【答案】(1)N;右(2)左【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小车的受力方向即可。(2)根据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的知识分析。【解答】(1)当开关闭合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b端,则b端为螺线管的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小车受到向右的排斥力,则小车向右运动;(2)若让小车运动更远,就要受到更大的排斥力,即增大螺线管的磁场强度,也就是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而改变变阻器的电阻,那么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20.【答案】(1)①(2)B(3)Al2O3【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2)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3)根据地壳的元素组成确定含量最多的元素名称,并写出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在原子序数5和7之间,即原子序数为6;(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序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故选B;(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二者构成的化合物为三氧化二铝,化学式为:Al2O3。21.【答案】电功;右【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闭合开关,铝棒向左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应用为电动机;(2) 断开开关,对调电源正、负两极,重新接入电路,再次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即受力方向与原来相反,即铝棒向右运动。22.【答案】2;1:16【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解答】(1)“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即它的质子数为1,也是氢元素。根据 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 可知,三种物质共含有元素氢和氧两种;(2)根据H2O2可知,双氧水中氢、氧的质量之比:(1×2):(16×2)=1:16。23.【答案】(1)地线(2)B(3)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分析】(1)根据三脚插头的接线方法分析;(2)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①发生短路;②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据此分析判断;(3)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1)三脚插头的左边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间接地线,这个脚最长,可以保证先接入后分开,进而保证漏电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2)A.插座内短路时,不用得到插入台灯时空气开关就会断开,故A不合题意;B.插头处短路时,当台灯插入插孔时,会发生短路,空气开关断开,故B符合题意;C.开关处短路时,不会造成电路过大,只会使开关失去控制作用,故C不合题意。故选B。(3)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须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D。24.【答案】(1)甲(2)5:6【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出元素的质量分析,再与图片比较即可;(2)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氧元素的质量之比。【解答】(1)根据SO2可知,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SO3可知,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图片可知, 表示 SO3组成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的是甲 。(2) 相同质量的 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m×50%):(m×60%)=5:6。25.【答案】(1)让直导线在小磁针上方且沿南北方向放置(2)指向纸面外(3)改变【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小磁针静止时,它沿南北方向保持静止状态。将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且沿南北方向,当导线中通电后,此时小磁针受到的磁力最大,因此小磁针的偏转会更加明显;(2)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直导线下方磁场方向即可;(3)根据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知识分析。【解答】(1) 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放上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待静止后,调节直导线,让直导线在小磁针上方且沿南北方向放置;(2)根据图片可知,导线中电流方向水平向左。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左,此时弯曲四指指尖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环绕方向。则在导线下方,磁场垂直纸面向外,因此图中小磁针的N极将指向纸面外。(2)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由于导线上方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因此小磁针的N极指向纸面以内,那么磁针的转动方向将改变。26.【答案】(1)铁棒会被磁场吸引,从而对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力产生影响,(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铁棒能够被磁场吸引分析;(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导体ab运动,则说明ab受到力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而华东变阻器可以改变电流大小,据此分析可以探究的实验即可。【解答】(1)如果导体ab为铁棒,那么铁棒会被磁场吸引,从而对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力产生影响,因此只能选择不能被吸引的铝棒;(2) 实验中小科观察到导体ab运动、 那么得到结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3) 小科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流大小,因此可以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27.【答案】(1)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2)不成立(3)【得出结论】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此时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4)负【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金属元素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容易失去电子显正价;(2)注意分析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只显示负价即可;(3)三种化合物中都含有氢元素,据此分析另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规律;(4)将上面得到的结论综合一起即可。【解答】(1) 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2)在 H2O、SO2、CO2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4, 即在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正价,则推测二不成立;(3) HCl、H2S、CH4中氯、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 它们都是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此时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4)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负价。28.【答案】(1)吸引大头针的数量(2)当电流相等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则磁场越强(3)控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相等(4)实验次数太少,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表示电磁铁磁场强弱的方法,据此确定“?”处的内容;(2)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3)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分析;(4)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解答】(1)在实验中,要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反映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因此“?”处应该填:吸引大头针的数量。(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二者电流相等,A的匝数多,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多,那么得到结论:当电流相等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则磁场越强。(3) 该实验中,将A、B两线圈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控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相等;(4) 该实验在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即实验次数太少,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29.【答案】(1)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C(4)将中间的碳原子进行适当处理,将周围的四个氢原子安装在对应位置构成一个正四面体结构【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间带正电荷,虽然很小但是质量很大,电子几乎没有质量带负电荷;(2)如果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的,那么大部分α粒子 不会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改变运动方向,据此分析;(3)根据原子的核式结构分析;(4)根据指标二中优秀与合格的区别分析解答。【解答】(1)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3)根据散射实验可知,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周围几乎都是空的,故选C;(4)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我的建议是:将中间的碳原子进行适当处理,将周围的四个氢原子安装在对应位置构成一个正四面体结构即可。30.【答案】(1)反映感应电流的产生和大小(2)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3)将下面线圈换成匝数更多的电磁铁,让强磁铁从上面落下,观察上下两个灯泡的亮度变化即可【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当有电流经过时,二极管会发光,且经过的感应电流越大,二极管的亮度越大;(2)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要控制磁场强弱相同,只改变线圈匝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 实验中,发光二极管的作用是反映感应电流的产生和大小。(2)当强磁铁从上面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即通过下面线圈的速度大于通过上面线圈的速度,那么可以探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对产生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3) 为进一步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后续进行的操作是 :将下面线圈换成匝数更多的电磁铁,让强磁铁从上面落下,观察上下两个灯泡的亮度变化即可。31.【答案】(1)2(2)灯泡的电压为220V,则通过灯泡电流为:;(3)不会,理由: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不相互影响,【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必须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2)根据计算通过灯泡的电流;(3)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方框2在灯泡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方框2中;(3)根据题意可知,三个插座为并联关系,而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不相互影响,因此小科的操作不会影响电饭煲和水壶的工作。32.【答案】(1)4(2)1:1:2:6(3)186(4)矿石样品种锂元素的质量:。【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有几种符号,就含有几种元素;(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含有的原子个数;(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4)锂元素的质量= LiAlSi2O6的质量×锂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根据化学式LiAlSi2O6可知, 辉石的主要成分包括Li、Al、Si和O共4种元素;(2)根据化学式LiAlSi2O6可知, 锂、铝、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2:6;(3) Li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27×1+28×2+16×6=186。33.【答案】(1)(2)当电流为20mA时总电阻为:;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2=R总-R1=300Ω-100Ω=200Ω;根据乙图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3N;那么此时饮料的质量为:(3)当饮料杯子被拿走后压力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控制电路部分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增强,衔铁被吸下来接通注液装置所在的电路而重新开始注液。【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分析衔铁在不同位置时的工作状态,确定对应的工作的用电器,最后完成连接;(2)首先根据计算总电阻,然后根据R2=R总-R1算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乙图确定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饮料的质量。(3)当饮料杯子被拿走后压力减小,据此分析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确定电流大小变化,明确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根据衔铁的位置变化确定开始出液的原因。【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当闭合开关后,电磁铁将衔铁吸下来,接通注液装置所在的电路,此时开始注液。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压敏电阻阻值变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磁场减弱,衔铁弹回,断开注液装置,接通灯泡而发光,如下图所示:(3)当饮料杯子被拿走后压力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控制电路部分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增强,衔铁被吸下来接通注液装置所在的电路而重新开始注液。34.【答案】(1)南(2)B(3)B(4)运动更加剧烈【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所有的磁体都有指南北的性质,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2)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分析判断;(3)根据“ 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方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磁场相互叠加,它们的效果显示出宏观磁性 ”分析判断。(4)根据“分子规则排列有显示磁性,混乱排列不显示磁性”分析。【解答】(1) 根据磁极的定义可知,司南的勺子静止后勺柄朝南方,勺柄是磁体的南极;(2) 根据题意可知, 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如图丙),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方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磁场相互叠加, 此时对外显示磁性。根据安培定则可知,此时环形电流肯定会产生磁场,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3) 若图丙的磁体磁化后右端为北极, 那么所有的分子的指向都相同,即右端为北极,故选B;(4)”居里点”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高温使分子或原子运动更加剧烈,磁体的微观结构重新变成杂乱无章(如图丙)。1 / 1浙江省湖州市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联考卷1.(2024八下·湖州期中)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原子结构B.垃圾分类标识C.甲烷分子结构D.足球烯结构【答案】B【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法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原子结构、甲烷分子结构和足球烯结构都属于模型,而垃圾分类标识为符号,故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选B。2.(2024八下·湖州期中)氮化镓(GaN)是一种可用于电力转换技术的新兴材料,有潜力在未来替代硅基半导体,实现能源效率和成本的优化。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镓元素的化合价为A.O B.+1 C.+2 D.+3【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答】在化学式 GaN 中,N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3)=0,接的:x=+3,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3.(2024八下·湖州期中)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根离子:SO B.氯元素:CLC.氯化镁:MgCl2 D.氖气:Ne2【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符号的书写规范分析判断。【解答】 A.硫酸根离子:SO42-,故A错误;B.氯元素:Cl,故B错误;C.氯化镁:MgCl2,故C正确;D.氖气:Ne,故D错误。故选C。4.(2024八下·湖州期中)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B.选用保险丝应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小于电路正常工作的电流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绝对不能碰到金属部分,以免触电D.接地线是用电器的安全线,两脚插头的用电器尽量不要选【答案】A【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知识判断。【解答】A.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否则二者都会发生触电,故A正确;B.选用保险丝应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正常工作的电流,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触碰笔尖部分的金属体,但是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故C错误;D.接地线是用电器的安全线,是否使用三脚插头需要考虑用电器的功率大小和是否有金属外壳,故D错误。故选A。5.(2024八下·湖州期中)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C.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 D.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6【答案】C【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而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C.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D.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A.铁元素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合题意;BD.左上角的数字为26,则原子序数为26。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可知,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是26,故B、D正确不合题意;C.正下方的数字为55.85,则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6.(2024八下·湖州期中)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微观模型图。关于氯化钠的形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B.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C.钠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相互吸引,构成氯化钠分子D.有些氯化钠带正电,有些氯化钠带负电,聚合在一起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示意图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A错误;B.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故B正确;C.钠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相互吸引,构成氯化钠分子,故C正确;D.氯化钠肯定不带电,故D错误。故选BC。7.(2024八下·湖州期中)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磁感线方向标注正确B.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N极C.电源的右侧为正极D.通电螺线管外A 点的磁场方向向左【答案】D【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B.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螺线管的极性;C.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方向。【解答】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即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那么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即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故A、B、C错误;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右端出来,回到左端,则A点磁场方向向左,故D正确。故选D。8.(2024八下·湖州期中)CO2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能传递给我们很多信息。下列有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由两种元素组成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C.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对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化学式CO2 可知,二氧化碳分子由C和O两种原子构成,故A错误;B.根据化学式CO2 可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B错误;C.根据化学式CO2 可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D.根据化学式CO2 可知,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D正确。故选D。9.(2024八下·湖州期中)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的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甲、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甲、丙两次实验表明干电池周围能产生磁场C.甲、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D.甲、乙、丙三次实验共同表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答案】B【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描述的现象,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甲、乙两次实验中,甲中通电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不合题意;BC.甲、丙两次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方向改变,即电流方向改变,而小磁针的转动方向改变,说明磁场方向发生改变,那么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合题意;D.甲、乙、丙三次实验共同表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0.(2024八下·湖州期中)用“●”“○”和“·”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三种原子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表示氮原子 B.甲、丙互为同位繁原子C.甲、乙属于同一种元素 D.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答案】C【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A.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名称;B.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为同位素原子;C.元素的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A.甲图中的质子数为1,那么为氢元素,故A错误;B.甲的质子数为1,丙的质子数为2,二者不是同位素原子,故B错误;C.甲和乙的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故C正确;D.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3,故D错误。故选C。11.(2024八下·湖州期中)电流表接入电路通电时指针发生偏转指示电流大小,小科同学对电流表指针偏转原理产生了兴趣,查资料得知内部结构如右图。则下图中与电流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 B.C. D.【答案】D【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进行比较即可。【解答】电流表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B.通过电流的线圈可以吸引大头针,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C.当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故C不合题意。D.当导体中有电流经过时,它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2024八下·湖州期中)每年3、4月份为流感高发期,经临床试验,药物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有明显的疗效,奥司他韦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下列有关这种物质的表述错误的是A.奥司他韦是一种化合物B.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28:2:4C.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D.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9%【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A.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B.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D.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6H28N2O4 可知, 奥司他韦由4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B.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6+1×28+14×2+16×4=312,故C正确不合题意;D. 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3.(2024八下·湖州期中)小科在学习电动机后自制了一个直流电动机模型(如图)。回形针做成两个金属支架,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用漆包铜线绕成一个线圈,以线圈引线为轴,将线圈放在支架上,磁体放在线圈下方,闭合开关,轻轻拨动线圈,线圈顺时针转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仅改变磁极方向,线圈会逆时针转动B.若再增加一节干电池,线圈转动速度加快C.在制作过程中,将轴的两端漆皮全部刮去D.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C【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B.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C.注意电流方向对线圈受力方向的影响;D.根据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知识判断。【解答】 A.若仅改变磁极方向,则线圈的受力方向改变,那么线圈会逆时针转动,故A正确不合题意;B.若再增加一节干电池,那么电压增大,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大,则线圈受力变大,那么线圈转动速度加快,故B正确不合题意;C.在制作过程中,将轴的一端漆皮全部刮去,另一端只刮去一半,从而保证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切断电流,依靠惯性完成线圈的转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4.(2024八下·湖州期中)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一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根据嫌贵原子质量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A。15.(2024八下·湖州期中)一条刚接好的家庭电路,安装了三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当开关闭合,保险丝熔断。为了检测线路故障,将同规格的灯泡 L0接在装保险丝的两个接线柱上(如图)。当只闭合S1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时,L0和L2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灯泡 L1所在支路短路B.灯泡L2所在支路断路C.灯泡L3所在支路正常D.同时闭合S1、S2、S3,四盏灯泡均能发光【答案】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将额定电压220V的“校验灯”,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柱上,是相当于把此灯串联入电路中,它会有三种状态:“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校验灯”发光不正常(偏暗)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校验灯”不发光说明该支路断路。【解答】A.当只闭合S1时,L0正常发光,说明L1支路存在短路,故A正确;B.当只闭合S2时,L0和L2都偏暗,L2所在支路正常,故B错误;C.当只闭合S3时,L3不发光,说明L3所在支路断路,故C错误;D. 同时闭合S1、S2、S3,L3不能发光,故D错误。故选A。16.(2024八下·湖州期中)下列化学符号①2N、②N2、③SO、④2CO、⑤2Al3+、⑥CaO中的数字“2”。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 。可以表示离子带电量的是 ,可以表示化合价的是 (均填序号)【答案】④;③;⑥【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②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所带电量;③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 ①2N中的数字“2”表示2个氮原子;②N2中的数字“2”表示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③SO中的数字“2”表示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④2CO中的数字“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⑤2Al3+中的数字“2”表示2个铝离子;⑥中的数字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那么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④;表示离子带电量的是③;表示化合价的是⑥。17.(2024八下·湖州期中)卜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学母)【答案】BC;D【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组物质组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A.液氧和氧气为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两种物质,组成混合物;C.臭氧和氧气为两种维族,组成混合物;D.冰和水为同一种物质,为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则属于混合物的是BC,属于化合物的是D。18.(2024八下·湖州期中)电水壶的蒸汽开关能在水沸腾时自动断开,若蒸汽开关失效、发热盘底部有一个双层金属片开关,当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后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也会使电路断开。如图表示该双层金属片的工作原理。(1)从安全用电考虑,电水壶应采用 (填“两”或“三”)脚插头。电水壶蒸汽开关与双层金属片开关应 (填“串”或“并”)联。(2)双层金属片受热时, (填“a”或“b”)金属片的膨胀更明显,【答案】(1)三;串(2)b【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分析】(1)①大功率的用电器,或者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为了避免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必须使用三脚插头。②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2)双金属片总是向膨胀程度较小的一侧弯曲。【解答】(1)①电水壶的功率较大,且有金属外壳,为了用电安全,电水壶应该采用三脚插头;②只有电水壶的蒸汽开关和双金属片开关都闭合时,电水壶才能工作,即二者相互影响,那么二者为串联。(2)根据图片可知,双金属片受热后向a侧弯曲,即a侧膨胀小,b侧膨胀打大,那么b金属片的膨胀更明显。19.(2024八下·湖州期中)如图所示,小科利用磁铁、线圈等器材自制了一个玩具小车,在粗糙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条形磁体。(1)当开关S闭合时,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 极,此时小车向 运动。(2)若让小车能运动更远,可将滑动变阻滑片向 移动。【答案】(1)N;右(2)左【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小车的受力方向即可。(2)根据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的知识分析。【解答】(1)当开关闭合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b端,则b端为螺线管的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小车受到向右的排斥力,则小车向右运动;(2)若让小车运动更远,就要受到更大的排斥力,即增大螺线管的磁场强度,也就是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而改变变阻器的电阻,那么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20.(2024八下·湖州期中)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序数为6 的元素在上表中的位置应是 (填“①”“②”或“③”)。(2)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字母)不同。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3)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1)①(2)B(3)Al2O3【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2)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3)根据地壳的元素组成确定含量最多的元素名称,并写出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在原子序数5和7之间,即原子序数为6;(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序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故选B;(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二者构成的化合物为三氧化二铝,化学式为:Al2O3。21.(2024八下·湖州期中)如图所示实验中,闭合开关,观察到铝棒向左运动,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机;断开开关,对调电源正、负两极,重新接入电路,再次闭合开关,观察到铝棒向 运动。【答案】电功;右【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闭合开关,铝棒向左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应用为电动机;(2) 断开开关,对调电源正、负两极,重新接入电路,再次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即受力方向与原来相反,即铝棒向右运动。22.(2024八下·湖州期中)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双氧水中含有的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答案】2;1:16【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解答】(1)“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即它的质子数为1,也是氢元素。根据 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 可知,三种物质共含有元素氢和氧两种;(2)根据H2O2可知,双氧水中氢、氧的质量之比:(1×2):(16×2)=1:16。23.(2024八下·湖州期中)“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意识。(1)如图甲是家用电饭煲的插头,有一根插脚明显要长于其他两根,将电饭煲插头插入插座时,较长的那根插脚接触的是 (填“火线”“零线”或“,地线”)。(2)小科在使用台灯时,未闭合开关,将台灯插头刚插入插孔,发现空气开关断开,则故障可能是____(填字母)。A.插座内短路 B.插头处短路 C.开关处短路(3)使用测电笔检测电路故障时,手必须接触测电笔的 (填图乙字母)部位。【答案】(1)地线(2)B(3)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分析】(1)根据三脚插头的接线方法分析;(2)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①发生短路;②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据此分析判断;(3)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1)三脚插头的左边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间接地线,这个脚最长,可以保证先接入后分开,进而保证漏电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2)A.插座内短路时,不用得到插入台灯时空气开关就会断开,故A不合题意;B.插头处短路时,当台灯插入插孔时,会发生短路,空气开关断开,故B符合题意;C.开关处短路时,不会造成电路过大,只会使开关失去控制作用,故C不合题意。故选B。(3)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须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D。24.(2024八下·湖州期中)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是硫的两种氧化物,SO2是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在空气中可以进一步被氧化生成SO3,这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1)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种氧化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其中表示 SO3组成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的是 (填“甲”或“乙”)。(2)相同质量的 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1)甲(2)5:6【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出元素的质量分析,再与图片比较即可;(2)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氧元素的质量之比。【解答】(1)根据SO2可知,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SO3可知,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图片可知, 表示 SO3组成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的是甲 。(2) 相同质量的 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m×50%):(m×60%)=5:6。25.(2024八下·湖州期中)小科受奥斯特实验的启发,产生了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兴趣,探究过程如下:(1)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放上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待静止后,调节直导线。使 。(2)闭合开关时,图中小磁针的N极将 (填“指向纸面内”或“指向纸面外”)。(3)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磁针的转动方向将 (填“不改变”或“改变”)。【答案】(1)让直导线在小磁针上方且沿南北方向放置(2)指向纸面外(3)改变【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小磁针静止时,它沿南北方向保持静止状态。将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且沿南北方向,当导线中通电后,此时小磁针受到的磁力最大,因此小磁针的偏转会更加明显;(2)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直导线下方磁场方向即可;(3)根据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知识分析。【解答】(1) 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放上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待静止后,调节直导线,让直导线在小磁针上方且沿南北方向放置;(2)根据图片可知,导线中电流方向水平向左。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左,此时弯曲四指指尖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环绕方向。则在导线下方,磁场垂直纸面向外,因此图中小磁针的N极将指向纸面外。(2)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由于导线上方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因此小磁针的N极指向纸面以内,那么磁针的转动方向将改变。26.(2024八下·湖州期中)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力”实验时,小科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请回答:(1)实验装置中的导体ab应选用轻质的铝棒而不是铁棒的原因是 。(2)实验中小科观察到导体ab运动、得出结论; 。(3)小科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可以探究 。【答案】(1)铁棒会被磁场吸引,从而对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力产生影响,(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铁棒能够被磁场吸引分析;(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导体ab运动,则说明ab受到力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而华东变阻器可以改变电流大小,据此分析可以探究的实验即可。【解答】(1)如果导体ab为铁棒,那么铁棒会被磁场吸引,从而对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力产生影响,因此只能选择不能被吸引的铝棒;(2) 实验中小科观察到导体ab运动、 那么得到结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3) 小科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流大小,因此可以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27.(2024八下·湖州期中)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科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举例及分析】(1)NaCl、CuO、Fe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从电子得失角度回答)(2)H2O、SO2、CO2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3)HCl、H2S、CH4中氯、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 价。【答案】(1)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2)不成立(3)【得出结论】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此时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4)负【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金属元素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容易失去电子显正价;(2)注意分析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只显示负价即可;(3)三种化合物中都含有氢元素,据此分析另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规律;(4)将上面得到的结论综合一起即可。【解答】(1) 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2)在 H2O、SO2、CO2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4, 即在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正价,则推测二不成立;(3) HCl、H2S、CH4中氯、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 它们都是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此时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4)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负价。28.(2024八下·湖州期中)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活动中,小科设计的电路如图,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回答:线圈 线圈匝数/匝 电流/安 ?A 50 1 11B 20 1 5(1)该表格中“?”处应填 。(2)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该实验中,将A、B两线圈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 。(4)该实验在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请指出: 。【答案】(1)吸引大头针的数量(2)当电流相等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则磁场越强(3)控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相等(4)实验次数太少,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表示电磁铁磁场强弱的方法,据此确定“?”处的内容;(2)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3)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分析;(4)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解答】(1)在实验中,要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反映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因此“?”处应该填:吸引大头针的数量。(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二者电流相等,A的匝数多,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多,那么得到结论:当电流相等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则磁场越强。(3) 该实验中,将A、B两线圈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控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相等;(4) 该实验在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即实验次数太少,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29.(2024八下·湖州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乙)。【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于是,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丙)。结合图丙,请列举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3)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你认为丁图中最符合实际的原子结构为 (填字母)。【拓展与应用】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为强化同学们对分子结构模型的理解,老师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践性活动,并为此次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制作”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同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调指标二 形态规整、能很好体现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形态规整、但不能体现分子的立体结构 形态扭曲与实际不符(4)小科、小红两位同学均用超轻粘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图戊所示)。参照评价量表,组长把小红作品的“指标一”评定为“优秀”,而“指标二”评定为“合格”。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答案】(1)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C(4)将中间的碳原子进行适当处理,将周围的四个氢原子安装在对应位置构成一个正四面体结构【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间带正电荷,虽然很小但是质量很大,电子几乎没有质量带负电荷;(2)如果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的,那么大部分α粒子 不会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改变运动方向,据此分析;(3)根据原子的核式结构分析;(4)根据指标二中优秀与合格的区别分析解答。【解答】(1)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3)根据散射实验可知,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周围几乎都是空的,故选C;(4)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我的建议是:将中间的碳原子进行适当处理,将周围的四个氢原子安装在对应位置构成一个正四面体结构即可。30.(2024八下·湖州期中)为探究影响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太小的因素,小科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用铜夹将塑料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管的上下两端各固定 100匝的线圈,线圈与发光二极管相连,在塑料管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塑料盒,用来承接下落的强磁铁,如图所示(其中固定装置已省去)。b.让强磁铁从管的上端自由下落到其下端的塑料盒中。c.观察现象,两个二极管均发光,下方二极管更亮。(1)实验中,发光二极管的作用是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探究 对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3)为进一步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后续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1)反映感应电流的产生和大小(2)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3)将下面线圈换成匝数更多的电磁铁,让强磁铁从上面落下,观察上下两个灯泡的亮度变化即可【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当有电流经过时,二极管会发光,且经过的感应电流越大,二极管的亮度越大;(2)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要控制磁场强弱相同,只改变线圈匝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 实验中,发光二极管的作用是反映感应电流的产生和大小。(2)当强磁铁从上面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即通过下面线圈的速度大于通过上面线圈的速度,那么可以探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对产生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3) 为进一步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后续进行的操作是 :将下面线圈换成匝数更多的电磁铁,让强磁铁从上面落下,观察上下两个灯泡的亮度变化即可。31.(2024八下·湖州期中)小科家的厨房新装了目前流行的轨道插座(如图甲),可以左右移动插座也可以增加或减少插座。将厨房电路简化(如图乙),轨道内连接火线、零线和地线,零线和火线之间的电压恒为220伏,(1)图乙中,控制厨房照明灯工作的开关应该接在方框 (填“1”或“2”)中。(2)照明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500欧,计算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写出计算过程)(3)在一次使用过程中,插座B 上连接了电饭煲,插座 D 上连接了烧水壶,并且都在丁作中。小科为了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在轨道右边又增加了一个插座(如图丙),并在插座 F 上连接了微波炉。小科的操作是否会影响电饭煲和烧水壶的工作?请说明理由。【答案】(1)2(2)灯泡的电压为220V,则通过灯泡电流为:;(3)不会,理由: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不相互影响,【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必须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2)根据计算通过灯泡的电流;(3)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方框2在灯泡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方框2中;(3)根据题意可知,三个插座为并联关系,而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不相互影响,因此小科的操作不会影响电饭煲和水壶的工作。32.(2024八下·湖州期中)2024年1月,四川雅江发现亚洲最大单体锂矿,该锂矿主产高品质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而锂(Li)是新能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1)锂辉石的主要成分(LiAlSi2O6)中含有 种元素。(2)LiAlSi2O6中锂、铝、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Li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在勘测时,工作人员测得某锂辉石样品中含LiAlSi2O6的质量为93g。若矿石中其他成分不含锂元素,请计算该矿石样品中含锂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4(2)1:1:2:6(3)186(4)矿石样品种锂元素的质量:。【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有几种符号,就含有几种元素;(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含有的原子个数;(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4)锂元素的质量= LiAlSi2O6的质量×锂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根据化学式LiAlSi2O6可知, 辉石的主要成分包括Li、Al、Si和O共4种元素;(2)根据化学式LiAlSi2O6可知, 锂、铝、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2:6;(3) Li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27×1+28×2+16×6=186。33.(2024八下·湖州期中)随着科技发展,商场中出现了很多无人售货机。小科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个自动饮料售货机,设计电路如图甲,R1是阻值为100欧的定值电阻,R2为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如图乙,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伏。小科的设计思路是:当开关S闭合,衔铁被吸下,出液装置有电流通过将会自动流出饮料,当饮料达到一定量时,出液装置自动停止工作,同时指示灯亮起。(1)根据小科的设计思路,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将图甲的电路图补充完整。(2)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后,当电流≤20毫安时,衔铁会被释放,出液装置停止工作。请计算通过该装置获得的饮料的质量(杯子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牛/千克)(3)小科的设计方案存在一个缺陷:当装满饮料的杯子被拿走后,出液装置又会重新开始出液。请解释原因。【答案】(1)(2)当电流为20mA时总电阻为:;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2=R总-R1=300Ω-100Ω=200Ω;根据乙图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3N;那么此时饮料的质量为:(3)当饮料杯子被拿走后压力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控制电路部分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增强,衔铁被吸下来接通注液装置所在的电路而重新开始注液。【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分析衔铁在不同位置时的工作状态,确定对应的工作的用电器,最后完成连接;(2)首先根据计算总电阻,然后根据R2=R总-R1算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乙图确定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饮料的质量。(3)当饮料杯子被拿走后压力减小,据此分析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确定电流大小变化,明确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根据衔铁的位置变化确定开始出液的原因。【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当闭合开关后,电磁铁将衔铁吸下来,接通注液装置所在的电路,此时开始注液。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压敏电阻阻值变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磁场减弱,衔铁弹回,断开注液装置,接通灯泡而发光,如下图所示:(3)当饮料杯子被拿走后压力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控制电路部分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增强,衔铁被吸下来接通注液装置所在的电路而重新开始注液。34.(2024八下·湖州期中)人类对“磁”的探索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资料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磁石有吸引铁的特性,并用磁石制作了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如图甲)。资料二:19世纪初,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微粒成为徵小的磁体(如图乙),分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如图丙),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方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磁场相互叠加,它们的效果显示出宏观磁性。资料三:19世纪末,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居里夫人的丈夫)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体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1)司南的勺子静止后勺柄朝南方,勺柄是磁体的 极。(2)下列说法中支持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的是____(填字母)。A.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能形成环形电流B.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环形电流能产生某一方向的磁场C.铜原子核外电子也是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铜却不能被磁体吸引D.随着科技进步,原子结构模型已经发生变化(3)若图丙的磁体磁化后右端为北极,则磁化后丙物质的微观模型可以表示为 (填字母)。(4)“居里点”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高温使分子或原子 ,磁体的微观结构重新变成杂乱无章(如图丙)。【答案】(1)南(2)B(3)B(4)运动更加剧烈【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所有的磁体都有指南北的性质,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2)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分析判断;(3)根据“ 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方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磁场相互叠加,它们的效果显示出宏观磁性 ”分析判断。(4)根据“分子规则排列有显示磁性,混乱排列不显示磁性”分析。【解答】(1) 根据磁极的定义可知,司南的勺子静止后勺柄朝南方,勺柄是磁体的南极;(2) 根据题意可知, 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如图丙),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方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磁场相互叠加, 此时对外显示磁性。根据安培定则可知,此时环形电流肯定会产生磁场,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3) 若图丙的磁体磁化后右端为北极, 那么所有的分子的指向都相同,即右端为北极,故选B;(4)”居里点”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高温使分子或原子运动更加剧烈,磁体的微观结构重新变成杂乱无章(如图丙)。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联考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联考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