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沈阳月考)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   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   。
2.(2024四下·沈阳月考)蚕的一生会经历   、   、   、   四次蜕皮才能吐丝结茧。
3.(2024四下·沈阳月考)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结合观测证据提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的形成是因为流星体   而形成的。
4.(2024四下·沈阳月考)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   进行测量。
5.(2024四下·沈阳月考)在一般的情况下,当温度升到   ℃时,水会   ,并产生大量气泡。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6.(2024四下·沈阳月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词里涉及到的自然现象是(  )。
A.月相 B.星座 C.太阳
7.(2024四下·沈阳月考)菜青虫冬天来临之前会(  )来过冬。
A.变成菜粉蝶 B.储存食物 C.变成蛹
8.(2024四下·沈阳月考)下列全部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
A.蟑螂、七星瓢虫 B.蜘蛛、蚊子 C.螳螂、蝎子
9.(2024四下·沈阳月考)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短—短
10.(2024四下·沈阳月考)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
A.由亏到圆 B.一直是圆的 C.由圆到亏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2024四下·沈阳月考)当温度计遇冷时,液柱就会上升。 (  )
12.(2024四下·沈阳月考)小青的记录写道:“蚕宝宝越来越大,颜色也越来越浅”。(  )
13.(2024四下·沈阳月考)甲虫是种类最多的昆虫。(  )
14.(2024四下·沈阳月考)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是由于冬天气温低,把管子冻裂的。(  )
15.(2024四下·沈阳月考)《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留给世界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
四、连线题
16.(2024四下·沈阳月考)连一连
蒸发 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
融化 水壶里的水开了
凝结 地上的水消失了
沸腾 冰淇淋化了
五、实验探究题
17.(2023四下·隆阳期末)小明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地球形状的模拟实验。
(1)实验材料:地球仪、   、火柴棒。
(2)实验步骤:首先用纸做一 只纸船,插一根火柴棒作为桅杆;然后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同时观察船进出港的情况。
他的发现:船进港时,先看见   ,后逐渐看见船身;船出港时,   先消失,桅杆后逐渐消失。
(3)他的结论:   。
六、问答题
18.(2023四下·隆阳期末)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19.(2024四下·沈阳月考)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最少写2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高度;高度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2.【答案】卵;幼虫;蛹;成虫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蚕的一生要经历4次蜕皮,幼虫期要蜕皮4次。
一、蚕卵时期:蚕卵长得很小,刚生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略成椭圆形。
二、孵化时期:约一周后,卵孵化出幼虫,全身布满黑毛,看起来很像蚂蚁,故称作蚁蚕。
三、成蚕时期:蚕每隔七天脱皮一次,脱皮一次称二龄;脱皮二次称三龄,脱皮三次四龄,脱皮四次五龄,此后结成蛹。
四、吐丝时期:经过四次脱皮,成为五龄蚕后,蚕的体色会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不爱吃桑叶了,这表示它开始准备结茧吐丝了。
3.【答案】撞击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得出了新的推论: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4.【答案】温度计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 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常用的温度计多为液体温度计。
5.【答案】100;沸腾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认识可知,当水被加热到100℃时,水会沸腾,继续加热,水持续沸腾,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
6.【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指的就是月相的变化现象。
7.【答案】C
【知识点】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菜青虫成熟后就会钻进土里变成蛹度过冬天,来年变成蛾,由蛾产卵在植物上就又成了虫,如此反复。
8.【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蟑、七星虫都是昆虫,蜘蛛是节肢动物,蝎子是蛛形纲动物。
9.【答案】A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规律是长一短一长。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物体的影子总在阳光背光的一面。太阳从东边升起,影子就在西边,所以A符合题意。
10.【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可知,当温度计遇冷时,液体收缩,液柱下降。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卵、幼虫、蛹、成虫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刚出生是黑色的。蚕幼虫从孵化到吐丝中间要经历4次蜕皮,平均4~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从入眠到起眠时间一般在1~2天左右,每蜕一次皮身体会越来越大,颜色会越来越浅,最后身体变成白色。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 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根据对昆虫特征的认识,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冬天,气温较低,水在4度以下,水管受冷收缩,而水管中的水却受冷结成冰,体积膨胀由此而产生的力将水管撑裂。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根据对《昆虫记》的认识,《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16.【答案】
【知识点】冰的融化;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三种形态之间会相互转换,蒸发是指水变为水蒸气,地上的水消失了,属于蒸发现象;融化是指冰变为水,冰淇淋化了属于融化;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凝结现象;水壶里的水开了,属于沸腾现象。
17.【答案】(1)纸船
(2)桅杆;船身
(3)地球是球形的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发展,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日趋科学。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幅船,发现总是先看到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论证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模拟实验,通过模救进出港船只的情况。来推断地球的形状。
(1)实验材料:地球仪、小纸船、火柴捧。
(2)实验步骤:酋先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播一根火柴绠作为桅杆,然后让船在地球仪上楫找航行,最后观察船进港,发现先看见进港的船只的桅杆,再逐斯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没,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3)所以结论是:地球是球形。
18.【答案】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太阳位置越低,影子越长;太阳 位置越高,影子越短。
【知识点】影子;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早上和晚上影子长,中午影子短;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分为本影,半影。
19.【答案】蚂蚁、蜻蜓、蚊子、蝴蝶等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 昆虫成虫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常见的昆虫有蜻蜓、蜜蜂、蝴蝶、蚂蚁等。
1 / 1辽宁省沈阳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沈阳月考)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   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   。
【答案】高度;高度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2.(2024四下·沈阳月考)蚕的一生会经历   、   、   、   四次蜕皮才能吐丝结茧。
【答案】卵;幼虫;蛹;成虫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蚕的一生要经历4次蜕皮,幼虫期要蜕皮4次。
一、蚕卵时期:蚕卵长得很小,刚生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略成椭圆形。
二、孵化时期:约一周后,卵孵化出幼虫,全身布满黑毛,看起来很像蚂蚁,故称作蚁蚕。
三、成蚕时期:蚕每隔七天脱皮一次,脱皮一次称二龄;脱皮二次称三龄,脱皮三次四龄,脱皮四次五龄,此后结成蛹。
四、吐丝时期:经过四次脱皮,成为五龄蚕后,蚕的体色会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不爱吃桑叶了,这表示它开始准备结茧吐丝了。
3.(2024四下·沈阳月考)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结合观测证据提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的形成是因为流星体   而形成的。
【答案】撞击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得出了新的推论: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4.(2024四下·沈阳月考)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   进行测量。
【答案】温度计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 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常用的温度计多为液体温度计。
5.(2024四下·沈阳月考)在一般的情况下,当温度升到   ℃时,水会   ,并产生大量气泡。
【答案】100;沸腾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认识可知,当水被加热到100℃时,水会沸腾,继续加热,水持续沸腾,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6.(2024四下·沈阳月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词里涉及到的自然现象是(  )。
A.月相 B.星座 C.太阳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指的就是月相的变化现象。
7.(2024四下·沈阳月考)菜青虫冬天来临之前会(  )来过冬。
A.变成菜粉蝶 B.储存食物 C.变成蛹
【答案】C
【知识点】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菜青虫成熟后就会钻进土里变成蛹度过冬天,来年变成蛾,由蛾产卵在植物上就又成了虫,如此反复。
8.(2024四下·沈阳月考)下列全部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
A.蟑螂、七星瓢虫 B.蜘蛛、蚊子 C.螳螂、蝎子
【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蟑、七星虫都是昆虫,蜘蛛是节肢动物,蝎子是蛛形纲动物。
9.(2024四下·沈阳月考)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短—短
【答案】A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规律是长一短一长。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物体的影子总在阳光背光的一面。太阳从东边升起,影子就在西边,所以A符合题意。
10.(2024四下·沈阳月考)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
A.由亏到圆 B.一直是圆的 C.由圆到亏
【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2024四下·沈阳月考)当温度计遇冷时,液柱就会上升。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可知,当温度计遇冷时,液体收缩,液柱下降。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2.(2024四下·沈阳月考)小青的记录写道:“蚕宝宝越来越大,颜色也越来越浅”。(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卵、幼虫、蛹、成虫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刚出生是黑色的。蚕幼虫从孵化到吐丝中间要经历4次蜕皮,平均4~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从入眠到起眠时间一般在1~2天左右,每蜕一次皮身体会越来越大,颜色会越来越浅,最后身体变成白色。
13.(2024四下·沈阳月考)甲虫是种类最多的昆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 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根据对昆虫特征的认识,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
14.(2024四下·沈阳月考)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是由于冬天气温低,把管子冻裂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冬天,气温较低,水在4度以下,水管受冷收缩,而水管中的水却受冷结成冰,体积膨胀由此而产生的力将水管撑裂。
15.(2024四下·沈阳月考)《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留给世界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根据对《昆虫记》的认识,《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四、连线题
16.(2024四下·沈阳月考)连一连
蒸发 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
融化 水壶里的水开了
凝结 地上的水消失了
沸腾 冰淇淋化了
【答案】
【知识点】冰的融化;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三种形态之间会相互转换,蒸发是指水变为水蒸气,地上的水消失了,属于蒸发现象;融化是指冰变为水,冰淇淋化了属于融化;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凝结现象;水壶里的水开了,属于沸腾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
17.(2023四下·隆阳期末)小明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地球形状的模拟实验。
(1)实验材料:地球仪、   、火柴棒。
(2)实验步骤:首先用纸做一 只纸船,插一根火柴棒作为桅杆;然后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同时观察船进出港的情况。
他的发现:船进港时,先看见   ,后逐渐看见船身;船出港时,   先消失,桅杆后逐渐消失。
(3)他的结论:   。
【答案】(1)纸船
(2)桅杆;船身
(3)地球是球形的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发展,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日趋科学。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幅船,发现总是先看到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论证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模拟实验,通过模救进出港船只的情况。来推断地球的形状。
(1)实验材料:地球仪、小纸船、火柴捧。
(2)实验步骤:酋先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播一根火柴绠作为桅杆,然后让船在地球仪上楫找航行,最后观察船进港,发现先看见进港的船只的桅杆,再逐斯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没,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3)所以结论是:地球是球形。
六、问答题
18.(2023四下·隆阳期末)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太阳位置越低,影子越长;太阳 位置越高,影子越短。
【知识点】影子;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早上和晚上影子长,中午影子短;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分为本影,半影。
19.(2024四下·沈阳月考)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最少写2个)
【答案】蚂蚁、蜻蜓、蚊子、蝴蝶等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 昆虫成虫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常见的昆虫有蜻蜓、蜜蜂、蝴蝶、蚂蚁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