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西亚、非洲的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西亚和非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西亚、北非、阿拉伯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2、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和特点。
【预习新知】
古代西亚文化
1.楔形文字
(1)创造者: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
(2)地位: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3)作用:流行了数千年。
2.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
(1)地位: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2)内容: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3.建筑、艺术
(1)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2)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3)波斯王宫的多幅雕刻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4.编纂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1)内容
①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
②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③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2)地位: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古代埃及文化
1.产生
(1)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
(2)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成就
(1)文学
①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就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②故事集《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2)科学
数学 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天文 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
医学 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思维导图
阿拉伯文化
1.背景:
(1)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
(2)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遗产,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文化成就:
(1)文学。
成就 ①诗歌: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②故事集《天方夜谭》
影响 《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2)科学。
①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②天文学: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③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④数字传播: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3.地位: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巩固训练】
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
②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④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莎草纸起源于古代埃及,在干燥的环境下有千年不腐的特点。大约在公元前650年,古埃及人将这种书写纸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历时3000年而不衰。据此可知,莎草纸( )
A.提升了古埃及的国际地位 B.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C.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 D.代表最早的成熟的造纸技术
3.后世史书中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许多辉煌的文明成就,但一直有学者存在质疑。下列能够证实大部分史书记载真实性的史学成果是( )
A.发现《汉谟拉比法典》 B.找到早期的《吉尔伽美什》
C.成功释读了楔形文字 D.发现古巴比伦时期的绘画
4.花拉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被誉为“代数之父”。印度数码(0~9)就是通过他的著作传入欧洲,使数学运算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化,从而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0~9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文化促成了欧洲社会转型 D.阿拉伯文化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5.《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这一记载( )
A.体现了苏美尔文明的成就 B.反映了世俗王权的衰微
C.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6.初创之时楔形文字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工具。后来,楔形文字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了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7.花拉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8.《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有一则记载:乌鲁克贵族对于国王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他们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国王仍然受神庙的控制 B.国家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C.王权与贵族权力间有矛盾 D.国王权力出现集中的趋势
9.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了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下列关于阿拉伯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文化 B.发明了“0”到“9”的数字符号
C.把代数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白塔尼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
10.“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河滨,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 )
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 C.《摩诃婆罗多》 D.《荷马史诗》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所创,演变自象形文字,故排除③;①②④均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故选:C。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莎草纸作为一种书写材料,传到古希腊、欧洲内陆和西亚等地,对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故选C项。莎草纸的出口可以增加古埃及的收入,但与其国际地位的提升关系不大,A项错误。古埃及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B项错误。莎草纸不是用植物纤维制造的,不能随意折叠,可见莎草纸不能代表成熟的造纸技术,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和《吉尔伽美什》都是用楔形文字写成的,释读楔形文字是证实史书记载真实性的前提,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将印度数码传入欧洲,使数学运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说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选B项。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创造的,A项错误。C、D两项材料无法反映。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安努与恩利尔(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荣耀而畏神的君主”可知,汉谟拉比宣扬其权力来自神,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故选D项。A项未揭示材料主旨。“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说明世俗王权的强大,B项错误。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汉谟拉比法典》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C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楔形文字由被用来记账到辅助人们记忆,再到记录口头语言,最后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可以得出文字的功能是不断丰富完善的,B项正确;A、C两项说法绝对,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题干信息“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表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
8.答案:C
解析:“乌鲁克贵族对于国王吉尔伽美什……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体现了贵族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即反映了王权与贵族权力之间存在矛盾,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庙控制国王的信息,A项排除;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乌鲁克王权与贵族权力之间存在矛盾,没有体现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也没有体现国王权力出现集中的趋势,B、D两项排除。
9.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0”到“9”的数字符号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故B项符合题意;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0.答案:A
解析:材料“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河滨”表明,该文学作品出现在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A项正确;《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B项排除;《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C项排除;《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D项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