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时空坐标】
【概念阐释】
国际格局: 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极: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冷战与两极格局
阅读教材第一个子目,思考
什么是冷战?
冷战的表现
美国(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影响
政治 标志着“ 冷战” 的正式开始
经济 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形成了以苏联 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地缘政治
军事 “ ”,对抗“ 约”,标志着 正式形成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阅读第二个子目思考
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总体特征是什么?
美苏激烈对抗有哪些表现?请用史实说明。
阅读教材112页的相关内容,概括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崛起与发展的政治力量。
西欧与日本的崛起有什么影响?
5、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会走向瓦解?表现是什么?
6、说说第三世界兴起的重要事件及历史意义。
两极格局的瓦解
阅读教材第三个子目思考
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2、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和平演变战略”
当今世界格局如何?
冷战启示
1.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2.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应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3.国家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重视教育,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4.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5.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6.摒弃冷战思维,努力实现国家间的合作共赢。
【本课小结】
【同步练习】
1.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宣传与争夺
2.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3.下图是1953年苏联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它揭示了(  )
A.热核武器竞赛的现实 
B.意识形态的斗争
C.热战一触即发的危险
D.冷战对峙的加剧
4.1958年,美苏正式签订文化交流协定,在文艺、科教等领域持续展开了一系列交流活动,文化关系成为两国关系中相对稳定的内容。此后,这一政策为美国历届政府继承。这反映了(  )
A.美苏争霸重心逐步转移 B.两极格局下缓和与紧张并存
C.文化交流主导国际关系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