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宪法至上
爱我
中华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人民至上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责任意识
培养自由平等意识,崇尚法治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提高对自由平等的认识,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理解自由的含义,明确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懂得平等的含义,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目标
无法治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
2、自由的含义
1、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5、平等的意义
4、什么是平等?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自由平等的真谛
思维导图
教学重难点
4
重点
自由平等的内涵、意义
难点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自由的含义及意义
3.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自学导航
6
目录
1
无法治不自由
2
法眼看平等
01
无法治不自由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大数据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
人次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花费
县域旅游市场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广西柳州、山东淄博、甘肃天水等城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安徽宏村等乡村古镇受到游客关注。
县域
旅游
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客流持续保持高位。已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257.58万人次。
博物馆
思考:“自由出行”对于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9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个人的活力;(个人)
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
一、无法治不自由
1、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
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
(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②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提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但是言论自由不能损害他人的、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思考一:你如何看待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法律知识普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曾公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
思考二:如何看待自由和法治的关系?
提示: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3. 自由的含义
①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主要”一词: 除了法律的约束,还有道德和纪律等行为规范的约束。
②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思考:请你列举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呢?
自由
标定
保障
法治
法治
有限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自由
不能触碰
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
法治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规范、保障
标定
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失去自由代价
(2023·天津·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广大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平等获得发展机遇、平等享有发展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这表明( )
①妇女群体处处优先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 ④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02
法眼看平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1、平等的意义?
二、法眼看平等
2、平等的含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例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例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二、法眼看平等
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3·新疆·中考真题)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区分车票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的情形,分别按照年龄和身高销售儿童票,为儿童购票乘车提供切实优惠和便利,这一变化( )
①体现了平等的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②说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反映了个人维护公平守护正义
④表明儿童享有物质帮助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本课小结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
1、自由的含义以及意义
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1、什么是平等?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1.(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 )
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
B.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
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
B
2(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无障碍”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更好地保障了残疾人各方面的权益,让残疾人生活有“爱”无“碍”。这体现了( )
A.平等就是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C.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完全一致 D.党和政府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
D
A
3. (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于自由,有人认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一观点( )
A.没有认识到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会导致混乱与伤害
B.主张自由是珍贵的、无限制的,彰显了理性的力量
C.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个人的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D.认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