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30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30 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这首诗歌颂的是什么?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不自由
第一部分
自主预习
自由的含义和体现
01
自由的意义/作用
02
如何正确认识自由
03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04
1.自由的含义和体现
①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主要”一词: 除了法律的约束,还有道德和纪律等行为规范的约束。
②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自由的含义
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呢?
言论自由权
监督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权
财产权
受教育权
名誉权
肖像权
法律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36岁男子周某,因盗窃四次入狱。在服刑4年半后,周某于2020年4月18日出狱。出狱后的周某坦言,获得了自由,肯定要珍惜,“不会去偷车了”。周某感慨外面的世界变化大,镇子上到村里都新修了水泥路,感慨“自由真好”。
自由好在哪儿?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大数据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自由出行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作用?
2、自由的意义/作用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学校有这么多的校规,你觉得你自由吗?
校园规则 没有这些规则的后果
关于着装的规则
关于午餐的规则
关于作息时间的规则
关于手机的规则
关于考场的规则
禁止校园欺凌的规则
如果没有这些规则,可能会发生什么?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如何正确认识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法律在线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网络表达和言论自由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详细列举了不得在互联网上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9类信息,其中包括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信息;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等
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内的自由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p100
法眼看平等
第二部分
自主预习
1.平等的含义、意义 p101
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p101-103
WPSOFFICE
人们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战国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把平等变为现实,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三纲五常”到人人平等,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从民族歧视到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平等。
1.什么是平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例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例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城乡同票同权
同工同酬
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城乡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得到特殊关照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
对残疾人的特殊保障
人类追寻自由平等的脚步不停歇。2012年党的十八大,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链接:圆桌会议指围绕圆桌举行的会议,圆桌并没有主席位置,亦没有随从位置,人人平等。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
思考:人类为什么要追寻平等,平等有什么意义?
2.平等的意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
01
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在线
十八大以来,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不含企业任职)已达214人。
1名正国级(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周永康)和6名副国级官员(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郭伯雄,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孙政才,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杨晶)被查。
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戌源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
2024年3月26日,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戌源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陈戌源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官员贪腐最终受到处罚,这说明了什么?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简单概括就是: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课程小结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
1、自由的含义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2、自由的意义
1、平等的含义和意义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本课小测
1. 这是某图书馆专为视障人士设立的阅览室:走道上铺设着一圈盲道,书架上的书更大更厚,每张桌子的桌角都有一个凹槽,用以放置盲杖……该图书馆的这些举措( )
①体现了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②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③尊重了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④保障了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提示:“消除”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依据教材知识,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④错误。故选B。
本课小测
2. 台阶变坡道,让行动不便的人放心走出家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让身处无声世界的人“读懂”世界的斑斓;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爱心座椅,让老人、孕妇、儿童、残疾人等乘客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等,这些细节(  )
①反映了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体现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③说明只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才是真正平等
④保障了特定人群的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提示:①说法正确,但题干未体现,排除;③错误,平等体现在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