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初来人世:少年:满18周岁:老年:告别人世:国籍法 公民权 ……义务教育法 受教育权 ……兵役法 依法服兵役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物质帮助权…《民法典》继承篇 财产处分权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需要法律。导入新课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政治认同: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修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法治观念: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责任意识:激发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教学难点:法治的重要性1.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3.法治的含义、要求2.法律的产生及本质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问题导学4.法治的重要性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第一目反家庭暴力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家庭生活离不开法律民法典(婚姻篇)你能列举出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需要的法律吗?讲授新知学校离不开法律义务教育法宪法、民法典等未成年人保护法讲授新知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环境保护法刑法(酒驾入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讲授新知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可以举例说明)讲授新知矛盾和纠纷的不能很好解决,权利得不到维护。讲授新知社会秩序会混乱讲授新知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讲授新知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思考:你认为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用哪种方法解决比较好?法律讲授新知解决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的方法:1.利用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2.依靠法律来调整。讲授新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①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笔记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每一部法律都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上面的材料体现了课本哪一观点?2019年10月,13岁的蔡某某残忍杀害了10岁的女孩,因未满14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2021年刑法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到十二周岁。2024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遭3名同学杀害并埋尸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涉案犯罪嫌疑人(最小的12周岁,最大的不满14周岁)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讲授新知法律与生活的关系生活制定和颁布规范和调整法律生活②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笔记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餐馆商场网络平台学校教室小区住宅公共场所法律无处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网络安全法》《知识产权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讲授新知时政热点: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思考:法律和生活有什么关系?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讲授新知法律服务当下指导未来社会关系调整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笔记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A、劳动法B、宪法、选举法C、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D、户口登记条例E、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G、宪法、兵役法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AHGFEDCB权利权利义务权利权利权利和义务义务权利和义务探究与分享讲授新知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笔记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是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为何定范围广时间长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知识小结作用大法治的脚步第二目法律的产生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原始社会的秩序维护主要依靠氏族组织和原始习惯。原始社会的习惯多种多样,如禁忌、图腾崇拜等。这些原始习惯使得原始社会处于一种“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讲授新知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它规定:奴隶可以买卖,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资本主义法,是指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资产阶级国家制定、认可。其基本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实际上只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制。思考: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产生阶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建立国家创制法律法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国家、管理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体现工具标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笔记2.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在我国,人民是统治阶级)想一想,我国制定的法律在维护着哪些人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讲授新知结合阅读材料思考: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阅读材料: 战国时期,某诸侯国国王在早朝时,听大臣们说民间有许多私自贩盐买盐的事使国家税收减少。国王厉声说道:“从今以后,若查明私自贩盐买盐者,立斩无赦!这就作为国家的一条法令,任何人不得违抗!”当天傍晚,国舅因私自贩盐被查处,眼看着要治杀头之罪,可国君却免其一死。大臣们不解的问:“国君为什么早上说定死罪,而到了晚上又说没有罪了呢?”国君说:“早上我说死罪是法令,晚上我说无罪也是法令,因为我是国君!”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皇帝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讲授新知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法治的道路了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想一想:你想生活在“人治”时代还是“法治”时代?人治法治人高于法权大于法法高于人法大于权专制民主讲授新知“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在法律和个人(领导者)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的意志高于法律。"法治"崇尚法律的权威"人治"崇尚个人意志知识百科:vs讲授新知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遵守法律规定,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清正廉洁,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政府法院社会成员讲授新知思考:上述新闻体现我国靠什么治理国家?有没有任何人或者组织可以凌驾法律之上?2023年3月1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刚刚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宣读誓词。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要求)我国坚持依法治国讲授新知含义: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笔记3.法律的含义和要求P87法治的脚步1954.9.20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781982.12.4审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1997第一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0年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2017十九大: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2035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2050法治的进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P88重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政治清明法治中国梦讲授新知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意义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知识小结4.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意义)法治建设,人人受益。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讲授新知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郭宝向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让我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让法治成为信仰, 让法治成为力量。同牵法治魂,共筑中国梦!老师寄语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脚步法律的本质法治的含义、要求法治的意义课堂小结④如影随形,相伴一生②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对生活的加以规范和调整③嵌入生活,渗透社会,调整社会关系,服务当下、指导未来①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下列体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有( )①依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②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③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④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随堂练习2.为了向社区居民阐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小萍需要大量搜集合适的素材。下列素材不符合要求的是( )A.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应时而生B.从胎儿到坟墓,《民法典》保护中国人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C.中学生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D.新环保法规定了按日计罚的全新制度,力求破解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难题C随堂练习3. (2023 湖南株洲)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株洲市区公安机关5月份共处置中心城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警情22起,对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这体现( )A.法律只服务于当前的生活B.法律对犯罪分子毫不留情C.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D.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提示:题干体现了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C正确;AD错误,“只”“只对”的说法太绝对;B排除,材料未涉及到犯罪分子的内容。故选C。C随堂练习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这是因为( )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③走法治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随堂练习5.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该目标的内容是(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提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④正确。D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