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01040305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为什么)?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如何)?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为什么)?青少年如何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02法治意识的含义(是什么)?自主学习Part1树立法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剧中主人公侯亮平多次强调要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1.什么是法治意识?遵法守法尊法守法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罗翔:让我们一起做法治之光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探究与分享: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拥护宪法的氛围;④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动词“谁”关键词答题格式P101 探究与分享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探究: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对人民】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奉法者强则国强(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探究: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烈女赵娥为父报仇,用手扼死仇人,法官敬佩她的勇气和孝行,示意她逃走。然而赵娥拒绝了,她不愿意这样做,她说:“我虽然渺小,但还懂得法律,杀人之罪,国法难容,请按罪行将我的尸首在街上示众,肃明国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由于苏格拉底经常指出别人的无知,招致了一些心胸狭隘的人的嫉妒和怨恨。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罪名是“不敬神”和“蛊惑青年”。执行死刑之前,苏格拉底的朋友们劝他逃走,他们买通了狱卒,为他制定了周密的逃走计划。令人吃惊的是,苏格拉底拒绝逃走。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卢梭的名言,告诉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对于法律来说树立法治意识有什么意义?探究: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法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 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 制的研究,共调查了2834名未 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 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 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占65不知道是犯罪, 也不知道会受 到处罚占58.1不知道自己的 行为触犯了法 律占64.7(4)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对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探究: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思考: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1)含义: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尊崇、遵守和服从。(2)意义: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对人民)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法律)④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对青少年)一、法治意识的含义?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情感。有助于在全社会传播宪法理念,树立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意义重大学会依法办事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小宇的爸爸常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骂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1)你认为小宇的爸爸的行为是否违法?爸爸喝醉后打骂妈妈,冲小宇撒气,是一种家暴行为,侵害了小宇和他妈妈的合法权利,是违法行为。(2)你认为小宇应该怎样做?小宇应该找到社区或当地政府,由他们出面劝说并制止爸爸的暴行;也可请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妈的合法权益。小结:遇到问题,要通过法治方式,实现自身利益,还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第二目:学会依法办事如何做到依法办事?※①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广场舞扰民”舞民有没有 跳舞的权利在实现自身权利时,应该注意什么?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②依法办事,还要在实现自身权利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高年级两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他们又威胁晓程:“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他们开始搜晓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并警告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讨论: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骂:辱骂、中伤、讽刺、贬抑受害者打:打架、斗殴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0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023.为什么要依法办事二、学会依法办事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嫌广场舞太吵, 72岁老人往楼下扔鹅卵石砸坏17辆车,犯高空抛物罪被判缓刑。2022年3月23日,记者获悉,72岁张爷爷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法庭上,张爷爷表示没想到会触犯刑法,很是后悔,当场表示愿意认罪认罚。2022年5月,女子不满意婚纱照效果,沟通无果发朋友圈辱骂影楼,遭起诉其侵犯影楼名誉权。法院查明,被告王女士确实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不当言论。经调解,王女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事件的严重性,表示愿意当庭书面道歉,最终,双方达成和解。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采用的方式 可能的后果忍气吞声 委曲求全与对方 “私了”以牙还牙 报复对方运用法律合理,表达自身诉求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的选择是会助长犯罪分子行为,使自身合法权益遭受进一步的损害。会助长犯罪分子行为,不但使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甚至容易使自己的行为也触犯法律。不但不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反而会使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使自身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思考:你如何看待“静音广场舞”现象?这种行为值得提倡,体现了跳广场舞的大妈能自觉遵守法律。既保障了跳舞的权利同时又不损害他人的权益。最近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出现了一种画风清奇的静音广场舞。十几名舞者整齐划一地跳着舞,但现场却听不到一点音乐声。原来,舞者们都佩戴了一对能够接受指定频段的耳机。不少居民对这种“静音模式”的广场舞表示赞赏。探究与分享依法行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103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依法办事,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 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 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 坚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提出的“十一个坚持”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内涵树立法治意识的意义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办事的必要性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本课小结1.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考场严禁考生作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位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这是因为( )A. 法律保障着人们的幸福生活B. 良好的秩序限制了人们的自由C.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D. 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A2.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这段对话表明(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②道德与法律相互制约、相互限制③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④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促进法律贯彻实施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本课小测3.近期,演员的天价片酬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据了解,某演艺公司与艺人签订两份合同。一份合同约定艺人的真实片酬,另一份远远低于真实片酬的是虚假合同,用于纳税申报。这警示公民要( )完善信用制度,惩处偷税行为B. 遵守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C. 维护合法权益,学会关爱他人D. 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