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专题复习之一 经济专题(课件23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专题复习之一 经济专题(课件23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024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专题复习之一
经 济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时政导入
02
热点解读
03
基础复习
04
课堂小结
05
巩固提升
06
目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时政导入
2024年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
热点解读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特点是创新,
关键在质优,
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热点解读
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
热点解读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坚持生态优先
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热点解读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
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扩大高水平开放
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
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完善工作机制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基础复习
考点链接 能级要求
八下 5.3 基本经济制度 √√
九上 1.1 坚持改革开放 √
1.2 走向共同富裕 √√√
2.1 创新改变生活 √√
2.2 创新永无止境 √√
6.1 正视发展挑战 √
8.2 共圆中国梦 √
九下 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
4.2 携手促发展 √
基础复习
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外商投资经济
港澳台投资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主体
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复习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决定
②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制定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基础复习
类别 对应形式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和奖金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础复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无形手
有形手
基础复习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的地位:
(2)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3)改革开放使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基础复习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共同富裕≠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平均
基础复习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4、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5、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6、我国实施三大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7、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创 新
基础复习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发展中的挑战,我国应该怎么办?
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
发展问题
实质
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怎么办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国家)
基础复习
基本国策:
发展理念:
发展道路:
发展战略:
“两型”社会:
科学理念
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基础复习
1、中国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3、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九下关键句:
课堂小结
基本经济制度:①②③
目的:共同富裕 主要矛盾
深化改革 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 (为什么) 不平衡不协调
经济 对外开放(鲜明特色、基本国策):互利共赢
民富国强
措施 创新(科技创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携手促发展: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
发展挑战
人口
资源
环境
巩固提升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党中央将以更大决心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但“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江苏是制造业大省,而制造业是是大国工匠创造奇迹的舞台。
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批培养出来。”从竭泽而渔,到顺应自然、保护生态,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必须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求得效益。
---习主席参加江苏代表团的发言
运用“创新驱动发展”知识,分析让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的原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