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阳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答题时,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猫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S:32Ca40Fe:56Cu:64Zn:65Ag:108,本卷g=10N/kg。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Cl-40①②④⑤⑤A,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溶液更加均匀B.⑥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①~⑥项实验操作均正确D.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⑥③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备受科学家关注,与此问题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据推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才逐渐形成原始生命B.冬天的雷鸟羽毛变换成雪白色,属保护色,有利于其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C.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研究中华龙鸟化石后,科学家推断鸟类可能进化成爬行类3.为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号召,小金每天骑如图所示自行车上学,下列相关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自行车的质量约为200kgB.车座到地面的高度约为1mC.骑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100kmhD.一中学生从地面骑上自行车坐垫至少做功5000J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氢原子点燃氧原子8硫原子分乙丙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D.该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5.如图: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口腔上皮细胞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细菌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丙第1页共12页A.甲:使用时应先使镜筒上升,眼晴注视Q,再使镜筒下降,眼晴注视PB.乙:装片内有气泡,原因是细胞没有涂抹均匀C.丙:将装片向左下方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为高倍镜,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D.丁:细菌实际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6.甲烧杯中是60℃的硝酸钾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硝酸钾固体恒温蒸发降温至室温过滤20g水甲丙丁溶液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C.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D.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7.生活在杭州的小金注意观察生活,他发现,一年内不同时间,正午太阳照到屋内的面积不断变化。如图是他绘制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金观测到光线①时,正值(▲)太阳①2北回归线。秋分赤道分(次年)雨暖一二分二全太阳光线图太阳直射点回运动示意图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8.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B.发生地震时要马上乘坐电梯逃生C.台湾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地震带D.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的因素有:气候特点、地震发生时间、震级、建筑物结构等9.如图是人体某些部位的微观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流经肺泡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血管1中流的是静脉血B.3是小肠内表面的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C.4内的水、葡萄糖和尿素等能透过4和5的内壁进入5中形成原尿D.若7是腿部组织细胞,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经过6流回到左心房10.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由铜离子引起的,下列实验没有意义的是(▲)第2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