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文化和旅游部表示,文化和旅游消费有效释放,带动假日市场持续升温。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夜间经济活力满满。思考:“旅游自由”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可是在法治社会,我们能否真的像梦一样自由,无拘无束呢?人类一直在渴望自由和追求平等的道路上探索。自由平等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自由平等的真谛》新课导入:7.1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认识自由:1.自由的含义?★2.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认识平等:1.平等的含义?2.平等的意义?★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学习提纲:98-103页一、无法治不自由美国许多超市会被“零元购”,歹徒非常“自由”地抢走自己想要的东西,警方则对此类报案置之不理。你父母在工作中没有犯任何错误,但老板强行要炒掉他们,并且说:“你自由了,爱去哪就去哪!”你觉得家里管教得太严,决定“我要真正的自由!”于是离家出走,彻底摆脱爸妈,谁都管不到你了耶!大家都觉得自由是最美好的东西。许多人往往会简单粗暴地下结论说:“自由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像自由就是不受到任何管制。但这真的是自由吗?被抛下不管是你想要的自由吗?当别人“自由活动”却侵害到你时,你觉得这种自由该被尊重和接纳吗?自由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不受规矩的限制;自由应该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1.自由的内涵及意义?(1)内涵:(2)意义:一、无法治不自由①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个人)。②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人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法治规范自由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滥用自由触犯法律,可能身陷囹圄,从而失去自由法律的规范作用法治保障自由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律通过打击违法犯罪来保障我们的权利法律的保护作用自由标定保障法治法治有限制的、相对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眼看平等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思考:请你思考,对中高考考生免收门票是否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2024年高考结束不少小伙伴是不是想好好地放松一下好消息来了!近日,全国多家景区发布通知考生免费游玩!下列情况符合平等原则吗?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谈你对平等的认识。男女同工同酬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政策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军人优先老弱病残孕专座一次选举一人一票《宪法》第3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刑法》第17条:①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③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二、法眼看平等5.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是什么?平等的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平等)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思考:“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同等情况同等对待VS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平等≠平均、没有绝对的平等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5.平等的意义是什么?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简单概括就是: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课堂小结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1.自由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3.平等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2.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课后练习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D.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刑事责任C2.“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北京冬残奥会与冬奥会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全方位,打造场馆的无障碍环境,将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上述材料体现了( )A.自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B.平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在我国,允许特定人群有特权的存在D.正义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课后练习B3.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施行33周年。33年来,我国在出行、升学、就业、医疗等方面出台多种专门措施,为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述举措( )①表明我国允许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权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③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④说明尊重自由平等应不同情况差别对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后练习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